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開始,早上起床總覺得無精打采,稍微活動就很容易感到疲倦。就算經過休息,也沒有以前那種恢復活力的感覺。只有這樣嗎?平常也沒吃多少東西,肚子肥肉卻越來越多,又很難減掉。每年定期接受健康檢查的你,每次看到醫生嚴肅的表情時,總有一股不安的感覺。那時在你的腦海中,最先想到接下來應該要做的事是什麼呢?那就是「應該要運動了」的想法吧。
假設時光回溯至二十年前,我們看到在公園或街道上穿著短運動服、專注地跑跳運動的人,這時你會有什麼樣的想法呢?老實說,應該是「哎唷,真奇怪的舉動」或是「做那些沒意義的行為真是浪費糧食」吧。
在不久前,規律運動與體適能管理這種行為還遭到別人的嘲笑,被認為是異於常人的行為。然而隨著時代改變,如今這些人已被稱為「落實自我管理的健康人」。這段時間對於健康的許多觀念已大幅改變,認為需要運動以追求自我健康的想法也逐漸深植人心。隨著這樣的改變,許多「運動對身體健康的正面影響」的相關研究正蓬勃發展。
這一連串的改變早已超越「啊!運動果然有其必要」的觀念,甚至因為對健康管理的過度執著,以及對運動或健康管理的缺乏而產生不安的情緒。還有近幾年間吹起的健身風潮,加上這股視健康與外貌為競爭力的趨勢,使得你我都無法置身事外。因為現在是「外貌即競爭力」的時代,身材也包含在外貌的條件中。進入「外貌即競爭力」的時代,當然也就超越健康管理的層次,擴大到對瘦身與身材的關注。最近在S曲線後,更出現「X曲線」、「U曲線」的形容詞,可見生活周遭可接觸到的健康資訊多不勝數。
但是運動是「壓力」
沒錯,運動本身就是壓力。奇怪,怎麼忽然天外飛來一筆呢?好不容易才想撥出時間做這些討厭又辛苦的運動,卻又要人別做,運動是壓力,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如果我們翻出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高畫質照片來看,所有運動員都不約而同地扭曲著臉或是哭喪著臉,一副痛苦萬分的表情。他們會做出那樣的表情,並沒有特別的原因。
就只是因為痛苦。通常一般人在健身房出力練習舉重時,自然而然會做出猙獰的表情,原因就在於此。運動即是耗費體力的過程。要是說運動沒有耗費體力,那不是說謊,就是沒有確實做好運動。
當然,運動壓力與我們平時所說的心理壓力有所差異。運動導致的壓力是生理壓力,如果能加以適應,並戰勝這股壓力的話,肌肉與骨骼將更加健壯,並且具備強壯的心臟功能與對抗各種疾病的能力。
壓力過大會使身體受傷
不管是學習一項新的事物,或是必須處理一項重要的事情,這時產生的壓力若是大到無法承受時,我們的身體會如何回應呢?如果可以放棄的話,就只好放棄;如果是不得不接受的情況,那麼下場可能是虛脫無力。
即使運動這種非精神性的身體壓力可以自行調節,但是身體受到無法承受的巨大壓力時,還是有可能使身體受傷。
樹枝的彈性雖好,但是若超越了某個限度,必定會應聲折斷。不過有些人卻以兩手抱住自己身體,用力彎曲不是樹枝的身體做出各種姿勢,似乎要折斷身體似的。不,是有很多人如此,單純用「有些」這個詞來形容仍嫌不足。
與運動相關的格言中,有一句是這麼說的:「No Pain, No Gain.」意思是「沒有痛苦,就沒有收穫。」這句話似乎也被視為是運動的絕對真理。如果感到痛苦的話,應該就會獲得些回饋吧!不過可惜的是,運動經常是徒留痛苦與痠痛而無任何收穫的。透過運動鍛鍊出健康的身體,沒有必要一味追求痛苦。
貪求更多、更快而使自己陷於痛苦中,那麼自始至終都只會充滿痛苦,甚至無法根除痛苦的後遺症。如果你至今都過著與運動絕緣的生活,或是很晚才覺察到自己身體的嚴重性,這些人更必須注意。
運動傷害找上門的運動者
先讓我們看看身邊的人。雖然不太確定是從哪裡聽來的,不過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應該聽過這樣的故事:有人從年輕時就熱愛運動,因此外表看來健壯,但是身體卻已有各種運動傷害。
即使身邊沒有這樣的朋友,也應該時常聽到類似的故事。如果運動帶給身體太強烈的壓力,身體就會得到我們常說的「運動傷害」。原本是為了健康而從事運動,但是如果過度的話,反而只會換來傷痕累累的身體。
那麼,為什麼對身體有好處的運動會導致運動傷害呢?那是因為身體受到運動帶來過大的壓力所導致。
激烈運動的傷害不單只是運動傷害。有數字統計平均壽命最短的職業,就是運動員。根據保健福址部幾年前調查的統計結果,神職人員的平均壽命為七十九歲,相反的,新聞工作者與運動員的平均壽命是六十三歲。
毫無節制地從事對身體有益的運動,這些運動員的壽命反而比一般人要少十年。因此,運動並非不顧一切地多做就是好的。
運動即良藥
目前美國運動醫學會的口號為「Exercise is Medicine」,雖然依照解釋的不同而有不同說法,不過最廣為接受的說法是「運動即良藥」。那麼先讓我們針對藥品思考一番。
誤用或濫用藥物時會產生什麼後果,想必是人盡皆知的了。運動也是如此。如果運動量過少,就無法看到預期的效果;如果運動量超出正常範圍,則會出現副作用;如果對運動稍有鬆懈,那麼持續累積的效果便大打折扣。
需要阿斯匹靈卻塗紅藥水(一般指稱殺菌消毒的藥品),當然不會有效果,同樣的道理,沒有幫助的運動不僅達不到效果,更可能讓身體徒留傷口與疤痕。如果平時太依賴藥品,一旦沒有藥品就只能坐以待斃,相同的,如果太依賴運動、太執著於運動,還有可能變成運動中毒。就像受了傷必須在傷口上塗紅藥水,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不勉強過量,才能看見運動的效果。
唉唷,運動這種事怎麼會這麼複雜啊?隨便做做不行嗎?只要覺得不舒服,休息幾天就好了,總之這樣持續下去就會變得健康了吧?這個嘛……
童話中的故事永遠只是故事
幾年前在韓國吹起一股健身的熱潮,每次打開電視,就能看到炫耀那線條分明的巧克力腹肌的男藝人,還有全身充滿線條感與豐滿感的女藝人。然而這種事情只會發生在藝人身上嗎?最近就連一般民眾也開始在媒體上展示自己的身材,談論自己幾個月內瘦了數十公斤,從圓滾滾的身材變身為魔鬼身材,並且傳授減肥的方法。
就算不是透過電視,在網路上或街上四處閒逛,也會看見「任何人都可以是魔鬼的身材,輕鬆瘦下二十公斤」這類氾濫的廣告用語。這種廣告讓人覺得沒有身材的人像笨蛋一樣。
「這不是真的吧?」如果有人滿臉憂愁地這樣問我,我可以回答的第一句便是「這是真的」。不過為什麼這些人會出現在電視上,成為宣傳與廣告的主角呢?短時間內瘦下數十公斤、即使上年紀也可以練出好身材,這些實例受到矚目的原因,光看形容詞便可略知一二。因為用來形容這些人的詞語,通常是「特殊的、獨特的」等類的形容詞。
如果是任何人都能輕而易舉達到的目標,就不會使用這類形容詞了。如果設定的目標或遵循的方法並不是按部就班的運動,那麼不僅會掉入廣告陷阱而以放棄收場,更有可能留下難以見人的傷害。
如果現在要求走從沒試過的鋼索,雖然可能有少數的人可以通過,不過大多數的人不是因為害怕鋼索而放棄在先,或是走一段就折返,其中還可能有幾位跌了下來,受到嚴重的傷害。
運動就像穿著不追求時髦的衣服
如果你是四十、五十歲的人,卻穿著時下十幾二十歲年輕人流行的飛鼠褲或是貼身的緊身褲,看起來如何?雖然會聽到有些人這樣稱讚:「真是風格獨特的帥哥(美女)喔」,但是撇開身材不談,完全不適合那件衣服風格的你,就會聽到「不知分寸」的批評了。
運動其實也與此相去不遠。正如同衣服順應潮流,有些運動也是忽然就受到大眾的關注。但是運動必須和選衣服一樣,按照各人年齡、體型與情況選擇,並從事符合自我狀況與狀態的運動。總之,比起受大眾矚目而流行一時的運動,選擇能夠持之以恆又不勉強身體的運動才是正確的。運動本身雖然是好的,但是為了做好運動,事前應具備的身體機能與體力也不可少。
運動就像電影「蝙蝠俠」中的壞蛋「雙面人」一樣,平時以正常的模樣示人,然而也可能在某個時刻忽然露出駭人的另一半面容威脅你。為了不讓身體受到過多壓力,訓練出能夠長久使用、沒有各種傷害的身體,就得避免掉入運動的陷阱與沒有根據的說法。
至少不要被騙,或是落得傷痕累累
人類從什麼時候開始慢跑呢?慢跑的歷史比想像中要短。其實有氧運動(Aerobics)一詞在一九六八年才首度被發明出來,直到一九七○年代透過美國國內幾位被稱為「跑步傳教士」的人士,才開始逐漸廣為流傳。
有氧運動的歷史比想像中要短,而肌力運動的情況也大同小異。肌力運動並非特定人士從事的運動,而是所有人都必須為了身體健康而做的必要運動,人們開始具備這個觀念還只是不久前的事。
那麼過去這段時間,人們擁有多少運動相關的知識呢?其實大都是從口耳相傳或是根據經驗推敲而來的。雖然目前已證明許多有科學根據且有效的運動方法與運動相關知識,但是這些知識仍舊不斷在改變。在一開始運動的重要性受到關注時,為了鼓動人們從事運動,甚至還曾出現了類似「出征」、「打仗」這樣的口號。偶爾也有人為了自身的利益而意圖欺騙他人。
你能保證沒有被過去錯誤的真相所欺騙嗎?你能保證百分之百不受「出征」的口號煽動嗎?對於已被證實沒有效果的事物,或是就算有更具效果、更適合你的方法,你也依舊毫無質疑地接受過去的方法嗎?
●為了燃燒脂肪,有氧運動一定要做到三十分鐘以上,另外也有最適合燃燒脂肪的運動強度。如果相信以上說法,那你就是百分之百相信「出征」口號的人。
●假設你的年齡已無法稱為年輕,對於自己的健康也沒有信心,卻仍相信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運動時邊使力邊憋氣弄得滿臉脹紅,即使稍感疼痛也咬牙苦撐,那你就是一味地固守舊有方法的人。
●如果你認為「只要做這個」、「只要幾週」或是「只要吃這個」,就能獲得立竿見影的效果,那你就是過去容易被有心人士欺騙的「肥羊」。
如果你不想成為容易被有心人士欺騙的「肥羊」,或是一味相信舊有方法的人以及百分之百相信口號的人,那你就得分辨什麼是非真實的、什麼是舊有的、什麼是與求學時期貼在黑板上的「口號」相似的。尤其是自己的身體與健康大不如前而需要運動的人,更需要如此。
若以「腹肌運動、腰部」等關鍵字在網路上搜尋,便會看見許多人發表的問題。老實說,這些並不是什麼真正的問題,反倒像是近乎悲鳴的聲音。讓腰部更強壯健康的腹肌運動,為什麼反而傷害腰部呢?
●討厭運動卻得減肥,只好將身體交給快速抖動的震動瘦身機,這些人多多少少曾懷疑過這個運動是否真能消滅脂肪。可是實際做過這個運動後,沒有覺得身體腫了起來,或是感到腰部疼痛、這裡癢那裡癢嗎?
●在健身房練習舉放槓鈴的運動時,時常覺得頭昏眼花。究竟運動的方式是否正確呢?
●因為喜歡慢跑而專注於慢跑的你,最近不覺得膝蓋痛到無法走路,肩膀或是頸部痠痛嗎?
●以為運動的強度越大、運動量越多,就越能快速減重,雕塑出完美的身材,所以一天之內反覆數次、一次持續幾小時的運動,不覺得身體狀況逐漸變差,經常出現心悸的狀況嗎?
●雖然沒有想要練出魔鬼身材的想法,但是周遭的人運動的最終目標都是打造魔鬼身材?或者說你正以不適合自己身體的魔鬼身材運動法做運動嗎?
針對上述幾項問題,如果是想反問「想做運動,就得先克服這些問題嗎?」那麼你的身體在克服這些問題前,就已傷痕累累,請謹記在心。
運動可說是必要且一定得做的事,不過對於運動的錯誤觀念與資訊,反而會導致身體受到傷害,所以與其執著於錯誤的觀念與資訊,不如選擇能夠提升自我健康與活力的運動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