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以阿德勒心理學來培育部屬,更能有效幫助部屬自我成長 詹文男
這是一本顛覆許多人原有管理觀念的書,尤其是在日本那種「上尊下卑」,主管與部屬階級分明的社會更是如此。因為這本書提醒主管對於下屬應該採取「不可以稱讚」、「不可以斥責」及「不可以教導」等等的態度與技巧,但這與日本實務上的管理文化實在差異太大,因此造成很大的話題。
所謂「不可以稱讚」指的是,上司對部屬應該是鼓勵而非稱讚,因為稱讚隱含著上對下的關係,也有操控對方的意圖,更會養成對方對稱讚的依賴。亦即努力的動力不是自發的熱誠,而是來自希望得到對方的讚許,這對於一個獨立發展的個體而言是不健康的。應給予鼓勵,亦即給予克服困難的力量,促成其自立的動機。
而「不可以斥責」是因這派心理學主張人都會努力想要變好,指責下屬只會打擊對方的勇氣,傷害其鬥志。應有耐心、有技巧的鼓勵與導引,聚焦於解決問題來讓下屬能夠自我成長。
而所謂「不可以教導」並非真的不教導,而是應透過輔導的方式來讓部屬可以獨立思考與執行,就如教練一般,這樣才能促成部屬的態度與意願,而非只等待主管的指令行事。例如當部屬問主管應該如何做時,應反問對方:「你自己打算怎麼做?」而不是「應該如何做?」以「給我答案」的規則來改變職場過去傳統的等待教導的習慣。主管的任務只是為深感苦惱的下屬提供「資源補給」,而非行動方法的指示。
這本書還有其他包括讓對方體驗「自然的後果」、「課題分離、畫清界線」等觀念與技巧,若讀者深入瞭解會發現,其背後的邏輯其實蠻有道理的。把下屬當成一個願意追求卓越的成熟個體,透過成人理性溝通的方式來鼓勵與輔導,不但會有好的成效,下屬也能有更好的成長。
本書作者是小倉廣事務所負責人,也是人資方面的管理顧問、阿德勒學派心理諮商師。阿德勒是與佛洛伊德、榮格等齊名的重要心理學家,過去其學說多用於子女的教養及學校教育的諮商,在這些領域具相當的影響力。小倉廣認為其觀念與技巧,理應也可以運用於企業的管理實務中,因此參照阿德勒心理學的精神寫下這本培育部屬的工具書,內容淺顯易懂,而且運用許多的實例來解說,值得所有經理人一讀!
(本文作者為現任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資深產業顧問兼所長)
推薦序
顛覆過去觀念,培養出自主成長的部屬 許書揚
「記得有一年,公司的TOP Sales Jack又交出一張亮麗成績單,我特地召集所有同仁,在大家面前大肆讚賞他了一番,除了表揚之外更期許大家向他看齊!」——這樣的情景,我想大家都覺得理所當然吧?但是,阿德勒卻反對這樣的作法。
如果你有讀過《勇氣心理學:1小時讀懂阿德勒》,那我想你應該對阿德勒心理學並不陌生。
阿德勒除了否定心靈創傷、認為所有的煩惱都是來自於人際關係、因為沒有做到「課題分離」而造成摩擦之外,在本書中,又特別提到了對待部屬「不可以斥責、不可以稱讚、不可以教導」。
那麼,這樣顛覆常識的心理學該怎麼運用在管理上呢?在我收到這本書時我不斷地反覆思考。做人資這三十年來,相處過的同事、部屬多到數不清,身為主管,該如何對待部屬,提昇向心力、積極度,最後導引出生產力、好業績呢?而身為部屬,又該如何了解主管的用心、或者是做到「向上管理」呢?
阿德勒認為,要和部屬一同打拚,最根本的源頭就是互信關係。無論是斥責、稱讚甚至「教導」,都暴露出了「上下關係」的緊張。身為一位領導者,必須用「橫向關係」的「鼓勵」來溝通。
因為沒有達成目標而斥責,只會讓部屬心生畏懼、裹足不前,漸漸地會失去解決課題的動力和勇氣,開始找各種藉口(太忙、時間不夠等)來逃避。或者是對部屬的做事方式指手畫腳,他也許不會出錯,但同時也學不到經驗,最後變成令人頭痛的「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員工。從經驗中成長,這正是阿德勒提出的主張。
所謂「帶人要帶心」,多年來,我以「平等」的社風為傲,每位同仁都可以提出意見、發表見解、甚至執行計畫,頻繁的橫向溝通,吸引更多人才加入、讓同仁有源源不絕的動力為公司打拚!
本書用清楚明瞭的章節,一一說明阿德勒的理念,並在各個理念中提出淺顯易懂的例子,讓人跟著故事去思考身邊是否有這樣的情況發生,更會有「原來如此!」的感受。
我相信「員工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而身為一位領導者,該如何與員工一起面對問題、分享成果、該如何將過去的經驗讓員工心領神會;以及身為部屬,該如何理解主管及他人心思、與他人共事、讓團隊合作更加順暢,我想,這本書提供了完全不同的觀點讓我們反思!
(本文作者為經緯智庫暨保聖那管理顧問公司台灣分公司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