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我坐下來寫這本書的時候,我從周遭世界裡看到、聽到的孤獨體驗,其鮮明、多變,依然深深烙印在我心中。在我心理治療的執業生涯當中,日復一日所見、所聞,盡是世人因孤獨而承受莫名的煎熬。這煎熬,有一時片刻的頹喪,也有直搗胸臆深處、直墜而下的恐懼,不一而足。這時,當事人只覺得孑然一身、孤立無助、遭全世界摒棄。
這種孤獨感,通常是因為無法得到家人或是朋友的接納、了解而引發的。害怕被人扔下不管,被所愛的人拋棄,也能引發全面的恐慌,甚至植入一人的日常生活當中,成為一言一行的驅力;這種恐懼,甚至會決定一個人如何因應日常生活裡的細行瑣事。
我們對孤獨的看法,其實是極其矛盾的(我們生命中所有重要的領域,不都差不多嗎?)。我們需要孤獨,我們苦於孤獨,我們追求孤獨,我們逃避孤獨。
孤獨雖然可能是有助益的,但是,孤獨通常是痛苦的;不過,或許唯有經過孤獨的痛苦淬煉,孤獨的經驗才會對我們真的有所助益,真的可以推動我們人格的發展。
這種矛盾,就帶出了一些重要問題。我們該怎樣找出我們個人需要的孤獨劑量呢?--這孤獨的劑量,特別是這孤獨的品質,必須能讓我們的生活過得愜意又滿足。
孤獨若真的是我們發展不可或缺的東西,那我們該怎樣與之相忍為安呢?
或者說是該怎樣和孤獨共同營造愜意又充實的生活呢?
我們該怎樣和自己建立起適當的關係,讓生命裡無可逃避的孤獨--讓人類生存的這一必要成分,於我們是有助益的,要不至少也是尚能忍受的。
這些和孤獨經驗有關的問題,便是這本書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