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到貨2本75折
生活的藝術

生活的藝術

  • 定價:168
  • 優惠價:87146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生活的藝術》是林語堂旅美專事創後的第一部書,也是繼《吾國與吾民》之後再次獲成功的又一英文作品。他將曠懷達觀、陶情遣興的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東方情調予以充分的傳達,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個可供效仿的“生活最高典型”的模式。


林語堂(1895—1976)

一代國學大師,中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被提名人。著有《吾國與吾民》《生活的藝術》《京華煙雲》等,並將孔孟老莊哲學和陶淵明、李白、蘇東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學作品英譯推介海外,是第一位以英文書寫揚名海外的中國作家,也是集語言學家、哲學家、文學家于一身的知名學者。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醒覺
一 人生之研究
二 一個準科學公式
三 以放浪者為理想的人
第二章 關于人類的觀念
一 基督徒、希臘人、中國人
二 與塵世結不解緣
三 一個生物學的觀念
四 詩樣的人生
第三章 我們的動物性遺產
一 猴子的故事
二 猴子般的形象
三 論不免一死
四 論肚子
五 論強壯的肌肉
六 論靈心
第四章 論近人情
一 論人類的尊嚴
二 近乎戲弄的好奇︰人類文明的勃興
三 論夢想
四 論幽默感
五 論任性與不可捉摸
六 個人主義
第五章 誰最會享受人生
一 發現自己︰莊子
二 情智勇︰孟子
三 玩世、愚鈍、潛隱︰老子
四 “中庸哲學”︰子思
五 愛好人生者︰陶淵明
第六章 生命的享受
一 快樂問題
二 人類的快樂屬于感覺
三 金聖嘆之不亦快哉三十三則
四 對唯物主義的誤解
五 心靈的歡樂怎樣
第七章 悠閑的重要
一 人類是唯一在工作的動物
二 中國的悠閑理論
三 悠閑生活的崇尚
四 塵世是唯一的天堂
五 運氣是什麼
六 美國三大惡習
第八章 家庭之樂
一 趨近生物觀念
二 獨身主義——文明的畸形產物
三 性的吸引
四 中國式家庭理想
五 樂享余年
第九章 生活的享受
一 安臥眠床
二 坐在椅中
三 談話
四 茶和交友
五 淡巴菇和香
六 酒令
七 食品和藥物
八 幾件奇特的西俗
九 西裝的不合人性
十 房屋和內部布置
第十章 享受大自然
一 樂園已經喪失了嗎
二 論宏大
三 兩個中國女子
四 論石與樹
五 論花和折枝花
六 袁中郎的瓶花
七 張潮的警句
第十一章 旅行的享受
一 論游覽
二 《冥寥子游》
第十二章 文化的享受
一 智識上的鑒別力
二 以藝術為游戲和個性
三 讀書的藝術
四 寫作的藝術
第十三章 與上帝的關系
一 宗教的恢復
二 我為什麼是一個異教徒
第十四章 思想的藝術
一 合于人情的思想之必要
二 回向常識
三 近情
注釋索引
 

本書是一種私人的供狀,供認我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經驗。我不想發表客觀意見,也不想創立不朽真理。我實在瞧不起自許的客觀哲學,我只想表現我個人的觀點。我本想題這書的名字為“抒情哲學”,用抒情一詞說明這里面所講的是些私人的觀念。但是這個書名似乎太美,我不敢用,我恐怕目標定得太高,即難于滿足讀者的期望,況且我的主旨是實事求是的散文,所以用現在的書名較易維持水準,且較自然。讓我和草木為友,和土壤相親,我便已覺得心意滿足。我的靈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動,覺得很快樂。當一個人悠閑陶醉于土地上時,他的心靈似乎那麼輕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實上,他那六尺之軀,何嘗離開土壤一寸分呢?

我頗想用柏拉圖的對話方式寫這本書。把偶然想到的話說出來,把日常生活中有意義的瑣事安插進去,這將是多麼自由容易的方式。可是不知什麼緣故,我並不如此做。或者是因我恐怕這種文體現在不很流行,沒有人喜歡讀,而一個作家總是希望自己的作品有人閱讀。我所說的對話,它的形式並不是像報紙上的談話或問答,或分成許多段落的評論︰我的意思是指真正有趣的、冗長的、閑逸的談論,一說就是幾頁,中間富于迂回曲折,後來在料不到的地方,突然一轉,仍舊回到原來的論點,好像一個人因為要使伙伴驚奇,特意翻過一道籬笆回家去一般。我多麼喜歡翻籬笆抄小路回家啊l至少會使我的同伴感覺我對于回家的道路和四周的鄉野是熟識的…一可是我總不敢如此做。

我並不是在創作。我所表現的觀念早由許多中西思想家再三思慮過、表現過我從東方所借來的真理在那邊都已陳舊平常了。但它們總是我的觀念,它們已經變成自我的一部分。它們所以能在我的生命里生根,是因為它們表現出一些我自己所創造出來的東西,當我第次見到它們時,我即對它們出于本心的協調了。我喜歡那些思想,並不是因為表現那些思想的是什麼偉大人物。老實說,我在讀書和寫作時都是抄小路走的。我所引用的作家有許多是不見經傳的,有些也會使中國文學教授錯愕不解。我引用的當中如果有出名人物,那也不過是我在直覺的認可下接受他們的觀念,而並不是震于他們的大名。我有一種習慣,最愛購買隱僻無聞的便宜書和斷版書,看看是否可以從這些書里發現些什麼。如果文學教授們知道了我的思想來源,他們一定會對這麼一個俗物顯得駭怪。但是在灰燼里拾到一顆小珍珠,比在珠寶店櫥窗內看見一粒大珍珠更為快活。

我的思想並不怎樣深刻,讀過的書也不怎樣廣博。一個人所讀的書太多,便不辨孰是孰非了。我沒有讀過洛克(Locke,十七世紀英國哲學家)、休姆(Hume,十八世紀蘇格蘭哲學家)或勃克萊(Berkeley,十七世紀愛爾蘭哲學家)的著作,也沒有讀過大學的哲學課程。從專門技術上講,我所應用的方法、所受的訓練都是錯誤的,我並不讀哲學而只直接拿人生當做課本,這種研究方法是不合慣例的。我的理論根據,大多是從下面所說這些人物方面而來︰老媽子黃媽,她具有中國女教的一切良好思想;一個隨口罵人的蘇州船娘;一個上海的電車售票員;廚子的妻子;動物園中的一只小獅子.紐約中央公園里的一只松鼠,一個發過一句妙論的輪船上的管事.一個在某報天文欄內寫文章的記者(已亡故十多年了),箱子里所收藏的新聞紙,以及任何一個不毀滅我們人生好奇意識的作家,或任何一個不毀滅他自己人生好奇意識的作家……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我沒有受過學院式的哲學訓練,所以反而不怕寫一本哲學書。觀察一切也似乎比較清楚,比較便當,這在正統哲學家看來,不知是不是可算一種補償。我知道一定有人會說我所用的字句太過于淺俗,說我寫得太容易了解,說我太不謹慎,說我在哲學的尊座前說話不低聲下氣,走路不步伐整齊,態度不惶恐戰栗。現代哲學家所最缺乏的似乎是勇氣。但我始終徘徊于哲學境界的外面。這倒給我勇氣,使我可以根據自己的直覺下判斷,思索出自己的觀念,創立自己獨特的見解,以一種孩子氣的厚臉皮,在大庭廣眾之間把它們直供出來,並且確知在世界另一角落里必有和我同感的人,會表示默契。用這種方法樹立觀念的人,會常常在驚奇中發現另外一個作家也曾說過相同的話,或有過相同的感覺,只不過是它的表現方法有難易或雅俗之分而已。如此,他便有了一個古代作家替他做證人,他們在精神上成為永久的朋友。

所以我對于這些作家,尤其是對于我精神上的中國朋友,應該表示感謝。當我寫這本書時,有一群和藹可親的天才和我合作,我希望我們互相親熱。從真實的意義上來說,這些靈魂是與我同在的,我們之間的精神上的相通,即我所認為是唯一真實的相通方式——兩個時代不同的人有著同樣的思想,有著同樣的感覺,彼此之間完全了解。我寫這書的時候,他們借著貢獻和忠告,給我以特殊的幫助,八世紀的白居易,十一世紀的蘇東坡,以及十六、十七兩世紀那許多獨出心裁的人物——浪漫瀟灑,富于口才的屠赤水;嬉笑詼諧,獨具心得的袁中郎多口好奇,獨特偉大的李卓吾;感覺敏銳,通曉世故的張潮耽于逸樂的李笠翁,樂觀風趣的老快樂主義者袁子才,談笑風生,熱情充溢的金聖嘆——這些都是脫略形骸、不拘小節的人,這些人因為胸蘊太多的獨特見解,對事物具有太深的情感,因此不能得到正統派批評家的稱許,這些人太好了,所以不能循規蹈矩,因為太有道德了,所以在儒家看來便是不“好”的。這些精選出來的同志人數不多,因此使我享受到更寶貴、更誠摯的快樂。這些人物也許有幾個在本書內不曾述及,可是他們的精神確是同在這部著作里邊的。我想他們在中國總有一天會佔到重要的地位,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還有一些人物,雖然較為晦暗無聞,但是他們恰當的言論也是我所歡迎的,因為他們將我的意見表示得那麼好。我稱他們為中國的愛彌爾(Amiel,瑞士作家,一八二一年至一八八一年)——他們說的話並不多,但說得總是那麼近情,我佩服他們的曉事。此外更有中外古今的不朽哲人,他們好像是偉大人物的無名祖宗一般,在心靈感動的當兒,在不知不覺之間說出一些至理名言︰最後還有一些更偉大的人物,我不當他們做我精神上的同志,而當他們是我的先生,他們那清朗的理解是那麼人情八理,又那麼超凡八聖,他們的智慧已成自然,因此表現出來很容易,絲毫不用費力。莊子和陶淵明就是這麼一類人物,他們的精神簡樸純正,非渺小的人所能望其項背。在本書里,我有時加以相當聲明,讓他們直接對讀者講話.有時竟代他們說話,雖然表面上好像是我自己的話一般。我和他們的友誼維持得越久,我的思想也就越受他們的影響,我在他們的燻陶下,我的思想就傾向于通俗不拘禮節,無從捉摸,無影無形的類型,正如做父親的對旌予良好的家教所產生的影響一樣。我也想以個現代人的立場說話,而不僅以中國人的立場說話為滿足,我不想僅僅替古人做一個虔誠的移譯者,而要把我自己所吸收到我現代腦筋里的東西表現出來。這種方法當然有缺點,但是從大體上說來,確能使這工作比較誠實一些。因此,一切取舍都是根據于我個人的見解。在這本書里我不想把一個詩人或哲學家的思想全盤托出來,假如想要根據本書里所舉的少許例證去批判他們的全體,那是不可能的。所以當我結束這篇自序時,必須照例地說,本書如有優點的話,大部分應該歸功于我的合作者,至于一切錯誤、缺點和不正確的見解,當由我自己完全負責。

我要向華爾士先生和夫人(Mr.and Mrs.Walsh)致謝,第一,謝謝他們鼓勵我寫作本書的念頭;第二,謝謝他們坦白有益的批評。我也得感謝韋特先生(Mr.Hugh Wade)幫助我做本書的付印和校對工作,感謝佩弗女士(Miss Lillian Peffer)代我完成書後的索引。

林語堂
作于紐約
 

詳細資料

  • ISBN:9787540452001
  • 規格:精裝 / 386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中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中秋月圓.好禮齊聚| 2025 中秋禮盒預購8折起↗
 

購物說明

溫馨提醒您:若您訂單中有購買簡體館無庫存/預售書或庫存於海外廠商的書籍,建議與其他商品分開下單,以避免等待時間過長,謝謝。

大陸出版品書況: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書況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封面老舊、出現磨痕、凹痕等均屬常態,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請注意,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調貨時間:若您購買海外庫存之商品,於您完成訂購後,商品原則上約21~30個工作天內抵台(若有將延遲另行告知)。為了縮短等待的時間,建議您將簡體書與其它商品分開訂購,以利一般商品快速出貨。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凱文凱利
  • 文學 古籍 哲學限時優惠
  • 李安新片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