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臺灣的讀者
親愛的臺灣讀者:
書鎮的概念,其實不只是幾位書店業者的群聚,而是一種全新的國際經濟形態,主要的目的是要克服過度被政治主導的旅遊產業。身處大眾媒體時代的政治人物,往往和自身的代表區有嚴重的利益衝突;他們本應為自己所屬的鄉村區域發聲,但他們卻只在乎自己的媒體曝光度。因此,那些失去代言人的鄉村只能以海伊鎮為典範,靠自己的力量嘗試在國際上展露頭角。
在社會生態學上,重複使用比回收有效率,如此一來世界上最大的夕陽產業將有機會可以轉型成為綠色產業,50個書鎮可能成為500或是5000個。因為在這個網路以及數位產品蓬勃的年代,人們取得資訊、知識的管道,不再受限於以廣告營利的主流媒體。而書籍是一個國家文化最有代表性的標識,它們可以是發展旅遊產業的最佳助力。至於新書與二手書最大的不同,可以用下面這段話來歸結:「新書的成敗仰賴作者的宣傳與行銷,它屬於國內經濟的一部分;二手書的傳播則重視作品本身的內涵,並且能夠達成國際間的經濟交流。換言之,新書是為了彰顯作者自我,但二手書才能真正彰顯作者的智慧。」
我厭惡媒體為了商業利益對新聞做選擇性報導,比如說梅鐸集團──他藉由偽民主的媒體事業宰制了話語權,並因此獲致鉅富(儘管他們是海伊鎮文學節最主要的資助與支持者)。故而我為以下這些理由執筆撰寫這篇簡介感到榮幸。首先,由於主流媒體關於書鎮的報導都是胡說八道,因此我希望透過不同的語言文字書寫,能重塑書鎮最初被創造的樣子。同時,也因為有個海伊鎮的居民曾經在1712年撰寫臺灣歷史,而我希望即便歷經三百年,這樣的淵源仍然將我們連結在一起。
理查‧布斯(Richard Booth)
書鎮對於未來的意義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1977年,有位叫作理查‧布斯的書商,宣布自己成為威爾斯邊界一個小鎮、懷河畔海伊鎮的國王。這個花招吸引了許許多多書商來到這個書的王國,而這個鎮,從此歡迎各種有關書籍的生意。
而彼得‧佛羅倫斯(Peter Florence)在1987年首先創辦了海伊文學節(Hay Festival),這個節日在今天已經發展成英國一個很大的節慶,海伊文學公司更在世界的各個角落,持續舉辦各種文學活動。到了九○年代中期,國際書鎮組織成立並整頓了全歐洲使用「書鎮」概念的地方。直到今日,國際書鎮組織已經擁有17個書鎮會員分布在全球四大洲。
但為什麼要創造書鎮呢?
東尼‧西頓(Tony Seaton)是位專門研究觀光產業與旅遊行為的教授,他受託研究所有可能讓書鎮成功的因素,為蘇格蘭政府選擇一個地方發展書鎮。各地的小村莊和城鎮加入角逐「書鎮」名號的行列,他們多半是期盼成為國家書鎮後,能為他們帶來補助、名氣以及各種生意的機會。維格鎮最後得到了這個頭銜,在二十年後的今天,維格鎮不僅屹立不搖,而且改頭換面成為一個與過去截然不同的城鎮。
這就歸納出了第一個創造書鎮的理由——再生!書鎮不僅會為當地的新舊生意帶來蓬勃的經濟利益,更為在地人提供新的工作機會與收益。這是一種整體的力量,透過共同計畫、建設、廣告行銷,並集合各領域裡的專業人才呈現更多元的消費選項,地方經濟會因為書鎮的概念而更為蓬勃。比如說,一個書鎮需要足夠的書店、旅館、餐廳,以及各種非關書籍的商店,並舉辦足夠的活動,來吸引不同種類和年齡的遊客。簡而言之,地方會因為書鎮的概念而成為繁榮的旅遊景點。
其次是草根性。所有成功的商業計畫都知道要持續發掘可能的顧客來確保穩定的客源,我們稱之為尋找「草根性」,而這與書鎮的教育功能息息相關。在地居民以及拜訪者,可以藉由各種課程、講座和活動成為「書鎮之友」。透過這些活動,期望他們不僅能自己頻繁的拜訪書鎮,更會鼓勵周遭的人來認識書鎮。在收音機和電視的宣傳下,這個文學盛典不只是對觀光客的一大吸引,更增加在地社群草根性。
再者是未來的證明。實體書籍消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數位媒體的發展,大量成長的電子書讀者對紙本書產生很大的威脅,但也因此帶來許多機會。書本的存在並不僅僅關乎於文字,比如說,中華文化就一直都很注重書卷的藝術與工藝性,這是一種本質的美,同時也代表著歷史的價值。也許大家會在電子閱讀器上看一本科幻小說,但即便是個好故事也很快就忘記了、丟掉了,因為那並不值得收藏。然而總會有那麼一些書─一些透過知識、插圖、精美的紙張、新設計的字體、顏色、重量,甚至氣味,構成的文字組合─讓你覺得實在太重要了,必須擁有並收藏它們。這其實也就是書籍透過文字與工藝性承載文明與歷史的直接展演。而書鎮未來最重要的目標,就是鼓勵人們去理解那些之所以構成書籍的事物,還有它們背後的意義。
所以,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希望能在世界的各個角落看到書鎮,我們期待使用不同語言為書籍增添歷史意義與在地的草根性。更期待書鎮能為新世代的作家、插畫家、書法家、造紙家、詩人、畫家,還有最重要的──為讀者,帶來對於書籍的愛!
凱蘿‧尼爾森(Carole Nelson)
塞德伯書鎮信託組織主席
(Chairman Sedbergh Booktown Literary Tru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