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如果問,未來10年,或者更長的時間內,中國面臨的最大挑戰,將會是什麼呢?
不是經濟增長。
改革以來,中國經濟,除了極特殊的階段,沒有出現過大的滑坡,增速名列世界前茅,因此經濟總量,超越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已經僅次於美國。今後的增速,可能不及前30年那麼快,因為增長的基數大了,自然難些,速度會變慢。但是,在一個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政府的工作核心又是經濟增長,人均收入也比較低,十幾億人都想着如何賺錢,這些因素加起來,中國的經濟增長,肯定不會差。起碼6%~7%是完全可能的。這個速度足以保證2020年的GDP比2010年再翻一番。
不是環境惡化。
伴隨着經濟增長,中國的環境遭到破壞,在某些地區還比較嚴重。誰都願意有一個好環境,都希望在經濟增長的同時,環境也能保持原樣。但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在經濟增長和環境品質之間,存在着交替關係,特別是在經濟發展初期,經濟增長往往伴隨着環境的惡化,但會達到一個拐點。其後,經濟的繼續增長,反而能帶來環境的改善。也就是經歷一個先惡化後改進的"倒U"型過程。中國還沒有達到這個拐點,這個時候,公眾需要耐心,過於強調保護環境,其實不利於十幾億人整體福利的改進。所以,中國環境的惡化,是經濟增長的伴生品,不必過於擔心,船到橋頭自然直。這不是什麼幻想,而是世界經濟和環境關係過去發生過的事實。
不是通貨膨脹。
就過去30年來説,中國發生嚴重的通脹,只有兩次。一次是1988年,原因是放開價格管制,推進經濟的貨幣化,帶來某種混亂的不可避免;一次是1993年和1994年,經濟大躍進,總需求井噴,貨幣當局和管理層都缺乏認識和準備,嚴重通脹不期而至。除了這兩次,其他時期出現的通貨膨脹,大體在正常幅度之內。而且,1997年到2003年,中國還出現過長期的通貨緊縮。未來10年,中國出現嚴重通脹的可能性較低,因為中國的生產能力超強,商品價格大幅上漲沒有基礎。加之,宏觀經濟必定注重內外經濟同時均衡,減少貿易順差,以及由此帶來的被動貨幣發行,控制通脹更有把握。也許,通貨緊縮的威脅,比通貨膨脹更大。
不是失業。
因為長期實行計劃生育,中國的人口紅利,正處於末期,勞動力無限供給的時代,已經過去。2010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速漸次放緩,但失業率卻始終穩定,沒有上升。就説明,中國的失業問題,已經反轉成勞動力相對匱乏。
那麼,中國面臨的最大威脅和挑戰是什麼呢?
公平!
雖然中國經濟增速很快,儘管一部分人已經先富裕起來,但是,大部分人還比較貧窮,沒有同步享受"改革開放的巨大成果"。更嚴重的是,儘管捱餓已經遠離,人們的工作壓力和精神壓力,不但沒有隨着經濟增長而有所減輕,相反變得更大了,不能應付一點意外甚至風吹草動,比如生病。經濟增長,沒有帶來民生的同步改善,在民生各個領域,人們面臨不平等的待遇,這種不平等,是焦慮和壓力的終極來源,在這個意義上,我們不能過分高估過去30年的進步。
問題的嚴重性在於,市場經濟,相應的,經濟長期繁榮,一定是基於人們平等自由地交易和獲取收益。比如,過去30年的進步,在很大程度上是逐步放鬆對人們權利束縛的結果。但是,這種放鬆,在總體上卻是非常有限的,在不同人群之間,又是很不均衡的。更嚴重的是,這種放鬆,似乎已經停頓了數年。
人們痛恨腐敗,但是腐敗蔓延不絕,根本原因,是權力深深嵌入經濟生活,剥奪人們平等的賺錢權利。"高鐵"大躍進中,權錢交易的觸目驚心即是例證。
所以,公平是我們面臨的最嚴重挑戰,本書論述了其中所涉及的最重要的14個問題:農村、義務教育、高考、大學、養老、醫療、住房、食品安全、慈善、税、公共預算、央企、外匯儲備、計劃生育。在所有這些方面,我們都需要以公平為準繩,進行傷筋動骨的改革,這樣才能走向一個和諧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