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從種稻,種人,到種村的奇幻之旅
賴青松
二○○○年,我帶著妻子美虹與年幼的女兒,回到她早早便離開的故鄉,宜蘭縣員山鄉的深溝村,一個蘭陽平原上有著清澈湧泉,田園寂寥但依舊青翠的小村。一邊耕田種菜,一邊從事日文翻譯,踏出實踐理想人生的第一步。
二○○四年,結束在日本岡山大學環境法碩士的課程,歷經幾番內心的反覆掙扎,終於下定決心回到台灣,在宜蘭農村成立了「穀東俱樂部」,就此展開高調務農的人生。
二○○七年,將歸農最初兩年心底的洶湧波濤,寫成了按月紀實的《青松種田筆記》(心靈工坊),試圖為歸農路途上的後來者,留下些許摸索前行時的線索。
一轉眼,十餘寒暑匆匆,二○二二年的此時,難得機緣殊勝,有機會以筆墨回顧這二十餘載漫慢來時路,才明白這是一趟從種稻、種人到種村的奇幻旅程。
打從回到宜蘭務農為生開始,早已不知道回答過多少次,年少時期因為家道中落,回到台中大雅鄉下阿公的老家寄居,是自己選擇歸農人生最初的起點。是那短短一年的春去秋來,在田疇溝圳間與大地相濡以沫的記憶,讓自己永遠忘不了赤足踏在田地上,那份無可比擬的溫潤與踏實的感受。只不過當時自己並沒有意識到,阿公的老家是一整個農業時代的積累與縮影,僅有的金錢加上勤奮的勞動,以有限的土地加上巧妙的智慧,讓食指浩繁的大家庭得以溫飽,甚至還接濟從都市回來休養生息的子孫。自此而後,一個可以回去耕耘的所在,一條能夠親土返鄉的道路,似乎就成了自己生命終極關注的命題。
無可否認的,最初來到深溝選擇半農半X生活,確實只是為了尋覓一己安身立命之處。試圖挽救世界飽受污染環境的雄心壯志,早在台北主婦聯盟從事共同購買時期,差不多便已消磨殆盡。在日益擴大的城鄉差距與對話鴻溝之間,個人再多的熱情與氣力也彷彿杯水車薪,縱使費盡力量大聲疾呼,在時代的巨輪面前也只能是再世的唐吉軻德。
直到自己終於精疲力盡,決心不再過著這種理想與現實悖離的日子,選擇回到阿公走過的那條田埂路,療癒自己疲憊的身心,守護腳下僅有的土地,理想與現實才終於合而為一,神奇的力量於焉啟動,也是自己真實感受到,整個宇宙聯合起來幫助你實現夢想的片刻。
當年,一個選擇聽從內心的聲音,回到土地上歸農營生的賴青松,彷彿喚醒了一整個時代,原來農耕並非落伍過時的象徵,反倒是一種正要抬頭的永續生活新選項!而今,在深溝群聚了一兩百個自主歸農的賴青松,這群志願農民來自四面八方,國內國外,胸懷各式各樣天馬行空的人生大夢,個個身懷絕技,只求一個能夠撬動世界的支點,一方能夠讓夢想扎根的所在。
老實說,至今自己仍然覺得不可思議,這一切究竟是如何發生的?一個人去樓空、處處休耕的凋敝農村,究竟因何能在短短二十年之間,成為台灣乃至東亞新農村發想創生的實驗基地,吸引了海內外關注新農村未來發展的目光?在跟文全討論本書架構的過程中,這條前人未臻之路才漸次明晰,原來在當年已屆尾聲的農業時代,鄉下的阿公為青松一家留下的,是一條返鄉親農的安心之路。如今,青松乃至於整個深溝新農社群,始終堅持的是為有需要的人們,打開一條進鄉歸農的療癒之路,而這或許正標舉著一個已然拉開序幕的新農業時代也未可知。
自序
來深溝村找到自己
楊文全
這本書是我與賴青松共同合作完成的。
本書的整體架構與故事主軸——為嚮往農村生活的都市人開一條路,是我們兩人持續討論了約一年才逐漸明朗的。雖然我是主要執筆者,但歷時約二十年的故事主角,則是青松。即使「倆佰甲新農育成平台」是由我發起的,但青松在其中負責向老農租地的任務,正是倆佰甲能夠成功運作的重要基石。「慢島生活公司」,則是我們兩人與其他幾位夥伴正式出資合作,青松是公司負責人。
這個合作的過程與結果,也記錄了我在深溝找到的自己。
面對長期從事農村規劃,卻始終無法實現理想的困境,終於讓我在二○一二年,人生邁入半百之際,選擇來深溝種田,放手一搏。起心動念並非成為自給自足的小農,而是想讓自己成為一名農夫,並藉此觀察與研究網路普及為傳統農村帶來什麼樣的機會?我想讓自己擁有農夫的視角,洞察過去不解的規劃困局。很幸運地,我有機會見證網路時代新農村的崛起,甚至參與其中。而意外的是,半農半X的生活方式,讓我回不了頭,我第一次成為自己生活中的主角。
本書的序章,是我嘗試論述網路時代新農村的社會經濟樣貌。這一章所提出的理論概念,都是試著理解自己在深溝的行動與所見所聞,並將其概念化的結果。這是寫完博士論文後的另一次研究挑戰。這個挑戰有趣的是,我既是生活在其中的人,也是這種生活方式的研究者。生活倚靠直覺、主觀往前走,研究者則跳脫生活框架,客觀地觀察。
實際日常中,時時在主觀與客觀之間游移,挺刺激的;在寫作本書時,如何安置主觀的看法與客觀的鋪陳,也是未曾有過的經驗。
這本書的書寫,動念於二○一七年春天。當時倆佰甲新農育成平台經歷了一次嚴重的核心分裂,我以為這平台就此蓋棺論定了,因此開始動筆書寫這段故事。但一提起筆,腦中竟是一幕幕恩怨情仇,而當事人都還在場,這書怎麼寫啊?怎麼跟大家見面啊?難道只能偷偷記錄下來,藏在牆壁中,等待五十年後新的農村黃金時代再度來臨時,供那時候的行動者參考?
我當時真的這樣想。而之所以這麼想,是因為我曾在宜蘭文獻中看到一幀照片。那是宜蘭農村開始工業化的年代,照片上,農田邊插著一塊牌子,上頭用毛筆寫著兩行文字:「這塊田因為有使用農藥,所以農夫可以到工廠上班。」
直到二○一九年九月至二○二○年九月,青松因故把穀東俱樂部的工作室移到我家一樓,我有整整一年時間,利用青松每週三、四天手工包米的機會,跟他不斷討論。當時青松告訴我,他的很多做法都是為了後來的人「留一條路」。那時我才察覺,這正是那些纏繞著我的恩怨情仇為什麼會發生的關鍵。至此,這本書終於逃脫農村八卦的命運了。
很高興在與遠流出版公司的靜宜與昀臻討論本書的出版事宜時,由於她們在出版上的專業,幫我們看到了,我們在述說為後來的人們留一條路的故事時,其實是在分享我們「來深溝找到自己」的喜悅。
深溝的故事所反映的,正是這個人人想要追求自我、追求另一種生活方式的時代浪潮。
推薦序
一窺台灣未來新農村
林盛豐
本書詳實的記錄一個由傳統農業轉型至新農業的實驗,是兩位作者在台灣農村一步一腳印,歷經十餘年的實踐實錄。內容豐富且翔實,足夠讓我們一窺台灣未來新農村的形貌。
賴青松與楊文全兩位作者從農的初心,與很多羨慕陶淵明式耕讀生活的夢想者一樣,並沒有清楚的路徑圖,但是過程起伏,挑戰接踵而來;這段時期台灣農業的各種思潮與前仆後繼的實驗,提供了很多參考案例。他們的教育背景與職業歷練,也使他們有足夠的宏觀視野,可以提出繼傳統農業、精緻農業之後,建立於資訊網路、社區營造、共享經濟、城鄉虛實整合的新農村典範。
●台灣農業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的改革推動者
兩位作者的理論與實踐,是台灣農業的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過程中一個紮實的範例。
當一個時代普遍施行的某種模式無法達成預期的效果時,原來的典範(paradigm)便會被懷疑,各種新的提案將被提出。這些新的提案若能產生更佳的效果,便被視為範例,逐漸取代了原來的模式,這即是典範轉移。
兩位作者是台灣這一波典範轉移的理念先驅者、實驗者、串聯者、呼籲者,而且整合了台灣這些年來的各種思潮與實踐。最重要的是基於台灣地理及社會脈絡下,建立了書生背景最不易完成的農村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賴青松與楊文全,是兩位農業創新的改革推動者(Agent of Change)。
●實驗之初的台灣農業景況
賴青松與楊文全進入農村時,台灣面臨WTO的衝擊;農民老化凋零、產銷失調、農藥與化肥過度使用,導致土壤劣化與食安危機、農地破碎流失、鄉村地區土地使用管制失靈。
農村缺乏永續發展的想像與策略,台灣社會普遍視農村為落後的象徵。農地被視為都市開發的預備用地,或是容納都市鄰避設施的垃圾桶。許多農業縣首長對農村發展的願景,就是複製都市的開發模式,最希望能在其轄區擴大都市計劃,炒高土地價格,但對農村的其他發展模式,卻嚴重缺乏想像力。
因為對農地變更為建地的期待,以及別墅農舍以及民宿的需求,都會區周邊農地價格高漲,別墅農舍及民宿如雨後春筍。再者,當都會地區打房,周邊農地農舍成為新投資標的,農地進一步破碎化。
●深刻反省的潮流
而在農村破敗、老農凋零的同時,一股深刻反省的潮流,也以各種形式出現在台灣的各個角落,蔚然成風。這些思潮成為推動台灣農村改革的契機,也應是兩位作者對未來農村圖像的參考:
契機1:農村田園成為都市居民的心靈故鄉
農業的產業地景以及傳統的農舍、農村,構成靜美的田園景觀。尤其是灌溉水路,與農村的生活方式融合為一,形成深刻的地點感與空間美學,成為都市居民的心靈故鄉。
契機2:對食安的重視
農藥、化肥的濫用導致癌症罹患率惡化,消費者食安危機意識升高,有機食物、食農教育已成世界潮流。
契機3:農村地區的社區營造
台灣農村數量眾多的社造團體,其關照面向已及於農村發展的宏觀策略,普遍具備永續發展的視野。社造團體推動永續發展相關產業,如精緻體驗產業,文化特色產業,並且利用農村較緊密的社群關係發展照顧產業。
契機4:社區支持型農業
在國外施行有年的社區支持型農業(CSA:Community Supported-Agriculture),其架構「食物生產者+食物消費者+每年的互相承諾=社區支持型農業」,即為賴青松穀東俱樂部的原型。
契機5:區域品牌與地產地銷
以產地的永續價值為基礎的農產品牌經營,以及縮短食物旅程的地產地銷理念已逐漸被接受。
契機6:慢活及有機生活的Life Style
健康、慢活、以農耕為基礎並珍惜自然生態景觀的生活態度,在台灣的農村萌芽,而且逐漸發展出相關的優質生活產業。
優質生活產業與觀光產業相互支應,成為觀光產業的幅員與縱深。
●台灣新農民與創意農業的萌芽
台灣傳統的農民重生產,傳統小農面對國際市場的開放競爭,毫無招架之力。高學歷的新農民悄悄改變了台灣的農業與農村。學士、碩士、博士種米賣菜,運用新科技及網路,發展出新型態的農業經營方式。
賴青松與楊文全掌握到台灣農業轉型的各種契機,由穀東俱樂部與兩佰甲的早期實驗,逐漸深化,形成細膩的社區觀與國際觀。甚至擘劃出網路時代的農村大未來。
●網路時代的農村大未來
兩位作者已經將網路時代的農村雛形,具體而微的呈現在我們眼前。這個新農村聚落,多采多姿,是一個生命力十足的有機體,讓我們可以一窺台灣未來的新農村形貌。但最令人興奮的是兩位作者在本書中提出的六項策略以其論述:
一、實踐田園夢的挑戰與機會
二、農村從工業化走向服務業化
三、「半農半X」與「半X半農」協力合作。
四、農村復興:共享經濟與交換經濟的競合
五、打造新農育成平台
六、虛實整合的新型態農村
將台灣轉型為一個真正先進國家的關鍵,不在一線城市,而在以永續發展的價值觀經營二、三線城市與農村。我們要能提出擺脫城市思維的農村重建策略。這六項具宏觀視野的策略與終極關懷,是具有十年以上的前導實驗之政策建議,關心台灣的國土規劃與鄉村規畫的有志之士,實應共同學習、理解、落實。
林盛豐:監察委員。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建築博士。曾任宜蘭縣政府顧問,淡江大學建築系系主任、研究所所長,公視《城市的遠見》、《農村的遠見》節目製作及主持人,行政院政務委員與永續發展委員會委員等。合著有《地域X建築》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