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致意與慶幸 ──阮慶岳(元智大學藝術創意系系主任)
這是一本讓我感動、也想大聲喝采的書!
近幾年,我對城市的想法快速轉變,心裡明白在這個新世紀,我們迫切需要有新的城市觀念,台灣更需要開始正視現代城市的問題與責任了。然而,思緒萬端也因此凌亂,這本《好城市,怎樣都要住下來!》,卻一一說出來我的困惑與期盼,讓我心頭頓間釋然。
作者文筆洗鍊優美,思想深刻卻非常易讀,觀念清晰、多元也開放,態度堅定、自省與溫文。書中提到的精彩看法與例證,春日繁花般目不暇接,無法(也無須)在此例舉,對誤導與錯植的現象與觀念,直接批判毫不閃躲。這是本從10歲到80歲都應該閱讀的好書(專業者尤其必讀),更是關於城市、生態議題,父母小孩可併膝共讀,難得一見的中文書寫。
我想向這位書寫者致意,也很慶幸台灣誕生了這樣一本好書。
推薦序二
城市:歷史的主題
──楊子葆(輔仁大學客座教授、前外交部次長)
這本書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既誠懇又現實。
作者既不夸夸其談永續性的定義與永續發展的理想,也不鋪陳過度都市化的現象與全球環境變遷的危機,更不沉溺於節能減碳乃至於綠色建築無止盡的細節論述。他接受這眼前的一切,接受涂爾幹所說「社會先於個人存在」的真實人生;然後指引我們閱讀在發展逆境裡「曙光一線,依然幽微」、以西雅圖為基礎閃爍零星火光的美好案例;最後,擲地有聲地告訴讀者:「蓋綠建築已來不及,用修復城市來修復全球環境才是王道。」
真的,「永續性」在台灣早就算不上一項新觀念了。尤其這幾年,俯拾任何一本談都市的書,不可能不提到「永續經營」、「綠色建築」、「生態城市」、「全球責任」這些眾人皆能朗朗上口的名詞。但是直截了當地挑明,面對永續議題最讓人難堪、同時也最為核心的關鍵,並不在於釐清定義、界定目標或描繪願景,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在現實的脈絡中制定政策並實際執行。走到今天這一步,歷史質問我們這些身在其中的渺小個人的,正是這項在我看來關於全球政治的挑戰。
沒有市民就沒有城市,市民不僅止於住在城市裡的居民,他們以某種自由選擇的方式生活其間,並為自己的命運負起責任,正如法國思想家盧梭在《民約論》中所言:「大多數人認為城市就是城邦,以為中產階級就是公民。這些人只知道房子聚集就有城市,卻不知道是公民造就城邦。」當一群人聚集生活在某一個特定的地方,就有利於研商、辯論、共同做出決定,並一起創造出命運共同體,這通常意味著政治上的需求與實踐。問題是這個時代的我們,並不只生活在一座城市裡,還同時與無數座城市禍福相倚、休戚與共,尤其根據統計,本世紀前十年結束之前,全世界將有超過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裡,而到了2025年,這個比率還會更高達60%。我們面對的政治,是一種更難溝通、更難凝聚共識、更難動員,因此更難實踐,卻又無從迴避的全球都市政治。
馬克思說:「城市是歷史的主題。」這句話放在我們的時代裡更具深刻意義,同時也彰顯《好城市,怎樣都要住下來》這本書出版的價值:作者帶領我們欣賞他所觀察與詮釋的「好城市」,以及好城市裡市民所做的選擇,雖然我們不太可能逐水草而居,但卻因此有了可以借鏡的具體典範,以及在自己的城市裡實踐的勇氣,更重要的是,我們領略到全球城市間緊密的關聯性與合作的可能性。
我非常願意推薦這本書,因為它既誠懇又現實。它帶來一種全球城市之間「跨界學習」的態度,以及一種全球市民之間「跨界動員」的機會,這正是我們書寫這個時代歷史的力量源頭。
推薦序三
一場城市與環境的寧靜革命正在開展
──侯志仁(華盛頓大學地景建築系副教授)
什麼是一個好的城市?許多人可能想像到方便的交通、寬敞的綠地、豐富多樣的文化活動等。而哪裡可以找到好的城市?曾經到過國外的市民可能會聯想到美歐的城市──巴黎的香榭麗舍大道、紐約的中央公園、羅馬的廣場、舊金山的碼頭、溫哥華的水岸等。
但事實上,這些都只是部分美歐城市的片斷,真正一般的歐美城市正在為過度郊區化與不當的政策,付出慘痛的環境與社會代價。
在美國,包括鳳凰城在內許多過度成長的新興城市,住宅的過度開發與炒作是這波次級房貸所引起全球經濟風暴的主因之一。在歐洲,一度膨脹的城市在工業外移的衝擊下,均面臨了萎縮的困境。一個多世紀來,以美歐為主導的工業化與城市化所形成的龐大能源消耗與廢氣排放,更是造成目前全球氣候變遷的主因之一。
美歐城市的發展模式一直是台灣與許多亞洲城市仿效的對象。
我們以汽車代步、用公路把水岸與城市隔離起來;在台北,熱滾滾的傳統夜市被現代的玻璃罩所套死,「風華再見」;在台灣各地,肥沃的農地一塊塊被炒作出來的住宅所侵蝕;為了虛構的經濟成長,我們繼續興建不永續的水庫與核電廠;為因應工業的需求,我們喪失了自然的海岸。當我們自以為邁入工業化國家之列時,其實不過只是重蹈別人的覆轍。
今天許多美歐城市已意識到城市本身的問題,從公部門的政策改革到市民團體的草根實踐,從綠建築的推廣到都市農業的經營,一場城市與環境的寧靜革命正在開展中。
廖桂賢的這本書紀錄了她多年來旅居國外,對這些城市改革成果的觀察與體驗,從美國東岸到西岸,再到西歐與北歐,甚至非洲與其他亞洲城市,這本書紀錄的不僅是城市空間的改造,還包括更深層的文化價值與環境結構的反思。它對不同的案例有讚賞、也有批判,更重要的是這些觀察來自於她生活中的體驗,而非只是資料的分析。
這是一本每一位環境與城市設計者以及關心城市的人都需要看的好書,它提醒我們日常生活的環境足跡,也同時指出城市改造的可能性。它讓我們體認到:一個好的城市不僅在於外表的形式,更在於它的環境責任與文化內涵。
台灣的城市也有美的一面,它的美來自於在一個有限與高密度的空間裡,我們營造了適宜居住的環境。大部分的都市居民從他們的公寓或住所走出來,不用幾步路就可找到生活所需的服務;我們的城市幾乎24小時都有活動,同一個地點在一天的每個時段可能有不同的使用,發展出早市、午市、夜市的文化。高密度的環境,讓我們的生活更方便、更多樣、更有活力,也讓我們的城市文化更有厚度。
當然,台灣的城市也有不少棘手的問題,我們的永續政策多半只停留在口號與包裝,我們的官員們一邊騎著單車響應環保、一面卻讓難得的都市綠林被水泥巨蛋所取代;我們的公部門被賦予保護文化資產的責任,卻容許寶貴的歷史建築與社區網絡一再被摧毀。
在讀完這本書後,讓我們也來用力檢視台灣城市的環境問題與文化價值,建構與修復我們的好城市。
推薦序四
他山之石可以培綠
──曾旭正(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視覺藝術學院代院長、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
二十世紀末興起的「新時代運動」(New Age),提供了另一種全觀人類社會的視野,這是一個不一樣的生活實踐觀念,一種更具覺察性的實踐。新時代運動的推廣者普遍相信,從一九九七年一月二十四日起,太陽系由雙魚座進入了寶瓶座,揭開一個兩千年的寶瓶時代(Aquarian Age)的序幕:人類將由注重物質的雙魚座時代,進入一個強調心靈探索、精神修養的新時代。他們認為,在寶瓶時代中,人類將對長期被忽略的自我心靈,產生前所未有的關注,並透過修行,進一步參悟群我與宇宙的深刻聯結。
如果我們將這個說法視為一個願景,而非預言,那麼寶瓶時代是值得追求的。在這願景的吸引下,如果每個人都能從自己所在的地方,來覺察自我是如何存在著,那我們就會看到並關注自己的身心靈、自己對環境的作為、以及環境的狀態等等課題。永續環境的課題,就是這樣一點一滴進入我們的生活中。
近廿年來,「永續」(sustainability」已成為許多國家在環境關懷上的重要概念,在環保、城市規畫與建築設計上被熱烈地引用與討論,相關書籍也大量出版。在歐美諸國它甚至已逐步落實於盟約、法律、技術規範、實際規畫、城市管理、建築設計與營造工程等的,成為一套龐大的實踐系統。
值得注意的是,上下貫穿這套系統的是各種層次的自我約束、新的學習以及公民參與;亦即,「永續」不但是工程師的新標準,也是環保人士的新標題,更是政府的新口號。但「永續」絕不僅止於此,它更是一項包含著反省與實踐的社會工程,呼求全民參與。
台灣雖然在「永續發展」的論述上屬於後進,但「永續發展」論述仍然很快地在台灣被重視。「綠建築」、「生態工法」、「生物多樣性」等概念,儼然成為新標準,但人們是否認真地追尋這些新價值,則有待觀察。
「永續設計」在建築學界還沒占到應有的位置,它通常被視為一種「技術」,屬於某些人的專長,而非基本素養;與此同時,「綠建築」雖已被列為實務的目標,但並未充分進入學校的設計教學之中,在一向重視形式的建築學院中,根本還找不到與永續設計接合的樞紐。
本書作者廖桂賢並未接受台灣的慣行建築訓練,或許因此,她可以順利地接上這項新的專業趨勢,更幸運地是她可以在西雅圖這麼美妙的城市中學習。在書中,她以西雅圖為基地,參與各種活動並展開種種城市觀察,進而從空間課題擴及永續環境的其他面向,包括市民參與公共政策、交通、治水、綠色生產消費等等。深度的觀察、豐富的資料、生動的描述,讀來十分暢順,也讓讀者一再受到鼓舞而心生嚮往。
相信這本書可以適時為台灣的環境專業帶來啟發,也可以鼓勵一般民眾更加關注自己所在的城市、社區與住家,進而合作實踐。希望有一天,我們可以驕傲地與其他國家的朋友分享綠色台灣的經驗。
作者序
挑戰城市舊觀念的具體行動紀錄
國三那年,我和成千上萬同齡的台灣小孩一樣,在枯燥的日子中準備著高中聯考。有天,國文老師把我叫了過去,憂心地叮嚀我:「妳的作文得好好加油,不然會考不上北一女……」。
我深知自己的作文能力是再怎麼加油也沒救,只好靠其他科目來補作文的不足。學生時代,我的美術科總能拿高分,但作文成績就是難看的很;我以為自己就是沒有寫作天分,寫不出來也就益加畏懼寫作。
二十年後的今天,我卻樂在作文。二??五年底,我趕上流行也開了個部落格《西雅圖凹凸鏡》,書寫城市空間、環境生態、與文化現象;三年來陸續在部落格和其他媒體發表的文字,經過一番改寫與編輯後,化成了這本《好城市,怎樣都要住下來》。
我不再害怕寫文章,是因為發現寫作能力無關乎天分,而是思考習慣的問題。學生時代的我之所以寫不出來,是因為不懂獨立思考,並盲從權威或主流觀點,因此別人的觀點就是自己的觀點,換句話說自己根本沒有見解;另一方面,我在接受主流論述之前並未深刻瞭解其背後的邏輯,因此即便是自己深信不疑的觀念也不過是一知半解。沒有自己的見解又講不清別人的論述,寫文章自然是件痛苦的事。
其實也是到美國之後,我才豁然想清了這件事。在美國唸書,若沒有獨立思考的本事,若只是全面複製他人的觀點,就不可能有好的學業表現;寫論文做報告,即使得引經據典、參考前人意見,沒有自己的想法卻是不行的。我也發現,僅僅是彙整大批文獻的報告,總不如挑戰別人論述、直陳自己想法的報告來的精彩有趣。無論是建立在認同或挑戰前人或主流觀點之上,個人觀點的產生是無法速成的,得咀嚼消化、抽絲剝繭地分析現有的論述,經過延伸、轉化、或是改進後,才能真正成為自己的觀點,這就是獨立思考的過程。
但是,獨立思考,跟這本書又有什麼關係?
這本書的每篇文章的主題雖然不同,但同樣都是我獨立思考的過程,是我對主流或即將成為主流的新興價值觀的挑戰,也是城市挑戰舊觀念的具體行動紀錄。為什麼要挑戰?因為當整個社會都懶得獨立思考,僅仰賴片面資訊就輕易地擁抱似是而非的觀點(例如,若不興建停車場就無法改善停車問題、水患問題一定得靠河川整治才能解決……),那麼就不會對都市環境問題追根究底,解決方案不過是重蹈覆轍。而我訴說城市改造的故事,不在於推廣一套建造好城市的固定公式,更意在傳達行動背後的精神:唯有觀念革命,城市才會更好——對自己、對地球都好!
因此,這本書表面上談的雖然是城市設計,骨子裡的精神就是觀念挑戰。我一直樂觀地相信,在任何議題上,只要越多人開始質疑、反省那些視為理所當然的論點,就會發現問題,並愈願意採取行動。在城市改造上,我期待改造的力量不只來自於空間專業者,更大量地來自於一般小市民!
我用獨立思考來寫作,也盼望讀者在閱讀本書時能夠獨立思考,更歡迎讀者挑戰書中呈現的觀點、指正我的邏輯錯誤;因為唯有不斷地挑戰、思辯,社會觀念才會革新、進步。過去三年來,許多部落格的讀者已經給了我不少深刻的挑戰,直指文中的盲點並丟出精彩的問題,刺激我重新思考,從中又獲得了新觀點。我著實感謝眾多部落格讀者帶給我的學習、成長機會。
卻由衷希望,來自讀者的挑戰不只是:「人們不可能放棄現有的價值觀和生活習慣的」或是「這是不切實際的」的批判;在我看來,這並非觀念上的挑戰,反而是不願挑戰現況、不願面正視問題根源的保守思維。在我心中,改變不在於可能 性,而是集體意志的問題,沒有什麼改變是不可能的!二??八年,當非裔的歐巴馬(Obama)當選為美國總統,我這樣的信念又更堅定。
感謝野人出版社的賞識和邀請,讓過去那個作文寫不出來的我,二十年後得以出版人生第一本書。但出版一本書絕非個人表演,實在是團隊合作成果;編輯蔡麗真的專業、細心和辛勞,讓我有此深刻的體會,要特別致謝。
也特別感激四位為本書作序的老師:曾旭正、侯志仁、阮慶岳、楊子葆。十年前我決定「轉行」投入地景建築專業,申請學校時卻面臨找不到相關專業老師寫推薦信的窘境,厚著臉皮請求僅有一面之緣的曾旭正老師幫忙,老師竟爽快答應,讓我得以順利走上規劃設計這條路。在西雅圖的侯志仁老師亦師亦友,特別是當我在專業實踐和人生規劃上掙扎時,都能給我中肯的題點,指引可能的方向。而阮慶岳與楊子葆老師與我素為謀面,卻不吝為文推薦,對我實在是莫大的鼓舞!
此外,在本書的寫作與編輯過程中,我身在柏林而不在西雅圖,友人徐名頤拔刀相助,四處奔走幫忙拍攝遺漏的影像,要用力感謝。其實,一直以來許多國內外朋友——從熟識多年的老友到剛認識的新朋友,他們直接或間接幫忙,甚至是精神鼓勵和相知相惜的友誼,都是我得以持續寫作、讓這本書成為可能的原因,我無法一一具名,但在此由衷感謝。
出版第一本書不是上台領獎,卻也是難得偷來的感恩機會,尤其是對於不善言語表達感情的我。九年來,我享受著與我最好的朋友,也是另一半的知性對話,許多時候因為與從事截然不同研究的他的辯論,讓我釐清論事的邏輯;而我更感謝他任我作一個很不典型的妻子。我雖然總未清楚地向爸媽和公婆解釋我到底搞什麼東西,但他們仍讓我無後顧之憂地走我想走的路,我是多麼幸福有這樣的無條件支持!尤其是爸媽,辛苦一輩子讓我從小到大衣食無缺,所以我得以奢侈地作一個理想主義者、樂觀主義者,而不用成為向現實低頭的妥協者。
從《西雅圖凹凸鏡》部落格到《好城市,怎樣都要住下來》這本書,我寫作背後的信念不變。作為一個無可救藥的理想、樂觀主義者,我相信一切改變都有可能,也希望讀者跟我一起這麼相信著!
前言
設計健康綠城市
如果說,一個城市生病了,人們會想到什麼?是一個骯髒擁擠、基礎設施不足的城市?還是一個交通經常打結、有著嚴重空氣和噪音污染的城市?這些伴著台灣人成長的城市問題,深植於我們對生病城市的印象,而台灣人長期以來擠在讓人喘不過氣的侷促城市空間中,許多人羨慕著美國、加拿大地廣人稀的居住品質。但是我們可能很難想像,那些外表乾淨亮麗、有著筆直寬廣街道、且人人擁有獨棟房舍和獨立庭園的城市,也一樣病得不輕。
現代城市設計不良,生病了!
無論是我們自己的城市,還是讓人稱羨的歐美先進國家城市,都像是愈來愈沒有效率的笨重機器,一方面必須投入更多的自然資源才能運轉,另一方面也不斷地排出大量垃圾、髒水和髒空氣。由於這「城市機器」的設計不良,不但讓市民無法健康地生活,還連帶賠上整個地球的健康。
如果將地球上所有城市的面積加總起來,其實不到百分之三的地球面積,但是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卻占了地球的八成(七十八%)、木原料用量也占了近八成(七十六%)、民生用水則占了六成(六○%);而全球化貿易的興盛,更進一步讓城市對於物質消耗、環境惡化的影響也跟著全球化了。
人是大自然一部分,人類活動就跟野生動物改變自然環境一樣,也是自然現象的一環。但是,沒有任何一種動物像人類一樣,對地球環境所造成的改變是如此劇烈且規模龐大。當人類群居於城市,以提升生活品質、追求經濟成長為名,持續進行硬體環境營造與製造消費兩種主要活動時,這兩股力量龐大到足以決定全球環境的變遷。
但是,我深信城市的本身不是環境的必要之惡,不適當的硬體建設和過量的製造消費才是對地球最大的負擔,是讓城市生病的原因。那麼我們該怎麼做,才能讓城市健康、讓市民和生態環境也健康起來呢?
本書描繪了可能的解決方向,期望能啟發所有關心自己生活環境的城市人。如何改造城市的硬體環境,是本書討論的重點,提供城市規畫設計相關專業者參考。
只有綠建築絕對不夠,綠色建設才是希望!
城市中最顯著的硬體,莫過於建築物了。城市是地球上建築物最密集的地方,但許多建築物因為使用對人體有害的建材、採用耗水的衛生設備和澆灌設施、通風和採光設計不當(甚至完全仰賴人為照明和空調設備),不但成為讓人生病的病態建築,也是吸取能源和資源的大黑洞。
已經愈來愈多人意識到建築物的種種問題,於是,近年來綠建築的觀念開始受到重視,許多朝綠建築目標努力的建案,在世界各地如雨後春筍般地拔地而起,這是幫忙減輕城市龐大生態足跡(ecological footprint)的一個良好開端。
但是城市並非只由建築物所組成,各項基礎建設支援著城市交通、能源與水的供給,以及防洪排水、污水、垃圾處理上的基本運作,影響所及包括城市的水文和能量循環、溫度與空氣流動、泥土的養分等,攸關市民的生活品質與生態環境。設計不良的基礎建設,也是病態城市的病源,因此要治療現代城市,光做綠建築是絕不足夠的。
現代城市普遍以水泥化的硬體工程來解決問題。譬如,興建大量的道路、橋樑、停車場來抒解交通,興建雨水下水道來排水。然而,四通八達的道路益發鼓勵人們以私家轎車代步,增加了石油的使用量,加劇全球暖化的速度;雨水下水道將洗過城市骯髒地面的污水全部迅速排到河中,對河流生態產生嚴重的威脅。
一直以來,城市規畫的最終目標就是讓城市愈來愈適於人居,這個目標雖然沒有錯,但進行的手段卻是以犧牲生態環境來成就舒適生活,猶如殺雞取卵。在台灣,我們不斷地試圖增加建地面積,不但大量開發寶貴的農地和敏感的山坡地,還與河爭地,築堤開發洪氾平原,更將河流當成廢污水的排水道,使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的破壞,也影響人們的居住生活品質。
在歐美地區,愈來愈多城市設計規畫者嘗試在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中取得平衡,於是,一個「綠色建設」(Green Infrastructure)的新觀念慢慢浮現。
過去人們對於建設的概念是道路、橋樑、下水道等「灰色」、「硬性」的水泥工程,所以「綠色」建設強調了「軟性」的城市基礎建設,不以工程為主要解決模式。因此,城市中那些充滿著植栽的綠地,是綠色建設中重要的一環,不但可以讓雨水自由滲入土壤,補注地下水,還提供生物棲息地,維持生物多樣性。
不過,綠色建設的概念不只侷限於綠色的植栽而已,就像綠建築中的「綠」一樣,指的更是能夠與自然環境和諧共存的建設觀念,所有的基礎建設都該朝綠色建設的方向來努力。
用修復城市來修復全球環境
人口向城市集中已經是全球趨勢,目前地球上超過一半的人口住在城市,而且許多大城市的面積還正不斷地向外擴張。如果擴張中的城市仍然沿用當前的運轉模式,就會像癌細胞一樣,侵蝕著地球生態系的健康。當地球再也無力滿足城市所需的資源、再也無法處理城市所排出的穢物時,城市也將停止運轉,不再適於人居。
二○○七年十一月,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在其發表的綜合報告書中,明確警告全世界:全球暖化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轉,將對人類發展造成嚴重威脅;我們僅有的地球,健康狀況已經亮起了紅燈,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必須採取更積極的手段來改善生存環境,此刻只談「綠建築」已經緩不濟急,應該更積極地朝向「綠城市」的目標邁進。樂觀一點來看,既然城市有力量造成重大破壞,也就有修復環境的力量。
我所指的「修復」,並不是指回復到原始的樣貌,而是讓城市中已被破壞、受損的生態系統如河川、濕地、森林等環境回復健全功能,繼續滋養多樣物種,持續提供與人類發展息息相關的「生態系統服務」(Ecosystem Services)。
生態系統服務指的是大自然無償提供給我們的好處。大自然所提供的具體資源,例如農、林、漁產等,其重要性不難理解;但大自然也提供了看不到的服務,像是淨化空氣、潔淨水資源、調節氣候、維護生物多樣性、滯洪防災、分解處理廢棄物等。這些看不到的自然機制並未被包括在經濟成長的計算公式中,人類社會因而視之為理所當然,甚至根本不知道大自然一直默默地替我們工作著。
然而,我們卻捨棄原本免費的生態系統服務,用昂貴的科技來建造城市。只是,人造系統遠不如自然系統來的好用,許多系統甚至非常不管用,像硬體防洪工程就是最好的例子。硬體建設的大量蔓延不但讓城市喪失了生物多樣性、擾亂了自然水循環、流失了有養分的土壤,還同時創造了許多棘手的災難,例如愈來愈嚴重的污染和水患。
為台灣修出一個健康好城市
讓我們想像一下,一個適於人居的好城市,能不能同時也是有著豐富生態多樣性的地方?城市的防洪設施能不能在保障人身安全的同時,也維持河流的生命力?我們可能將現有的城市改造為與自然生態系統和諧共存的城市嗎?
我相信這些答案都會是肯定的,只要我們先徹底改變「人與自然對立」、「城市與生態不相容」這樣根深蒂固的二分法觀念。其實城市也是一個生態系統,是物種與環境交互作用下的結果,而目前城市這個生態系統的運作嚴重失衡,連帶影響城市中主要物種──人類的健康。
我們的城市雖然生了病,但解藥已經慢慢浮現;從綠建築到綠色建設,修復環境的抽象觀念已經在許多歐美城市得到具體的實踐,可以做為修復台灣城市的靈感。
本書討論了西雅圖和其他城市的經驗,有精彩的好案例,也有值得省思的負面教材。我介紹好案例的目的絕不在於提倡經驗的直接複製,而在傳達作法背後的精神和大原則;畢竟,台灣的自然條件和國情文化不同,國外做法不能、也不該直接移植到台灣。
因此在此也提醒讀者,閱讀案例時不要拘泥於細節是否適用於台灣的思辯,而是盡量咀嚼作法背後的觀念革新,畢竟,挑戰從來就不在於技術的限制,而在於舊思維的桎梏。
台灣人生活在令人喘不過氣的城市已經太久!但台灣太小、資源太少,面對城市的舊問題和全球暖化的新威脅,我們沒有空間持續興建道路橋樑、沒有時間等待工程浩大的雨污水下水道來解決淹水和污染問題。我們得馬上展開行動:修復生病的台灣城市,將所有的建築改造為綠建築,將基礎建設改造為綠色建設,盡量利用天然又免費的生態系統服務,讓自然生態系統慢慢恢復健康,讓台灣城市重生為健康好城市。
修復城市不只是空間專業者的事,而是每一個人的事,因為城市是你我共同的生活場域,人人都該瞭解台灣城市的病因,督促政府和專業者,並用創意和膽識來打造一個更美好、更永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