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本書的前身其實是「親密關係暴力被害人受案評估及處遇指引」,但為擴大指引的應用範圍,以及內容的完整性,並保留實務結合的書寫方式,故有本書出版。作者感謝衛生福利部保護司在研究經費的補助,並感謝當時在撰寫指引的過程中,來自專家學者們的寶貴建議與資源。然而,回想過往,倘若沒有得到許多人的協助和鼓勵,應當無法催生此書的誕生。
作者衷心的感謝很多學者專家和實務工作夥伴對本書的貢獻,特此致謝:江明玉、吳季樺、吳素秋、吳婉貞、吳敏欣、李佩凱、李姿佳、李卿芳、周祝滿、林怡萱、林容瑋、林春燕、林淑卿、邱芳珍、邱琇琳、姚淑文、張秀鴛、張錦麗、張琳、莊文芳、莊珮瑋、許惠雯、陳芃圻、陳玟伶、陳淑芬、傅莉蓁、曾子豪、曾瀞儀、童映雪、黃美旭、黃雅郡、黃傳馨、楊蕙如、廖咏芳、廖美蓮、廖明鈺、劉文湘、劉佩玲、蔡佩珊、穆秀琇、賴文珍(以姓氏筆劃排序);在此,也感謝前後任研究助理廖咏芳和潘瑋鈴小姐的校稿。
寫作的過程,作者認為還是有不少的議題,需要持續被關注,以及需要再累積更多的實務經驗,如子女會面交往、目睹兒少的服務、多元文化被害人的服務處遇和每項服務介入的策略等等,而這些都還有待日後的增修。但相信未來仍需要更多實務工作夥伴加入,讓實務經驗轉化成可以操作的技巧,期待未來我們可以繼續累積更多的實務專書,繼續促進屬於臺灣本土家庭暴力防治專書的產生。最後,僅以此書獻給致力於家庭暴力防治地方政府和民間團體的社工夥伴們,因為有你們在實務現場的堅持和努力,家庭暴力防治工作才能不斷的精進。
作者感謝和感念許許多多的前輩和社工夥伴對於家庭暴力防治的投入,也感謝家人對於投入家庭暴力防治的支持,作者也在此將本書出版後的所有版稅收入,全數捐入臺灣「家庭暴力防治基金」,繼續為家庭暴力防治盡一己之力。
游美貴
序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201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