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愛好氣功者都應閱讀的一本好書
中華民國科學氣功學會理事長、台北縣易經學會理事長 吳長新
湘泉先生寫的《內經呼吸養生法》個人有幸先睹為快,詳讀數遍,心有戚戚焉,對於古文的理解暨氣功臨床都有很深的體會,才能夠將中華古醫學的經典看得透徹。
個人長期以來認為,要復興中華文化,首先必須具備古文的閱讀能力。因為傳統文化幾乎全是古文記述,如果無法閱讀,如何了解其意?當然就無從復興了!
為什麼傳統文化的「典籍」,是我們傳承、復興、發揚文化的根基?因為這是古人的心血結晶,古時人文單純、自然,雜務少,窮畢生精力專注研究,餐星宿月、身體力行,生活在大自然中,四季變化,風吹草生,與天地接近。直接生活在大自然中,最能體悟宇宙、天地與人身的自然本體;不似現代人類科技發達、雜務繁忙,事事物物,不僅背離自然,甚至竭力與自然相隔離。
再者,古醫書典籍,多是言簡意賅,但艱澀難懂,且為先人殫精竭慮的心血結晶,屬經驗醫學。若看不懂古文,加上醫學臨床與基本醫理不足時,閱讀古籍就如天書,似懂非懂,似是而非,不得其門而入,這也是長期以來中醫藥學無法在社會積極發展的障礙。
因此個人認為,從小奠立文言文的閱讀能力,確是復興中華文化的不二法門。早些年,個人創編了台灣中小學古文詩詞教學法,受到教育界肯定,並獲李登輝先生頒獎表揚。
湘泉先生早年出身師範學校,對古文的理解,造詣頗高,再加上長年研究教學的具體臨床經驗,才能將古醫典籍《內經》的精髓,清晰剖析。
《內經》是《黃帝內經》的簡稱,素問、靈樞是它的兩大部分,成書年代約在戰國至西漢的五百年間,立論的基礎是「易理陰陽、天人相應」,以天地為大宇宙,人身為小宇宙,人應天地、宇宙運行,順之則生、背之則死,全篇以氣為貫穿,藉由「呼吸吐納」而成就養生之根本。《內經》的精神,是易理陰陽,易理即是天地間自然的生活法則。若能對易理的精神多加了解,更能窮究天地之奧祕。
《內經呼吸養生法》全書將呼吸養生的精髓結合現代醫學的臨床經驗,將人的一生由初生開始、隨著年歲的增長而順應天時變化必然產生的現象,以相逆的方法延緩生命機體的衰老,用宇宙能量氣的呼吸吐納,強化身體臟腑經絡的新陳代謝,以達疏經活絡、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目標。
在「自序」中還看到了湘泉先生提出現實社會氣功教學必須的三個基本條件:
一、簡單易學,在家可自我習練。
二、安全性高,自我習練不會產生傷害。
三、要有彈性,能夠適合年齡長幼、體能強弱之需要,彈性調整。
這與本人長期以來的教功理念頗相符合,個人認為「人人皆能成為氣功大師」,但必須了解氣功的醫學理論,學習正確的功法、手法,如此就不會受傷了。還要循序漸進,因個人的體能、年齡絕不勉強。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恆,才能達到祛病強身、延年益壽的目標。
湘泉先生在《內經呼吸養生法》一書擷取《內經》精髓,並多所闡述,個人以為確是愛好氣功者都應閱讀的一本好書。樂為之序!
序二
性命雙修,圓滿人生
文∕李鳳山師父 梅門一氣流行創辦人
湛若水老師以其修煉氣功數十載之豐富經驗,引導讀者認識我們古聖之中醫寶典《黃帝內經》,深入淺出的銜接了古人之智慧與現代生活,幫助大家落實鍛鍊,保健身體,其用心甚為可貴。
誠如湛老師所言,《黃帝內經》內容深奧,現代科學還不見得能窺其全貌與真髓。許多人從生理層面來研究這部寶典,論說不一;然而,我從修行領域來感受,《黃帝內經》講的不外乎是天地君親師的道理──天講陰陽,地講剛柔,君講仁義,親講倫理,師講模範;從生理的領域到人的修養領域皆涵蓋其中。我們在養生的追求上,除了效法大自然的陰陽協調、剛柔並濟之外,在心境上要培養仁義精神,於是,不管養生或修性,都明白什麼該親近,什麼不該親近,以及親近之程度。況且一個真正懂養生的人,自然會成為他人的老師;既為人師,更要處處謹慎,以免誤人子弟。
養生之理乃中國老祖宗向大自然所習得之智慧結晶,自古到今,無數人透過自身的鍛鍊累積經驗,代代傳承,我們今日有幸學得其中一二,應抱持「不敢得而得」之心境,好好珍惜鍛鍊。然而,鍛鍊除了注重身體進展,更要注意心境發展。如果一個人練功卻不重修養,到最後仗力炫耀,甚或欺人,豈非與土匪無異?古人講究口傳心授,不隨便教人練功,有其道理。古云:「凡人講休息,聖者講修養,仙人講修煉。」有些人盲修瞎練一輩子,還不如明白的師父一句話。
我們鍛鍊身心,不管練什麼,首重規律。若是東一頭、西一頭,最後必竟暈了頭,始終無法深入功法精髓。鍛鍊時,除了注意身體外在的動態,更要傾聽身體內在的動向。每種功法的效用因人而異,不能制式化,我們要去感受自己是否暢快,若有任何不適或窒礙,一定要請教老師。練功非一蹴可及,要長期鍛鍊,所以功不可不練,不練不能長進,但亦不可貪功,貪功無法持久。我們要隨時檢視自己是否有所長進,但不能光想身體的轉變,要注意身心是否相互提升。就像有些人練到身體愈來愈乾淨,吃到葷濁皆有反應,這時如果心境上沒有相對的慈悲胸懷,身體的境界終究會遭遇瓶頸而退步。
修養的境界一定講究性命雙修,身體與心理如沒有相對提升,就算練一輩子,也許到老一場空!就像有些人不懂得運動的原理,動多了反而容易受傷害。我們追求養生,當然不希望疲於奔命,愈練愈退。希望大家用心體會,從本書中勘透其理,真正做到性命雙修,福慧雙全!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五月二十日
序三
服氣療病的現代實用版
旅居德國針灸教授 楊騰峰 醫師
中國古代氣功之一的吐納(又稱調息、調氣、練氣、食氣),首載於《黃帝內經》,道家醫者融會《周易》「坎(水)離(火)」理念把它發揮到臻善。說到氣功,其實我是門外漢,如何修練就更別提了。但是因為氣功與中醫針灸經絡學說有十分密切的關係,換句話說,中醫理論是針灸與氣功的基礎,而經絡學說更是針灸和氣功的共同核心理論及其保健作用的基礎;針灸與氣功也同樣依賴人體內部經絡的立體有機結構及其功能,以發揮作用,並同樣以循經感傳(得氣)等方式反映體現出來的。
古代稱「氣功」為舞、吐吶、修身、正心、參禪、止觀、服氣、導引、按蹺、煉丹等。這些早在《尚書?虞書》、《呂氏春秋?古樂》等中就巳有記載了。歷代氣功大師都十分強調「身、心、息、精、氣、神」的修煉,也十分重視自我領悟、自我修煉、自我調整等,實際上與現代免疫學的認識和理論相當近似。
從針灸與免疫學的研究實驗中,我想也可以探討氣功與免疫相關的問題,這是符合邏輯和科學的。不可否認的,經絡是氣功作用的基礎,同時,經絡感傳也是氣功作用的體現。近代認知神經科學領域廣泛研究「事件相關電位」(EPR),表明其中有的成分被認為是內源性事件相關電位,是意識的窗口。又有實驗報告指出,氣功「入靜」可以如針灸誘發循經感傳,提高感傳的出現率,並貫通十二經脈及奇經八脈,使機體經絡中的氣機暢通,達到調節陰陽的平衡作用(駱永珍《針灸與免疫》)。以上實驗報告表明,通過氣功加強行氣,促使經絡感傳,達到機體陰陽平衡,這種作用正與針灸一樣能影響人體免疫系統,對經絡—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的調節,起著有效的促進作用。
湛若水先生的大作《內經呼吸養生法》無異是?梁?陶弘景《養生延命錄》中「服氣療病篇」的翻版。立論精湛,易學易練,是養生保健法中最經濟實惠的大法,若能勸修恆練,肯定會有一定的效應。
序四
你也可以輕鬆安全的練?
成功大學電機系 羅錦興 教授
《黃帝內經》是中國第一本醫學典籍,總結秦漢(含)以前的醫學研究,藉黃帝之名,採問答的編撰方式,包羅各科醫學,開啟東方醫學和生理學的端倪。直到西方醫學百花齊放的今日,雖然潘朵拉的盒子即將打開,但卻無法探究東方醫學的奧祕,那就是「?」在人體的生理循環。
自從《氣的原理》一書揭開練?的程序之後,可惜缺少的是練?方法。由於?功五花八門,良劣不齊,運動傷害頻傳,令普羅大眾雖躍躍欲試,卻苦無拿捏下手之處,有如入寶山反怕被護寶之火所傷,令人頗覺遺憾。
湛老師替?功找到源頭,那就是《內經》,就是中國醫學。從醫學出發,引述古今中、西醫的醫學原理及名師和名言,相互對照,讓大眾了解練?的生理原理,再介紹簡單的三招練?方法,引動大眾的興趣,實為推廣東方醫學的大推手。
各位務必細讀《氣的原理》和本書,再參照本人著作《時時放輕鬆》,您會發現練?輕鬆安全很多。而湛老師在「氣功留言板」網站,也親切地為各位解答疑難,這真是千載難逢的練?機會。
?是要去體會的,不是用說的,只要您小心翼翼地去體會?,您就會為自己開啟健康的一道門,知「道」行「道」且與中醫接軌,成為中醫的愛用者和推手。東方醫學的振興需要大家的幫忙,有了本書作者的大推手,還需要普羅大眾的小推手,合力推進,才能盡速恢復東方醫學。
今年初,成功大學的「放鬆生理學」(由本人開授,介紹孕育太極拳的中西醫學原理兼練放鬆功夫)特邀湛老師蒞臨指導,希望共同推動東方醫學落實於普羅大眾,減少吃藥打針,有如道家「能嬰兒乎」的返老還童,還汝赤子之心;一生健健康康,有如《內經》所言「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而去」,瀟灑人間走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