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台灣讀者的話
時報出版社出版的這本《解讀中國經濟》,是根據我過去十多年在北京大學所上《中國經濟專題》課程的講課內容,整理而成的一本討論中國經濟發展的專著。此書以史為經,縱談工業革命以來中國經濟和國際地位的沉浮;以論為緯,從技術創新和?業升級的角度,剖析政府的作用,以及中國如何發揮比較優勢和利用後發優勢以追趕發達國家。二○○八年七月此書的簡體字版,由北京大學出版社編輯成書出版後,甚受大陸各界歡迎,不到三個月已兩次印刷,半年間銷售萬冊,讀者的評論相當正面。
本書出版後,恰逢世界經濟風雲變化,動蕩不安。由美國房地產不良債務(次級房貸)引發的金融海嘯波及全球,學界普遍論定,這是自一九三○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最為嚴重的一場世界性經濟危機。在這場危機中,已開發國家進入全面衰退,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紛紛下滑,世界貿易萎縮,各國公司破產、失業率急劇上升,上述困境可能每況愈下。各國政府現正想方設法解救金融業,動用貨幣和財政政策刺激經濟以挽救頹局。然而,全球經濟如何擺脫困境尚無共識,世界經濟不無可能重蹈日本一九九○年代「失落的十年」窘境,現有的國際經濟格局,或將因此而重新構架。
在這樣的國際大環境下,一向生機勃勃的大陸經濟也承受了巨大的壓力。然而,和世界各國相比,大陸有近二兆美元的外匯存底,近幾年財政又年年有盈餘,給大陸政府採取反周期措施,以擺脫困境提供了巨大的空間。日前公布的高達四兆元人民幣的財政刺激計畫如果運用得當,目前的危機很可能給大陸未來的發展帶來一個新的機遇。
當前大陸經濟面對的挑戰,類似於亞洲金融危機時,在國際經濟環境的影響之下,一九九八年至二○○二年間,大陸經濟出現產能過剩、通貨緊縮、成長速度下滑。那時,大陸政府適時動用積極財政政策,大幅增加交通、通訊、港口等處於瓶頸狀況的基礎建設的投資。以高速公路為例,一九九七年時僅有四千七百公里,到二○○二年已達二.五萬公里,到二○○八年進一步增加到六.○三萬公里,跨省市公路交通的擁擠狀況得到顯著改善。結果危機後經濟成長的潛力提升,年均國內生產毛額的成長率,從一九七九到二○○二年間的九.六%,增加到二○○三至二○○八年間的一一%。這次全球經濟危機的挑戰自然遠超過一九九○年代末的亞洲金融危機,然而大陸經濟的綜合實力和一九九○年代相比,也同樣是不可同日而語。如果這四兆人民幣的財政刺激計畫,能再度針對成長的瓶頸,用於鐵路、城市交通、電力、 農村基礎建設、環境保護、社會安全等薄弱環節,並借勢推動漸進式改革遺留下來的各項制度扭曲和弊端,那麼,這四兆人民幣的財政刺激計畫不僅可以創造就業,使大陸經濟維持較高成長,而且,幾年後當世界經濟走出危機時,大陸經濟也將脫胎換骨,在新的世界經濟格局中與美歐成鼎立之勢,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百年之夢。
目前臺灣和大陸同受世界經濟危機的考驗,臺灣經濟由於對外貿易依存度高所受創傷更重,亟需設法擺脫困境。所幸,臺灣經濟的基本面健康,生命力旺盛,臺灣人吃苦耐勞,善於開拓,敢於拚搏。相信只要政府應對得當,臺灣經濟也必將能夠挺過難關,再現輝煌。
兩岸經濟唇齒相依,緊密關聯。臺灣經濟蓬勃發展有利於大陸經濟的提升,大陸經濟騰飛,給臺灣經濟進一步發展提供最大的機遇。關心臺灣,不能不關心大陸。希望這本書的出版,有助於臺灣各界朋友深入瞭解大陸經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最後,離開家鄉至今整整三十年,這些年來讀書、研究探索的僅有一個主題──如何富國富民。三十年來的研究心得可以簡單歸納如下:凡是政府實事求是地針對問題,因勢利導,務實地制定政策,經濟發展的績效就好;反之,不顧問題的實質,按照意識形態、主觀意願來制定政策,不管理想多高、口號多響,經濟發展的績效總會事與願違。藉著這本書出版之際,也謹以此一點心得和鄉親共用,希望臺灣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好!
林毅夫
二○○九年一月二十日於美國華盛頓
推薦序
作者:巫和懋
被拿破崙描述成「沉睡中雄獅」的中國,到二十世紀末終於醒了。在過去三十年中,只不過經歷了一代人,中國大陸就創造了「中國奇蹟」,從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度,一躍成為全球矚目的經濟強權。
中國的重新崛起,必將深刻改變和撼動二十一世紀的全球政經版圖,值得臺灣所有國民一起來關心考察,並且進一步解讀和追蹤關鍵信息。
回到一九七八年的場景,當時臺灣在蔣經國先生主政下正在推動十大建設,起飛後的經濟呈現一片欣欣向榮景象。相對而言,隔海的廣東省則是愁雲慘霧,文革浩劫剛過,不但民生凋敝,而且數以萬計的民眾正集結在深圳附近,覓機偷渡香港。
剛被鄧小平委以重任,要他「殺出一條血路」的廣東省委書記習仲勳(現任中國大陸國家副主席習近平之父)來到廣東,認清「經濟差距」是民眾外逃的主因,當時廣東省個人平均所得大約只有一河之隔的香港的百分之一。面臨如此嚴峻的挑戰,主政者體認到只有發展經濟才是唯一出路。習仲勳向中央要錢沒錢,只好要政策,要求設立深圳、珠海等經濟特區,引進外資和市場經濟,從此啟動了中國的改革開放。
這樣改革開放的浪潮,先由南而北,從深圳到上海,也從經濟特區和城鎮鄉村一起出發,三十年來終於匯集成浩瀚潮流,成就了今日的中國經濟實力。到二00八年,深圳的個人平均所得已經達到一萬三千多美元,與臺灣相差不多,也幾乎達到香港人均所得的一半左右。
三十年的改革開放,讓中國大陸的總產值從一九七八年的三千六百多億人民幣,快速成長到二00八年的三十兆人民幣,也讓二億多中國人民脫離貧困線。目前中國大陸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當然,它的全國個人平均所得只有三千三百美元,與已開發國家還有一大段距離,內部還有貧富差距和環境汙染等問題,但是回顧這三十年走過的艱難挑戰,中國大陸在很多層面上確實已經創造出一個「中國奇蹟」。
三十年來中國大陸採行的發展策略,不同於前蘇聯與東歐的「休克療法」,也不同於主流經濟學家提出的「華盛頓共識」。中國大陸每階段的經濟發展,經常是在各方非議聲中向前挺進,這也造成各界對中國大陸經濟總是「霧裡看花」,除了看不清楚外又充滿好奇,這也代表另一個意義層面的「中國奇蹟」,引用既有經濟理論還不能完整解釋中國大陸所以能成功的原因。
其實,經濟學家所以孜孜不倦,研究各地區經濟發展,除了想明瞭過去以瞻望未來外,還有更深一層人道主義的關懷。像臺灣從一九六0到一九八0年代的快速發展,創下了「臺灣奇蹟」,是今天臺灣民生安樂的基礎,而中國大陸能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民眾也開始期盼「小康社會」的早日到來。諾貝爾獎得主、芝加哥大學盧卡斯(Robert Lucas)教授研究經濟發展規律,認為「包含其中對人類福祉影響之深遠十分令人吃驚:任何人一旦開始關心(經濟發展)這個問題,他就很難再去思考任何別的問題。」
林毅夫教授撰寫的《解讀中國經濟》,可以幫助我們解答對中國奇蹟的疑惑,帶我們一起來思考中國大陸經濟面臨的挑戰與未來。除了在智性上,追尋中國大陸經濟運行的因果關係;也在人道關懷上,更深入理解歷史發展軌跡對廣大民眾福祉的衝擊。
面對風雲變幻的二十一世紀,中國大陸的一舉一動都深刻牽動臺灣未來的政經走向與民眾福祉。如何增進對中國大陸的瞭解,是刻不容緩的當務之急。從另一個層面來看,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掌握中國大陸迅速發展的道理,或許也能幫助身陷金融海嘯挑戰中的臺灣早日脫離困境!
(本文作者為現任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與朗潤講座教授,曾任臺灣大學終身職特聘教授及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