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禮物書展
書店本事:在你心中的那些書店

書店本事:在你心中的那些書店

  • 定價:360
  • 優惠價:9324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06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內容簡介

穿越時間與空間,尋覓知識誕生的瞬間,你心中的那些書店,是什麼模樣?
 
  ★收錄全台灣40間獨立書店,從本島到離島,從城市到鄉間,從海濱到山村,是愛書人必備的讀書指南!
  ★新生代作家楊富閔用文字穿越時間與空間,最真誠的書店觀察筆記與散文隨筆。
  ★由《書店裡的影像詩》第二季紀錄片所延伸,40間獨立書店、40篇書店散文、40段截然不同的故事

  本書是新生代作家楊富閔走訪台澎金馬四十家書店的田野紀錄,也是他對當代愛書人的真情告白。

  透過富閔有情的觀察,當代書店的生態情態精彩呈現。這些深具個性、創意與風格的書店或星散在大街小巷裡,或藏身於菜場山野中。原來書店早已不只是與「書」相連結的空間,而是知識傳播的媒介,生命另類的出口,乃至社群生活的新興形式。

  書店是「人」的地方:店主與顧客在書店交會,作者和讀者彼此交談,冊頁的流轉則是書店最優雅的私語聲。

  書店也是「時間」的居所:無論是日式老木屋的改造,眷村房舍的新創,軍事碉堡的活化,島嶼複雜的歷史銘刻在書屋的書架,書架旁的書桌,書桌上的書頁,以及,正在閱讀書頁文字的你的眼眸。

  對楊富閔來說,他穿越其中所見的不僅是一本書、一支筆、一頁紙,而是無形中延續、呼吸了書店的歷史與精神,其中便有不同世代的台灣人,對於文化傳承的各種美意。

  四十家書店的尋訪猶如四十堂文學課程,而《書店本事:在你心中的那些書店》彷彿是書店們的穿越考,或許也是作家楊富閔的散文筆記、田野心得與裝滿珍貴回憶的第一手觀察。

名人推薦

  王德威、侯季然、陳隆昊、陳夏民、張鐵志、蘇麗媚、蘇至弘等愛書人一致推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策劃製作︱夢田文創︱


  夢田文創創立於2011年,定位為孵化文創產業的實驗室,採集研發台灣文化符號,論述深耕,並透過優質創作應用,開展產業連結,包括戲劇、電影、紀錄片、劇場及書店空間,以台灣文化沃土為基底,用「好的故事」實現一源多用IP(Intellectual Property)概念,透由跨產業、跨平台、跨市場的角度持續傳遞這片土地上的美好,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扶植創作創業人才,將台灣文化的真、善、美,推演至全世界。

作者︱楊富閔︱

  一九八七年生,臺南人,現為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曾獲二○一○年博客來網路書店年度新秀作家、第五屆林榮三文學獎小說首獎、二○一三年臺灣文學年鑑焦點人物。

  寫作《中國時報》「三少四壯集」、《印刻文學生活誌》「好野人誌」、《自由時報》「鬥鬧熱」、聯合報「節拍器」等專欄。

  小說、散文入選多種選集。出版小說《花甲男孩》、散文《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二冊)、《休書:我的臺南戶外寫作生活》等書。
 

目錄

推薦序:向光而行的旅程
推薦序:在小鎮書店與書相遇──讓閱讀成為全民共「嗜」
推薦序:書店經營本事──一只受傷的膝蓋與其聯想

作者序:書店穿越考
雲朵:麥仔簝獨立書店
綠川的抒情:一本書店
找門牌:給孤獨者書店
撒豆成詩:島呼冊店
不簡單的事: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
既靜且動:武學書館
青年們:自立書店
今天天氣晴朗:書房味道
鹿城一九八五:知文堂創藝書坊
岩畫:石店子69有機書店
夏至的黑泥:溪州農用書店
北台南:曬書店
天花板:讀字書店
草屯的孩子:三省堂書店
碉堡與文體:刺鳥咖啡書店
借書卡:旅二手概念書店
杉行街回頭:書集囍室
跨界者:書店
從小做起:豐田の冊所──村子裡的公益書店
現流仔:田園城市生活風格書店
航廈:鹿途中旅遊書店
民雄三十四度C:仁偉書局
空氣的意義:山里好巷
英語課: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英雄島:長春書店
忠信市場:自己的房間
說書人:花栗鼠繪本館
光與熱的恩澤:南方書店
八點檔──老武俠
回聲:百利舊書坊
這個地方叫Book──博克書店
種字的人:小陽.日栽書屋
寫字課:小書齋
發光的街:同利舊書坊
七美日誌:潛鳥書屋
墨血:偵探書屋
好厝邊:信義書局
老B與黃尖:MANGASICK 漫畫私倉
一九三六:鴻儒堂
敬字亭:有間書店

附錄:書店本事之本事──楊富閔x侯季然x蘇麗媚特別對談
 

作者序

書店穿越考 楊富閔

  
  這些年有機會到各級學校講座,通常一陣笑鬧的開場過後,我總會問在場朋友:你的第一間書店在哪裡?你的第一層書架的長與寬?你的第一本藏書是什麼?每次拋出這些問句同時我也陷入長思,結果都不太一樣,顯然答案是流動的。我相信背後牽連的問題實在龐大,自己也才剛開始思索,如同兒時自製的橡皮筋跳繩,一環套過一環,過程卻是相互圈連。我像在原地跳躍,其實是不停地穿越;我跳成一本翻頁中的書,且是一本電子書,背景已是那些在與不在的書店。
  
  我的第一間書店是不是住家附近的報紙攤?書店無名,我都喊他「賣報紙ㄝ」,其實它也賣文具國旗包裝紙,賣國小國中生的教材用品,就是不賣書,這樣說不準確,它的門口有兩台漫畫車,也有鑽研六合彩的自印刊物,總是聚集許多人。「賣報紙ㄝ」的老闆也是送報員,所以五點多就得開門,印象中我最早走進書店的時間是五點多,而它通常營業到晚間九點,跟居民生活作息同步,因為剛剛看完八點檔。多少個獨自看家的小學午後,我一個人在透天厝悶得發慌,不停在街上遊晃,我常來「賣報紙ㄝ」買一張一元的圖畫紙,在客廳畫到母親下班的四點,畫的都是丘陵與果樹與農舍,正是我野生野長的地方,沒人在畫中走動。
  
  這個答案隨著幾年下來,不同朋友的回饋答覆,以及到訪更多書店而持續修正著。第一間書店會不會是大內國小百年榕樹下,總是突然到訪又突然失蹤的流浪書車?有個手寫的看板叫書展,第三節下課二十分鐘,全校半數學生蜂擁而至,像知識貧乏的孩童繞著攤位嗡嗡嗡。全校才十二班.這是所偏鄉迷你學校,而我被委託拿著書單至各班傳閱,並偷偷買了注音版的《日本鬼故事》,回家看得嚇得不敢去洗澡,不知是感到害羞或察覺禁忌,沒有跟人分享;也可能是年節採買的家樂福的閱讀區?我在量販店看過許多食譜書與勵志書;也可能是等待母親電頭毛的美容院、小兒科的候診區,我在那讀過許多《獨家報導》、《時報周刊》、漫畫二十四孝、圖解佛經……
  
  這些最初與書、書架、書店接觸的場景,形成介面,長成影像,生成平台,而你伸出手指輕觸登入,下一秒就要重返現場;這些小鎮書局或連鎖書店,成為我們求學期間不斷穿越的所在。我們是不是就要拿著同一支細字鋼珠筆來指認彼此?我們是不是曾在聖誕花車前挑過同一張萬用卡片?在我而言是善化的尚上文摘、藝美書局,麻豆的麻一書局、三新文具行。而你呢?
  
  我想起九〇年代某個暑假,祖孫三人固定一箱龍眼一箱芒果,要到高雄大社工業區去看姑姑,這也是暑假少數我能從山村外出的行程,那年我們不搭火車到楠梓,改委託車行來回接送,過程特別輕鬆歡喜,而我竟天真在心中幻想旅途其中一站是要帶我去買紙與筆。我是不是漸漸意識到閱讀寫作使我快樂了,而它顯示在我對於文具書籍的熱切渴望;我不斷幻想即將發生的畫面,應該是高雄市的哪家大書店?它是不是有賣我夢想擁有的機器人鉛筆盒?然我沒有告訴同車的阿公阿嬤,他們當然不會明白,直至我意識到回程的轎車開上高速公路,經過現已消失的新市收費站,就要回到大內了,我竟無端放聲大哭起來。這時司機阿伯不斷問想去哪裡?我卻講不出話。
  
  回想近些年的寫作,正是這個問題的延伸,你想去哪裡?你的書寫又將走到哪裡去?我始終懷抱踏查台灣知識空間分布的願望,預計中的目標包含圖書館、教會、廟宇、學校、唱片行、書店……總讓我想起小學地理課本關於茶葉、樟腦與蔗糖的物產點狀圖,那是瘀青還是胎記?今年非常榮幸接受夢田文創的邀請,投身參與《書店裡的影像詩》第二季的書籍製作。《書店裡的影像詩》的第一季讓人印象深刻,看著總忍不住興起回鄉開書店的念頭,而它也不斷刺激著我的三個提問:第一間書店在哪裡、第一層書架的長寬、第一本藏書又是什麼。
  
  我從小幻想自己房間有個書架,且是黏在牆壁的木書架,最好親自手製,這樣才有苦讀的感覺,以前看小丸子小叮噹我總會注意它們的書房擺設,好奇上面立的到底是什麼書?日本小孩都看些什麼呢?基隆「自立書局」六十多年前書店開業,店裡書架即是高齡百歲的陳老師親手鋸的;南投「山里好巷」的書架擺設與埔里環山的地形遙相呼應……。我的第一層書架應該來自小舅舅,不只一層,而是七八層。我來到他的書房時他已出外工作十餘年,那個靜止的空間像是留給外甥的圖書室,我在其中遇到許多八九〇年代的文青必讀,後來我在台灣研究的論文功課,許多書籍都直接從上取閱。我們其實不相熟也不常碰面,這些書籍遂成為連接兩人的語言。他離開世界很多年了,偶爾回到他的書房像是走進私人書屋,我正延續這些書的生命一如延續他的生命,這又是怎樣的緣分呢?
  
  而關於藏書。我從小最害怕的暑假作業其一是旅遊心得,其二是讀書心得,這兩項基本上在山村互為彼此。有年學校為了推廣閱讀,作業簿是一整本的讀書札記,簡直是我的噩夢。家中藏書並不豐富,連通俗讀物都極少,只有零星的善書、賽鴿指南、農民曆、電話簿……為了完成那份作業,所有家長都被小孩盧瘋,我也要瘋了。記得當時我擁有兩本書,是自己挑的,一本叫做《玫瑰之夜鬼話連篇》,一本叫做《怎樣保護自己》。前者是台視靈異節目的故事結集,我記得前面還有靈異照片的分析解說,看得我也把家裡照片拿來檢查一遍;後者正逢台灣治安風氣不良,時有綁票孩童的新聞,這本書我帶去學校造成瘋傳,大家都問哪裡買的。印象中讀書札記的書單就有這兩本。我擁有的書籍少,字典也是演講比賽獲贈的,這讓我想起幼稚園畢業前夕,老師要大家說出夢想的禮物,我當時就意識到說書會很彆扭,我還是勇敢地說了!
  
  全書寫作以全台灣四十家書店為探索對象,一方面試圖梳理自身的知識養成;一方面也嘗試與書店空間進行對話。書店作為台灣教育的基樁節點,我們在其中穿越也被穿越,沿途所見皆是形形色色的事物人。我們曾從書店帶走、又留下什麼呢?那不僅是一本書、一支筆、一頁紙,而是無形中延續、呼吸了書店的歷史與精神,其中便有不同世代的台灣人,對於文化傳承的各種美意。
  
  書店歷經連鎖書店、網路書店、特色書店的各式變化,猜想我們與「文」:文字符號、文學藝術、地理空間的互動關係刻正也面臨劇烈的轉型。台灣書店的複雜樣貌,意味思想呈現的盛景繁花;台灣書店的消失誕生給予我的啟示,是責任的也是使命的。這些年我一直思考文學在當今此際該何去何從?獨立書店的遍地開花,我以為隱隱然在替當代台灣醞釀一股潛在能量,而它正朝向一場文學運動的規模邁進,其意義在於尋找一種全新的表述方式、思維結構與審美典範。獨立書店的存在一則賡續傳統,一則是顛覆創新,這件事本身即與文學寫作多麼相像──我們需要新語言、新形式與新想像。
  
  非常誠摯感謝每家書店給予的分享,四十家書店的尋訪猶如四十堂文學課程,它也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這又是多麼難得珍貴的事。書店寫作是一種「產地直達」,通過書店寫作我也在尋找新語言、新形式與新想像。這是一本與書、書架、書店的穿越考,或許也是一本散文筆記、環島書與空間書。好些日子以來,我始終在台灣各地逛書店:從本島到離島,從城市到鄉間,從海濱到山村。坐過小飛機,搭過交通船,單車機車計程車,有時是書店老闆的便車,然多數時候我在田野之間,知覺季節的交換,我在走路──獨自與這塊土地對話、思索、反詰,最後走成了一本書。很好奇最後文字將引領我們走向何處,而我多麼想要邀請你一起來。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346405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6 x 23 x 2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夏至的黑泥:溪州農用書店

不知你對「農用」二字最初的印象在哪裡。

我記得小學放課的接送時間,有個同學的阿公會開著一台小發財,發財車身的烤漆顏色,是鄉下少見的抹茶綠色,外觀看上去就像一台改裝娃娃車。

這位阿公分散在不同年級的孫子們,大概五六個,就在眾人目送下陸續跳上車的後斗;他們各個神色自信,吱吱笑著向四面八方揮手說再見,其中一個是我的同學。

這個畫面時常浮現在我的腦袋,它像小說開場或電影畫面。會記得這麼清楚,一來是我也很想搭上抹茶綠的發財仔;其次是發財仔沒有車牌,只用白色噴漆塗鴉歪歪扭扭的兩個字──農用。

我從來不曾跟同學確認,卻一直覺得「農用」是他寫的,農用二字噴的超大超狂,氣勢撼人,感覺像在作畫。

我在城市念書,許久不曾看過農用車了,在小說文本或文獻材料讀到與農業有關的知識,總會留下心神多看幾眼,我沒忘記自己是農家子弟,我想永遠跟土地站在一起。

來到彰化溪州農用書店正是夏至節氣,夏至是一年日照最長之日,大概是為了讓我們看得夠久夠清楚。

農用書店成立於二〇一四年,木製招牌掛在路邊,我喜歡它把「農」字當作人形設計:兩隻眼睛是車輪,頭上戴著斗笠,黑色字體大概是熱日曝曬的膚色吧,看起來非常有精神。農用書店所在建物:成功旅社,從二〇一〇年左右,漸漸成為在地重要藝文據點:舉辦諸如「成功旅社.百看溪州」、「溪州囍事之成功旅社之鬧洞房特展」、「成功旅社老家具.溪州尚水展」。多年下來儼然成為另類學習空間,講述著溪州以及這塊土地的大小故事。

實則成功旅社,本身即是年近百年的老屋。這棟出生於一九二一年的老木屋,與台灣新文學的發軔近乎同時。戰前建物曾經作為醫院、百貨、旅社,戰後續作旅社之用,也曾當作診所。老屋的生命史本身就是一部溪州史,可以想見從一九二一年以來,多少溪洲故事在此發生,多少人進出這個空間:醫病的、消費的、留宿的。現在出現農用書店,其實絕非偶然。

會員評鑑

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2
5.0
|
2018/10/16

在台灣地景保育網中,何立德教授對「地景(landscape)」劃出一個基本的定義,「是指地表上一切視覺可見的有形景物,也可稱為景觀」;東華大學的李光中教授則在〈地圖與地景:文化景觀與社區發展〉一文中進一步強調,地景更是「人與自然之間錯綜複雜相互作用的呈現」。在現今人文書籍或是學術論文中,大量使用「地景」一詞,可能是取其「依地而生」的意象。中文字的「地」,可以泛稱與海洋相對的陸地,也可以指稱是我們所生活在臺灣這一塊土地,在後者,人成為土地的要素之一。

關於凝視獨立書店的計畫,源於夢田文創在2014年推出的偶像劇《巷弄裡的那家書店》,難得的是,偶像劇終,這個念頭卻開枝散葉,後來又與導演侯季然合作、連續推出兩季紀錄片〈書店裡的影像詩〉,「以獨立書店老闆的故事」為主軸,由鏡頭跟著每位老闆的敘事,在每集三分多鐘的長度裡,挖掘出獨立書店背後的獨特生命力。這般結合網路短片與傳統紀錄片的地景實驗,已在影像紀錄上取得熱烈迴響,夢田文創的壯志未熄,接連再推出兩本文字作品:「書店本事」,分別由兩位作家郭怡青和楊富閔採訪成書。

如何將不動的地景,騰挪至上一世代的知識載具—書本上?我私自以為,文字的任務比影像來得更艱鉅,影像可以專注於單一視角和距離,但文字很難。而在這一本《書店本事—在你心中的那些書店》,楊富閔專注於獨立書店所標誌的時間向度,以「一家獨立書店如何出現在這座城鎮」的思考為起點,按圖索驥地為讀者尋出當時書店之於城鎮的時空意義,很可貴的是,他還留意到採訪的前、中、後,這家書店又與楊富閔間產生了哪些「當下的意義」,對楊富閔來說,獨立書店就是人與地景之間錯綜複雜相互作用呈現的最佳例。

相比於楊富閔交給讀者的前幾部作品,在此書中,他著實脫離散文技藝的摸索(或實驗),拓展了描寫議題的理解深度,而不僅僅限於先前幾本書主打的「大內男孩」格局,正如他在書裡頭說的,「我沒忘記自己是農家子弟,我想永遠跟土地站在一起」,這一本書他用腳、用筆、用相機、更用所有感官、汗水走訪臺灣本島及離島四十多家的獨立書店,寫出一本非關文學、卻又極似文學的作品,文學所能提供的功能,隨著他一間間書店的走訪、記錄,也跟著「鬆動」了。

最後,不得不說這書名取得真好,書店「本事」,台語或可讀作「才調」,沒有「才調」,哪敢隨便開書店,本事或許也是一種浪漫。

誠心推薦此書,與這些書店、和這些人。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悅知文化電子書全書系|單書88折、雙書82折|我心中有個不滅的夜讀時光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大和圖書聯展
  • 遠流童書展
  • 尖端BL藍月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