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李俊明
設計與生活風格作家
創作心靈不斷湧現的自我追求
創意之所以耐人尋味,在於它無色無形,沒有固定來由,也沒有公式可循,因此當它激起我們的想像與共鳴,我們對它的感覺便會如此深刻,心中自然興起一股「見賢思齊」的慾望,而讓我們想要探究箇中真味。
在這幾年的設計書寫經驗裡,我不時在與設計人接觸的過程中,對他們產生許多好奇。我深深望進設計人的眼眸,聽著他們訴說自己的故事,試圖想要了解這些有趣創意人的腦袋瓜到底在想些什麼?他們的夢想與熱情是什麼?追求美學的極致又是怎麼一回事?……
而這本走訪全美重要平面設計師的專書,解開了許多你我心中可能都有過的疑惑。
設計,作為二十一世紀一門顯學,一般大眾卻常常還是徘徊在門外,淺淺地往設計之門打開的窄窄隙縫偷偷窺探而已。現在的設計書給你看很多精美的產品圖片,浮光掠影地刺激你的眼球視覺神經,不知不覺間,我們只看到經過設計後產生的產品表象,那是被修正、化約成最適合市場的產品;卻忽略了影像之外,那些設計者從青澀邁向成熟的複雜養成過程,才造就了那些令人驚艷的作品。
那段漫長的「熟成」過程,充滿許多故事,因為設計師並不是神,他們也是人,會犯錯、會徬徨、會迷惘、會需要人生導師指引方向;這裡頭我們該關注的不只是美學加諸在設計身上的成果,或是設計者個人的表現,而是應該聚焦在經歷許多與現實的妥協之後,他們所經歷的腦力激盪與人生轉折。因此我很高興看到這本幾乎全是文字的設計書,讓我們能夠透過文字的翅膀,潛入設計者的思緒當中,透過心靈之眼,去感受、想像、體會創意者的生命歷程。
我自己非常喜愛後印象派藝術家保羅.高更(Paul Gauguin, 1848-1903),他在一八九七年創作了讓他留名青史的作品《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要往哪裡去?》(D’o?venons-nous? Que faisons-nous? O?allons-nous?)這幅長達三點六公尺的大幅畫作,探討的是所有人類對於自身「存在」狀態的疑問,當然,也是創作者對於創作的一種發自內心的吶喊。
令人驚訝的是,當我收到這本書的中文版譯文時,馬上就發現,本書在結構上──Part1.你是誰?Part2.你的目的地是哪裡?Part3.哪裡找支援?Part4.到達目的地等四個單元,呼應了高更這幅鉅作的部分題旨。
高更在一百多年前從法國遠渡至波里尼西亞尋找的答案,看來,我們到現在還一直在探索。創作心靈所關心的問題,原來沒有時空的阻隔與落差,始終都是相通的人生經驗。
我在本書中,一直看到幾個關鍵字與重要的概念不斷出現,讓我不禁聯想到,台灣各個領域的設計者,尤其是稍稍建立規模、正在努力耕耘的設計者,可能也需要參考國外成功設計師的經驗之談,並做為他山之石。
開放。保持開放會讓峰迴路轉的路程豁然開朗,這裡頭包括心態的開放、組織型態的開放,甚至接受新經驗的開放等等。
溝通。最有趣的是,我們會發現,幾乎所有成功設計者都表示,他們不只是單方面提供服務,由客戶端挑三揀四;設計者也在尋找真正能夠欣賞他們創意的伯樂。而「商業」與「創意」兩端媒合的過程,就需要透過良好溝通來推展。
平衡。「設計不是藝術,那是商業……讓客戶的行銷與廣告富有價值。」本書一位成功設計師點明了設計的本質。但在某方面,設計總免不了涉及藝術與創作的成分,因此書中諸多案例皆映照出設計者擺盪在創意與商業這天平兩端時,不斷追求的那個總在移動中的平衡點。在現實、夢想、自我價值當中,設計者得要達到最佳平衡,才能讓設計之路走得更長更遠。我想這也是說,保有自己的空間很重要,就像英國意識流名家吳爾芙所說的「自己的房間」,設計者也要能找到平衡自己的空間,並在裡頭感到安全穩當,才能全心付出。
學習。本書的許多例子告訴我們,設計者應該能從失敗中學習,並承擔風險。安全的路往往迂迴繞行,最後往往哪裡也去不了,因此我們應將心中真正渴望的優先順序列出,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這一點,將之放在激發設計者創造力的面向上,同樣適用。此外,學習所表現的另一個面向,就是設計者比其他行業更需要充電,不管是旅行、做白日夢或是放空,唯有充電才能讓創意能量源源不絕。
團隊。設計者不該本位主義過重,因為設計除了提供美感,另外一個使命就是扭轉局勢,讓產品可以透過設計之力而變得價值倍增。也因此,設計者扮演一種「診斷者」的角色,透過通力合作與觀察,應該提出適切解決方案,創造出設計價值。本書明白點出,「(設計師)是為了要幫助客戶成功,而不是為了藉由專案讓自己成功。」這一點很值得目前崇尚明星設計師的潮流當下,做為反思參考。
夢想。人類因夢想而偉大,當然設計師亦是如此。熱情與正向思考,會促使設計者不斷將自己推向潛力極限,而不只把設計當作勞務工作,積極開創新局。
我在書中除了讀到六個關鍵字,讓人深思許久之外,另外一個我認為很重要的訊息,就是字裡行間沒有直接點出設計者「自我實現」的重要概念。撇開它在社會學上的意義,人類都有追求自我理想的慾望,當這個欲念無法得到滿足,我們的心靈將會十分不平衡。
本書原名並非「如何『成為』平面設計師」,而是「如何『成長』為平面設計師」(How to Grow as a Graphic Designer),作者巧妙使用了Grow這個字,也就點出了「自我成長」與「自我實現」的題旨,讓人在閱讀時擁有更多耐人尋味的視角與切點。
《頂尖設計師的自我經營學》不只適合想要成為、正在變成,或現已從事平面設計的讀者閱讀,裡頭提到的一些經驗法則,也很值得其他設計領域、甚至廣義的創意人做為參考;我甚至覺得,大家口中所稱的SOHO族、Freelance自由工作者,也應該能由閱讀本書的過程中得到啟發,因為很多工作與生命之間維持平衡的議題,其實經驗都是相通的。甚至對於並非設計、創意領域的讀者來說,如果你想要了解設計者的立場與思考模式,本書也會是不錯的參考。
林怡芬
知名插畫家 因為設計,才值得投入
為這本書寫序的早晨,我特別比平常早起兩小時。
下樓為自己沖了杯花茶提神,剛剛跟我睡在被窩的小狗,也起床跑到電腦桌旁繼續打睏,這樣的情景,讓我想起剛創業時,在住居套房中接案子的時光。
工作室成立當時,覺得每個大大小小的工作都是訓練自己的機會,所以大多數的案子都接下來,時間總是不夠用,經常得一大早起床畫畫。我是屬於日間型動物,白天工作才能維持較好的品質,尤其清晨時,沒有電話和事務纏身,也比較能安心作畫。
在旅居日本的這段時間,創作繪本或寫書時,仍舊維持一樣的作息。我一旦開始作畫,就很難中途停筆,必須把一張畫做完,才能再做其他的事。而每當畫完一張圖時,就已經接近黃昏也筋疲力倦了,加上晚上腦袋不太靈光,不適合寫東西或創作,只能做做簡單的事務工作。所以,發想和創意的工作,我都會在早晨時作。
這樣的作息,跟一般人對創作者的印象不太一樣,原本也以為自己是異數,不過後來知道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也是同樣的作息時,不知為何感到安心不少。
這本書中,多位創作人的經歷或想法,也與我甚為相似,有些是我曾經經歷過的、有些是我正面臨的問題,書中創作者的經驗分享,給了我不少參考的方向。如何在掌握自己的核心價值下調整腳步,有時候參考他人經驗是一個相當好的方式。以插畫為業之時,台灣沒有太多的前例和書籍可以參考,大多是在跌跌撞撞之下,從自己的經驗中摸索學習的。所以,深深感到同業間的經驗分享是一件重要的事,在迷惘時可帶來不少力量。
創作者筆下的美好世界,經常讓少男少女誤以為只要投身創作,世界就可以變得如此美好,而當自己開始著手時,卻遇到困難重重,後來因而放棄的人,我想是相當多的。從前當學生時,就常聽到從事創作的老師說:「將來會繼續從事相關行業的,一個班上有五個人就不錯了。」每次聽到這種話,都會背脊一涼,心想,我會放棄我這麼喜歡的藝術工作嗎?如果放棄了,我的人生會變成如何呢?我還會喜歡我自己的生活嗎?
確實,興趣要和工作合而為一,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有可能生活變得與工作密不可分,最後連生活品質都賠上了。更不好的狀況是,無法以此來維生,工作不穩定之下因此就選擇轉行了。我常常從轉行的人口中經常聽到的理由是「我覺得工作是工作,興趣是興趣,興趣變成工作就不好玩了。」
但我想從事創作的人,並不是為了賭一口氣而堅持下去的,多半是他們太熱愛這件事,這件事對他們來說太重要了,無法想像沒有它的日子會有多無趣,而且從中得到的快樂不是其他的事可以取代,所以也就一直做下去,時間久了,自然而成為這行的專業者。
我常做為勉勵自己持續下去的想法是,把任何一件事或一個工作都當作爬山一樣,山腳下的風景很美,人人都可欣賞得到,但漸漸再往山上爬時,很多人體力不支或留戀山腳風景,就留下了,途中放棄登山的人會越來越多,因為障礙多了、危險也跟著多了。但山上的景色和登上山的快樂滿足感,只有勇於克服和充滿熱情的人才能體會得到。或許有人會覺得不需要花這麼多精神和力氣就為了這件事,但我想有沒有登上山頂在於其次,而不斷克服困難、超越自己的極限,發現新的自我,這是創作和爬山時,最大的樂趣吧。
書中作者所分享的經驗中,很多也都是我從前面臨的問題。當我還是學生對一切都還懵懵懂懂時,以為只要從事美術相關的創作工作,那就完成心願了,而不知道這只是拿到入場券而已,接下來要面對林林總總的問題,和如何去克服才正是關鍵。比如一開始要面臨如何得到工作、維生的問題。接著要面對如何提升自己、定位和挑選客戶的問題。現在有了家庭後要學習如何在工作和家庭下,取得時間平衡的問題,因為創作者的工作,往往都不是朝九晚五、上下班制的。之後還有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兼具廣度和深度多方位發展的問題,每一階段,好像都有新的問題等著解決。
即使從事創作多年,我仍然在抉擇時感到猶豫,對未來感到不安。但在此書中,發現這似乎是創意設計者永遠的課題,因為這是一個不斷創新變化、沒有框線、甚至連自己都不知道會往哪裡去的工作,也正因為如此才有趣,才值得我們去投入,人生不也就是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