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輕小說展
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全新修訂版】

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全新修訂版】

  • 定價:360
  • 優惠價:79284
  • 優惠期限:2024年11月29日止
折價券 領取折價券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優惠組合

 

內容簡介

故事,一直在造就你的生活

  一九八○年代,兩位年輕家族治療師麥克‧懷特與大衛‧艾普斯頓,嘗試以嶄新思維和手法,克服傳統心理治療的僵化侷限。兩人決定合寫一本書,整理出這名為「敘事治療」的新療法的理論基礎與實作經驗,這便是於一九九○年問世的經典之作《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

  他們從法國後結構主義哲學家米歇爾‧傅柯的思想與人類學等理論中汲取養分,為家族治療甚至整個心理治療界開創了一條新路。

  兩位作者相信,人的問題深具社會建構面向。必須把人的困境放在文化脈絡下思考,才能從結構性的捆縛中鬆綁。

  書中提出的第一個治療新觀念是「問題的外化」。只要把人和問題分開,就能釐清:是人被問題牽著鼻子走,還是人有能力想辦法解決問題?

  第二個新觀念,是文字可以靈活運用在治療上。透過撰寫各種充滿創意的信件、宣言、證書,能促成具有治療潛力的「故事」。

  他們把治療比喻為「說故事」與「重說故事」。透過述說、解構、再建構,寫下經過選擇的事件與意義,能激發來訪者為自己創造更有力量、更貼近渴望、更賦予未來希望的新版故事。在敘事治療的診間,來訪者不覺得自己是困在問題裡的受害者,而是有所選擇的主體。

  身為人,我們不但因「說」自己的「故事」而為經驗帶來意義,也能透過對故事的全新認識,起而「實行」自己的故事。

  麥克是技巧高超的衝浪者,航行在未知之海,帶著我們許多人和他一起享受「解構」世界的樂趣。——大衛.艾普斯頓

本書特色

  ★敘事治療創始人經典著作
  ★作者逝世十周年全新修訂版,全書精修,更加趨近敘事治療核心思維

名人推薦

  ★敘事治療大師吉兒‧佛瑞德門專文推薦


  吉兒‧佛瑞德門(Jill Freedman)/伊凡斯頓家庭醫療中心主任
  丁興祥/輔仁大學心理系兼任教授
  吳熙琄/茵特森創意對話中心創辦人
  李維倫/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教授
  金樹人/前澳門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黃素菲/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教育中心副教授
  彭榮邦/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楊  蓓/法鼓文理學院人文社會學群長
  賴杞豐/北京心理衛生協會理事/專家委員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麥克‧懷特( Michael White)


  澳洲社會工作者與家庭治療師,「敘事治療」創始人。南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畢業。1983年創立杜維曲中心(the Dulwich Centre),以家庭治療師身分執業,並終生與該中心保持合作。2008年創立阿德雷德敘事治療中心(Adelaide Narrative Therapy Centre),提供諮詢服務與培訓課程。

  麥克‧懷特早年接受社會工作和家庭治療訓練,並於阿德雷德兒童醫院擔任社工,因不滿足於傳統想法和做法而開創新的觀念。在敘事治療的發展上,他是最多產且最具影響力的人,更是許多治療專業刊物裡被討論的主角,海外巡迴教學常常吸引了大批的聽眾,包括2001年在台北舉行的「敘事治療工作坊」。

  2008年4月4日因心臟衰竭驟逝,一生著作對包括台灣在內的全世界心理治療學界影響深厚,包括《重寫生活》(Re-Authoring Lives, 1995)、《治療師的生活之敘說》(Narratives of Therapists’ Lives, 1997)、《敘事治療的工作地圖》(張老師,2008)、《敘事治療的實踐:與麥克持續對話》(張老師,2008)、《故事‧解構‧再建構:麥克‧懷特敘事治療精選集》(心靈工坊,2018),並和大衛.艾普斯頓合著《經驗、矛盾、敘事和想像》(Experience, Contradiction, Narrative and Imagination, 1992)、《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心靈工坊,2018),以及和艾莉絲.摩根(Alice Morgan)合著《說故事的魔力:兒童與敘事治療》(心靈工坊,2008)等。

大衛‧艾普斯頓(David Epston)

  現任紐西蘭萊斯利中心(Leslie)的奧克蘭(Auckland)家庭治療中心聯合主任,是麥克‧懷特專業生涯的重要合作伙伴,兩人並稱敘事治療的創始人。在發展敘事治療的過程中,他早期所接受的人類學訓練一直是個很重要的因素,他因此體認到儀式在治療上的重要性。此外,他也特別重視文化對信仰與假設的影響。敘事治療開始建立哲學與實際做法時,提出「敘事」這個隱喻的就是他。

  艾普斯頓和紐西蘭的同事一起編輯的作品有《敘事治療的做法:希望的考古學》(Narrative Therapy in Practice: The Archaeology of Hope, 1997),並和麥克‧懷特合著《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經驗、矛盾、敘事和想像》。

審閱者簡介

吳熙琄


  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婚姻與家族治療博士。美國婚姻與家族治療協會(AAMFT)認證督導、美國陶斯(The Taos Institute)後現代學院院士、美國休士頓加維斯頓中心(Huston Galveston Institute)特約教授以及北京中科院心理所後現代研究中心顧問。從2005年回台,便致力於後現代在敘事對話的推廣,並在海峽二岸做許多定期性的教學。2013年在台灣創立「茵特森創意對話中心」,希望能更有系統的介紹不同的後現代對話之應用及思維到華人土地上。

校訂者簡介

曾立芳


  心理工作者、口譯工作者。美國印第安那大學諮商碩士,澳洲杜維曲敘事治療中心國際敘事與社區工作訓練證書。諮商心理師證照。

  多年來在政府機關、學校、非營利組織和監獄從事兒童、青少年、成人的個別及團體工作,並以其多年經驗,提供助人專業工作者於兒少及家長工作的督導及訓練。

譯者簡介

廖世德


  1953年生,台南人。譯有《反叛手冊》、《物理之舞》、《寶瓶同謀》、《性與權力的解剖》,以及克里希那穆提系列叢書。專事譯述,工作之餘喜愛慢跑、越野腳踏車。
 
 

目錄

【推薦序一】不變的經典    吉兒‧佛瑞德門
【推薦序二】敘事的發展與演化    吳熙琄
【推薦序三】從「尾聲」創造「開端」    黃素菲
【前言】持續的創新力量  卡爾.湯姆
【作者序】書之誕生  麥克.懷特

第一章故事‧知識‧權力
視框(Analogy)
文本視框
文本視框與治療
做為主流知識與權力機制的主流敘述
替代性故事與文化上可運用的論述
口述與文字傳統的區別
結論

第二章問題的外化
相關影響的問話
界定問題,準備進行外化
特殊意義經驗
人與問題關係的修正
責任
文化脈絡
圓形監獄
思考

第三章說故事的治療
邏輯科學模式與敘事模式的區別
邀請函
辭退信
預測信
轉介回信
推薦信
特殊場合的信件
短箋
以信件來敘事
自己的故事

第四章反對性文件
證書
宣言
自我認證的證書
結論

【附錄一】參考書目
【附錄二】延伸閱讀
 
 

推薦序一

不變的經典


  本書於1989年在澳洲出版,原名為Literate Means to Therapeutic Ends(意為「針對治療目的的書寫方法」)。接著於1990年在美國增添了一章新內容重新出版,改名Narrative Means to Therapeutic Ends(意為「針對治療目的的敘事方法」)。有些人認為敘事治療這個名稱是由新的書名而來。的確沒錯,本書預告了敘事治療的概念與實踐,即將擴展到創始者所在據點(澳洲的麥克‧懷特與紐西蘭的大衛‧艾普斯頓)之外的世界。

  本書的第一、二章,我想我自己應該讀了至少十幾次。這兩章是所有關於敘事治療的文章中,唯一讓我讀得這麼勤快的文字。每一次的閱讀都讓我深受啟發,對自己的工作以及思考世界的方法感到興奮不已。這些文章用一般較不常見的方式,也就是文化論述與權力運作的角度,來說明所謂的心理問題。

  伊凡斯頓家庭醫療中心的年度計畫中,每一年都會選用這兩章做為指定閱讀,學員們也從中獲益良多。他們開始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當事人與問題,並願意去嘗試新的治療方式。對於像我這樣在台灣與中國從事敘事治療教學的人來說,非常開心能看到本書的中文版能在問世十八年之後,又出了全新修訂版!

  我雖然強調本書的第一、二章對於敘事治療理論架構與概念的重要性,但整本書其他的內容也很重要。第三章與第四章提供了豐富的例證,呈現敘事治療師運用書寫文字來進行治療的方法。

  敘事治療背後的概念,是認為我們透過故事來理解自己的生命。對於尋求治療的來訪者來說,這些故事通常會比較負面。敘事治療師提供的協助,是解析這些有問題的故事,釐清裡面的結構。另外也幫助來訪者辨識出這些有問題的故事所沒預測到的事件。經由治療師提問與來訪者回應之間的互動,來訪者較為偏好的新故事就會浮現。有問題的舊故事因為經過不斷地重述,所以很容易讓人相信。但是來訪者又無法花一輩子的時間在治療室中重述新的故事,好讓這些故事線強化成為替代舊故事的另一個版本。幸好治療文件(如信件、證書等)可以幫忙,讓來訪者在遭到問題故事的強力反擊時,一有需要,便可以拿出來反覆閱讀強化。

  在執業的過程中,我發現有些來訪者會隨身攜帶這些文件,有些則是把文件貼在鏡子上,或是用特別的盒子裝起來放在床邊。不知發生過多少次,許多來訪者都曾提到文件的作用抵得上好幾次的治療對話。

  本書中,懷特與艾普斯頓提供了各式各樣的文件範例:書信、認證、清單、短箋,及其他書面形式。有些是悉心書寫的信件,記錄了治療對話的每個細節,有些則是簡短的便條,寥寥幾語寫下懷特或艾普斯頓在對話結束後才想到的問題或想法。另外還有關於承諾、慶賀與預測的認證,全都是使用非常易懂的語言,並以來訪者熟悉的方式來書寫。

  本書因為是第一本敘事治療的相關著作,所以深具歷史意義。書中的概念與範例非常鮮活重要,與懷特和艾普斯頓撰寫當時並無二致。對不熟悉敘事治療的讀者來說,本書是極佳的入門選擇。甚至對像我這樣的內行人來說,每次重讀本書,都還是會受到嶄新的啟發!

吉兒‧佛瑞德門(Jill Freedman)
/伊凡斯頓家庭醫療中心主任

推薦序二

敘事的發展與演化


  《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在台灣從2001年出版到現在,也有十七年了。記得舊版本出版推出時,我邀請作者之一麥克‧懷特來台灣,在張老師基金會舉辦敘事治療工作坊,並且全程擔任口譯。在那之前,我在美國已經聽過很多次他的課了,但那次在台灣把麥克的授課內容翻成中文,覺得特別震撼。我記得一開場時,我聽麥克講述如何跟來訪者工作,就感動得掉下眼淚。這次的口譯,是我第一次把麥可的英文敘事轉換成中文的敘事,用自己的母語來體會,跟聽英文有很大的差別。三天的翻譯使我的腦子時時都處在亢奮狀態,覺得麥克的教學非常的密實,豐富無比,並激勵人心。在場有約一百五十人來聽課,大家都聽得非常過癮。結束三天的課程之後,我跟麥克說,我希望未來有機會再多請他到台灣來講課,還記得當時他跟我說,「熙琄,你也可以講啊!你是華人,你可以用中文跟很多人分享。」其實我自1998年開始就幾乎每年寒假回台,分享我自麥克那兒學到的東西,只是當時心裡想, 哪有可能像麥克講得這麼好呢。

  自我2005年回台之後,就開始大量在各地分享敘事,透過演講、公開示範、督導與機構團體工作等形式,分享我在敘事治療方面的心得。那時候主要的城市大概都跑遍了,哪裡有邀約我就去,不論鄉村或城市。台灣雖然不大,但是那幾年花在交通的時間,可能也不少。此外,我也在台北開私塾培訓課程,也在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開長期課,陸陸續續和許多人在敘事上結緣。很可惜的是,自麥克在2008年過世之後,在台灣再度親炙麥克大師的風範已不可能。好在心靈工坊最近邀請了當年在美推動麥克敘事思想與技術最力的吉兒‧佛瑞德門(Jill Freedman)來台,開始了一系列完整的敘事培訓課程。

  為什麼這麼多治療師和學生要去學習此療法呢?我想可能主要有幾個原因:

  一、他們相信人不等於是問題的標籤,重要的是人和問題的關係,例如人是被問題牽著鼻子走,還是人找出辦法去操縱問題,甚至變成操縱此種問題的專家。

  二、把人從問題中解放出來。當人覺得被問題困住時,容易產生無助甚或自己是失敗者的形象,但當人有方法去掌握問題時,人變得有創造力,能去開發不同的資源,此時人頓時變得自由,能從問題的綑綁中釋放出來。

  三、不把人放入既有的模式中,或用既有的規格去看待每一個人,因而此療法能真正發現求助者的資產,縱使一開始此資產看來很小,例如一個會逃家的孩子,一般人不免用既有的規格去看待這個孩子,認為他/她是個有問題的孩子。但此療法可能會去探索他逃家時是如何的照顧自己,再透過其照顧自己的這個特質去看他是怎樣的一個孩子,甚或透過這個特質去幫助他克服逃家這件事。

  四、打破治療師是專家的模式,進而去了解求助者,可如何變成自己或他人的專家。

  五、幫助求助者找出自己全新的自我認同(identity),進而生活得更好,發掘一群支援者來支持這個全新的自我認同。

  除了台灣的課程之外,我也陸續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以華語和英語陸續傳授敘事相關課程。2006年底開始我首度被邀請到北京講授敘事治療。當時,敘事治療對於剛起步培訓諮詢師的中國大陸而言,還是一個很新的學派,但這麼多年耕耘下來,已經有許多在地的老師加入了培訓的工作。佛瑞德門也於幾年前開始在南京及其它城市開課,失去了麥克的澳洲杜維曲中心近期更開始在中國大陸推動執照訓練與碩士課程, 現在敘事治療在大陸已經成為正式被認可的,心理工作者的學習主流之一。2018年5月大陸將舉辦第一次全國性的敘事大會,將會是一個華人在敘事發展的里程碑。

  我一直覺得自己很幸運,在國外博士班階段就接觸到當時正蓬勃發展的後現代心理治療與家族治療思潮,尤其是能接觸到麥克,對我影響極為深遠。因此,我希望能夠把我從麥克身上學到的,特別是驗證過的本質的東西跟大家分享。 我一直認為光看書是不足夠的,看書只能得到抽象的文字概念,但親自接觸老師,從示範、討論、演練與直接體驗老師的風範,這種學習才會是立體而實際可操作的。所以回來這麼多年,我沒有把時間放在整理自己理念的工作上,而是主要把時間放在如何讓大家有機會透過我,接觸到從麥克身上學到的敘事哲學。 先讓大家體驗到我從麥克身上學到的敘事精神,大家再帶著這個體驗,去看看可以如何把敍事精神實踐到生活與工作當中。從2005年到現在2018年的這段日子,我主要的意圖就是邀請大家去體會到底敘事是什麼,在敍事中體會到怎樣的關係,在敘事中體驗到怎樣的自己。作為敘事的傳播者,我的心意是陪伴大家活出敘事,而不只是知識與技術的介紹 。

  兩岸的敘事發展現在是非常活潑的,坊間有許多老師將敘事運用在不同的領域當中,例如心理諮商、家族治療、社工界、醫療界、教育界和生活場域等。也有人把敘事跟不同的藝術或心理學派做整合,例如敘事和藝術治療、敘事和心理劇、敘事和舞蹈治療、敘事和醫療、敘事和沙遊療法、敘事和催眠、敘事的牌卡、敘事的故事研究等等。這種整合會不斷延伸,近來還聽到有人嘗試結合敘事與榮格,實在是豐富無比。我想敘事之所以可以跟這麼多不同領域整合,很可能是因為它源自一個人性的世界觀,對「人」的理解與看見特別重視。這個治療學派擁有堅定的哲學根柢,已不再只是個技術了,可以適用的範圍會越來越廣。因此我預測未來敘事和不同學科的整合與研究還會不斷的增加。

  過去的研究所可能提到敘事治療,就只是在教科書內簡單介紹的一章,但現在越來越多的研究所開設敘事治療課程,與敘事相關的碩士與博士論文研究也在大幅增加 。我覺得很幸運,在華人的世界裡,我們有機會接觸到敘事,而且把敘事放在我們的服務工作當中,不斷地學習,充分落實到生活當中。

  敘事治療的出現,是心理學界一個很大的思維轉換。雖然我們每個人和不同學派的緣分都不太一樣,但是只要從事對話工作,不管是諮商師、心理師、家族治療師、社工師、觀護人員、精神科醫師、精神科護理師、老師等等,為了因應變化多端的現代問題與挑戰,主動去接觸不同典範轉移的學問是很有必要的,而不是固守單一的古典思維技術,絕望而束手無策地面對多變的未來 。

  《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是麥克老師在美國出的第一本書,當時震撼了學界與心理治療家族治療領域中的許多人,確實是一本經典。希望這本書在未來能夠持續帶來激勵、開啟和引領大家的力量。感謝心靈工坊的再版,立芳的校訂,讓更多人可以受惠於這本書。
 
吳熙琄
/ 茵特森創意對話中心創辦人

前言

持續的創新力量


  不論是什麼領域,能夠創新都是一大成就。若創新的方向有別於以往,並開拓出新的領域,更能說是出類拔萃。在我看來,麥克‧懷特和大衛‧艾普斯頓在家庭治療領域所做的,正是這種開拓。本書呈現的是他們實務工作成就的精華,記錄了他們大膽創新、深入人類困境,勘查、思考的結果。他們對家族治療具有原創性的貢獻。

  懷特和艾普斯頓都是很有天分的臨床工作者,兩人皆具獨特的個人風格,但也有許多共通之處。他們在過去幾年的合作,創造了許多新的觀念和方法,對紐、澳兩地許多專業治療師的實務工作產生極大的衝擊,甚至世界各地的家族治療師都感受到他們的影響。我三年前開始接觸他們的工作,我個人的治療風格也因此產生了重大變化。由於他們的另闢蹊徑,我得以進入全新的治療領域。不論在治療專業或個人成長的躍進,都使我感到十分滿足。我許多的同事和朋友也有類似的經驗。換句話說,他們兩位不只在個人實務工作的知識和方法上開拓出新的領域,也同時為其他治療師指引出嶄新的路線。

  知識和權力的糾葛

  這兩位作者所探索、指出並邀請我們進入的新領域,到底是什麼呢?在我看來,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懷特所說的「問題的外化」(externalizing the problem)。只要能把人和問題清楚分開,就能夠仔細檢視人與問題之間互相作用的動力與發展方向。如此一來,我們就能處理關鍵性的問題:是問題對人的影響比較大,還是人對問題的影響比較大?懷特針對此一主題進行了理論上的深度探索。他發現人們平常(typically)描述問題的態度會產生壓制效應(oppressive effect),也指出我們描述問題所用的知識本身有結構性的影響力,而且會把人困住。在此,他進入了本體論和認識論的領域。我們的生活都深受影響。雖然對我們來說這好像很遙遠,也或許令人害怕,但我們的生活都深受影響而且毫無覺察。譬如,自我認同(identity)都是由我們的「自我了解」以及對自己的描述所構成。但我們所了解的自己,大部分卻是在我們所置身的文化中被描述、標籤、分類、評價、隔離、排除等界定出來的。事實上,活在語言當中的人們,都受到預設的語言習慣和隱形的社會文化交互作用下的社會「控制」所影響。換句話說,只要某人的家人、朋友、鄰居、同事和專業人士認定他「有」某種特質或問題,事實上便已經對他行使了「權力」(power),並將此一「知識」套用在此人身上。因此,在社會領域當中,知識和權力是緊密相關的。

  懷特探索與闡述這些複雜議題時,借用了傅柯(Michel Foucault)對現代歷史的哲學分析。事實上,本書最大的原創性貢獻之一就是懷特對傅柯觀點的分析,及闡述這些觀點對治療領域的啟發。這將呈現在第一章。第一章事實上是重要的理論說明,涵蓋許多重要的領域;其中最重要的是「知識就是權力」(knowledge as power)──這是家族治療才剛開始探索的廣袤領域。在此章中,懷特擴展了「外化問題」的創新工作方式。他揭露了「知識技術」(knowledge techniques)會剝奪人的力量,卻給予問題力量。因此,如果能夠辨識出這種幽微的技術(譬如在描述時將問題等同於個人),我們就比較能夠將問題外化,並協助人們逃離問題的影響。

  書寫文字的魔力

  艾普斯頓和懷特在本書為我們開展的第二個領域,是書寫的文字可以以很多方法應用在治療上面。這就是《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的國度,本書所有章節都是在討論這個主題。他們在書中提出的治療案例多元且豐富。他們利用簡短的案例,列舉了許多治療性的書信、邀請函、推薦信、證書、預言、宣言等實例。身為讀者,我們可以自由地揀選各種治療方式,因為我們是在一片已然用心耕耘、灌溉、鋤草的新園地採收果實。這許多案例值得我們一讀再讀、仔細研究,必能滿載而歸。的確,讀者一旦發現這片園地能對臨床工作提供豐富的滋養,我相信他們將流連忘返。

  艾普斯頓每次會談結束後都會寫總結治療歷程的信件,他特別強調這些信件具有治療潛能。他規定自己在每次會談後都寫信給當事者或其家庭成員。這些信件副本通常是他唯一成文的會談紀錄。事實上,當事者、家庭成員和治療師便是以這樣的方式彼此分享了這些臨床「檔案」。這種做法是一種突破,在治療師和案主之間創造了比較平等的關係。

  艾普斯頓和懷特的書信其獨特迷人之處在於內容和風格。這些信件絕非單純的「客觀」描述。內容經過仔細的篩選,以突顯某些特點;這些經驗與事件可能具有啟發性,可能清楚描繪出當事人所具備的豐富資源,也可能促成具有治療潛力的「故事」。信件的風格大量運用假設的語句和當事人的語言。他們以不尋常的方式運用平常的語言創造一種新穎的感覺,刺激讀者的想像力和參與感,譬如,「充滿罪惡感的生活等於終生監禁」這樣的語句使人震憾;將意思對比的句子並列,譬如「惹上麻煩並且變得更加麻煩……或者遠離麻煩並且不再困擾」(getting into trouble and becoming more troubled...or ...getting out of trouble and becoming untroubled)之類的句子,強化人們的自主選擇權。這種文字風格直指人心,即使是身為沒有直接關係的第三者,讀起來也深受吸引。

  探索故事的意義

  探索這種敘事法時,艾普斯頓和懷特為了建立概念框架,使用「敘事文本」(narrative text)的觀念。他們把治療(therapy)比喻為「人們遭遇問題時,對生活與經驗過程的『敘說』(storying)與/或『再敘說』(re-storying)」的歷程。換句話說,透過白紙黑字,記錄經過揀選的事件與意義,那些治療的信件和證書便能有效促成人們重新去創造新的、得以脫困的敘事。這種比喻具有相當直覺的吸引力,並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活力。

  這種敘事文本的比喻還能夠銜接「敘事法」和「知識就是權力」這兩個領域。人們在敘說生命故事的過程中為自己的經驗賦予意義,我們也透過這些故事累積的知識,演繹自己的生命歷程。當然,故事可能是資源,也可能是負累。譬如,大部分的人對自己、對他人、對種種關係都有著多重故事。有的故事能為我們增添能力和幸福,有的卻會助長限制、剝奪、貶低甚至病理化我們自身、他人或關係。此外,有些故事則能撫慰、提昇、解放、提振,甚至療癒我們。

  有些故事大篇幅地占據著我們的生命經驗,我們並據此詮釋其他生活事件。這樣的故事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我們的生活經驗本質以及行為模式。如果是充滿問題的故事占優勢,我們就會不斷經驗失望和痛苦。鑑於天生的保守傾向,我們會越來越難脫困,讓自己習慣性地演出問題故事。正因為人們受到問題知識的支配,導致病理化的故事持續上演,因此,探索「知識就是權力」才更顯得重要。

  艾普斯頓和懷特邀請我們問問自己:如果主線故事充滿了問題,我們要如何寫出解放個人和集體的故事?透過本書的出版,兩位作者分享了他們的發現。但是,我們如何準備好自己,加入他們的探索,讓自己具備敘事治療的技巧,以協助人們及其家庭成員活出充滿生機的生命,則值得持續深思。

卡爾‧湯姆 (Karl Tomm, M.D.)
(作者現任職加拿大卡加利大學〔University of Calgary〕醫學院)

作者序

書之誕生            
                         

  本書的寫作,最初的靈感來自大衛‧艾普斯頓。是他提議由杜維曲中心(Dulwich Cenre)出版部根據《杜維曲評論》(Dulwich Cenre Review)出版一本倡議在治療法中使用信件的書。雪莉‧懷特(Cheryl White)對這個想法非常有興趣,她的熱忱鼓舞了我們,我們開始認真考慮這個計畫,為可能的內容提出一個架構。

  大衛和我早有信件往來,但我直到一九八一年才接觸到他的研究工作,當時是在阿德雷德(Adelaide)所舉辦的第二屆澳洲家庭治療會議(Second Australian Family Therapy)。那一次我並沒有報名他的工作坊,還遲到半個小時,但是課程委員會幾位委員熱情的評論吸引了我。他們的評論,還有那種呈現素材的方式,引發了我的好奇。這次的見聞使我發現我們在理念和實踐上的相似之處。我和大衛後來見到面談了話,這就是我們的友誼與專業連結的開始。

  從那個時候起,大衛持續透過工作坊的形式,以他的故事吸引了澳洲和紐西蘭的聽眾,並鼓舞了當代治療師進一步推展說故事的傳統。我相信,他做的這些,對於「在地深耕」(Down Under)的治療風格有很大的貢獻。很多人都是經由《澳紐家庭治療學報》(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的〈故事角落〉(Story Corner)專欄了解這種說故事的傳統與風格。大衛從一開始就主持這個專欄,那一直是該學報最受歡迎的專欄。

  大衛始終都能夠創新地應用類比故事來呈現問題。詳情請參閱他已經出版的幾本著作(Epston, 1983, 1984a, 1985a, 1985b, 1986a, 1986b, 1986c; Epston &Whitney, 1988; Barlow,  1987)。

  無疑地,他童年奇妙的生活經驗和先前人類學領域的工作使他擅於說故事。事實上,只要想想他在治療界獨特的地位,我們發現他根本不曾離開過人類學的崗位。人類學學位的定義是「知識的偷獵執照」,這個定義恰如其分地捕捉了他的認真過人。他跨領域地收集可以用來說故事的觀念,為了追尋有用的譬喻來詮釋發生在社會體系下的事件,不惜打破了各個學門領域的界線。

  大衛和雪莉‧懷特,一直鼓勵我了解故事類比。雪莉對這種類比法的熱忱來自於她所閱讀的女性主義著作。我從自己對她的回應當中發現,故事視框(註一),或者更廣泛而言,文本視框(text analogy)的概念,和我從人類學家貝特森(Gregory Bateson)的認識論中發現的概念一致。我對貝特森的著作產生興趣已有相當時日。

  在努力提升治療品質的過程中,我們曾經對寫作法做過許多實驗。我們都接受的前提是:雖然言說和書寫這兩種語言有相當大的重疊,但也分別以不同形式存在。我們相信,對於面對困境的人們而言,寫作法開啟了嶄新的空間。關於這種工作方式,我們得到的回饋使我們更加努力。我們將持續檢視及探索,以拓展敘事法和寫作法的運用方式。

  我和大衛相距了幾千公里(他住在紐西蘭的奧克蘭,我住在澳洲南部的阿德雷德),所以本書的內容大部分都是各自獨立完成。然而,我們透過拜讀對方的著作、共事、書信往返及共同主持工作坊,相濡以沫。我相信讀者在我們應用的方法上會發現很多共同的規律,也了解此一連結使我們雙方都獲益匪淺。
 
麥克‧懷特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571179
  • 叢書系列:Master
  • 規格:平裝 / 304頁 / 25k正 / 14.8 x 21 x 1.5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修訂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我(麥克‧懷特)在本章將討論我和大衛都很有興趣的當代社會理論發展,其中包括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關於知識與權力的思考。傅柯是法國的知識份子,自認是「思想體系的歷史學家」。我們認為他的理論非常重要。

讀者或許很熟悉近年來家族治療的相關文獻中,有關「權力」的論戰。我大膽地將這種論戰當中的各種觀點簡述如下:有人認為權力根本不存在,而是建構在語言裡,是那些受影響的人們的參與賦予了權力的存在。有人認為,權力是真實存在的,某些人掌握權力,壓制他人。這種論戰最後似乎走進了死巷,不再能幫助我們思考權力與權力的運作等等相關議題。

我們認為傅柯為這條死巷開闢了出口。然而,如果不熟悉他的觀念和寫作風格,往往會覺得他的書不易理解。在這裡,我將以最大的努力解說他的觀點,希望大家了解,我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夠做到這一點,這只能交由讀者自行判斷。

讀者或許可以選擇跳過本章,先讀第二、三、四章,等想了解我們的治療工作背後的理論與政治脈絡時,再回來讀第一章。

我透過貝特森(Bateson, 1972, 1979)的著作接觸到「詮釋法」(interpretive method)。在這裡,我說的詮釋法不是精神分析的詮釋。社會科學家所說的詮釋法,是指我們從外在世界創造意義的過程。由於我們不可能了解客觀真實,所以,需要對所有的「知」加以詮釋。

關於發生在有機系統理論(living systems)中的現象解釋,貝特森對線性因果觀念(主要是從牛頓物理學衍生而來)的適用性提出質疑。他認為,我們根本不可能了解客觀現實。柯奇布斯基(Korzybski)的名言「地圖不等於疆域」(The map is not the territory),指出了我們對外在事物的理解、我們所賦予的意義,都受限於接收訊息的脈絡,也就是我們建構外界地圖的前提與預設的網絡。他認為可以在此將地圖代換成模式,我們對於任何現象的詮釋,都由是否符合已知模式而定,這叫做「以偏概全」(part for whole coding)(Bateson, 1972)。然而,不僅如此,不但我們對於事物的詮釋是由接收脈絡所決定,我們因為生存本能而自動刪除不符合原有模式的事物,因此這樣的事物對我們而言是不存在的。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心理勵志】秋日好chill_放慢腳步,再次為身心靈充電/電子書88折、有聲書79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GL百合展
  • 墨刻紙電聯展
  • 室內設計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