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知遠獨家造型,一頭長髮。他的文筆細膩憂傷、情感豐沛,觀察獨到,但對文本自身的迷戀,絲毫不輸於其觀點和見解。有人稱:其文乃是典型的西方媒體寫法。在大陸有人喜歡,也有人罵。他在大陸和香港的知名度遠遠高於臺灣,蓋其議題和觸角的世界性格使然。三年前,他在臺灣還少有人知,但這幾年逐漸被讀者關注。
......《未成熟的國家》只有臺灣版,但大陸和香港的讀者,如果感興趣翻閱,會愕然發現,自己似乎讀過若干篇幅。為何如此?答案是:臺版《未成熟的國家》、港版《鍍金年代》和大陸簡體版《醒來》三個版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三地各取所需,大多體現了編輯的意志而非作者意見。
到目前為止,《旅人》共有三個繁體版本,2001年的新新聞版,2009年底的八旗版,以及2012年的誠品獨家版。《旅人》八旗版上市時,我問胡晴舫:”你是否要刪修些什麼?十年過去了,你的看法有沒有變化?”這是出版界經常存在的情形,再版時作者會做修訂。她坦誠的說:”我真的不知自己要增加什麼。你如果一定要增加,那就把新新聞版本未收錄的一篇文章加進去吧。”所以八旗版增加了《機場》和《我們為何旅行?》兩篇文章。
之前的版本是新新聞版,我對此一無所知,對於一個從2009年才踏上臺灣這個島嶼工作的素人編輯來說,知道新新聞和明日報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當然當下非圈內人似乎也不知道了。但是我恰好認識胡晴舫--那是在上海......
那是十一年前夏天的某個夜裡,金山南路某棟大樓的六樓燈火通明。我們出版部五個人全都留下來加班做同一件事:編索引。當時還沒有PDF檔可以全文搜尋,只能用紙本讓每個人分章逐頁檢查,最後再進行整合校對。忙乎了一整夜終於送廠了,書也順利出版了,我們部門卻因為受到「嘿嘿嘿官司」的波及,在年底決定解散。這本在書市只有幾個月的壽命、卻是讓我們五個人深切感到「we are a team.」的作品,就是社會學家赫緒曼寫的《反動的修辭》。
......這些十年前的「往事」並沒有成為過去式,事實上,它們都還是進行式:即將來臨的3月9日反核大遊行,反的又是核四。當年的執政黨在反核團體的壓力下做出停建的決定,又在反對黨的壓力下做出復工的決定。一般民眾則是在「生命安全」與「經濟成長」兩個選項中舉棋不定。如果不是日本311核災的恐怖威嚇與某財團董事長夫人的溫情訴求,這次的反核大遊行會發生嗎?
永遠值得重出的《大亨小傳》──專訪新經典總編輯葉美瑤
事實上,這是葉美瑤第二次出版《大亨小傳》了。第一次是在時報文化文學線時重出的喬志高版。沒錯,連當時也是「重出」,因為這個膾炙人口的譯本已經有四十多年歷史了,時報之前,遠景、桂冠、萬象、探索都出版過。為了把〈大師名作坊〉系列的經典文學補齊,葉美瑤特地與當時還健在的喬志高洽談重出,沒想到老先生還自己從頭對過一遍才算定稿。這個堪稱經典小說的經典譯本一出,十年間長銷不墜。
第一次重出的背景如上,第二次重出的原因呢?如果不全是為了電影,那又是為了什麼?葉美瑤很誠實地說,即使到第一次重出之後,她讀《大亨小傳》的感受都沒有特別強烈。一個靠著非法手段致富的男人,和他以前有過一段最後卻別嫁的情人重逢,然後一場車禍造成兩個悲劇性死亡的故事。幾句話簡單講起來就像是一齣通俗劇的劇情,到底怎麼會變成經典呢?懷抱著自己可能誤讀了費滋傑羅的不安,葉美瑤開始東查西查,東看西看,最後是村上春樹給了她答案。
這部作品的重新問世,對我而言有紀念老同學的心情。張錫模,聖戰與文明。
作者張錫模先生跟我高中同校同屆,雖然不曾同班。不過兩家住的也近,都是搭首都客運39路藍色,錫模色盲分不清藍色紅色(39路公車分藍色紅色兩線),有時在台北車站相遇我得幫他留意來的是不是藍色線。大學他考的好,去讀羅斯福路的政治系,我到了新莊讀哲學。後來各自也搬了家,碰面機會就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