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遍地開花的台灣書店精神
「我們別老是想著一定要怎麼樣、怎麼樣,而是要去感受那些『不一定』帶來的驚喜!」這是電視劇《巷弄裡的那家書店》中,李威飾演的向書磊所說的一段對白。這段話彷彿描繪著夢田文創與四十三家獨立書店初相遇的巧合與驚喜。
這個美麗的開端,源於創作《巷弄裡的那家書店》劇本時期,夢田同仁為了蒐集題材,帶領著編劇們拜訪了許多獨立書店。
「女客人急切地奔來,指名要找一本書。書店沒有現貨,店長很努力協助調貨,但必須要等兩天。
「女客人氣憤!對著所有店裡的人火大發飆,並且哭著離去,留下面面相覷的書店人。
「幾週後,面容憔悴的女客人前來書店,鄭重向大家道歉。
「原來她和最好的死黨,一直愛慕著彼此,卻因為世俗眼光,遲遲不敢向對方告白。直到死黨罹癌、說不出話了,才要她去找一本書,書裡全寫著想告訴她的話。
「調書要兩天,但死黨等不了兩天??已經離世。」
這不是戲劇,卻在書店裡真實上演!故事很簡單,卻相當動人。
在這些採訪來的書店記事中,我才發現,透過書本、透過讀書的人、透過書店,可以閱讀到書店主人的生活態度、書店客人的生命故事,書本上的一頁頁文字更立體地跳躍出來,變成與人交會的精彩篇章。
於是,夢田攤開了我們的書店地圖,決定把獨立書店的故事製作成紀錄片作品《書店裡的影像詩》,透過影像、文字的不同形式,記錄人與人、人與書、書與空間之間的純粹情感。這個作品原不在夢田的預定計畫當中,卻驚喜地讓我們感受到:在冰冷科技的電子化時代,原來還有一種「源自於人」的閱讀感動。
一開始,與書店合作的路並不好走,我們因為遭遇到連番拒絕或質疑,而感到挫敗。
或許是大眾媒體與獨立書店截然不同的性質使然,讓店主人容易對這個作品感到疑惑,不確定彼此的價值觀是否一致?
然而,在同仁們鍥而不捨的嘗試、溝通之下,最終全台各地四十餘家特色書店都願意相信夢田,讓我們運用不同媒材、在無國界的平台上,傳達遍地開花的台灣書店精神。
侯季然導演曾告訴過我,他覺得「書店在現代就像釘子戶,獨自捍衛著心中堅信的價值」。而夢田也希望成為書店價值的守護者,盡自己棉薄之力,創作一本能綜觀台灣書店的出版品,讓書店文化蘊涵的生命力,打動全球愛書人的心。
這本書的完成,要感謝夢田的總顧問楊照先生、執導紀錄片的導演侯季然先生、以及遠流出版公司出版四部總編輯曾文娟女士。因為他們的投入,大大提高了作品的文學與影像價值。當然,還有辛苦跑遍全台採訪撰文的作者郭怡青,每每採訪後,她總會與我們分享書店裡的小趣聞或感人故事,這些元素不但成為同仁之間的鼓舞能量,更成為我們創作下一部作品的靈感與精髓。最重要的是,我親愛的夢田夥伴,藉此序我想跟你們說:謝謝你們對這部作品一直以來的付出,一路上我們雖然面對了許多質疑,但感謝你們始終和我一起相信,並堅持實現這個美好的初衷。
許許多多的工作夥伴恕我無法一一列舉,包括:影視、紀錄片、出版、設計、數位內容、獨立書店、音樂、插畫家等各領域菁英的共創,因為有你們的陪伴,讓夢田走在這條艱辛的路上並不孤單。希望正在讀這本書的你,也可以與我們一起欣賞這片在地圖上閃耀的閱讀星空。
夢田文創執行長 蘇麗媚
推薦序
開書店確實是浪漫的事
因為拍攝《書店裡的影像詩》,有將近半年的時間,每天都在逛書店。
好多人以為,開一家屬於自己的書店,像是擁有一個自己的空間,可以想看書的時候就看書,想寫字的時候就寫字,不必勉強自己符合別人畫下的框框,多麼自由,多麼浪漫。
但開書店遠不只是這樣的。
在資本與科技夾擊的洪流下,我所見到的書店老闆們,除了要做每日開店必須的從算帳到打掃的各種事務,還要兼顧辦活動、煮咖啡、參與社區公共事務、投入社會運動、照顧鄰近的小動物、種田等等各式各樣看似「非書店業務」的工作。而在選書、進書、擺書、點書??這些看似「書店基本業務」的工作上,現代的小書店老闆們也因為大書店和網路書店的競爭而愈來愈辛苦。他們之中有很多人,因為忙碌,看書的時間反而比開書店之前更少了。
如此辛苦,這些小書店老闆卻甘之如飴。他們所為何來?不過就是為了生存,為了捍衛自己想要(卻與大多數人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只如此,在我拍攝過的書店中,又有許多老闆是以開書店做為積極走入人群,並且試圖改變社會主流的一種運動方式。他們以區區個人之力,改變漸漸被各式連鎖店填滿的街道;改變網路世代方便快速,卻趨於片面化、膚淺化的閱讀風氣;改變大量複製、用過即棄的消費習慣;改變保守封閉、懶於反省的社會氣氛。
不想任由時代潮流席捲而去,不只是逆向潮流,努力做一個讓自己心安理得的釘子戶。甚至是更熱情地、誠摯地、持續地在人群行進的反方向手舞足蹈,螳臂擋車,能拉一個是一個。小書店老闆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不知道還能做多久,我想就做到做不下去為止吧!」
這些書店的故事總讓我想到唐吉軻德的故事,而那正是一個用很多的勇敢與純真成就出來的,對,浪漫的故事。
《書店裡的影像詩》導演 侯季然
採訪後記
從書店拼湊台灣印象
「讀文科的人不知道唐山,妳以前一定很混!」初次見面,直率風趣的陳隆昊半開玩笑地對著迷路的我眨眨眼說。
的確,唐山書店有自豪的理由。三十多年來,唐山書店專營冷門學術書籍和非主流出版,不僅滿足了莘莘學子求知的欲望,更見證了台灣從戒嚴走向民主、從書籍貧乏到資訊觸手可及的時代變遷,其指標性毋庸置疑。
而我,也有「很混」的理由。從小喝洋墨水長大的我,沒有同世代的聯考記憶,也沒有買過翻印書,對於台灣印象少了幾塊青澀歲月的拼圖。唐山書店的故事讓我回顧了一九八○年代的台灣,並且找到我在求學階段不曾擁
有過的記憶拼圖。
在撰寫台灣特色書店之初,最直接的聯想就是書與人之間的故事,實際走訪後才發現,這些互動遠遠超過將書親手交給讀者這麼簡單。猶如舊書舖子的老闆張學仁所說:「書店當然是一家店,一種謀生的方式,但卻不只是商業行為,因為書本身就是知識的傳遞。」因此,書店的主人往往揹負著一種使命感,不同的書店有不同的故事與歷史,交織著每位書店主人的生命之歌。環島一周,我逐漸發現,這是一程穿越時空的人文之旅,在不同的店裡、從不同的人口中,我找到不同的知識拼圖,慢慢拼湊出瑰麗的台灣百年縮影。
從最基本的層面,特色書店是一塊閱讀多樣性的拼圖。走進二手書店,也許你會巧遇坊間難得一見的絕版書;來到新書店,你可能找到被大書店淹沒在茫茫書海中的好書或獨立出版的作品。猶如小小書店的標語「因為對書的愛情,我們存在」,相對於大通路,巷弄裡的特色書店提供了暢銷書之外的閱讀可能性。
再將視野拉高,從牯嶺街、光華商場、重慶南路、溫羅汀商圈到各地方的巷弄書店,從傳統兼賣文具的小書局,到現在各種經營模式的特色書店,每家書店都是一塊時空的拼圖,默默譜出這半世紀來台灣書店的演變。
戰後的台灣雖然書籍貧乏、求知欲卻很蓬勃,在那個年代,許多人開書店往往是為了一口飯。時至今日,台灣的出版愈來愈多元化,競爭也愈變愈激烈,開書店變成一種理想,有些人反璞歸真,到鄉野去開店,有些人為保存老屋,在日治時代的木房裡開店,地方特色與近代歷史反映在閱讀的空間裡。
同時,許多書店主人亦是本土文化的推手。府城舊冊店的詩人老闆潘景新本身是平埔族,他致力推廣台語文學,希望台語不會和平埔族語一樣踏上流失的命運。在檳榔樹圍繞的屏東瑪家鄉,排灣族的林明德更是精神可嘉地開了第一家原住民書店。
隨著書店經營的多元化,有些人開主題書店,有些人以社區藝文空間定位,甚至有些人只是以書做為複合式空間的展示品。許多時候,這些充滿理念的書店更是關懷社運或公益活動的平台,從地方性到全國性,有些人為反核豎旗,有些人推廣環保,有些人為外籍勞工發聲,而魚麗人文主題書店的老闆娘蘇紋雯更是直接參與弱勢族群的個案關懷。
曾因未婚生子而遭受異樣眼光的蘇紋雯指出:「其實弱勢族群一直平行存在於這個社會,只是你不了解,所以沒有意識到它的存在。」這句話像當頭棒喝般敲在我頭上。任職《經典》雜誌撰述的那幾年,我走訪過海外的貧民窟、難民營、災區、戰區,看盡人間疾苦,在每一個當下都希望自己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可是返台後他們的身影又在繁忙的都會節奏裡漸漸模糊。然而看不見不等於不存在,弱勢族群的確一直平行存在於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包括我們的這塊島嶼上,只是我們平時沒有意識到。書店的主人以行動告訴讀者,我們可以凝聚力量,一同為社會做一點事。
這個社會處處需要關心與溫暖,需要援手的不只是人,還有人類最好的朋友。因此,你會發現,在許多特色書店裡幫忙招呼客人的可愛小店長──貓或狗,都曾是遭人遺棄、流落街頭的毛孩子。在時光二手書店裡,有兩隻貓和一隻狗坐鎮在櫃台,其實老闆娘吳秀寧家中還有七隻狗,全是她去資源回收廠收書時救援回來的毛孩子。吳秀寧以一句「送養比賣書還要困難」,輕寫淡描地說明了她一個人收養那麼多隻動物的原因,背後卻隱藏著許多值得大家省思的議題。當下我有一股想抱一隻貓或狗回家的衝動,但是我始終沒有說出口,因為我知道經常在外的我沒有能力收養動物。在棄養風氣氾濫的台灣,能在書店裡找到歇腳之地的貓狗算是幸運兒,牠們無辜的眼神裡烙印著人類的貪婪與欲望,同時也交織著溫情與關懷。
走進一家實體書店,如果你透過店裡的一景一物用心去聆聽店主的心聲,你會發現故事不僅發生在書本裡,每位店主都有自己的風格和理念,人與人或動物的交流點亮了每一個空間,背後交織著親情、愛情或友情,濃濃的人情味是台灣最美麗的風景。
許多時候,書店的主人,尤其是舊書店的經營者,往往還是哲學家,在收書的過程中思索生死哲理。草祭二手書店的蔡漢忠說:「收書的過程其實經常很感傷,因為許多時候是原主人已經不在了,或者無法自主了,那些書才會被出讓。」書會隨著歲月斑駁,每一本二手書都必須經過一番清潔後才能上架等待第二春,然而舊書店的主人總是不厭其煩地整理,因為他們知道這些書都是前任主人的寶貝。
無論你是愛書人、收書人還是藏書人,我們都是書本暫時的主人,從四十三家閱讀空間的故事裡,我看到生命的循環、歷史的變遷、知識的傳遞、社會的關懷、弱勢的聲音等多重面貌,原來人與書之間的互動可以擦出這麼多感動的火花。
在瞬息萬變的資訊時代裡,我們無法預期未來的改變,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我也遇到了令人唏噓的無常──阿福的書店老闆蕭文福過世了。我無緣見到社區居民口中熱心助人的福爸,心中的遺憾難以言喻,但是福媽仍然堅強地接受採訪,繼續傳播福爸的理念。
月有陰晴圓缺,任何生命都有循環,永?座的保安店也在採訪後沒多久收攤,我想起南天書局總經理魏德文的話:「人的一生很短暫,在這一生你做了什麼?有些書出了也沒人買,但是一百年後依然重要!」
恍然之間我明白,雖然這次的書店紀行難免有遺憾和遺珠,未來也不知道會有什麼樣的變化,重要的是,在某一個時空裡,存在著某一位愛書的人,曾經在台灣人文地圖的一隅畫上一個地標。
郭怡青
插畫後記
發現有故事的人與書店
有時對於某些事,總會有種非做不可的執著,而在我剛接到這本書的插畫合作邀約信時,看到主題是記錄台灣四十三家獨立書店,當下就是這種感覺。也因為替這本書畫插畫,才知道原來台灣有這麼多值得挖寶又充滿故事的獨立書店。很開心能藉著怡青的採訪,用另一種角度見到這些書店背後更深層的樣貌。
在創作的過程中,也慢慢發現用插畫記錄文化與歷史,真不是件簡單的事情,除了必須知道這些書店的個別特色,還需要閱讀許多資料。經過深層的了解,才明瞭這四十三家書店真的都是不同的個體,就像四十三個有生命的人,各自有著不同的成長背景、個性和樣貌。我從怡青的文字裡,讀到每位書店老闆完成夢想的辛苦過程;又在侯季然導演的紀錄片中,看到耕耘之後收穫的成果,以及許多店主如何維持一家書店的點滴。這些文字感受與視覺衝擊,逐漸在我的腦海裡發酵。四十三家書店的特色都很豐富,將它們個別濃縮至一張畫面中呈現,對我來說是很新的挑戰。
透過吸收故事再創作的我,也像在閱讀這些書店的精神,隨之幻化生出豐富感想。所以你可以看到這四十三幅插畫作品,除了描述書店的特徵,也放入了我的心得與思考。尤其書店空間所呈現的氛圍,不一定需要華麗的建築、高級的裝潢,它有時也可以很簡單,因為店裡的藏書就是最美的裝飾,當你走進其中,就有一種被書緊緊包圍的感覺。這是我在創作時,最希望呈現給讀者的感受。
很高興這次能夠參與《書店本事》的創作,共同記錄這四十三家各具特色的台灣書店,希望藉由我的插畫,能夠讓你們在閱讀時增加更多趣味,以及對於書店的想像。我很喜歡這次的創作,希望你會跟我一起愛上這些書店;在閱讀之餘,不妨起身拜訪這些充滿故事的老闆吧!
欣蒂小姐 Miss Cyn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