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書展暖身場
蓬萊百味臺灣菜:黃德興師傅的料理人生

蓬萊百味臺灣菜:黃德興師傅的料理人生

  • 定價:420
  • 優惠價:937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57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從臺菜宗師黃德興的經歷,認識美味的臺灣史

  料理過高級宴席、酒家菜、小吃,近年來更指導後進廚師再現傳統臺灣菜,他的從業經歷就是一段美味的臺灣史。

  他是「德興師」,1936年出生於北投,12歲進入大稻埕名店蓬萊閣後,開始了他的料理人生。從小學徒到五星級飯店主廚,他曾經在東雲閣、北投酒家、來來飯店、臺中晶華酒店、康熙苑等餐廳任職,既見證1960-1970年代北投的繁華;之後更經歷了臺菜把庶民小吃轉為國宴料理的過程。

  佛跳牆、紅蟳米糕、掛爐燒雞、筍乾封肉……德興師不僅擁有精湛的烹調技藝,也看遍了臺灣料理在各個時代的變遷風貌。

  他自創「中菜西吃」的用餐規則,把擔仔麵攤帶進五星級飯店的餐廳,讓臺灣料理的內涵越發豐富。而他的努力學習、自我惕勵,也讓他成為引領潮流、創新臺菜的重要人物,以及傳授臺菜精髓的名師。

  本書根據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兼副所長曾品滄對黃德興的訪談而成。除了講述德興師的生平,也記錄了他對臺灣料理的記憶和思考,是認識臺灣生活史不可缺少的重要參考。

本書特色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兼副所長曾品滄,口述訪談現年83歲的「德興師」,呈現他的掌杓歲月,以理解臺灣料理的演進,細數背後的故事。

  ◎三杯雞、香酥鴨、豆酥白鯧、芋棗、乾煎豬肝、金錢蝦餅……隨書附有34道臺灣料理食譜,掌握臺菜界傳承數十年的美味秘訣。

  ◎吃一口臺灣菜、讀一頁臺灣史;從德興師的料理人生,回味被歲月掩蓋的臺灣記憶。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黃德興


  一九三六年出生於北投,曾在臺灣知名酒樓蓬萊閣學習廚藝,之後又在東雲閣、北投文華莊、來來飯店、臺中晶華飯店、康熙苑等知名餐廳擔任主廚,之後更協助創立臺菜餐飲業職業工會、美食展,並指導山海樓手工台菜餐廳重現知名臺灣手路菜,對於保留、發揚臺灣料理文化卓有貢獻。

曾品滄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研究領域為清代臺灣史、臺灣飲食史。擅長透過清末到日治時期臺灣的史料,以及相關口述資料,建構臺灣料理的歷史紀錄、推廣臺灣飲食文化。現任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兼副所長。

 
 

目錄

推薦序‧千味一心,臺菜傳香七十年    李福登
推薦序‧臺菜文化的重要資產          翁肇喜
淡水河畔的童年
成為蓬萊閣學徒
蓬萊閣的盛饌
婆娑世界的消失
北投的溫泉旅館
當兵的生活
大稻埕的藝旦間與日本料理
在板橋擺攤
結婚成家
百樂匯飯店
從旅館到酒家─北投的變遷
北投酒家菜
五星級的歷練─來來飯店主廚
突破傳統的經驗
走入凡間
臺灣料理新舞台─康熙苑
「中菜西吃」的概念
更創高峰─臺中晶華酒店
臺菜廚師的養成
北投出總鋪
臺菜公會的創設
從美食研究會到美食展
老總舖的用心與苦心
註釋
黃德興師傅口述臺灣料理選粹


 
 

推薦序

千味一心,臺菜傳香七十年

李福登(高雄餐旅大學副校長校長暨東方設計大學董事長)


  臺菜是臺灣人生活歷史中重要的一部分,無論是紅蟳米糕、五柳居、金錢蝦、筍乾封肉,還是清粥小菜,總是為我們臺灣人當年簡樸、刻苦的日子,留下了令人垂涎的美好記憶。令人遺憾的是,戰後經過幾十年來的發展,我們現代的生活變富足了,餐館到處林立,各國美食應有盡有,臺菜料理反而不容易尋找,即使有少數的餐館被稱為「臺菜餐廳」,很多菜色原本的材料、烹調方法與味道也都已經變得陌生了。

  臺菜發生變化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烹調的食材、設備,乃至於飲食環境等都不一樣了,風味也就有所不同。另方面則是臺菜太少傳承。許多人不了解臺菜,認為臺菜只是鄉下「大碗大箸」的辦桌菜,或是酒家供應的酒家菜。偏頗不全的印象使得後進的廚師不願學習臺菜,消費者也視其為落伍,臺菜自然因此而沒落。

  二十多年前(一九九五年)我受教育部聘用擔任「國立高雄餐旅管理專科學校」(今高雄餐旅管理大學前身)校長,負責全國首次設立餐旅學校的任務。因為有感於臺菜的沒落,為了振興臺菜,我特別邀請臺菜的名師黃德興師傅前來任教,將臺菜的精良技法、豐富的內涵傳承給中廚系的學生。這大概是歷史上第一次臺菜進入正規廚藝教學的紀錄。

  黃德興師傅出身自臺北蓬萊閣酒樓學徒,年輕時歷經臺北、北投各大餐館的磨練,後來陸續擔任來來飯店臺菜餐廳「福園」的主廚、「康熙苑」的總監,是極少數具備五星級飯店資歷的臺菜主廚,其精湛的手藝備受各方肯定,可說是臺菜料理界的宗師級人物。當他接到我的邀約後,欣然同意,風塵僕僕地遠從臺北到高雄傳授臺菜,其毫不保留、傳承後進的無私精神,令人十分感動。而其豐富的經驗與出神入化的技藝,更受到學子們熱烈的歡迎。大概也就是從那時起,臺菜越來越受重視,甚至成為國宴餐桌上的主角,雖然這和大環境的變化有關,但黃師傅努力保存、傳承、發揚臺菜的精髓,也是臺菜可以再次抬頭的重要因素。

  即使到今天黃師傅已經年逾八十,仍然熱心傳授臺灣料理,使得一些原本已經快要失傳的老菜餚,像是金銀燒豬、掛爐燒雞、白雪潭蟳等料理可以重新在著名的餐館被發揚光大。事實上,黃德興師傅不只是有一身的烹調技藝,他近七十年的餐館經歷,更是一部鮮明、生動的臺菜歷史。黃師傅願意將這些生命故事用口述歷史的方式加以傳承,這本書將是我們臺灣飲食文化發展的重要瑰寶,值得後輩們好好閱讀並且學習,而書中展現的歷史視野,更是日後學者們研究臺灣料理的重要材料。

臺菜文化的重要資產

翁肇喜(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德興師是臺灣珍貴的文化資產。不只是因為他擁有精湛的臺菜烹調技藝,更在於他經歷過蓬萊閣、東雲閣、北投酒家、來來飯店、康熙苑等臺灣具代表性餐飲業的職業生涯。從一位十二歲的小學徒,到五星旗飯店的主廚,德興師不僅深刻體驗、了解臺菜在各個時代的變遷風貌,他也努力學習、自我惕勵,終成為引領潮流、創新臺菜的重要人物,也是傳授臺菜精髓的名師。德興師的故事,可說是戰後臺灣料理發展史的重要篇章。

  早在三十年前,我因為慕名到康熙苑,品嘗當年名聞遐邇的臺灣料理,因而與主持康熙苑的德興師結識。自此之後,我不只是康熙苑的座上客,品嘗各種精心別致的「中菜西吃」套餐,更經常與德興師閒話家常,請教臺菜的烹調原理和典故。對我來說,德興師所擁有關於臺菜的豐富經歷與知識是臺灣文化的一大寶藏,而他對於料理的熱誠與執著,並致力於將臺菜精緻化的精神更令人感動與欽敬。

  一九八○年代的臺北因為經濟繁榮,餐館林立,無論是中式、西式、日式以及臺灣本土,各種料理琳瑯滿目。然而,無論是政府單位或是私人機構,卻絕少人有從事飲食文化調查、保存、研究以及推展的想法,這使臺灣的飲食固然美味、可口又多樣,卻少了點文化的內涵。一九八九年我基於對飲食文化的興趣,想在臺灣推展中華飲食文化的研究、傳承等工作,在三商企業的支援下,先是以我個人私藏的各種中華飲食古籍成立飲食文化圖書館,繼而成立「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德興師雖是位專業的職人,但卻對飲食文化的保存與發揚有著強烈的使命感。在基於相同理念下,他慨然捐出他個人的資料,包括各種料理的圖片和報導,以及他在小學徒時就收存,珍藏數十年之久的《蓬萊閣菜譜》給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圖書館。現在,不只是這些照片、報導對想要烹調臺灣料理的人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這本一九三○年代出版的《蓬萊閣菜譜》更成為當前研究日治時期臺灣料理最重要的一份史料,也是中華飲食基金會圖書館最珍貴的館藏之一。

  如今,年逾八十的德興師,已不再執勺調鼎,想要一嘗當年康熙苑的美味已屬難上加難,這固然是一大遺憾,但他願意將充滿臺菜馨香的生命故事娓娓道來,對於臺灣飲食文化的發展更是意義重大。我希望這些故事可以永遠流傳,使臺灣的料理文化可以獲得良好的傳承,本書中所附數十種臺灣菜的烹調方式,也可對後進者有借鑒的價值。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2942451
  • 叢書系列:玉山社.其他
  • 規格:平裝 / 200頁 / 14.8 x 21 x 1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蓬萊閣的盛饌
 
蓬萊閣的菜很多,菜譜就記載上千種菜餚。主要分成閩菜、粵菜、川菜。這些都統稱為漢席,日本料理叫和席。我們叫做漢和料理,就是漢席料理比較多,和席居次;和漢料理就是和席料理比較多,漢席是附帶的。蓬萊閣專作漢席,沒有日本料理。我常常講,現在今天餐廳海產店都算是日本料理跟中國料理的混合,但是比較亂啦,沒有以前精緻。
 
以前酒樓的菜都很費工,那是因為客人懂得欣賞,在蓬萊閣吃飯還會對詩,一邊吃菜、喝酒,一邊和藝旦對詩、唱歌,這樣子娛樂。因為做菜很費工,有錢人很看得起廚師,如果在蓬萊閣吃到好吃的料理,會請主廚過去,包個紅包給主廚表示感謝。其中,金錢蝦在蓬萊閣很出名,金錢蝦的材料都是用港蝦(半鹹水蝦),港蝦剝起來肉都這麼大塊,很脆、很好吃,接著就將蝦肉切碎後摻荸薺、扁魚、蔥花,拌一拌,就放到冰箱冰到硬硬的,這樣包才好包,不然軟軟的,包起來會扁扁的不好看。然後沾蛋白,接著沾麵包粉。再拿到鼎頭給師父下去炸,用來炸的油都是後腿油。以前蓬萊閣的湯分成一級湯、二級湯、三級湯三種。一級湯就是蛇、牛肉、雞和火腿一起熬,這是拿來煮魚翅、燕窩、竹笙和白木耳的,這種就是一級湯,以前許多人都不吃牛肉,但其實他喝的湯就是用牛肉熬出來的,這是餐廳的秘密,不會對客人講。二級湯就是用竹雞、牛肉、火腿、豬腳、魚皮去煮高湯,就差在沒有蛇,一樣有雞和牛肉,以前都是用竹雞,那個肉比較甜。竹雞是野生的,不然就是用老母雞,比較肥、比較漂亮的那種來做高湯,這比較有膠質。三級湯就是將雞骨、肉骨、鴨骨一起丟進去熬煮成湯,是比較大眾的湯。

會員評鑑

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7
5.0
|
2020/12/13
劇透警告

說到台灣菜你會想到什麼?是「青葉料理」裡的菜圃蛋、瓜仔肉和三杯雞,還是喜慶婚宴的「辦桌」吃到的紅蟳米糕、清蒸鱸魚和佛跳牆。「蓬萊百味臺灣菜」一書,是台菜名廚黃德興師傅的口述自傳,由於黃師傅年近百歲,他一生在餐飲界的歷練經歷,也等同於臺菜文化變遷的珍貴史料。讀者可以看到國民政治來台前後期到李登輝執政,台灣各時期經濟環境的差異,近而形成的飲宴文化。

黃師傅是北投人,民國初年大環境的經濟條件很刻苦,為了謀生讓親友引介到知名酒樓「蓬萊閣」當童工。「蓬萊閣」為日治時代就聞名的高級酒樓,是政商名流相互招待的交際場所。它有著和席與漢席料理菜譜中有上千道菜餚,魚翅、鮑魚各式山珍海味,連豬油都自己用豬油脂自己爆,高湯還能分一級、二級和三級三種。台灣仕紳的經濟能力和文化素養的巔峰位於日治時期,而隨著國民政府來台而每況愈下。黃師傅在因緣際會下在「蓬萊閣」見識到極致的臺灣菜,許多菜餚至今僅現於菜譜。像工序繁複的菜色像「圓仔燕」、「金銀燒豬」,用料奢侈的「百鳥朝鳳凰」、「一品鍋」己經不再復現於今日。

國民政府對公務人員的禁奢令為酒樓招待文化劃上休止符。銀行、企業各自成立招待所,將交際應酬潛藏到抬面下,間接造成像「蓬萊閣」這類高檔酒樓的式微。黃師傅也在酒樓結束經營後,轉向北投酒家執勺,參與了臺菜轉型的下個階段。早期的北投溫泉文化講白了就是風俗業、「查某間」,經營者多半有著黑道背景愛「風神」,菜色開始重視擺盤,並推出創意、特色料理以吸引客人。賓客來消費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性交易為主,料理次之,造成了備料簡便、出菜迅速的清粥小菜、涮火鍋的興盛。也是「青葉料理」這一派台菜的源起,自此做工繁複的古早味臺菜便漸漸失去舞台。

隨著政府廢娼的政策,北投風俗業受到打擊。黃師傅手藝精湛已成為名廚,受邀到當初新成立的「來來飯店」負責臺灣料理擔任主廚,這也是推進黃師傅職涯更上一層樓的因緣。現代化的飯店管理制度,將本求利的食材、人員費用管理,都是黃師傅在來來飯店任職時必須面對的挑戰。雖然透過「來來飯店」這個舞台能擴展政商名流的人脈,但業績壓力和無法自主決定菜餚的方向,讓他權衡之下選擇離開。輾轉歷經數個職場後,最後黃師傅終於落腳在讓他名聲響亮的高級餐館「康熙苑」。自從他能盡情發揮所長,鑑古立新地簡化、改良臺灣菜,爾後更走入校院教導學子傳統臺菜的精髓。正逢台灣意識的蹶起,臺菜自此進入自成一大家的格局。

經濟高度成長後的台灣,我們對飲食的需求從最早的「吃粗飽」變成近期的「吃好、吃巧、吃健康」。重油、重鹹、大菜眾人分食的臺灣料理,不免令人退避三舍,變成年節喜慶才會享用的罕見佳餚。「蓬萊百味臺灣菜」一書除了讓讀者領略台菜變遷的始末,從中也能發掘許多古早的人情世故。譬如早期的黑道與風俗產業、警察包庇的盛行。從日治時代名流往來的招持風氣到國民政府遮遮掩掩的設立招持所,大老闆和政府人物酒酣耳熱的好交情,從來不曾退流行。電影「一代宗師」中有句台詞「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黃德興師傅就其平生經歷,可謂是臺灣菜的一代宗師。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飲食】年度百大|閱讀次元進化論|來到知識內容新紀元,點開APP就點亮一整個宇宙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兒童套書展
  • 年度選書
  • 城邦集團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