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書展
不要靜靜走入長夜:大藝術家如何面對死亡,在死亡之中度過日常

不要靜靜走入長夜:大藝術家如何面對死亡,在死亡之中度過日常

The Violet Hour

  • 定價:380
  • 優惠價:934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23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編輯選書

一本倒敘的傳記,從死亡開始書寫人物的一生

透過這位作者的強大感知力和事實細節的呈現,我們看到這些創作天才(蘇珊‧桑塔格、佛洛伊德、莫里斯‧桑達克)在人生落幕之際的勇氣、病痛的磨難、深刻的洞察。讀了這幾位創作者面對死亡的經歷,對於他們作為一個「人」的特質將有更完整而立體的認識

 

OKAPI 推薦

  • 番紅花:進出醫院,有時是自己,有時抱著孩子,更有時攙著父母──5本醫病書寫推薦書單

    文/番紅花2018年08月23日

    把髒衣服丟進洗衣機前,一如往常我雙手伸進孩子制服外套的口袋,果真摸到一個「異物」,掏出一看,天哪是隻大蟑螂!霎時我大受驚嚇,連尖叫都來不及,兩手慌亂急縮,十秒過後深呼吸定睛一看,原來是隻極其逼真的軟膠偽蟑螂,它滑落我的手,滾到地上動也不動。我鼓起勇氣把它撿起來,安放在女兒的書桌 more
  • 鄭聿:我們創造死亡給自己──讀跛豪〈小開〉

    文/鄭聿2017年11月21日

    生活在餐桌:一位美食家的每日書(生命饗宴盒裝版) 不要靜靜走入長夜:大藝術家如何面對死亡,在死亡之中度過日常 嘗試把臉書推遠的這陣子,連著幾日雨夜,讀《不要靜靜走入長夜》。作者從幾位偉大創作者的死前一刻,開始回溯其一生與病情。書末收錄和詹姆斯.索特談死亡一文,這位曾跟妻子 more
  • 看更多
 

內容簡介

一本 倒敘的傳記
從死亡開始書寫人物的一生

  這本書以出乎意料的寫作方式,探問死亡此一無人能倖免的人生結局,從死亡開始書寫人物的一生。

  作者凱蒂.洛芙爬梳了大量文獻,訪談這五位創作者的家人、朋友和看護,呈現這幾位作家、思想家、藝術家如何面對迫近的死亡。

  這五位創作者是:蘇珊.桑塔格(作家)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心理學家)
  約翰.厄普代克(小說家)
  狄倫.湯瑪斯 (詩人)
  莫里斯.桑達克 (插畫家)

  首先來到蘇珊.桑塔格的病房。這位享有聲望的公共知識分子,在她第三次檢查出癌症的時候,終於發現她素來以理性自許的態度受到了重大考驗。

  接著,心理學家佛洛伊德,從納粹控管之下的維也納出逃到了倫敦,第一件事就是拿起煙斗,儘管他明知抽菸會使已罹癌的他更快死亡。

  然後作者帶我們來到療養院病房。七十六歲的小說家約翰.厄普代克聽到醫生說出最壞的診斷結果。然後他還是提起筆,開始寫詩。

  我們看到英國詩人狄倫.湯瑪斯在寄宿飯店裡摔倒,在此後出現了自殺傾向。

  我們最後看見,插畫作家莫里斯.桑達克畫給孩子的故事書裡面,隱藏著他對於死亡課題的迷戀和恐懼。

  透過這位作者的強大感知力和事實細節的呈現,我們看到這些創作天才在人生落幕之際的勇氣、病痛的磨難、深刻的洞察,也看到自我欺瞞和自我安慰。讀了這幾位創作者面對死亡的經歷,對於他們作為一個「人」的特質有了完整而立體的認識,並且加深對於他們的思想或作品的理解。

  此書以不帶感傷的書寫方式,帶領讀者走入這幾位藝術創作者的心靈,從他們的最後時光開始描述,回溯他們人生裡的重要時刻、他們與至親所愛的情感糾結,並且對照他們的思想和藝術創作裡的內涵如何與死亡相關。從中我們看見每一位藝術家對死亡的認知、恐懼或執迷如何在日常之中舒展開來,滲入生活細節,佔領他們的心思,爬滿他們的書寫字句,藏入他們的思想與圖畫裡。這些獨特的心靈,各以獨特的方式同時展現出對死亡的理性與執迷,以及他們對抗死亡此一人類終極命運的脆弱與頑強。

讚譽與推崇
    
  「在這本優雅而美麗的輓歌文集裡,凱蒂‧洛芙直視死亡的面目,描述人如何腐朽,近親好友如何一點一滴失去他們,以及他們如何失去自己。這書讓我們看見,寫作成為一項與永生協商的工具。這部作品勇敢、慷慨而親密,充滿情感,因此即使這本書的主題是人必一死的寂寞,這寂寞之中也有安慰。」——安德魯‧索羅門(Andrew Solomon),《背離親緣》作者

  「這本書是一場文學性的擁抱。它既是一次報導寫作的壯舉,也是一項全新的發明。——More

  「這是凱蒂‧洛芙迄今最棒的作品。她知道,我們對死亡感興趣的並不只是那個結局,不是誰死了之後怎麼了;我們感興趣的是,在這走向死亡的過程裡,我們彼此之間如何相處,親情與友情如何發揮作用,簡單說,也就是我們在死亡之中如何過日子。」——《巴黎評論》(The Paris Review)

  「一本美麗的書……內容濃烈,研究的深度,對於關鍵時刻的敏銳感性,令人讀到忘我。」——《紐約時報》書評

  「有正常人想要誤入這個會把人驅趕出去的神聖空間嗎?有。我們都想進入。洛菲這本書以優雅姿態把我們帶進那塊神聖之地。」——《紐約時報》

  「跳脫傳統,引人入勝,既有學術的深度,飽含文學,又飽滿多汁。」——《洛杉磯時報》

  「一場溫柔卻深刻的對人生暮年所做的觀看。……作者洛芙融合冷凜的直視與博學的徵引,展現了她的書寫特色。」——《華爾街日報》

  「令人沉醉的敘事……凱蒂‧洛芙(對這些人物)的描寫指出一項道理:人人以自己的方式面對死亡。」——《出版人週刊》

  「深刻,詩意,同時帶來安慰。」——《時人雜誌》

  「本書對生死的沉思提出了挑釁的質問。」——《明尼亞波利論壇報》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凱蒂‧洛芙(Katie Roiphe, 1968-   )


  作家,文化評論家。普林斯頓大學文學博士。現在紐約大學主持文化報導與評論研究室。

  文章散見於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紐約客、巴黎評論、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以及各大雜誌。紐約時報稱她的寫作為「簡潔有力,具有飽滿的文學性,並且具有扭轉觀點的力道」。

  著有《事後:性、恐懼與女性主義》( The Morning After: Sex, Fear, and Feminism)、《不尋常的安排;七場婚姻》(Seven Marriages)、《讚美混亂》(In Praise of Messy Lives)、小說《她還沒有消散》(Still She Haunts Me).

譯者簡介

吳芠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畢業。
  專長領域為心理學、社會科學。喜愛語文與藝術,求知若渴。現為兼職譯者。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蘇珊‧桑塔格 Susan Sontag
第二章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 Sigmund Freud
第三章  約翰‧厄普戴克 John Updike
第四章  狄倫‧湯瑪斯 Dylan Thomas
第五章  莫里斯‧桑達克 Maurice Sendak
尾聲  

 
 

前言

  我忘了該怎麼呼吸。我正被拉進水深之處。計程車司機把我抱進急診室,因為我在計程車裡昏了過去,而我母親抱不動一個十二歲的孩子。

  在《死亡的臉》(How We Die) 一書中,許爾文‧努蘭(Sherwin Nuland)如此描述肺炎帶來的生理效應:「名為肺泡(alveoli)的微小氣囊,因發炎而腫脹並遭破壞,導致正常的氣體交換受到阻礙,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增加,血氧濃度持續下降,直到無法維持關鍵功能的運作。當血液中的氧氣含量跌破標準值,腦部則會出現腦細胞死亡的現象。」

  有人幫我戴上氧氣面罩。我嚐到氧氣的美妙滋味,有如品嚐天空。

  我發燒到華氏一百零七度 。先前在家時,我母親讓我泡在放了冰塊的浴缸裡。進了加護病房,輸液針管像蛇一樣纏繞我的手,有好護士,也有壞護士。一位實習護士扎針在我的動脈上來測量血氧含量。隔壁病床上,一個嬰兒的心跳停止。

  這就是我開始寫這本書的時刻。

  (未完)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593959
  • 叢書系列:木馬人文
  • 規格:平裝 / 360頁 / 14 x 21 x 1.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章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

 
二00四年十二月
 
如果世界上真有誰可以決定不要死,那個人必定是蘇珊‧桑塔格;她的意志那麼強悍、那麼堅韌,那麼不願意接受普通的命運或結局──而我們大多數人都無法掙脫普通的命運或結局。一般人認為每個人應該做什麼、應該經歷些什麼的這種觀念,並不能擺布她或太過影響她,因為她從以前到現在,一直都能有所超越。不過,就在聖誕節前,她躺在紐約曼哈頓上東區斯隆─凱特琳紀念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的床上,在圍繞著她的人眼裡,她非常像是即將死去的樣子。
 
有一天晚上,在醫院病房裡,她和朋友莎朗‧德拉諾(Sharon DeLano)徹夜聆聽貝多芬晚期的弦樂四重奏。桑塔格由於藥物作用而昏沉。她的心情不錯,可以到跟莎朗講她最愛的一個笑話:「將軍把他的軍隊安置在哪裡?」莎朗回答:「我不知道。」「在他的袖子 裡。」桑塔格微笑著說。
 
隔天,她正經多了。莎朗抵達時,蘇珊正在讀德國導演法斯賓達(Rainer Werner Fassbinder)年輕時的作品,她們一起看了兩部電影。莎朗必須常常按暫停,因為蘇珊在電影播放過程中一直講話,不斷對電影評論和下註解。
 
蘇珊認識莎朗‧德拉諾很久了。她們在七0年代中期相識,那時莎朗在《紐約書評》(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擔任編輯。蘇珊在第一次罹患癌症並康復以後,每當她不想獨處時,就打電話給莎朗,而莎朗就會來到她位於河濱大道上的公寓陪伴她。
 
莎朗曾在《浮華世界》(Vanity Fair)、藍燈書屋出版公司(Random House)和《紐約客》(The New Yorker)等雜誌和出版社擔任編輯,負責編輯蘇珊的作品。表面上莎朗看起來強悍,但對朋友來說,她溫暖又幽默,而且忠誠無比。
 
管家淑姬‧金漢(Sookhee Chinkhan)為蘇珊放洗澡水時,看到她背上的瘀青。於是,她第三度罹癌的事實浮現了。淑姬已在她身邊待了超過十年,每週為蘇珊工作五天,幫忙打掃煮飯;她們之間總是喋喋不休說著旁人摸不著頭緒的話。
 
二00四年三月,桑塔格被診斷出罹患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myelodysplastic syndrome),這種病變會導致一種存活率極低的血癌。桑塔格的兒子大衛‧里夫(David Rieff)這時年紀五十出頭,從事報導與撰稿的工作,在她的初步檢查之後陪著去醫院複診。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感電出版全書系 任選2本82折,打主書《鋰戰:全球儲能競賽的未來真相 (電子書)》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兒童套書展
  • 開運命理展
  • 年度心理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