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87幅地圖,拼湊還原日本治台51年的真實面貌
假如我們穿越時空回到日治時代,會驚訝於縱貫線鐵路的路線與車站名稱竟多與現今相去無幾;舊時的「西門町」同今日一般,是大家休閒娛樂的首選地點;而當時台灣行政區劃的「五州」,又儼然就是今日「五都」的雛型…,種種雷同相似之處,是巧合?還是有什麼不為人知的故事?
此外,經常躍上媒體版面的瑠公圳,為什麼從古穿流至今卻少有人能具體說明它的位置?「客家人」占台灣民族人口少數的說法又是如何從日治時代就積非成是到今日?
許多物事的形成有其歷史脈絡,然而今人往往只見結果而忽略其遠因。目前記敘日治台灣時代的字面資料,多半因為敘事者的意識形態而與史實漸行漸遠、或隨時光荏苒消失在大眾的記憶中,造成許多人對台灣社會的今昔樣貌僅存一知半解的想像。
因此,為了拼湊、還原史實,除了交叉比對文獻、口述資料與老照片,地圖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線索。
繪製精美的地圖是日本民族追求精緻工藝的表現之一。1895年日本佔領台灣之後,基於統治與發展產業的需求,日本人繪製地圖的「癖好」得到大肆發揮的機會,測繪了都市計畫、鐵公路、軍需產業、水利設施、族群人口…等各式各樣的台灣主題地圖。
曾任「大地地理雜誌」總編輯、《被誤解的台灣老地名》作者陸傳傑,深入解讀日本人留下的地圖遺產,並援引參照大量的田野調查與古籍文獻,抽絲剝繭,追溯日本在台灣進行的統治進程與生產建設等各方面的情形。
本書收錄:「瑠公水利組合區域圖」、「台灣堡圖」、「大日本職業別明細圖」、「太魯閣交通鳥瞰圖」、「台灣鐵道線路圖」…等珍貴的地圖;仔細觀察比對地圖,推敲地圖中各種被人忽略的細節,一切被掩藏在時空更迭與政權代換中的謎,便一一被召喚回我們眼前,重新塑造我們對這片土地歷史的認知。
本書特色
☆附錄重要大事記─本書根據行政區劃的演變、鐵公路的興築、產業建設與族群人口統計等不同主題編年記事,是人文、歷史、地理、社會等學科研究必備的基礎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