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蛋器校長的任期快到了,他和調理棒女士都想坐上下一任校長的寶座,卻引發了討論熱烈的「模仿」話題……
點心「油」泳池裡的油愈來愈黑、愈來愈濁。充滿正義感的雞排男孩帶頭抗議,希望能為大家解決問題……
北部粽和南部粽動不動就吵架,讓花生粽小子好煩惱。為了解決兩邊的紛爭,
「用點心學校」舉辦了一場龍舟賽,沒想到發生了撞船意外……
刨冰小弟總是被嫌面無表情、冷漠、冷淡。在小小布丁人和煉乳女孩的鼓勵下,
他竟然讓手搖式刨冰機老師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用點心學校」系列第四集收錄了:〈校長真會打〉、〈點心模仿秀〉、〈貴賓的歎息〉、〈點心「油」泳池〉、
〈學生真有料〉、〈學生超級酷〉等六篇爆笑、有料、融入人生大道理的點心故事,
讓粉絲小讀者又一次讀到新笑料,閱讀能力四級跳!
彷彿還能聽見作者拼湊文字積木的喀啦喀啦聲。
而充滿想像的故事文字所堆疊組合成的,既是一篇篇幽默童話,也是人生道理的多面狀態。
模仿人生道理的積木童話
國立臺東大學榮譽教授 ── 林文寶
時間過得真快,「用點心學校」已經到了第四集。這期間,用點心學校發生了許多不同的事,角色也說過許多不同的話。
不變的是,笑聲仍然持續的響個不停。
我曾經說過,哲璋是位童話魔術師,擅長使用魔術賺取小朋友的笑聲。那麼,第四場魔術秀,仍舊會帶給讀者不同的新意與驚奇嗎?
我不會在此回答這個問題,你們必須親自去閱讀,去感受。我比較想談的是哲璋的童話風格,我稱之為「積木童話」。
閱讀哲璋的童話,有一種方塊感,或者說是一種積木感,非常有趣。
哲璋習慣把文字當作積木──「文字積木」。這些積木擁有不同的形狀、不同的顏色,哲璋總能熟悉每塊積木的特性,配合想要表達的主題,在腦中編織出邏輯與順序,幾經歸類與淘汰之後,再挑選適合的積木,透過巧思,耐心的一塊塊組合,拼湊出他腦中「哲璋式」的積木童話。
拼湊和玩積木的樂趣,就像組合模型一樣,玩的人秉持著一種信念,專注在一塊又一塊的積木上,努力找出彼此的關係與最佳位置,將它們堆疊在一起,創造出驚喜和趣味。
舉例來說,在〈校長真會打〉中,哲璋使用「打」這個字,作為「文字積木」的挑選規則,組合出好校長的模樣:除了「打」學生的分數、「打」老師的考績,還要替全校的師生「打」算,天天為學校的未來「打」拚,有時還得代表學校「打」官司;碰上家長和老師意見不合,也得「打」圓場;最重要的是幫學生「打」氣,簡直是「打」遍天下無敵手!一塊塊的「打」字積木,就這樣活靈活現,組合出哲璋認為的校長形象。這句話出自只會「打」混摸魚的「打」蛋器校長之口,更顯得諷刺與好笑。
哲璋利用積木的特性,模仿人生的道理,使得教育訓誡變成像玩玩具一般有趣,彷彿還能聽見作者拼湊文字積木的喀啦喀啦聲。而充滿想像的故事文字所堆疊組合成的,既是一篇篇幽默童話,也是人生道理的多面狀態。
這樣的積木風格,跟第四集的主題「模仿」相互輝映,不謀而合。
模仿的好壞,取決於神韻的捕捉。模仿的精神在於「像」。「像」在於:是,卻不是。在追求「像」的過程當中,便產生一種幽默、一種柔軟、一種可愛。
就像哲璋的童話,使用「文字積木」的特性,製造出一種「像」的效果,形成有如馬賽克的美感和有趣的玩具感,既像是料理,又像是玩具。在《學生真有料》中,哲璋已經挑選出琳琅滿目的文字積木,等待著讀者的光臨,我也搞不懂這些積木是配「料」?是調味「料」?是香「料」?還是笑「料」?或者也可能是「肥」料?不過,唯一可以不用擔心的是,你完全不用怕故事沒「料」,而且情節一定讓讀者「料」不到。我敢說,《學生真有料》絕對出乎你預「料」!
不變的是,笑聲仍然持續的響個不停。
我曾經說過,哲璋是位童話魔術師,擅長使用魔術賺取小朋友的笑聲。那麼,第四場魔術秀,仍舊會帶給讀者不同的新意與驚奇嗎?
我不會在此回答這個問題,你們必須親自去閱讀,去感受。我比較想談的是哲璋的童話風格,我稱之為「積木童話」。
閱讀哲璋的童話,有一種方塊感,或者說是一種積木感,非常有趣。
哲璋習慣把文字當作積木──「文字積木」。這些積木擁有不同的形狀、不同的顏色,哲璋總能熟悉每塊積木的特性,配合想要表達的主題,在腦中編織出邏輯與順序,幾經歸類與淘汰之後,再挑選適合的積木,透過巧思,耐心的一塊塊組合,拼湊出他腦中「哲璋式」的積木童話。
拼湊和玩積木的樂趣,就像組合模型一樣,玩的人秉持著一種信念,專注在一塊又一塊的積木上,努力找出彼此的關係與最佳位置,將它們堆疊在一起,創造出驚喜和趣味。
舉例來說,在〈校長真會打〉中,哲璋使用「打」這個字,作為「文字積木」的挑選規則,組合出好校長的模樣:除了「打」學生的分數、「打」老師的考績,還要替全校的師生「打」算,天天為學校的未來「打」拚,有時還得代表學校「打」官司;碰上家長和老師意見不合,也得「打」圓場;最重要的是幫學生「打」氣,簡直是「打」遍天下無敵手!一塊塊的「打」字積木,就這樣活靈活現,組合出哲璋認為的校長形象。這句話出自只會「打」混摸魚的「打」蛋器校長之口,更顯得諷刺與好笑。
哲璋利用積木的特性,模仿人生的道理,使得教育訓誡變成像玩玩具一般有趣,彷彿還能聽見作者拼湊文字積木的喀啦喀啦聲。而充滿想像的故事文字所堆疊組合成的,既是一篇篇幽默童話,也是人生道理的多面狀態。
這樣的積木風格,跟第四集的主題「模仿」相互輝映,不謀而合。
模仿的好壞,取決於神韻的捕捉。模仿的精神在於「像」。「像」在於:是,卻不是。在追求「像」的過程當中,便產生一種幽默、一種柔軟、一種可愛。
就像哲璋的童話,使用「文字積木」的特性,製造出一種「像」的效果,形成有如馬賽克的美感和有趣的玩具感,既像是料理,又像是玩具。在《學生真有料》中,哲璋已經挑選出琳琅滿目的文字積木,等待著讀者的光臨,我也搞不懂這些積木是配「料」?是調味「料」?是香「料」?還是笑「料」?或者也可能是「肥」料?不過,唯一可以不用擔心的是,你完全不用怕故事沒「料」,而且情節一定讓讀者「料」不到。我敢說,《學生真有料》絕對出乎你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