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英式下午茶──重現慢板氛圍的優雅儀式
英式下午茶並非正餐,食物並不是最重要的考量。飲食可視為在優雅氣氛中聯絡感情的陪襯角色,因此不宜準備太過華麗繁複的茶點。
1、英國人飲茶簡史
茶是英國人的生活必需品,飲茶更是其重要文化象徵之一。十七世紀初期荷蘭人及葡萄牙人開始進口中國及日本茶葉至歐洲,中期荷蘭人將茶傳入英國,不久後英王查理二世迎娶葡萄牙凱薩琳公主,酷愛喝茶的她把飲茶習慣帶入英國,在貴族中造成一股模仿風氣。
1669 年英屬東印度公司 進口第一批茶葉到倫敦,最早茶葉(茶飲)主要在咖啡館中銷售,是量少價昂的奢侈品。茶商常宣傳飲茶對健康的好處,同時可抑制酒精性飲料消費,使飲茶風氣逐漸提升。
十八世紀是英人飲茶習慣重要成長期。初期因價格過於昂貴並不普及(一磅茶葉幾乎是普通家庭兩個月收入),十八世紀末卻演變為不分貧富貴賤人人每天都喝上幾杯茶。最重要原因當然是價格調降許多,尤其 1784 年茶葉進口稅改革大幅降低後,進口量及銷售量大增。1699 年進口量約六噸,百年後增加為一萬一千噸,價格滑落為二十分之一。這些官方數據還尚未包括當時相當普遍的茶葉走私及摻假加量行為。當時全球茶葉貿易由英屬東印度公司壟斷,茶葉進口量曾高達公司貿易總額百分之六十,茶葉稅占英政府歲收百分之十,使公司能左右國家政策制定,要求頒布保障其利益的法令。其中與北美洲殖民地相關的茶葉稅法糾紛,甚至激發戰爭,促成美國國獨立。
當時一天從早餐開始喝茶,晚餐(通常下午五點結束)後,男性繼續在餐桌上交談飲酒吸煙,女性則離開至會客室飲茶聊天,兩三小時後男性也會到會客室飲茶、玩牌等至午夜。重要宴會、賓客來訪時也會提供茶飲。許多外國人遊記中也紀錄英國人喝茶的普遍情形,從農民工人到貴族階級一天至少喝兩次茶。
十九世紀飲茶風氣持續成長,最重要轉變是出現飲用下午茶習慣,以及開始在印度生產茶葉,減低對中國茶葉的依賴度。十八世紀開始,由於英國對於中國茶葉需求量日益增加,中國對歐洲商品卻不感興趣,產生極大的英中貿易逆差。為扭轉此現象,英屬東印度公司一方面利用殖民地印度生產鴉片,非法傾銷至中國 。另一方面則從中國取得茶種、招募有經驗的茶農,嘗試在印度以工業化方法種茶產茶。1838年首次成功後,1870 年開始機械化大量生產,逐漸減低中國茶葉進口量。二十世紀初期英國市場已充斥印度進口茶葉,至今印度仍是全世界最大茶葉生產國。
基於保存期限考量,英國在印度主要生產發酵過的紅茶。事實上歐洲十六世紀起,從中國日本進口以未發酵的綠茶為主。之後因紅茶保存期較久及較容易摻假壓低價格(十八世紀低價茶中相當普遍),市占率逐漸提高。之後因印度幾乎只生產紅茶出口至英國,十九世紀末英人已全面飲用紅茶。
二十世紀飲茶現象更加普及,根植於日常生活文化中,甚至第二次大戰時期還被視作凝聚全國上下共識的團結象徵。即使近來英國飲用咖啡風氣興盛,倫敦街頭隨處可見連鎖咖啡館招牌,紅茶對英國人仍是無法取代的國飲。事實上最初茶飲原本於咖啡館供應,三百五十年的歷史已讓茶獨立、茁壯、融合為英國的一部分。
2、下午茶起源
一般認為英國下午茶習慣是貝德芙公爵夫人所創,1841年她在一封信中提到,由於午餐及晚餐時間相隔太久,下午五點常感饑餓而有喝茶用茶點習慣。
事實上正如同大部分飲食相關傳說,這個說法可信度無法考據,只是有名人(公爵夫人是維多利亞女王摯友)加持增添趣味而已。比較可以確定的是,在午餐及晚餐間喝茶吃點心的習慣,在 1840 年前後開始出現。原因可能是十九世紀晚餐時間延遲至七至八點半間甚至更晚,四五點間有必要用些簡單食物。雖然內容與形式大不相同,下午茶確有些取代十八世紀晚餐的意味。之後漸漸演變為上流階級婦女下午固定聚會喝茶閒聊,通常在佈置講究的會客室(drawing room)中舉行,使用各式精美茶具可展示家族財富,加上下午茶聯絡感情的功能,將茶由日常食品提升成清爽優雅、評價極高的文化飲品。
由於當時在會客室飲茶通常就座於扶手椅中,茶杯盤可放在椅邊矮桌上,下午茶也可稱為“low tea”,取其在“矮”桌上進行之意,與“high tea”因時間較“晚”之定義無關。
3、飲用方式演變
英國飲茶通常加糖及牛奶。從十七世紀中開始接觸茶飲就有加糖習慣,一方面可能受當時飲用保健花草茶加糖調味影響(茶最初也被宣傳為健康飲品),另一方面也因為糖改由西印度群島殖民地大量生產供應,價格大為降低。加牛奶或鮮奶油則晚些,十七世紀末奶壺開始出現於繪畫飲茶場景中,十八世紀中才成為普遍現象。倒茶加奶的順序(milk in or tea in rst)、使用牛奶或奶油、牛奶溫度等問題因階級及地區有各種不同看法,英國人為此爭論不休卻尚未有定論。
下午茶通常由女主人親自倒茶傳遞 為賓客服務,若有男性參與需負責將茶傳遞給女士。若客人不想再添茶,十八世紀的習慣是將杯子倒扣在茶杯托盤上,十九世紀則將茶匙放在杯中。當時諷刺畫常取笑外國人(通常是法國人)不懂飲茶禮俗,被迫喝下一肚子茶的窘態。
搭配下午茶以容易準備、不易弄髒手套衣物的精緻小點心為主。最初只是簡單的麵包及奶油(如貝德芙公爵夫人信中所述)。十九世紀末正式的下午茶已有口味清爽的去邊小三明治、司康餅(scone) 、餅乾、瑪芬蛋糕(mufn)、長形小泡芙(eclair)、馬卡龍餅(macaroon,通常未包餡)、各種長形圓形可切分享用的蛋糕等,琳琅滿目擺滿一桌。
由於享用下午茶通常在會客室中進行,桌面空間有限,擺放泡茶道具後所剩無幾。為了放置各種茶點,出現了木製或藤編的輕型三層糕點邊桌(cake stands),之後演變為目前在高級茶室常見的三層點心架,除了節省桌面空間,也可以美觀方式展示各種茶點。最下層放三明治(必備黃瓜口味),中層司康餅,上層為精緻甜點餅乾等。食用順序由下而上(鹹至甜、清淡至濃味)。
值得注意的是英式下午茶並非正餐,食物並不是最重要的考量。飲食可視為在優雅氣氛中聯絡感情的陪襯角色,因此不宜準備太過華麗繁複的茶點。現今常見供應的香檳、昂貴食材製作的三明治等,在十九世紀末的禮儀書中被歸類為不恰當的行為。
由於下午茶最初為貴婦間的社交活動,自然對穿著打扮相當講究。1870 年起茶服(tea gowns)成為時尚關注點之一,當時已開始討論女性正式外出服使用的鯨魚骨束腰(corset)對健康之危害,茶服設計多使用軟質飄逸布料及流暢剪裁,配合在家午茶悠閒氣氛,也使穿著者可行動自如。1890 年前後倫敦與巴黎各大服裝店均提供多樣性茶服選擇。此風潮一直延續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才日見式微。
4、重返閒適雅緻的往日時光
二十世紀大戰後百事蕭條,人們無心也無力再講究生活雅趣,悠閒精緻的下午茶文化因而沒落。1980 年代起,由於速食大舉入侵危害傳統飲食習慣,以及對都市生活繁忙緊張產生厭煩心態,英國人開始緬懷追尋過去緩慢優雅的午茶時光,午茶文化因而逐漸復甦,也吸引了許多觀光客前往體驗 ,甚至傳至他國造成流行。
午茶真正迷人之處,在於營造一種閒適放鬆、彷彿使時間靜止下來的氛圍,如同一首優美的慢板 (adagio) 樂曲安撫心靈,而其提振精神的效果,無疑更勝於茶。
5、法國人喝茶嗎?
很多人對這個問題感到疑惑。今日法國以飲用咖啡為主,雖然有歷史悠久的高級茶館如 Mariage Freres 提供豐富選擇 ,茶只能算是小眾飲品。歐洲以喝茶為主的國家是英國及俄羅斯。
事實上茶經由荷蘭人傳入法國的時間早於英國,最初也被視為對健康有益的高貴飲品。由於法屬殖民地以生產咖啡為主,飲茶人口多為大革命時期赴英避難返回的貴族,或巴黎少數富裕藝文圈人士,並未普及化,甚至被蒙上做作自負的色彩,如作家瓊莉伯爵夫人在信中批評某位友人:「一天喝兩次茶就自以為是洛克 (Locke) 或牛頓(Newton)。」英式下午茶點如司康餅等在法國也不常見。
文 / 高雄餐旅大學助理教授 蔡倩玟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