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昊的《茶山舞》為Bb單簧管與絃樂團,創作於1989年,整曲可分成三個段落加尾聲:第一段,1-40小節;第二段,41-100小節;第三段101-136小節;最後尾聲,137-144小節。全曲的旋律主要由自然大、小調音階和中國五聲音階構成。張昊老師在手稿中寫的樂曲解說如下:
「茶」字古寫作「荼」(讀音途),唐陸羽著茶經始改「荼」作「茶」,拉丁文作Thea Sinensis,亦是荼音,意為「中國茶」,且謂服用始於軒轅黃帝時代,可為與蠶絲、竹筆同為華夏最早之光榮,允稱「國飲」,賦之以舞樂,不亦宜乎? 每當春半清明穀雨,鶯飛草長,皖之六安,湘之洞庭君山,閩之武夷,台之凍頂,漫山遍野,戴毓背筐,姑嫂唱和者,皆運尖纖指爪,摘此穀雨前嫩葉擁芽的一旗一槍茶。未盈頃筐,置於道旁,而揮巾起舞鬥歌笑謔矣 。
《茶山舞》的第一段,行板,又可分成三小段:第一小段為主題的呈示段,主題以平行句(a a’)形式呈現,其中a樂句是建立在a小調上,而a’樂句則建立在C大調。兩樂句雖表現出一問一答的特性,但其調性關係卻是呈現出關係調的對比變化。第二小段則是以主題旋律的動機型作為發展,也是形成一問一答式的兩個平行句,但這次張昊老師的寫法與第一段不同,他將兩樂句各自反覆了一次後,就直接進入第三小段。第三小段只有短短的四小節,但張昊老師使用反覆記號將此類似小尾聲功能的樂句,延長了一倍,使這段小小的樂句得以與前兩小段達到曲式結構上的平衡。
《茶山舞》的第二段是如歌的慢板,此段可分成兩個小段:張昊老師在第一小段一開始就給了樂曲一條全新的、中國五聲音階的曲調,與第一段截然不同。據張昊老師說:這段主題是採用楚調的麻城歌 ,且內容夾雜以鳥聲 ,象徵茶山之採茶景色。第二小段是第一小段的主題發展段落,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主題的片段旋律在各聲部間游移、推展。 樂曲在經過一個以三連音為主的連接句後,到了第三段。而第三段回到前面第一段的旋律,形成 A B A’ 複三段體的架構。最後的尾聲,張昊老師加快速度,強而有力地結束全曲。
觀察整首《茶山舞》的曲式結構,我們可以發現到:雖然張昊老師的《茶山舞》是複三段體A B A’的架構,但我們也可在複三段體的大架構下,將整首樂曲分割成八個小段落。張昊老師將此八個小段落皆反覆一次,且每個段落的樂句都是傳統的四小節或八小節一個樂句;而整首樂曲分別出現在A段和B段開頭的兩條主要旋律,個自均以變奏的方式做發展,由此亦可看出《茶山舞》兼具有變奏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