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繪本展
城市的勝利
  • 定價:400
  • 優惠價:936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320
折價券 領取折價券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為什麼世界上最富有與最貧困的人經常毗鄰而居?
  為什麼曾經不可一世的大都會卻淪為年久失修的衰廢市鎮?
  為什麼遠離城市的鄉居生活對環境的破壞更大?
  為什麼有這麼多聰明人推動這麼多愚蠢的城市政策?

  世界不是平的,世界是被人鋪築出來的。人類發明了城市,而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也開創了一波又一波的文明高峰。然而,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城市卻常被人們認為是骯髒、貧窮、不衛生、犯罪盛行、物價高昂、對環境有害的居住場所,但事實是否真的是如此?

  在這本粉碎迷思的作品中,哈佛經濟學教授格雷瑟將證明城市實際上才是世界上最衛生、最環保與最富裕的生活場所。格雷瑟在本書中探索古今中外歷史,足跡踏遍全球,挖掘出城市不為人知的運作狀況,與城市如何能為人類帶來最大的福祉。作者並分析已開發國家的城鄉排碳現況,進一步投射到中國和印度發展後對全球的衝擊,而引證出高密度的大城市將是人類唯一的救贖。

  格雷瑟大膽的報導、敏銳的分析與強有力的論證,為城市的重要性與光輝提供了迫在眉睫且具說服力的見解。他高聲疾呼,如果我們不好好發展我們的城市,無論我們身在何處,終將自食惡果。

獲獎記錄

  2011年《經濟學人》非文學類年度好書
  2011年《金融時報》商業類年度好書

作者簡介

愛德華.格雷瑟(Edward Glaeser)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他同時主持了塔布曼國家與地方政府研究中心(Taubman Center for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與大波士頓地區拉帕波特學院(Rappaport Institute for Greater Boston)。他也是曼哈頓研究中心(Manhattan Institute)的高級研究員與《城市期刊》(City Journal)特約編輯。格雷瑟研究的經濟學領域相當廣泛,包括城市、住房、種族隔離、肥胖、犯罪、創新制度與其他主題,他也為《紐約時報》的部落格Economix撰寫許多這類主題的文章。

譯者簡介

黃煜文

  一九七四年生,台灣大學歷史學碩士,現為專職譯者。重要譯作:《論歷史》、《世紀末的維也納》、《肉體與石頭》、《巴黎,現代性之都》、《發現成吉思汗》、《追尋歐洲小販的歷史旅程》、《孔子:喧囂時代的孤獨哲人》、《王者之聲》。

 

目錄

重新認識城市的光耀∕華昌宜
人口集中利於節能環保∕薛涌

導論:我們是城市動物

第一章:他們在班加羅爾製造什麼?
思想的入口港:雅典∕巴格達的智慧所∕長崎:日本學習西方知識的門戶∕班加羅爾如何成為一座繁榮的城鎮∕教育與城市的成功∕矽谷的興起∕明日的城市

第二章:城市為何衰退?
「鐵鏽地帶」是如何興起的?∕汽車時代之前的底特律∕亨利.福特與工業城市底特律∕為何出現暴亂?∕城市改造:一九七○年後的紐約∕科曼.楊的義憤∕科里效應∕高樓建築群∕繼續待在「鐵鏽地帶」∕從萎縮到偉大

第三章:貧民窟有何好處?
里約貧民窟∕飛上枝頭∕理查.萊特移居城市∕美國貧民窟的盛衰∕內城∕政策如何助長貧窮

第四章:如何創造無害的居住環境?
金夏沙的苦況∕治療生病的城市∕街道的清潔與腐敗∕道路越多,交通越不順暢?∕讓城市更安全∕衛生的好處

第五章:倫敦是個奢華的渡假勝地嗎?
規模經濟與環球劇場∕分工與咖哩羊肉∕鞋子與城市∕做為婚姻市場的倫敦 ∕什麼時候高薪成了一件壞事?

第六章:摩天大樓有何好處?
發明摩天大樓 ∕雷夫寇特的萬丈雄心∕管制紐約∕對高度的恐懼∕保存的危險∕巴黎的再思考∕雜亂無章的孟買∕三項簡單的原則

第七章:城市為什麼不斷蔓延?
在汽車出現之前的城市蔓延∕亞瑟.雷維特與量產住宅∕以汽車為中心來重塑美國∕歡迎來到伍德蘭∕解釋人們的喜好:為什麼有一百萬人搬到休士頓?∕為什麼「陽光地帶」的住房如此便宜?∕城市蔓延有何缺點?

第八章:最環保的莫過於柏油路?
田園生活的夢想∕骯髒的足跡:碳排放量的比較∕環境主義造成意想不到的結果∕兩種環保觀點:王子與市長∕最大的戰爭:讓印度與中國更環保∕尋求明智的環境主義

第九章:城市何以成功?
帝國城市:東京∕管理完善的城市:新加坡與加伯羅尼∕聰明的城市:波士頓、明尼亞波利斯與米蘭∕消費城市:溫哥華∕成長中的城市:芝加哥與亞特蘭大∕盲目求好的杜拜

結論:平坦的世界,高聳的城市
給城市一個公平競爭的空間∕以全球化來進行城市化∕培養人力資本∕幫助窮人,而非幫助窮地方∕城市貧窮的挑戰∕消費城市的興起∕鄰避主義的詛咒∕對城市蔓延的偏誤∕綠色城市∕城市的禮物

 

書評

華昌宜〈重新認識城市的光耀〉

  這是一本破除迷思、讚頌城市的書。它將長久留在城市研究者的書架上,因為作者的破立是基於與理論有關的各項實際數據論證,並且是在並列城市的缺失和它的光輝優勢後作出統盤評量後的結論。

  作者是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博學多才,著作等身,論文極豐。而本書是為一般讀者而撰,引用了無數實例,並不時以第一人稱來說明其城市經驗和觀察,特別著重在他居住過的紐約和波士頓。不過本書引證的範圍遍及全球並跨越歷史,涵蓋了成熟的歐美都市及快速發展國家中的城市,並對比了成功、失敗、以及轉型是否到位的城市範例。

  城市可說人類社會中發展出來最複雜的一個組織。它的機能及正面功能和負面副作用交替互動,使得人「不識盧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極難認識其整體而不偏不倚地評斷其功過是非。本書作者則憑藉其經濟學素養,將使人困惑的因果關係釐清後再作評斷,解釋了諸城市盛衰的原因。總體結論則是無論是已開發或開發中國家,城市相較於鄉村是「使我們更富庶、更聰慧、更環保、更健康和更幸福」。他的結論均有資料為證,但這樣清晰斷然的宣告也需要勇氣,因為長期以來對城市,尤其對工業化後的大都市的一般論述,基本上是以負面為主。

  不僅為了更有效率的生活和生產,作者更從環保生態的觀點列舉數據證明高密度城市的優點,因為低密度的生活生產浪費了更多能源在交通上。傳統環境主義的主張實際造成了更大環境傷害。作者從已開發國家的城鄉排碳現況,進一步投射到中國和印度發展後對全球的衝擊。高密度大城市是人類唯一的救贖。

  本書會引發議論,但無疑將帶來深遠的影響。若能將本書從頭至尾細細讀來,並順手做成劄記,則必大有收獲,因為書的內容是如此豐富,涉及了都市的各種課題(堵塞、房價、衛生、犯罪、貧民窟、學區、保存、移民……),不啻是一本有關都市問題的小百科全書。何況書中夾插了極多涉及人與事的趣味軼事之歷史資料,使人讀起來興趣盎然。且作者對每一課題的檢討都是基於犀利的經濟分析,將是∕否(有資料證明)與好∕壞的價值結合,使其結論難以駁斥。更重要的是這些分析結論是從全民和全社會的效果來著眼,而非從一部分人(特別是龔斷輿論的菁英市民觀點)來看事情全貌。隱藏在論述後面的是一個各類都市發展型態的通盤性社會益本分析。因為如此,本書未來會在全球各地都市計畫及空間政策辯論時常為引據或參考。
 
……(更多內容請見本書)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1355078
  • 叢書系列:EARTH
  • 規格:平裝 / 400頁 / 16k菊 / 14.8 x 21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摘自本書導論〈我們是城市動物〉
在美國,有兩億四千三百萬人,擁擠地住在占全美面積百分之三的城市裡。在日本,有三千六百萬人生活在東京這座全世界生產力最高的大都會地區。在印度,有一千兩百萬人居住在孟買市中心,而中國上海的規模也與孟買不相上下。地球的空間如此廣大(光是德州的面積就能容納全人類居住,每個人還能擁有個人住宅),而我們卻選擇住在城市。雖然長途旅行越來越便宜,從歐札克到亞塞拜然的遠距通訊也越來越便利,卻有越來越多人聚集在擁擠的大都會地區。在開發中世界,每個月有五百多萬人湧進城市,到了二○一一年,全球將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裡。

從蘇格拉底與柏拉圖在雅典市場論辯以來,城市,這群點綴著地球的稠密團塊,一直是帶動創新的引擎。佛羅倫斯的巷弄賜予我們文藝復興,伯明罕的通衢為我們帶來工業革命。倫敦、班加羅爾與東京之所以有今日的繁華,來自於他們創新思維的能力。在這些城市閒逛──無論是走在鵝卵石人行道或棋盤式街道,還是繞經圓環與行經高速公路──等於親身體驗人類進步的過程。

西方富國的城市從工業時代末尾的動盪不安中存續下來,現在它們變得比以前更富裕、更健康,也更吸引人。世界貧窮地區的城市正急速擴展,因為都市密度提供了最清晰的脫貧入富之路。雖然科技突破造成距離的消滅,但世界終究不是平的,而是鋪設出來的。

城市勝利了。但是我們許多人從個人經驗中得知,有時城市鋪設的道路會一路通往地獄。城市或許贏了,但太常看見的是市民輸了。城市人的童年充斥著各種不尋常的人物與經驗,有些令人回味無窮,例如孩子從第一次單獨搭地鐵中獲得權力感;但有些則不是如此,例如第一次遭遇都市槍戰(這是三十五年前我在紐約市上小學的難忘經驗)。有第五大道,就會有孟買的貧民窟;有歷史悠久、菁英聚集的巴黎索邦大學,就會有裝設金屬探測器的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高中。

事實上,二十世紀下半葉,也就是工業時代結束之時,許多美國人發現城市不總是光鮮亮麗,有時也充滿骯髒污穢。我們能從城市學到多少教訓,將決定我們這些城市動物是否能在未來開創嶄新的城市黃金時代。

我對城市世界的熱情,是被前紐約市長艾德.柯奇(Ed Koch)、前洋基隊捕手瑟曼.蒙森(Thurman Munson)與前紐約愛樂指揮雷納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生活的紐約開啟的。我在大都會的童年經驗,激勵我在往後人生中試圖了解城市。我探究經濟理論與資料,也走進莫斯科、聖保羅與孟買等地的街頭,我閱讀了各個大都會熙熙攘攘的歷史,與城市居民生活工作的日常故事。

研究城市會讓人廢寢忘食,因為人們很容易從城市中發現有趣、重要且經常讓人頭痛的問題。為什麼世上最富有與最貧困的人經常緊鄰著住在一起?為什麼曾經不可一世的大都會會淪為年久失修的衰廢市鎮?為什麼有些城市能戲劇性地東山再起?為什麼有這麼多的藝術運動會在特定時刻於特定城市興起?為什麼有這麼多聰明人推動這麼多愚蠢的城市政策?……

會員評鑑

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18/06/14
你喜歡城市還是鄉村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見仁見智,有人渴望郊區牧歌式的田園生活,有人熱愛不夜的大都會,儘管如此,21世紀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全世界都市化的程度越來越高,鄉村人口移往城市尋求更好的生活,作者是一位哈佛大學的經濟學教授,他寫下這本書的主旨就是:[城市是人類生活型態的最好選擇。]

我不知道你們對城市是否有一種獨特的情懷,與人聊天時,特別是跟老外聊天,通常都會問你從哪裡來吧? 只要聽到一座城市的名字,心中就會自動浮現關於那座城市的印象。我從柏林來~哦! 不過30年的時間,圍牆倒塌了,今日第三帝國的首都成為歐洲新創公司的樂園;我來自上海,民國年初外灘十里洋場的紛紛擾擾,是風雨飄搖之際國民政府的魔都;我住在雪梨,雪白的歌劇院,以及無懈可擊的海灣,往曼利海灘的輪船,給你拍攝雪梨天際線最美的角度…巴黎是花都,倫敦則有夏洛克福爾摩斯,紐約時代廣場的五光十色,搭配百老匯的歌劇,紙醉金迷的華爾街;佛羅倫斯是文藝復興的起源,烏菲茲(Uffizi)美術館除了典藏人類的瑰寶,還是梅蒂奇家族設立的辦公場所,為當代所有辦公室的原型(所以才叫office…跟Uffizi念起來很像)

總而言之,城市在人類歷史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作者在書中詳細闡述城市的特質和它的潛力,他認為城市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因為唯有將人們聚集在一起,思想的交流,面對面的接觸,才是激發靈感的來源。本書很像一本小的百科全書,除了細數城市的源流,案例分析,針砭時事,還給了許多都市設計的建議。

作者先介紹了雅典(哲學的成就)、巴格達(中世紀阿拉伯世界的知識燈塔)、長崎(日本維新的起點)當作歷史上的例子,這些城市匯集了當時的菁英,促成了許多歷史上的重要進展。至今,印度的班加羅爾成為閃耀的智慧之星,將人們聚集在一塊,能夠激盪出最璀璨的火花。

不過呢,不是每座城市都能大放異彩,最經典的例子就是美國的鐵鏽地帶,尤其是底特律,自從生產外移之後,彷彿變成一座鬼城。紐約其實在20世紀也曾式微過,但70年代後成功的改造,搖身一變再次成為多采多姿的大蘋果。作者分享了城市為何衰退的觀點,蠻具有警示意味的。

作者也認為城市的成功,在於提供大量的機會給任何人,里約、孟買都有醜陋的貧民窟,有人認為這是城市的失敗,因為無法照顧到所有人…作者的角度恰好相反,他認為正是因為城市的經濟活力,提供了更多的生存選擇,比起那些留在鄉村的親友,在城市中就算從事低階的工作,獲得的報酬通常都比鄉村高。當然如何照顧窮人就是另一個必須深入探討的課題了,他也提出了一些見解。

為了應付大量人口的各種需求,城市必須不斷成長和變化。設立安全衛生的公共系統,能夠吸引更優質的居民;一流的教育環境,除了提供源源不絕的人力資本,精緻的文化也隨之流行,咖啡館、博物館、歌劇院豐富人們精神上的生活,勞動產出也相對提高,刺激各種消費,讓城市的生活更加精采。

人口的增加代表居住空間也要擴大,作者堅定地認為摩天大樓是未來的主流,高樓能在有限的土地拓展更多的居住空間,讓更多人居住在市區裡,而不用每天花一兩個小時通勤。高樓的興建還能抑制房價,提供居民合理的房屋價格。除此之外,高樓能讓人們的生活更環保,因為能源被最高效的使用。他批評那些反對高樓的人,他以美國為例,公共政策鼓勵人們居住在郊區,造成城市的”蔓延”,這樣有許多弊病,最明顯的就是生活起居離不開車子,郊區的居民的碳足跡可能是城市的兩倍。當然還有很多論點,我就不一一敘述了。

最後,作者分享了都市成功的例子: 東京、新加坡、波士頓、米蘭、溫哥華、芝加哥。甚至還有杜拜,不過在杜拜的例子上,作者還是警告城市的經營必須適可而止,奢華鋪張的投資於硬體建設不一定有益於城市的長期發展,像杜拜這幾年依賴阿布達比的金援才撐過來,難怪有陰謀論者說杜拜只是阿布達比的實驗白老鼠。

這本書有進入金融時報2011年年度商業圖書的決選,它提供了很有啟發性的思維,讓讀者去思考我們生活空間的意義,未來的城市會長什麼樣子呢? 真令人期待~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心靈工坊|2024電子書全書系書展:當世界在窗外喧囂,我們閱讀身心靈,全展85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經典漫畫展
  • 運動瘦身展
  • 經濟新潮社暢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