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林英祥的志氣‧成就‧回饋――從屏東走向世界的精彩人生
高希均
(一)從屏東出發
半世紀前的同窗好友林英祥,又出版了第二本書,真為讀者高興。第一本書是三年前他自己寫的《從創新到暢銷:新產品上市成功的秘密》(二○一三年十一月,天下文化出版),得到了極大的迴響;這一本書是熊明德先生執筆,生動地描述英祥奮鬥的一生:從屏東鄉下的孩子,攀登到美國企業界與學府殿堂的優異經歷。
自己讀完全書,深受感動;又清晰地回到了一九五四到五八年,我們一起在台中省立農學院農業經濟系(現在是國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讀書情景。再重溫那個年代,或許對當前年輕一代會產生一些激勵。
(二)半世紀前的台中農學院
半世紀前在台中農學院就讀,那裡沒有大樓,但擁有幾位大師,一大批農業科學的專家,近九百位求知欲強的青年,以及樸實寧靜的校園;在那個克難年代,是一個可以專心學習、磨礪志氣的環境。
農學院座落在有「文化城」之稱的台中市南郊,五百畝地的校區有農場、苗圃、實驗室、宿舍、餐廳。筆挺的椰林大道,穿越校園;左右兩旁是一排又一排木造的、矮矮的,有些東洋味的教室。除了一小幢灰色行政大樓,及頗為莊嚴的小禮堂,最吸引學生的就是規模較大但是藏書不多的兩層樓的圖書館,它是學生最常去的地方,「樸實」是校園最好的寫照。
這些青年學生,來自台灣各地。有的來學畜牧、森林,有的來學土壤、園藝,有的來學農化與農教;其中八十多位同學(分為兩班)大多來自北部,像我們一樣來學農業經濟。
在那國民所得不到一百美元,沒有電視、電腦及手機,我們除了專心讀書,一無所有;但這些年青人都胸懷壯志,也一無所懼。
那個年代學生的生活圈就在教室、圖書館、宿舍。有輛自行車是奢侈品。一個月的伙食費是一百二十元新台幣,一個禮拜才有一次葷菜,清寒家庭申請到一個月兩百元助學金,就可維持。
那些帶有大陸鄉音的老師,不論是那一門學科,我們都很幸運地受教於多位極負盛名的師長:教國文的徐復觀、英文的陳越梅、經濟學的劉道元、農業經濟的李慶麐、農業政策的張研田、農業合作的尹樹生、農業運銷的廖士毅等等。
從他們的教學中,可以歸納出老師們的一個結論:中國之窮,窮在農民;中國之弱,弱在農業;中國之貧,貧在農村。這使學生們立刻感受到自己的責任是「以農立國,振興農業」。「誠樸精勤」的校訓,是要這些十八歲左右的學生認真實踐的。
大三與大四那兩年,我們幾位同班及高班的學長,常常在一起高談闊論,都有「天下興亡」的使命感。三個暑假都隨教授到中南部及東部花蓮的農村做農家生計調查,在大四時還寫了近十萬字的農民收入報告。我被農民終年的辛勞感動,對他們的低收入感到不安。我已經在思維上變成了農村子弟。
我走出了眷村,與童年的江南,漸行漸遠;走進了農村,開始融入台灣的土地。眷村的清寒與農村的落後,必須尋找新的出路。
在圖書館研讀老師指定的英文材料裡,開始讀到「落後地區」、「經濟成長」、「貧窮的惡性循環」這些名詞,一門新的學科:「落後國家經濟學」(Economics of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經濟發展」(Economic Development),在一九五○年代中期的西方世界開始萌芽。從那時起開始嚮往修讀「經濟發展」。我知道:要使自己的國家擺脫貧窮,必須要先研究為什麼別的國家會富裕。一份助教獎學金,使我趕上了一九五九年南達科他州立大學的秋季入學。從此改變了我的一生。
(三)走向世界的精彩人生
英祥與我都被認為是班上的「好學生」,同在一九五八年畢業。因為他留在母校修完碩士,赴美後在明尼蘇達大學,又改修統計博士。這一轉變,使他在學術與事業上獲得了更大的成就。
在上一本他自己寫的書中,我推介過:
林英祥博士是以其深厚的統計學養及實務經驗,在美國產業界發展出了LIN Model――預測新產品能否暢銷的模式,獲得了國際產業界一致的肯定,公認為是業界奇才。
在台灣要加速進入世界市場,發展自有品牌的此刻,這本書可以做出關鍵性的貢獻。我要與華人世界的讀者,共同分享當年同窗這份榮耀。
這本十六章的新著,細緻地描繪了英祥在太平洋兩岸的精彩人生。我希望讀者,尤其年輕的一代,要學習林博士堅毅的志氣與創業的成就。
從政大陳春龍到母校黃炳文與萬鍾汶三位教授的三篇序言中,更可以體會到林博士對母校及對台灣的真誠回饋。
(作者為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作者序
越過山丘
熊明德
山丘的那頭,會看見什麼?在山丘這頭,我們能爬多高?能走多久?好奇的眼睛張望著,想探索的不只是這世界有多精彩,也是自己能走多遠的能耐。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山丘,也都在嘗試越過。文藝復興時期的米開朗基羅也不例外。儘管雕刻了震爍古今的「大衛像」,儘管畫出了「最後的審判」,但當時的他並不知道後世將如何看待他的作品,以及他所代表的那個時代。他只是不斷的向前走,企圖攀越下一座山丘。
當時傳世百年以上的雕像,皆喜以大理石為塑材,而大理石雕刻的第一步,就是要用份量頗重的鐵鑿鎚斧先行敲擊,把雕刻「形象的本體」先塑形出來。根據史料記載,直到晚年,仍然有一股旺盛的力量驅使米開朗基羅創作,他經常徹夜奮力的以鐵擊石,不眠不休;鋼鐵與岩石碰撞的聲響,與他的呼喝聲共鳴成隆隆迴響,令旁人鎮夜難眠。
一以貫之的以生命創作,二十八歲的米開朗基羅雕刻出大衛像,在威尼斯藝文界與羅馬貴族間一夕成名。大家都好奇,年紀輕輕的米開朗基羅怎麼能雕刻出這麼好的作品?不習慣眾人簇擁追捧的他僅說了一句:「大衛本來就在那裡,我只是把多餘的部分去掉而已。」
把多餘部分去掉,這可能是每本書的作者感覺最苦惱的事,但這也是必須揮舞的鐵鑿鎚斧。每個人的人生都如此獨特,他與他所屬的世代與那個世代的價值觀盤根錯節,交織在他的際遇與命運裡,該說的沒說,就欠了脈絡的完整性;若絮絮叨叨的把一切都說完,大衛終究還是埋藏在大理石裡。
在這本書裡,我看到一種逝去的價值,這種價值若是只能在時間的流沙裡緩緩逝去,會讓我有一種手足無措的可惜。歲月就是這樣,不管你願不願意,它終究會帶著那些往事沉默而持續、緩慢卻堅決的離你而去。
逝去的價值終將逝去,但有什麼東西是應當留下來的?特別在這個當下,政府已經不再像過去一樣能夠輕言承諾,年輕人能夠單純相信,明天會是一個更好的未來。這一代年輕人感受到的困惑多於希望、酸多於甜、山丘多於越過的時候,我們是不是該停一下、想一下,在惶惶然找出路時,有什麼正在逝去的價值,是值得我們留存下來,對找到未來能有幫助的呢?
這本書就是這樣一個故事。這個人的名字你一定沒有聽過,但是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文理學院(College of Liberal Arts)創立一百三十五週年,選出一百三十五位校友以資紀念時,全亞洲只有兩人入選,這兩人都來自台灣,其中一位是中央銀行十三A總裁彭淮南。
有一個屏東來的窮學生,輾轉到美國讀書與創業,他研究的東西就是現在最紅的「大數據」。沒有代工廠、生產線與奈米製程,只靠著他發明的一條統計方程式(雖然他自己說是七千多條統計公式的組合),計算出比任何人都精準的預測,成為美國與全球的業界標準;財星五百大企業前十名中,有七個曾經是他的客戶,全球市占率最高達到百分之八十。他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四十位同事組成創業團隊,透過與不同企業的併購及合作,達成現在所謂的A輪、B輪與C輪募資,成為一個一千人的大企業,最後把公司賣給全球市調龍頭尼爾森時,交易價是一億美元。這一億美元是公元一九九八年的真金白銀,那時美國還沒開始亂印鈔票。
這個故事裡有幾個關鍵字。我們都以為「大數據」是未來主流,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原來五十幾年前就有人運用自如;我們都期望台灣企業能走出硬體代工模式,而這個故事創下的一億美元,可全是腦子裡的判斷,換句話說就是「智慧財產」的價值。
我們都知道台灣企業要更「國際化」,才能不畏紅潮來襲,這個故事裡的公司不只橫跨全球六十幾個國家,更與全球頂尖企業合作,以至於寶僑(P&G)、沃爾瑪(Walmart)、英特爾(Intel)、可口可樂(Coca-Cola)、聯合利華(Unilever)這些產業領袖,都要依循他的標準來開發新產品。
我們都希望年輕人「創業」不要只有小確幸,要有國際競爭力,這個故事說的是一個在美國創業的台灣人,沒有金錢沒有背景,靠著腦中知識,創業第六年就拿到「全球第一」的市占率;在大型企業眼見有利可圖,紛紛成立自家部門搶進地盤,想要分一杯羹的洶湧波濤中,這套模式的市占率仍然節節升高,成為沿用至今的「業界標準」。這套模式早已不只是市調分析,台灣有個飲料品牌,按照這個模式開發新產品,推出後成為該品類十年銷售冠軍。
每個人面前都有山丘,都要越過。這本書寫的,就是一個人越過山丘的故事。他越過自己的限制,到了美國,到了事業高峰,打開眼界生活。回望曾經走來的路,是什麼力量扶持他越過山丘?你會發現有街坊鄰居,願意為了村子裡有孩子能出國讀書,大家湊錢買機票。你會看見一個窮孩子進了大學能夠吃飽,不只是學識上吃飽,而是肚子終於能吃飽。你會了解那時候的老師為什麼把每一個學生都當成自己的孩子,不只教知識,也教人格。你會聽見教堂裡英文查經班的讀書聲,以及那些默默付出不求回報的人生。你會認識一種父親,明知孩子在挨餓,對於公款還是一絲不苟,分文不取的風骨。他們代表舊時台灣的一種價值,那些價值支持著台灣人越過一座座山丘,走到今日;如今,這樣的價值正在逝去。
「大衛本來就在那裡」,另一種翻譯說米開朗基羅的意思是「大衛的靈魂(Spirit)在那當中」。雕像終將風化,最後留下的就是藝術所傳遞的靈魂。如果在那個時代,透過一代人的集體滋養,可以讓一個屏東來的孩子闖盪出這樣的人生,那麼我們是不是該留住些什麼,幫助這一代年輕人面對山丘時,不再望之彌高,困惑失措?這本書所試圖記憶的,就是那一代人靈魂裡的純潔與美好,以及他們在這片土地上創造的價值。
我們之所以獨特,不在於我們做什麼,而在於我們是什麼。
他是林英祥,和他的學生一樣,我們都稱他林老師,一方面是尊敬,一方面也偷偷讓自己感覺比較年輕。
二○一六年七月於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