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的文字魔術師
文/冬陽 一般大眾對「推理小說」的印象,或許以為其中非得具備未知的懸疑、深沉的惡意與血腥的謀殺(這還是英國著名小說兼評論家朱利安.西蒙斯某本重要推理史書書名),裡頭必有個智慧超群、行動力十足的偵探。他的任務是要找出工於心計的狡詐凶手,歷經鍥而不捨的追索,終能撥開迷霧,直指事件的真相:正義戰勝邪惡,犯人難逃法網--
看完宮部美幸的《繼父》,你可以推翻上述老掉牙的刻板印象了。
在進入這部作品的討論之前,先談談近年來台灣出版(翻譯)推理小說的狀況,相信有助於對本書進一步的認識。
台灣從過去以日本推理小說為大宗的翻譯作品(林白、希代出版的時代),重心逐漸轉移到推理小說的原鄉英美兩國,並採精選或經營系列作家的方式,從古典(classic)到冷硬(hard-boiled)乃至現代偵探(detective)、懸疑(suspense)、驚悚(thriller)、犯罪(crime)等各個子類型,找出百中選一的精采作品。相較先前缺乏系統的引介,與著重在某些國外暢銷小說的做法,的確拓展了讀者視野,相對也弱化了某些該有的多樣性--日本與短篇推理就是最顯著的兩項。
自江戶川亂步以來,日本從模仿歐美古典推理到自成一格的書寫傳承,有著重邏輯解謎的本格,以及強調採寫實筆法反映生活的社會派等,與西方或有雷同之處,但肯定無法將歐美的理論原封不動地移植到日本推理小說上頭分析,而生孰優孰劣之分。尤其中譯歐美長篇、日本短篇小說居多,後者常散見雜誌上,讀者群易快速流失,許多優秀的作品也未受重視,紛見遺珠之憾。
宮部美幸就是其中之一。
早在商周出版本書之前,推理雜誌便於九二年譯介宮部美幸短篇<偵探的錢包>、九五年<死者的錢包>、九八年<好友的錢包>(長篇小說《很長的殺人》十篇短篇中的其中三篇)。這是一部故事與結構上皆十分有趣的作品,用擬人化的筆法將無生命的錢包設定為記敘者(story-telling),從十個不同人物所擁有的錢包疊套出一個完整的故事,單獨觀之亦可。而本書《繼父》中的<多災之旅>(時譯<煩惱之旅>)、<繼父>(鏡屋之謎)、<僅此一場>(一場表演)等,也曾翻譯刊載過。海飛麗出版社曾於九四年出版長篇《殺人信用卡》(《火車》,二00五,臉譜),不二出版《魔術在呢喃》(《魔術的耳語》,二00四,商周),兩部宮部美幸長篇代表作當時都未被書市注目,直到一方出版《模倣犯》(《模仿犯》,二??四,臉譜)後,才有不一樣的局面,新一波日本推理小說翻譯風潮自此蔓延。而這部於一九九三年由日本講談社出版的《繼父》,則是帶領讀者進入精采短篇的指標性譯作。
故事從一個行竊失風的小偷,自高處摔至一對十三歲雙胞胎家中說起。這對雙胞胎的父母早已「各自私奔」,留下孩子自行打點日常起居,還得繳房屋貸款。跌斷腿的小偷為了不被送進監獄,於是答應當起他們的繼父--
宮部美幸不是位因循前人的制式作家,也不是實驗性質強烈的顛覆革命者,但我們可以清楚地從這部小說中,看出她擅以對話控制節奏和鋪陳人物個性,及欲求突破創新的強烈企圖。
首先以雙胞胎為故事主軸的設定來看,推理小說中常見的雙胞胎,多半以「無明顯個別特徵」安排詭計,擔任被害者或凶手的角色。《繼父》裡的兩兄弟恰恰相反,分別穿著繡有名字縮寫字母的衣服,出現在臉頰上不同邊的酒窩亦可識別小直小哲二人,另用「將話拆成兩半說」點出其趣味性,是創意之一。
再者,偵探一角由失風的小偷兼負起「父親」(step-father)職責,既無迫切的被捕危機,對方又不是難以抵抗的勢力(「我」曾放話道:「能夠將你們兩兄弟殺死埋掉!」),還得適時解決雙胞胎遭遇的困境(行李失竊、遭綁架勒贖等),這是為什麼?
能維繫整部作品不顯做作的原因,該算是作者宮部美幸投注其中的「感情」吧!
不同於大多數的推理作家,宮部美幸的文字是極為溫暖的(即使描寫到極端凶殘的情節,整體表現還是會回歸到富人情味的光明面),且「沸點」極低,只需簡短的篇幅便能引發讀者將情感投注在人物當中,然後再慢慢醞釀擴大。這一點在短篇小說書寫上是極不容易的。《繼父》裡巧妙配合字數限制,重「謎團」捨「詭計」;控制登場人物的功能書寫,將重心擺在雙胞胎與小偷父親的身上,輔以柳瀨老大、畫聖及灘尾老師等人的登場(他們的身分即一目了然地說明了在故事中的作用),小巧不複雜地經營生活性的謎團,卻又做到多數推理小說執著的邏輯解謎佈局,讀來讓人興味盎然。日本重要推理小說家兼評論家,曾任《艾勒里.昆恩雜誌》(EQMM,Ellery Queen Mystery Magazine)日文版主編的都筑道夫曾評道:「與其被殺人技巧、懸疑情節給弄得造作,作者自然的話術增添了作品的趣味。」(《ALL讀物》「話術的重要」選評)宮部美幸自己卻說:「有些人能將正統推理小說或殺人手法描寫得十分有趣,但我覺得自己缺乏那一方面的資質。」(出自與荒?宏對談<何謂現代驚悚小說>一文)顯示其避開弱點,展現優勢的自知與自信。
至於宮部當初為何會想撰寫《繼父》這部連作短篇集(以短篇為形式,由同一主角貫串整部作品之小說),她是這麼說的:「從以前就一直想寫喜劇犯罪小說,常常一股作氣準備要寫,最後還是失敗了。於是想說先從短的故事寫起,看看能不能累積起來,便完成了這部作品。」出版後在日本深受讀者與評論者的喜愛,並以「輕鬆明朗的成人童話」待之,宮部也在幾次訪談中表示「寫出雙胞胎和繼父的故事很愉快」,卻一直沒有續篇出現,直叫人感到可惜。
在宮部美幸的作品中,我們鮮少看到「系列偵探」出現,目前只有以偵探犬與偵探事務所女調查員為主角,於八九、九七年出版的《完美的藍色》與《寂寞的獵人》兩部作品。可見宮部嚐試全方位寫作之餘(還寫了江戶神怪故事,最新長篇《ICO》則把PS 2的遊戲改編成小說),在推理小說的領域有著同樣的堅持,不用保守的經營系列方式刻畫各個可能扮演偵探的人物,平易近人的風格與筆者喜愛的短篇名家佐野洋有高度相似之處。對我而言,她已經不再只是優秀的善說故事者,而是位讓人拍手稱絕的文字魔術師了。
如果說,二○○三年的《模倣犯》是台灣對日本推理小說的重新認識--無論對讀者或出版者而言。宮部美幸揮出這強力一擊,撼醒了原本就讀推理,或者根本不看推理的人。個人期待《繼父》這部作品,能影響原本只對福爾摩斯的短篇有印象,進而關注更多的短篇推理的閱讀取向。若讀者要想認識更多宮部美幸,建議去看看她所有中譯作品吧!從紮實的小說中獲取飽滿且愉快的閱讀經驗,進一步介紹作者的資訊也收錄在導讀與解說中,就不在此耗費篇幅再述了。
(本文作者為從事出版工作的推理小說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