國一開學那天,在去學校的路上,我被轉彎路口一家店吸引住了,櫥窗裡陳列的家具是我這輩子從來沒見過的:柯比意的長椅;阿爾瓦.阿爾托(Alvar Aalto)的扶手椅;耶洛.薩里南(Eero Saarinen)的圓桌和擺在桌旁的一體成型椅子;蓋.奧蘭蒂(Gae Aulenti)的燈……這是一場啟蒙,我不知道家具可以長這個樣子,金屬的、皮革的,甚至塑膠,造型單純,沒有一點裝飾,沒有任何跟傳統有關的參考。當時我不知道有「設計」這回事。在家裡,父母選擇帝政風格的家具,我所有朋友家裡的擺設也都是傳統風格。這個發現讓我覺得彷彿進到一個全新的時間點,所以也有了先、後之分。在什麼之先?在什麼之後?我一點頭緒都沒有。時代一直演進,分野也已經出現,我身邊的人,卻似乎不曾意識到發生過什麼事!
1980年代,又有另一樁事件打亂了我對事情的認知。我去了一趟柏林,爬上一座瞭望台,視線越過那道把城市一分為二的圍牆,東柏林的街道映入眼簾。那邊的東西顯得如此不同:汽車,公共設施,房子,服裝,活像1950年代的電影場景。看到僅僅幾百公尺之遙的地方,時間卻彷彿靜止了,令我震憾不已。而構成目前生活環境的基本事物,不知道有多少是跟經濟活動方式息息相關。
不久後,一家女性雜誌的主編向我邀稿,寫一篇關於「設計」這個字所包含的多重意義及各種成果的文章,這個字的概念在當時依舊曖昧模糊。我訪問了幾位香水瓶設計師、負責企業視覺形象的平面設計師、專門針對汽車與家電的研發工程師、服裝設計師、家具設計師,我發現,不論是我用的支票簿,或防曬乳液罐身,舉凡生活裡甚至最不起眼的事物,都動員了專家之力,好讓東西看起來更誘人。這份用心,背後的動機不同,但絕對有利害關係。
在投入研究的過程中,我領悟到這項特殊藝術領域的複雜性,它不僅仰賴創作者的靈感,工業環境、技術、科學研究,以至於社會學、意識型態的現況,都影響設計的發展面貌。事實上,人人離不開設計,它滲入了日常生活的每個細節,只不過很少有人去估算它的豐富性與影響力:設計形塑我們的行為,構成我們的品味,捕捉我們的期待。這也是為什麼我期待藉由這本書,能讓設計的輪廓變得更清晰的緣由。去說明設計出現的原因,逐一呈現它的風貌,並指出重要的歷史時刻,介紹設計的主要角色,包括公司或時下的設計明星。
假如能夠啟動時空機器回到過去,我們會發現,設計本身就是最完美的指標。除了它,沒有其他針對潮流、信仰、價值更好的指標了。光看一個時代的設計線條、使用的材料,就可以瞭解這個時代。當然,更深入設計的世界,認識更多細節與理念,也可以讓我們跳脫自我耽溺的天真投射。除了裝飾外觀與商業目的,設計和現實之間的關係如此密切,即便最輕微的波動也能掌握到,也因此值得特別關切。我們和設計,已經不知不覺建立一種互動的情感關係。對設計多一分瞭解,對自摩登時代以降,貫穿人類歷史的那股能量特質,也就能多一分認識。因為設計,當我呆立在櫥窗前,心裡頓時明白:活在當下,是一件多麼令人興奮的事!
伊麗莎白.庫曲里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