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讀者
(代序)
親愛的年輕的朋友:
誰小的時候沒認過字?
誰讀小學、中學的時候沒上過作文課?
從小識字,寫下自己的名字,寫下父母的名字,寫下草木江河和田野─然後上學讀書,學習作文。這誰都經歷過,可作文是什麼意思?
其實,說得寬泛一點,那已經是在學着寫散文。
一個人從小就要學習寫散文,可見散文是多麼重要。
作家汪曾祺說過:「如果一個國家的散文不興旺,很難說這個國家的文學有了真正的興旺。散文如同布帛麥菽,是不可須臾離開的。」要是把汪曾祺的這句話延伸一下:散文不只是對文學,而是對於任何一個想讓自己生命興旺的人,它都是「如同布帛麥菽,是不可須臾離開的」。這麼說是不是過分?我們覺得一點兒也不過分,散文就是這麼重要。
中國是個散文大國,有着很長的傳統,遠在先秦時代就很成熟了。拿人們熟悉的《論語》來說,在〈公冶長〉一篇裏,就有這麼一段文字:「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這是一段多麼生動活潑的散文!而且,子路回答老師的話,在今天看來,不是也「酷」得很嗎?
讀《莊子》,讀《戰國策》,讀《史記》─古代的好散文太多了,猶如滿天星斗,可是我們現在推薦給大家的這本《給孩子的散文》,內容不是古代散文,而是現代散文,也就是用現代漢語寫作的散文。
比起古漢語,現代漢語形成得很晚。在晚清,興起了一股辦「白話報」的熱潮,目的是在文言文之外,實驗用一種接近口語的「白話」寫文章,那應該是現代漢語形成的最早階段。從那個時候算起,現代漢語只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不算長,是一種很新的語言,甚至能把它看成是一種新發明的語言。但是,現代漢語的出現,影響太大了,可以說沒有現代漢語,就沒有現代中國。這個影響在文學上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散文寫作從此告別了文言文,形成了有近百年歷史的現代散文的寫作。這些散文既是現代漢語形成的見證,又是一座文學寶藏,其中有很多語言和文字的奇珍異品。因為有了它們,我們可以自豪地說,中國今天還是一個散文大國。
我們編選的這本散文集,一共46篇文章,只是這座文學寶藏中很小的一部分,這也是實在不得已,考慮到整本書的篇幅不能太長,每篇文章不要超過五千字,讀者又主要是年輕的朋友,很多好文字就不得不割捨。所以這個集子是一個很小很小的窗口。不過,小小的窗口外面,是一個美妙瑰麗的世界。在英文裏,詩歌(poetry)、散文(essay)、小說(novel)的縮寫,正好是pen(筆)。真巧了,這好比在詩歌和小說之間,存在着一個叫散文的語言空間,這個空間很大,海闊天空,山高水長,手裏有一支筆,就如同抓住了一匹飛馬的韁繩,寫作可以升天入地,任意馳騁。這個空間又像一個巨大無比的實驗室,現代漢語被當作研究材料,被放在無數的散文寫作的「燒瓶」裏煉製,然後得到許許多多叫作散文的晶體。
可以說,散文寫作和散文作品的豐富性,使它有一種其他文學形式不能比的斑斕光華。
散文的品種非常豐富,絕不是只有抒情和記事,無論文體、風格、樣式,還是內容、題材、立意,都沒有一定之規,沒有什麼人人都必須遵守的標準。寫作散文,可以典雅,可以樸素;可以修辭精緻,在遣詞造句上使勁用功,也可以樸實無華,文句不加多少修飾;可以有意讓「白話文」融進一些文言因素,使文意間帶點兒古意,也可以讓文章更接近口語,「我手寫我口」,簡直就是我們日常裏的大白話。總之,散文寫作要自由。當然,散文絕不能只是自由的表達,散文世界後面還應該有更廣闊的知識世界,其中有歷史人物、歷史故事,也有現實人物、現實故事,它們在作家筆下栩栩如生,活龍活現,於是無論現實的還是歷史的,都化作了生動的知識。我們認為,它們才是散文寫作真正的意義所在。
年輕的朋友們,與青春做伴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拿起一本好書,讀一篇好文章,就像和朋友一起輕快地穿越一片無邊無際的田野,每向前一步,空氣就更新鮮,視野也更開闊。
《給孩子的散文》將與你同行。
李陀 北島
二○一五年晚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