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用微小的差異,踏出偉大的一步
我們總是認為小事不重要,所以一心憧憬著大事,因而忽略了小事。
看到想辦存款的同事忙著找一家利率稍微高一點點的銀行,我常會忍不住生悶氣。還有,當看到有人為了省幾塊油錢,而跑到最便宜的加油站排隊等加油時,我也會感到無法理解。
我這麼說好了:
「這樣做,有好到哪裡去嗎?」
有一家汽車公司將汽車銷往美國,同時進行了品質測試。雖然安全測試沒有問題,但是產品卻出現許多小瑕疵,結果在品質方面就得到比較差的評價。
汽車公司的行銷負責人在網路上張貼文章表示不滿,他說:
「評價的標準並不公平。這些問題只不過是小瑕疵,卻被放大成好像是引擎的問題,實在不合理。」
隔天,在這個負責人的貼文下方出現了一篇回應文章。
「你可能覺得那是個小問題,但是消費者每次開車門都會聽到『嘎』一聲,這可是會讓人神經緊繃的。」
那些「微小差異」,看起來好像微不足道,所以人們看到對每件小事都在意的人,有時反而認為他們太過挑剔。然而有些微小差異,正是形成日後「巨大差異」的決定性關鍵。
大家的起跑點都一樣,不管是世界紀錄保持人,還是排名前二十名的選手,大家都是從同一條線、聽同一聲槍響後才出發。但在過程中卻隱含著看不到的微小差異,那些比別人率先跨出的每一步,到最後終於累積成巨幅的紀錄差異。
我們也是一樣。大家剛進公司時,起薪都差不多,而且每個人都有機會升到主任或課長,然後再升到經理。可是此後出現的差異愈來愈明顯,等經過十五、二十年之後,彼此的差異已經擴大到讓人很難相信起跑點是在同一條線上。
還有,一家公司的聲譽變好或變差,通常不是一、兩個重大事件所造成的。因為每天發生的許多瑣事會逐漸累積,到最後就像滾雪球一樣,變成巨大的情緒性社會觀感。同樣地,如果把員工們的每個小提案匯集起來,將可使公司持續改善,終有一天變身成為超越競爭對手的公司。
不妨想想高爾夫球比賽的例子,你就能發現微小的差異是如何產生決定性的差異的。
不懂的人在看高爾夫球比賽時,會覺得這些職業選手之間的實力並沒有太大的差異。因為大部分選手都可以把球穩健地打上果嶺,然後輕易地把球推進洞裡。
然而,排名領先的選手們卻不容許犯下絲毫的失誤。即使不小心失誤了,也要更加集中精神,找機會逆轉。比賽結束後會計算分數,藉此確認選手們對任何小細節的專注程度。也就是說無論容易或困難,每一次揮桿的差異累積起來,就會擴大成為最後的分數差距。
所謂的「職業選手」,就是從細節中決定勝負的人。他們能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中創造出差異,這種細膩的特質使得他們可以掌握住別人忽略的機會,選擇別人所不注意的方式,也因此使他們踏上別人所無法到達的成功之路。
一九八七年,美國布魯克海文國立研究所的三位物理學家做了一項有趣的實驗。他們在桌上撒下一顆顆沙粒,同時觀察其中的變化。剛開始是使用真的沙粒,後來為了方便觀察,改成以電腦進行模擬實驗。他們想像自高處俯望沙堆,在沙堆坡度較平緩穩定的地方標示成草綠色,較陡、有坍塌之虞的地方標示成紅色。他們發現,當沙粒慢慢堆高,草綠色的地方會在一瞬間變成紅色,最後終於倒塌。而斜度較陡的紅色沙堆,卻不一定會立即倒塌。
三位物理學家在進行多次的實驗之後,導出以下這段結論。
「只有達到特定狀態的紅色沙堆才會倒塌,因為那時候只要任意加上一顆沙粒,就足以讓目前為止所堆積的沙完全倒塌,這就是所謂的『臨界狀態』。臨界狀態的形成,是來自於每顆沙粒的不同重量、倒塌角度和方向,以及其他沙粒的衝擊等各種變數長時間的累積,而且各有不同。由於每個沙堆的堆積過程不一樣,所以雖然外表看起來相似,但倒塌的時機點還是不同。」
我們的生活就像是用「瑣碎日常生活」的沙粒所堆出的城堡一樣。一顆又一顆的沙粒,堆積出我們的每一天;每一天的沙堆,又再堆出一個星期,每個星期累積成一個月,每個月又形成一年,一年再堆積成十年。日常生活就像沙粒,堆積出我們的一生。
我們每天累積的小沙堆,終有一天會達到臨界狀態。到了那時,我們將會面臨和以往不同的全新人生。而那會是什麼樣的人生,就是由你堆沙的方式──也就是由你怎麼過瑣碎的每一天而決定。
所謂「微小」,通常伴隨著兩種意義。它具有「微不足道」的意思,同時也可以視為具有「容易完成」的正面意義。
在日常生活中找出微小的差異,把這些小事做好,這點並不困難。只要持之以恆,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
請記得,在我們不經意的瑣碎日常生活中,正隱藏著驚人的成功關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