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百大
學習,不只在教室:一群高中生的海外學習經驗

學習,不只在教室:一群高中生的海外學習經驗

  • 定價:260
  • 優惠價:9234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20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轉個彎,世界大不同!

  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因為路上的學習和生活經驗是書本所無法提供的。

  有一群學生選擇了離鄉背井,住在海外接待家庭,真正體驗與了解課本上所沒有的生活和文化。

  結束一年交換學生生活之後,這些孩子脫胎換骨,連他們的父母都為之嘖嘖稱奇。

  本書除了有這群交換學生的生活和文化體驗分享,說明他們如何從親身體驗和融入當地文化而培養出國際觀,進而更深切體認台灣之美與中華文化的好,最重要的是,他們擁有之前所缺乏的獨立自主能力,以及更寬闊的胸襟!   

  高中交換學生的目的在哪?語文學習當然是重點之一,但那只能算是附帶的,最重要的其實是培養國際觀、培養民胞物與的精神、真正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從生活和文化體驗真正了解自己國家的精髓,以及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

  聽起來很難,但是從書中孩子和父母的經驗分享便可以知道,這些其實都在一年的交換生活中會慢慢培養出來。

  許多學生到了國外,便成為文化小大使:生平第一次穿上旗袍、唐裝;用英文介紹中秋節、端午節、中國年;做幾道色香味俱全的台灣菜或中國菜請接待家庭,煎蔥油餅(取名叫Chinese Pizza!),甚至在學校開中國菜美食料理課;教書法、幫美國人取中文名字;帶500張彩印單面千元鈔票,另一面以英文介紹中國春節的由來,放入紅包在農曆年發放……更有奧克拉荷馬州(Oklahoma)一個學校因為台灣交換學生Juliet所呈現的台灣之美,讓全校師生都訂做台灣T-Short,上面印出大大的中文字「臺灣」以及「We love Taiwan because we love Juliet」!

  還有,因為社區服務以及跟其他國家交換學生的往來而了解到: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日常所需,其實在某些地區或國家,其實是生活奢侈品!於是這些學生便真正了解到其他國家的文化和生活背景跟台灣或自己的想像中有多大的差距。也在於跟各國學生的往來,便慢慢培養起國際觀,視野不再那麼的狹隘。

  也因為離鄉背井,生活上的大小事都要自理,這些學生也培養出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也都能真正了解父母辛苦、進而感謝父母為他們所做的一切。

本書特色

  本書談的是交換學生的教養與教育心得分享,除了有協會主任的分享,還有學生現身說法與家長的心得,強調的重點是,語文學習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學到的國際觀、態度與待人處世的能力。

作者簡介

國際愛優生文化教育交流協會台灣分會

  簡稱AYUSA。

  AYUSA為一非營利機構,成立於1980年,台灣分會則成立於1996年。在30年中榮獲美國國會捐助一千兩百萬美金,協助60餘國的35000名交換學生參與。受美國國務院監督,每年均獲國際教育基準局Council on Standards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Travel (CSIET)推薦為最高品質的交換生專案,並與國際同濟會(Kiwanis International)共同推廣。AYUSA抱持著世界文化交流,促進世界大同目標,經過30年來的努力,已獲得豐碩成果,得到各界佳評。

  AYUSA目前在全球設有18個辦事處及50多個代辦中心,於每年一月與八月兩期,安排甄選15歲~18歲半的優秀青少年由親善家庭接待並就讀。學生除了在語文能力方面突飛猛進,且完全融入異國文化及風俗習慣,培養國際觀,並透過參與各樣的活動結交朋友。AYUSA嚴格遵守交換學生規章,提供學生適當的服務,在多年來美國政府審核評定中屢獲獎勵。

 

目錄

推薦專文

走出教室,迎向世界 余艇
為孩子墊下學習的利基點 陳鐵虎

校長推薦

為孩子紮下地球公民的根基 台北市立蘭雅國中校長尤玉莞
交流,開啟教育的新藍海 明道中學校長汪大久
交換學生有益於培養多元文化素養和國際觀 台北市立大同高中校長李慶宗
出國能培養孩子獨立自主性格 台北市立內湖高中校長吳震東
交換學生的夢想與未來 台北市立麗山高中校長陳偉泓
全球化下交換學生的意義 台北市立大直高中校長楊世瑞
發展國際教育的新契機 桃園縣立大園國際高中校長鍾鼎國

家長推薦

瀟灑起飛前後的成長蛻變 冷莉萍
更寬廣的學習之路 張敬川
唯一能說的只有感謝 簡媽媽

前言

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讓孩子領受真正均衡的五育教育 張其正

第一篇  責任教育

我學到了

自己的決定,後果自己承擔
驕縱在家與在外驕縱,結果大不同
錢很快用完,接下來怎麼辦
孩子在家從不會甩門、尖叫,為什麼一出國都發生了?
沒有挫折就不是生活
在家不為自己負責,出外代價高

我有話要說

在家日日好,出外事事難 by Sophia
沒錢其實也沒關係 by Linda
最重要的是學會自信 by Sandy

愛的叮嚀

正視孩子的錯誤行為
不要不捨孩子吃苦受挫
讓孩子在家中就學會情緒管理
不輕易容忍孩子的錯誤行為

第二篇 多元教育 潛能激發篇

我學到了

生活中處處是啟動夢想的來源
專業科學家也可以是藝術大師
高度自我紀律,培養正向人格
沒有執行力,就沒有競爭力
教室外,蘊藏更多的學習樂趣

我有話要說

只要敢嘗試,就會有成果 by Amanda
環境沒法變,但心態可以變by Jim
書本教再多,也不如實戰經驗教得多 by Alex
我真的放心把他交出去 by Alex媽媽
思考,讓我成為一個獨特的人 by Todd
要著眼於長遠的目標而非短暫的利益 by Eleven
選讀台灣沒有的科系,人生彷如重新來過 by Jenny
透過旅行,我懂得去體會不同的感受 by Tim

愛的叮嚀

培養孩子的多元興趣
讓孩子的潛力得到最好的發揮
父母提供給孩子的視野,會決定孩子的未來

第三篇 將心比心 獨立成長篇

我學到了

開誠佈公能打開心結
人格全面發展才是真正的成績單
放手,才能訓練飛翔的勇氣
多做一件事,就多培養一項生活技能
越痛,越能明白忠於承諾的可貴
自己籌措學費,造就更努力的性格
將心比心對待他人
勇敢的孩子會自己找到出口
叛逆的孩子找到內心的平靜
未善盡保護物品的責任必須嘗苦果
學業資優生,生活低能兒
功課好卻漠視金錢價值
任性所做的決定往往錯誤百出
以暴制暴不能解決問題
過度寵溺讓孩子分不清是非對錯
學習當觀眾為別人喝采

我有話要說

分離的筷子,圓滿的結局 by Kevin媽媽
我真的體會到基督徒的mercy by Kevin
敞開心胸,面對世界 by Patrick爸爸
開啟孩子的視野與對生命的尊重 by Jason媽媽
十個月的等待是值得的! by Jonathan媽媽
勇敢築夢的女孩 by Sandy媽媽
戲如人生得盡力演出 by Leo
女兒的成長讓父母歡欣 by Katrina爸爸
像個嬰兒展開一趟新生之旅 by Tiffany
學會放手,更能傾聽 by Tiffany媽媽
這僅僅是開始 by Steven

愛的叮嚀

重視孩子的EQ與AQ,而非IQ
別讓孩子忽略金錢的真正意義
千萬別寵壞孩子

第四篇 跨國文化 入境隨俗篇

我學到了

憂鬱症病人豁然開朗
避免誤觸當地禁令引禍上身
在沒有限制的天空,不斷向未知的極限發展
全身包裹暖暖的愛
我不認識你,但是我謝謝你
盡早讓孩子具備獨立生活的能力
用對方的語言溝通才能達到彼此心靈的契合
一句「吃飽了嗎?」反映不同文化
一張小卡片傳遞跨國文化精髓
認知差距以致引發誤解
跨越種族界線成為世界公民

我有話要說

學習傳統核心價值的一年 by Megan媽媽
交換生涯讓我學會關懷世界 by Jane
完全不同於想像的黑人文化 by Nicole
我成了擁有更強壯靈魂的世界公民 by Hua

愛的叮嚀

法治觀念很重要
感受困苦戰亂的世界使人更珍惜現在
互助的可貴
為客與待客之道一樣重要
為孩子的白紙人生增添色彩

附錄

申請高中交換學生需知──以AYUSA專案為例

 

推薦序一

走出教室,迎向世界

余艇

  台灣的高等教育,已由幾十年前的高門檻入學演變到今天的近乎義務教育,在幾乎人人皆可進大學的條件下,或許許多大學在素質上仍需提升,但整體上,因大學的普及化讓更多年輕人能受高等教育,其實是一個好的方向,在大學普及化的過程中,學校及師生都應該有多元思考,而不是學個專業或混個文憑就好。四年的大學生涯是生命中最精華的時期,如能把握,除了讀萬卷書,在有機會的時候更能行萬里路,相信出社會後,無論是否畢業於名校,都應可有良好的立足點及競爭力。

  本基金會長期推動國際學術人才交流活動,並致力於世界和平之國際性組織策略聯盟,推動地球無國界計劃。近年來承辦AYUSA教育交流協會學生出國前行前訓練營,深刻感受到出去洗禮過後回來的高中生與即將成形生澀的台灣同學,相形下,返台同學那一份大方、自在、自信與成熟,真讓人有種「三日不見,刮目相看」的感覺。張主任曾告訴我一位學生與老師的對話讓我印象深刻,一名高中交換學生,在海外生活一年後,於暑假返台,回到原校就讀高二,在走廊上,一年不見的老師看到他,便向前打招呼並問了一句:「嘿!出去了一年都沒什麼變嘛!」這名17歲的高中男生神情自若的笑著回答:「老師!我變的地方是你看不到的!!」

  身為領袖社的秘書長,加上長期帶領一群本科系的研究生,總希望也有機會能看到我的學生在教室以外,經歷一些挫折,面對一些成長,然後假以時日回來告訴我,「老師,我經歷了你看不到的改變與成長」。

  基金會長年推動兩岸交流,本人見到許許多多大陸所謂優秀學生。於此,我更深刻感受到,與中國相比,E世代的台灣年輕人所擁有的優勢,將不再只是專業或高學歷,大格局、國際視野與多元的生活經驗,才是我們能夠與大陸優秀學子並駕齊驅、甚至超越他們的地方。身為高等教育的老師,希望此書可以帶給更多年輕學子一些刺激,更希望能鼓勵他們背起行囊,走出教室,走出台灣,迎向世界。

  (本文作者為世界領袖教育基金會理事長,國立交通大學應用化學系教授)

推薦序二

為孩子墊下學習的利基點

陳鐵虎

  我們為人父母期盼子女成龍成鳳無不絞盡腦汁,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類拔萃,從小除讓孩子學繪畫、鋼琴、棋藝等才藝之外,還讓孩子學習美語、珠心算等,且協助孩子更有創造力、想像力,總希望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除了幫助孩子培養獨立思考之能力外,也寄望孩子們將來面臨強大的國際競爭潮流下,能力爭上游,嶄露頭角,出人頭地。

  如今,時下最夯的莫過於到世界各地去交換學生,許多家長都鼓勵孩子出去當交換學生,一來,可以給孩子最佳的語言學習環境,二來,更可以讓孩子有足夠的國際觀,對於孩子更能增廣見聞,拓展視野。有機會讓孩子到世界各國去實地了解各國的生活、文化、風俗、習慣,尤其是歐美等西方國家的教育與國內的教育制度有極大的差異,甚至對孩子的潛能激發,更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值得我們省思,效法與學習。

  (本文作者為台北市高中高職家長會協會理事長)

校長推薦一

為孩子紮下地球公民的根基

臺北市立蘭雅國民中學校長 尤玉莞

  21世紀,全球化地球村的年代,拜網路無遠弗屆之賜,讀萬卷書,也可上網看遍萬里路,甚至與遠端人互動;但這些終非實境,少了行萬里路的真實體驗感。交換學生計畫,以寄宿家庭方式提供溫馨的住所、家庭的照顧,讓孩子不必單槍匹馬獨闖他鄉,減少文化隔閡、生活適應與語言表達等挫折感,當然也降低了父母重重的擔憂。而交換學生就地就學,在與多元同儕互動過程中,得以有"living to live together"的學習機會,孩子透過此跨文化的學習歷程,能發現自我及存在的價值、深化對自已語言文化的認識、同時學習到國際化:如外語溝通、異文化了解等能力。因著這些能力的學習,他得以珍愛自我國家的在地文化,也得以懂得欣賞多元異國文化。期待在「AYUSA國際愛優生教育交流協助會」的努力下,參與的孩子們皆能開拓國際視野、獨立而不離群、自信而不驕傲,紮下地球公民的根基。

校長推薦二

交流,開啟教育新藍海

明道中學校長 汪大久

  在國內,一波又一波的教育改革不斷往前走,當多數家長、學生對教改仍充滿「教」與「學」的疑惑及辯證時,我和明道中學教育團隊卻始終認為,教育應不只是教孩子「如何讀書」,而是應培養其「帶得走的能力」,才能讓他在未來的生涯中站穩腳步。因此我們堅持以多元學習、適才適性為目標,給孩子更多豐饒養份,使之成長茁壯;希望孩子不僅成為具競爭力的世界公民,更是一個「未來在等待的人才」。

  我始終認為,加強國際交流,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唯有與其他地區或國家的人實際接觸交流,真切地對話、看見、感受,才能明白世界遠比我們想像中更大。所以在明道中學,我們放眼全球,將「國際視野」融入教育理念中,不但積極辦理各項國際交流活動,定期與美國、英國、澳洲、法國、日本及新加坡等多國師生互訪;寒暑假更舉辦各種海外教育旅行,讓學生積極地走入國際社會、拓展視野,與世界接軌。

  欣見《學習,不只在教室》一書出版,本書揭櫫的理念,與明道中學的辦學理念完全一致,我不僅喜悅地閱讀它,更樂於推薦它,以與所有學生、家長及教育工作者分享,期盼透過本書的書版,能為更多學子打開視野,看見教育的藍海。

校長推薦三

交換學生有助於培養多元文化素養和國際觀

台北市立大同高中校長 李慶宗

  對學生、家庭、學校、社會來說,「交換學生」,基本上是利多於弊,正面效應更多一些。

  在國際村、全球化的時代裡,讓學生體驗不同的族群、文化,有助其開拓心胸、打開眼界。雖然網際網路已是無遠弗屆,但是,面對面的教學還是比虛擬的要來得直接,而且立即。因此,十幾年前,個人即開始積極推動國際交流,與美國、日本、新加坡交換學生,也透過扶輪社的青少年交換計畫,與美國、歐洲、日本交換學生。因為,這對孩子而言,除了語文是最直接的學習之外,對於多元文化素養和價值觀的培養尤其有幫助。

  本校經常性與外國學校互動、交流。如二○○九年七月,大陸珠海一中管樂團即至本校進行社團活動交流。近年,日本高中盛行來台進行教育參訪活動,在教育部的安排下,二○○九年十月,日本神奈川縣立厚木西高等學校有二百餘位師生至本校參訪;二○一○年六月,大阪府立今宮高等學校也有二百多位師生來訪,讓孩子收穫相當多。另外,由於個人非常支持、鼓勵交換學生,因此本校設有國際交流社,與美國密蘇里州的高中進行視訊交流。

  事實上,交換學生需要長時間,效果才會顯著,但是還得要考量時間限制和經濟負擔,尤其臺灣仍有升學壓力,去一年就耽誤了一年。但是,有一失必有一得,收穫會更多,而且,交換學生在未來會比較有意願到國外求學。不過其中的利弊得失,還是得由學生和家長一起討論、考量。

校長推薦四

出國能培養孩子獨立自主性格

台北市立內湖高中校長 吳震東

  台灣的學生出國當交換學生有兩個好處:

  第一,是能開拓全球視野,離開成長的地方,透過親身體驗、融入當地社區與家庭生活,感受當地的人文生活,學習到更多、更廣的國際知識及教育,充分成長,因此,有的人從國中就開始,前往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家,到一個陌生的國度,對於培養獨立性格也有幫助,畢竟,「在家日日好,出外事事難」,尤其是一年的交換,更容易養成獨立自主的性格。

  其次,可以轉換到一個陌生但奮鬥向上的環境裡,這會產生同儕效應,甚至強烈刺激,讓孩子無論在課業或學習上產生主動求知的動力,以及在學習方法、時間管理上的看齊,當然,前提是要慎選學校。

  要提醒的是,孩子要出國,除了要在經濟上考量,最要關照的是父母的放心。

  外國也有很多交換學生來台灣的,一樣的,也是少了一些篩選機制,因此有些狀況,對我們的學生產生不良影響,亟須要注意,而這需要政府和姊妹校的力量搭配,因為姊妹校有這個義務,也才會有約束力,達到交換學生的目的。

校長推薦五

交換學生的未來與夢想

台北市立麗山高中校長 陳偉泓

  臺灣的孩子,多數受到父母家人親密仔細又無微不至的照顧。除了因為父母親希望給下一代更好的幸福外;另一方面,父母親希望孩子們能專心用功,努力求學,考取好學校,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這種現象普遍存在,也造就了臺灣現在的高中生樣貌:你不能說他們教養不夠,因為他們總是能彬彬有禮的與您對話,但也總覺得在某些時刻,他們好像會忘了什麼是「禮節」;你也不能說他們不懂事,因為他們從網路、媒體和周遭同儕所學到的許多事,我們都還不太清楚呢! 若是談到「待人接物」,他們有時候為了勇於表現自己,而忽略了尊重他人或長輩,則是司空見慣的事呀!

  您若恰好是有這種感覺的爸爸媽媽,也恰好有機會讓您的孩子參加國外的交換計畫,我會贊成可以考慮看看,這或許也是讓孩子快速成長的絕佳機會。本書提供許多交換學生親身的經歷,說明了為期將近一年的交換學生計畫,有可能使您的孩子更為獨立、自主;更懂得如何與人溝通和相處,發展出成熟健全的人格,也有可能因接觸異國文化而學會尊重、有責任感並融入多元文化中,進而可能激發更多潛能並因而啟發生命的夢想,並找尋到個人未來發展的生涯方向。

校長推薦六

全球化下交換學生的意義

大直高中校長 楊世瑞

  Thomas Friedman先生在2005年出版《世界是平的》一書,此書上市以來,不但震撼美國國內,也在世界各地掀起風潮:全球化一詞不但人人朗朗上口,這個概念快速被大家所認同;世界各國無不更加關心教育,重視人才培育,以加強下一代的競爭力。

  臺灣位在環太平洋區的東亞,和日本、韓國、中國、越南等國一樣,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家長非常重視子女的教育,認為接受優質教育是立足社會尋求良好發展的基礎。家長不但為孩子尋找好的學校、規劃孩子多元學習的課程,在經濟條件允許下,不惜花費重金送孩子到國外,尤其是歐美紐澳地區,接受短期遊學甚或更長期的交換學生計畫,以擴展孩子的視野,增進孩子的語文及生活能力。

  由於長期在高中服務的關係,我常接觸到交換學習的學生;無論是從其他國家來臺灣學習中文,或是自己的學生出去增長見聞接受挑戰。以十五、六歲的年紀,要面對語言的隔閡、文化上的差異,確實需要勇氣;但是,許多孩子展現出來適應環境的能力以及面對艱難的韌性,也再再令我折服。突破之後,這些生活上點點滴滴的歷練,都有可能成為他們未來因應各種變化的本錢。

  《商業週刊》1170期以很大的篇幅探討是否要去中國念大學,訪問不同的人士,看法也各不相同;同樣地,交換學生計畫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也需要審慎評估,因為孩子的個性與適應能力各不相同。只是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提供孩子完整的資訊後,請留給孩子做決定的空間。畢竟,人生是無法由他人替代去經歷的。

校長推薦七

發展國際教育的新契機

大園國際高中校長 鍾鼎國

  「地球村」對台灣的多數學子或許只是一個「名詞」,但對AYUSA的交換學生而言,它不僅是一個讓人學習獨立、創造國際觀的「動詞」,更是一個描述實際經歷國外生活、體現異國文化的「形容詞」。

  傳統的高中教育在考試領導教學的氛圍下,多數強調學科的學習,難有形塑國際觀及文化認同的養成,對於語文的學習亦多侷限在考試所需的紙筆測驗上,高中生難有國際視野的開拓;大學階段除專門科目的學習外,交友、休閒及開展社會關係更幾乎佔去所有大學生的時間,對於國際視野的養成與異國文化的了解往往在學習力最強的階段被忽視,難怪台灣學子的國際化程度比起亞洲開發國家而言相對較低,亦值得教育單位多加省思。

  本書的內容描述學生國外學習、寄宿的種種體驗,更帶領同學進一步思考人我互動的尊重與責任心的養成,這是一般學校學習所學不到的。AYUSA帶動了台灣高中生國際視野的開拓,體驗異國文化並訓練其獨立生活,增強學生適應環境的能力更開拓人生的視野,對於海島型的台灣而言,是一股刺激進步的源頭活水,更是發展國際教育的新契機!

家長推薦一

瀟灑起飛前後的成長蛻變

冷莉萍

  一直以來,我的教育原則都是讓孩子成為一個有自己夢想敢作夢的自由人,保有原來的自己,不一定要照著別人的路及現有制度走,希望他們不設限地飛揚!這個前提是已培養好堅毅的執行能力,當然,在每次瀟灑起飛前後,也面臨脫層皮般的痛苦蛻變過程……

  交換學生看來輕鬆出國,但要通過英文測試,事前的準備得花許多時間,女兒的同學很不解地問:「考英文你看英文」、「考數學你看英文」、「考地理你看英文」、「都考完了,你為什麼一樣在看英文?」這些說明了孩子一點一滴的努力與堅持。

  女兒到了美國,在交換家庭全英語的溝通已不易,用微笑,猜肢體語言,加上場景幾天後也能猜到意思;但到了學校、教室,翻開書本,老師又快又有腔調的英文講授專業科目,就真的鴨子聽雷,滿臉疑惑。回到家,坐在書桌前,每個字都需查字典,全部查完幾個小時過去,仍看不懂大意,二行眼淚不禁落下!班上也分不清誰是誰,因為同學名字都很像,有很多個瑪麗,很多個約翰!

  語言適應外,還要學會主動,學會擁抱,不熟裝熟,找話題進入同學既有的圈圈裡,在台灣完全不曾想到的事,這裡要破冰匍匐前進,在台灣明明不是外向的個性,在這裡不主動是交不到朋友,內向硬要變外向。

真正的友誼來自真誠的心

  兒子今年送給老爸的生日禮物是多益TOELC 970分成績單(滿分是990分),孩子回憶英文進步的原因,除了出國前幾年來的用功,在美國時選讀商用英文外,還有在籌備台灣文化週介紹台灣,以及發起募集英文童書,跟全美台灣交換學生聯繫溝通,這些過程必須爭取演講的機會,不停地打電話連絡很多人,常常要表達及嘗試,要請各種人幫忙,因而循環出許多磨練的機會!以下是兒子在異地求生的方式──

  那年一個人在德州達拉斯機場轉機時,班機延誤又臨時換了登機門,你根本就聽不懂機場廣播,只好用萬能的雙手加上三寸不爛英文纏著機場地勤伯伯不放,最後也安全抵達。你剛上課時無法聽得懂老師又快又滑的南方語調;看到全部原文的課本,就像無字天書一樣,第一天你考了個十分(連猜的都比你高分),第二天你考了二十分;半個月後,你終於發揮應有的實力,拿了個八十分;再半個月,你終於拿下了全班第一名;現在你有了與世界溝通的一扇窗戶!

  在新世界的旅途中,交了許多朋友,有些到現在還時常與你分享生活的點點滴滴,有些則長存在你的記憶中,有些雖然不見得有名字,但也在你心中激起了一小圈漣漪,你也明白了,真正友誼是來自於對人的真誠,超越語言及文化的隔閡。

  而你也為這個世界,這一塊土地做了些小事。在假日,你選擇與美國的家人一起為荒涼的土地種上一棵棵樹苗,你還學會了如何與土地溝通,和樹林互通情感;因為你知道,在維吉尼亞的森林裡,溪流的靈性和野鹿的野性是源源不絕的;你不再害怕子夜的黑暗及凜冽,因為天上的星星會給予你光明和安心的歸屬。

  在歸國前夕,你為祖國的兒童們募集了上百冊的英文童書。雖然到現在我還是不瞭解,你到底是吃了什麼熊心豹子膽,敢在二百個人前面用簡單的英語介紹祖國台灣的山水人文,然後四處奔走圖書館募集童書,在你把整箱整箱的書寄回台灣的同時,相信你也是被大家無私的愛感動吧!

準備一顆主動積極投入的心!

  我熱心介紹有緣的朋友鼓勵他的孩子當交換學生。很幸運的,朋友的女兒7、8月要出發了!朋友問我:「買幾件上衣、褲子、鞋子才夠?要不要帶電腦?要不要帶手機?」「中午一餐飯多少錢?中午學校都吃什麼?有什麼菜色?」

  想起第一次幫兒子準備行李時,也是細膩到什麼都想讓他帶去,也想起自己第一次自助旅行時準備行李時總怕漏東漏西。有旅行經驗的妹妹告訴我:「就準備行李這件事來說,永遠沒有準備好的一天!」

  今年8月,女兒將再啟程去德國當交換學生,我又要開始幫忙準備行李了;準備什麼呢?以過來人的經驗,我建議要準備的是:「一顆主動積極投入的心!」將心比心,反過來你若是接待家庭,敞開家門時,你會喜歡一個孩子帶來滿滿的幾大箱個人行李呢?還是他帶來一顆願意分享祖國文化、積極投入你的家庭生活的孩子?你會喜歡一個包水餃、做糖醋排骨、麻婆豆腐、蚵仔煎等台灣小吃與你分享的小孩?還是關在房間打電腦、講手機的小孩?你是喜歡看到一個孩子為你的家鄉維吉尼亞州犧牲假期一起種下80株大樹、並為他的祖國台灣企劃構思替偏遠山區原住民小朋友募集3000本英文童書?還是只想到自己,個人衛生習慣不好,也不分擔家務的小孩呢?

  所以孩子二大件行李中,只有一皮箱是個人衣服供一整年替換使用,另外一箱全是文化交流的東西,裡面有介紹台灣人文風情的光碟、介紹慈濟的彩色摺頁、家人一起合作的靜思語中國結小禮物,桌面及A4大小的中華民國國旗、出發前臨時惡補幾回的廚藝……,二個孩子陸續做了一頓又一頓豐盛的中秋大餐、新年大餐,辦了「台灣文化週」展覽及演講,自願承擔家務,刷馬桶、洗碗盤,元宵節也收到台灣寄來的燈籠,可以教外國友人提燈籠。所以原以為回台時會有一個空箱比較輕鬆,卻仍是被塞的滿滿的,但裡面不再是個人衣物,而是換成來自學校、家庭、朋友、社區滿滿的愛,各式各樣形形色色的禮物,有一顆簽了名的足球,有人一針一線縫了幾個月的百衲被,有美國國旗、有小鼓、有一趟免費芝加哥之旅(因為女兒爭取而參加論文比賽的獎品),及一份來自美國白宮的布希總統志工獎獎狀。

交換學生一年是家庭教育期中考

  交換學生是我教育孩子裡的最重要的選擇。「易子而教」是重點,因為離開熟悉的環境,沒有可以吃定的父母,孩子無從耍賴,只能積極主動因而成長,但其中又有接待家庭無私的愛守護著;這種關係某方面更客觀且理性,這是在父母身邊不容易培養的。有時父母的愛太多,不敢放手,孩子在國外多了許多嘗試的機會,自己作主的練習多了,反而容易養成自動自發的習慣;另一方面,孩子也因而更珍惜及想念遠方的父母,原來以前唾手可得還嫌囉嗦裡充滿無限的愛。

  此外,這也算是「家庭教育期中考」。孩子住到別人家裡,剛好是一種檢視。在接待家庭中,孩子的優缺點無所隱藏,清楚而客觀的呈現,為人父母者剛好可以藉此正視孩子的行為,否則等到孩子進入社會,發生問題時,就不是學校師長和父母可以忽視或寬容的問題了!

  「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是另一個教育重點!讀萬卷書是在一張桌子前閱讀別人的思想和經驗,就算全背起來,也只是長了腳的書櫃!最重要的是建立起自己的想法及感動,行萬里路能感受不同的空氣、建築、食物、氣味、溫度、文化……是全面且第一手的感動。

  親子同行的自助旅行讓孩子打開視野,發現世界不是想像中的大,回國後注意力也不像以前侷促在身邊的事物;而交換學生待的時間更長,更能深入探索思考,也發現外國月亮不一定比較圓,不論膚色、種族,每個人一樣都只有24小時,但透過努力,每個人都能擁有自己的一片天!

2010年5月

(本文作者為閻華和閻虹的媽媽,閻華於2007-2008年至美國維吉尼亞州當交換學生,2010年甄選上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台灣大學和清華大學,閻虹於2008-2009年至美國當交換學生,2010年8月即將再次前往德國當交換學生)

家長推薦二

更寬廣的學習之路

張敬川

  2004 年在一場說明會中結識張其正主任,從交談中,我感受到他對年輕朋友的熱情與教育的理想,因而開始留心交換學生的相關訊息。此後數年間,自己的小孩與幾位學生,先後都以交換學生的身分,經歷了一段精彩的學習歷程。自己也以父親與老師的立場,見證了他們的成長,甚至也因而拓展了自己對教育工作的視野與目標,在此願就個人一些經驗與想法,與大家分享。

  從事高中教育工作多年,接觸過不少優秀的學生。他們具備優異的天賦,擁有不錯的學習成績。但是,面對學習,真正能夠樂在其中的人不多。他們有理想、有抱負,敢做夢、敢冒險,但我們的教育環境,升學重於一切,考試分數幾乎就等於學習成就。於是學生穿梭於學校、補習班與家庭之間,擔著沉重卻又無奈的學習包袱。大多數的年輕人有著相同的壓力和夢魘,卻缺乏屬於自己的特殊成長經歷,造成生活經驗與思考同樣貧乏。大人們往往指責年輕的一代是草莓族,卻沒注意到,我們其實沒能給他們充分的機會去發展自我。

  女兒宇凡因為討厭臺灣教育無止盡的考試而選擇成為交換學生。雖然只有15 歲,仍然不顧父母的擔心與焦慮,堅決地背著行囊踏上異國的土地。一年之後,人平安回返,但骨子裡彷彿變成了另一個人。由於身處異鄉,無法如在家般任性,她學會什麼時候該爭取自己的時間,什麼時候該配合家人的作息;因為是班上少數的亞裔學生,所以她常常要向師長同學介紹台灣的種種民情風俗。這些經驗,提供了許多思索與沉澱的機會,讓她比較東西方生活文化與價值觀的差異,也重新反思自己成長與學習的過程,並學會規畫自己的未來。

  秉中在我任教的學校當中,成績不算突出,喜歡發表意見和看法,卻不易受到肯定。經過一年的交換學生生涯,回國後重新在校園裡見到他,眼神中充滿了自信,也不像出國前那般浮躁。簡單聊了一下,才知道他在美國的表現很好,特別是服務的熱誠,頗受到寄宿家庭與師長的好評。但真正讓我驚艷的,是他在談吐中所流露出的沉穩與條理,那是我之前教他時所不曾見過的。

  我曾經反思,為什麼經過交換學生的經歷後,這些孩子的成長如此驚人? 現有的環境難道不能教給年輕人更多的東西? 我推想,或許身處在不同的環境,才能激發他們更多的潛能;或許有不同文化的刺激,才能讓他們更清楚地思考自己的文化來源與背景;或許因不同的生活經驗,讓他們能更客觀的從不同角度來判斷事情;或許沒有原生家庭的庇蔭,他們才更加獨立,並學會自己面對困難與挑戰。不管真正的答案是什麼,我相信,交換學生真的為青年朋友提供了一條更寬、更廣的學習道路。

2010/5/23 於台南

(本文作者為台南一中國文老師,也是交換學生家長)

家長推薦三

唯一能說的只有感謝

簡媽媽

  七年前,高二的大女兒要求參加美國交換學生,我們夫妻討論著要不要讓她去,想想讓她去好了,過兩天想想捨不得,又告訴她不要去好了。經過幾天孩子的要求,又心軟的說好吧讓你去,過幾天聽朋友說女孩子一個人在國外太危險了,又對女兒說妳還是不要去好了。就這樣,去?不去?反覆了十幾次,最後在AYUSA張主任的說服下,才不捨的讓女兒參加,從此也改變我所有孩子的命運。

  大女兒遇到非常好的摩門教家庭、好的學校、好的同學,加上自己的努力,也在美國完成大學學業。有了大女兒的經驗後,輪到二女兒就沒想那麼多,她國中畢業就參加交換學生的活動。一直到她回來,才知道她寄宿家庭的媽媽脾氣很不好,常生氣甩東西、罵人,但二女兒說:「你們在那麼遠,讓你們知道,只會讓你們擔心,而且學校有好多好朋友,不想離開他們。」最重要的是,一比較,她才知道自己的媽媽有多好,所以寄宿家庭的好壞不是從單方面來看。

  輪到老三時,剛開始一切順利,後來寄宿家庭又接待一位交換學生後就變了調,兩個人相處出現問題讓老三悶悶不樂,和社服人員溝通時可能也出現問題,就這樣被帶離開接待家庭,暫時住到另一個社工家。可想而知,我們當父母的知道時心裡有多急。張主任與美國方面聯絡、我們也和孩子溝通,令我感動的是,孩子靜下心來思考,畫了一張圖表,分析如果做什麼決定會有什麼影響。離開五天後,他決定回去原寄宿家庭,重新和家人相處。一個十六歲的青少年可以這樣處理生命中的一個危機應該是此行最大的收穫。老四的一年也平順度過,不過回來後,覺得他比以前活潑許多,應該是比以前更有自信吧。

  今年輪到老五,沒錯,我有五個孩子,而且都參加AYUSA。家中的經濟小康,但我們的想法是,與其留遺產給孩子,還不如投資在教育上,培養他們擁有國際觀、獨立的個性、有挑戰困難的決心。看現在孩子們在工作、課業上的表現,都讓我感到欣慰。

  這幾年來,我一直心存感激,感謝照顧我孩子的寄宿家庭成員、學校的老師、同學,你們豐富了我孩子的生命,還有張主任當初的堅持,改變了我五個孩子的命運,現在更能體會書中所寫的:「要感謝的人太多,那就感謝天吧。」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285622
  • 叢書系列:ViewPoint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5 x 21 x 1.28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我有話要說〉只要敢嘗試,就會有成果
by Amanda

我覺得在阿拉斯加這一年受到的影響,應該是增加更多的自信心,而且很有成就感,影響我最多的,是在學校交到12個國家的交換學生。我出國前是還算有自信,可是因為台灣教育體制的關係,能夠組織舉辦活動的機會和做志工的機會沒有在美國那麼多。我也學會從不同國家的交換學生角度看事情,以前可能覺得國際新聞很有趣,但就只有這樣,可是自從在各個國家都有認識的同學後,會發現那些新聞其實與自己息息相關,而不只是新聞而已。像是中東國家的學生,以前我以為他們全都是穆斯林,後來發現在美國同校的黎巴嫩學生是基督徒。

我本來選西雅圖或紐約,結果阿拉斯加的寄宿家庭選了我,我就去了,我算是很早就找到接待家庭的學生。很愉快,學習到很多,不過壓力很大,因為接待家庭的兄姐表現都很傑出,而且我的轟爸是教授。我們每天晚上都會在晚餐時討論學校課業,要等每個人都說完一整天的活動,大家才能下桌。原本他們要選德國的交換學生,因為轟爸曾在德國當交換學生,後來又要大陸的學生,可是那個女生只會拉大提琴。而我因為會音樂,也願意參加體育競賽,剛好符合這個家庭的要求—他們最注重音樂和體育,而且中文很重要,所以就選擇了我。

阿拉斯加當地其實沒有很多文化活動,較多的是野生生態,帶有一點點俄國的氣氛,因為曾屬於蘇俄。一開始,我本來只打算舉辦台灣展,因為當地有華聯會,我在那邊當助教,學校也有三位AYUSA 的台灣交換學生。後來我跟校長和主任談,他們希望讓學生認識更多國家的文化,我讀的East Tenchorage High School 是全阿拉斯加最多種族的學校,亞洲人就占了五分之一,白人反而是少數,因為種族比較多,也曾發生過亞洲人與黑人拿刀互捅的事件,但都是特例!

台灣展的部分,我們以蝴蝶作為主題,也介紹了飲食、學校、歷史、觀光。因為是高中生,沒有介紹太生硬的內容,同學才會有興趣。我們也在學校自己弄了一個台灣週,我們三個AYUSA 學生,每天都穿不同的台灣衣服:像是制服、旗袍等。除了台灣週之外,我也向全校介紹華人三大節日:春節、中秋節和端午節。因為我的轟家很穩定,我的英文也還算好,所以比其他台灣學生多一些時間準備文化介紹。

我在美國這一年也參加了越野滑雪、越野賽跑和田徑等校隊。我比其他交換學生提早兩週到,是為了接受越野訓練,因為我的轟哥和轟姐都是校隊隊長。

我以後打算讀室內設計,目前已申請好大學,我有考慮先在台灣念書,再去歐洲進修,最後到大陸工作。

在美國這一年,我學到只要自己肯努力,就會達成,everything is possible(每一件事情都有可能),像我,在台灣時有氣喘,只敢短跑,到了阿拉斯加卻變成越野校隊;在台灣小提琴都沒有鑑定,去了阿拉斯加卻考進全州的管弦樂團。在台灣時,感覺沒有什麼機會,去了阿拉斯加之後,那邊的環境給我很大的空間,完成後便帶給我很大的信心。

台灣其實還是以課業為主,我去美國之前原本很討厭數學,因為覺得都是理論,到那裡選修自己喜歡的大學統計學,有很多實驗,表現得很好也很有興趣,於是就找回信心了。雖然現在回到台灣後不是每次都考得很好,但是我知道數學不只是在書本裡,而是可以運用在生活當中。

幸好有這一年,幫我了解自己大學想要讀什麼。去美國之前,我想要讀國貿或經濟,到了那裡因為轟爸是耶魯的經濟博士,我在交換學校也選修了經濟,因而發現那不是我想要的。台灣人對國貿或經濟都有一種崇拜,我現在就讀的武陵高中,大家都把那當第一志願,但是我去美國後發現自己真正喜歡的是藝術,喜歡的是實用藝術,而不是純藝術。我在那邊參加舞團和樂團後,發現自己不想把那些當專業,只是興趣而已。回台灣後,做了性向測驗,發現自己擅長3D 方面的東西,而且擅長組合東西和色彩燈光,所以就選了室內設計,這和色彩及組合事物有關。

很多交換學生去美國會碰到一些難題,但我覺得自己很幸運,較少碰到不好的事,不過也看到很多不一樣的社會面,像是有高一新生剛入學就吸毒過量死亡,或是舞團同學懷孕,在台灣時,這種事情比較少。我對學校的無障礙空間也感到驚訝,阿拉斯加學校每次聚會或演講都有手語翻譯,只要是全校師生出度的場合都有。

經過這一年,我相信everything is possible,我也相信world peace(世界和平)。只要敢嘗試,就會有成果。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感電出版全書系 任選2本82折,打主書《鋰戰:全球儲能競賽的未來真相 (電子書)》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投資理財書展
  • 年末電影展
  • 皇冠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