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x飲食大展
生個孩子吧:一個經濟學家的真誠建議
  • 定價:290
  • 優惠價:9261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23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成為父母,會是你一生最棒的決定!
多生一個,對自己好,對小孩好,對社會整體更好。

  近年來,台灣的生育率一再破新低,2010年的生育率0.895為全球最低,平均一對夫妻生不到一個小孩。台灣人真的不敢生孩子?還是,其實想太多了?

  現代父母真的為子女做了很多,也很辛苦。如果父母的教養是讓孩子成功的重要因素,那麼不做那麼多可能會影響到小孩的前途。難怪一想到生小孩,「要花心思為他們張羅最好的,敦促他們讀書,好好長大,這個世界又不安全」,這些都是龐大的成本。

  但是如果父母的擔心是錯誤的呢?

  作者認為:多生幾個孩子,是很划算的,因為孩子能帶給父母快樂。站在個人利益的角度,應該再多生一兩個。

  作者身為經濟學家、以及三個孩子的父親,他引用科學界對於領養和雙胞胎的研究,說明現代父母比起上一代花了更多心血在小孩身上,因而疲憊不堪,事實上他們可以更輕鬆、放鬆一些,而不會對孩子有不良影響……因為基因或天性(nature)的力量通常會勝過教養(nurture)。不論是孩子的健康、智力、快樂、成功、品格、或價值觀,父母教養的力量相對來說比較短暫,而基因的力量十分長久。

  只要父母正常地把小孩帶大,長期來說基因會發揮作用,父母可以不必那麼累。
  父母可以做正常的自己,快樂的父母最可以保證教出正常的小孩。

  所以,既然生養小孩的成本不如想像中那麼高,那麼生小孩其實是變得「便宜」了,如果你夠理性,你應該多生一點。

  猶豫著要不要生的人,往往從短期成本來做決定,而忽略了長期(例如60歲的時候)你會想要幾個小孩,甚至想要很多孫子。

  沒有孩子,就不會有新創意出現,這對於整個社會來說是真的,對你的家庭也是。
  生個孩子,不但是給他一份生命的禮物,也讓你的人生更完整。

  沒錢、年紀太大、沒有時間……這些都不是不生孩子的理由,因為都有解決的辦法;只有「不想生」才是不生小孩的唯一正當理由。所以,何不放心生孩子!

  更值得一提的是,本書作者布萊恩.卡普蘭(Bryan Caplan)和《虎媽的戰歌》作者蔡美兒(Amy Chua)掀起論戰,在多次對談當中針鋒相對,引爆對於教養方式的討論。
www.guardian.co.uk/commentisfree/cifamerica/2011/jun/11/conversation-strict-parenting-amy-chua

作者簡介

布萊恩.卡普蘭(Bryan Caplan)

  是美國喬治梅森(George Mason)大學的經濟學教授,也是EconLog部落格(econlog.econlib.org)的主持人之一,該部落格是《華爾街日報》前25大經濟學部落格之一。他的前一本書《理性投票者的迷思》(The Myth of the Rational Voter)被《紐約時報》選為年度政治類最佳書籍,並入選《金融時報》年度最佳好書。他的文章散見於《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他目前與妻子和三個小孩住在維吉尼亞州奧克頓(Oakton)市。

譯者簡介

陳佳伶

  台大外文所畢,目前任英語雜誌主編。譯有《成功之旅》、《不再害怕》、《藍調百年之旅》、《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快樂經濟學》等書。

 

目錄

前言 孩子多多益善
為人父母可以擁有更好的生活,而不傷害到自己的小孩。無論如何,你都不該讓多生一個孩子的短期壓力主宰了你的決定。生養小孩的許多好處都出現在人生後半段。

第一章 快樂父母的常識守則
現代的家長把自己逼得太緊,以至於你預期為人父母會很可憐,但事實不然。小孩固然重要,但當爸媽的你也很重要。

第二章 給家長的行為遺傳學指南
你不需要遵照超級媽媽或超級爸爸那種累死人的標準過活,反而應該用你覺得舒服的方式養育小孩,而且不要憂慮。他們還是會長得很好。

第三章 基因決定論?父母決定論?
行為遺傳學提供父母一筆交易。如果你承認小孩的未來並不在你手中,你會擁有更好的生活、更大的家庭。這個條件很公平。事實上,這是一輩子的交易。

第四章 今天的孩子比以往都安全
認為這個世界對於小孩子而言很危險,這個錯誤認知是家長們無謂受苦的最主要來源。現在比起任何時候,父母們都應該高枕無憂,因為知道自己的孩子非常安全。

第五章 明智的家庭計畫:你六十歲時,會想擁有幾個孩子?
在此推薦一個很好的規則,亦即算出在你人生各個重要階段最理想的小孩數目,然後設定你的目標小孩數。 

第六章 你的小孩對你有好處,但是對這個世界呢?
多一個小孩,對你好,對這個世界也好。

第七章 想抱孫的祖父母的自私守則
你不能自己生出孫子來,你必須趁自己還年輕、能享受孫子陪伴的時候,讓你的小孩去創造下一代。如果你厭倦等待你的孩子生孫子給你寵,那該怎麼辦?

第八章 生育科學:它對你有何幫助
當我們聽聞有關新生殖科技的消息時,多數人都會感到不安。但與其設想最壞的情況,我們應該看看科學能為父母做什麼事,然後想一想該怎麼回應。

第九章 孕育繁衍:關於孩子、育兒、幸福與私心的四場對話
除了自殺,人生中最嚴肅的選擇應該就是生小孩了;可是,當一個人有能力生小孩卻不生,這恐怕是個更嚴肅的決定。

結論 孩子會是你所遇過最美妙的事
我是個資深大夜班家長。我承認,一開始照顧雙胞胎有點累,但我以平常心看待凌晨兩點餵兩份奶這件事。起步的額外代價微不足道。在我們的後半輩子,這些孩子都還是我們的。

謝辭

 

推薦序

生個孩子,你確定嗎?

  颱風,地震,海嘯,核電危機;經濟遲滯,空氣污染,溫室效應,能源枯竭;房價高漲,托育體系不足,高學費,青年貧窮化。這些效應圍繞我們,不斷聚攏,翻攪,似乎是完美風暴,我們應該多生小孩嗎?

  在此同時,少子化正衝擊台灣社會,人口負成長,老齡化,預示著未來社會勞動力不足。太少的青壯人口,必須餵養太多銀髮族,國家稅賦、健保體系、軍保公保勞保及國民年金等社會安全網,面臨崩解危機,我們應該多生小孩嗎?

  本書《生個孩子吧》作者布萊恩.卡普蘭試圖以非傳統方式,大聲投後者一票;而且他以經濟學家的角度,告訴我們:多生一個,對自己好,對小孩好,對社會群體更好。

  在他種種論據中,最令人感到興趣,或許也最具爭議性的,就是他提出「教養對小孩的影響性,往往被高估;事實上,教養形塑孩子未來的因素,還比不上基因的力量」,他引述許多遺傳行為學的研究,以雙胞胎及領養孩童為例,試著說服我們。

  他的用意,在於勸說天下父母,尤其傳統東方教育價值下的父母(或那些虎媽們),不必給自己與孩子太多壓力,不必逼迫他們上太多才藝班、補習班,可以減輕父母的財務及精神負擔,讓親子關係更好、更有餘裕;甚至偶爾讓子女看電視,父母多留一點時間給自己,並不是罪惡。

  這一點,確實違背許多人的常識經驗,讓人嚇一跳。直到,我想起自身的例子,我的父親是醫生,母親是藥房老闆,他們自我年幼,就堅定希望我成為另一個醫生,同時設定我唯一的弟弟是工程師。然後,用盡全力往目標邁進,用盡全力塑造他們設想的完美人生。

  結果,我大學重考三次,歷經叛逆、冷戰與家庭革命,最後成為一名記者。我弟弟工專畢業,拒絕再升學,退伍後在樂器行工作,月薪一萬六,現在是一名音樂人,與朋友合開獨立唱片公司,領過兩次金曲獎最佳製作人。

  在父母的教養標準下,我們未曾符合期望;但我很篤定,我們兄弟比他們當初的設定目標更快樂,更滿足。

  仔細回想,我從父母身上獲益最多的,不是他們嚴格的教育方式,不是他們「直升機父母」式的事事掌控,更不是鞭策我們上繪畫班、作文班、音樂班;我之所以是我,因為他們的陪伴與關愛,他們的笑聲與爽朗,他們的善良虔誠與積極樂觀,這些印記,像一種隱形基因,銘刻在我與弟弟身上。

  我妻子的家庭經驗是另一種例子,她父母學歷不高,而且都忙於工作,忙於賺錢餵養四名子女,鮮少督促他們讀書。但他們都極愛孩子,付出僅餘的時間與資源,結果四個小孩都大學畢業,其中一名碩士,一名博士與一名準博士。「教養」在他們身上,不代表優渥的物質與學習資源,而是愛,關心,與美好的家庭氣氛。

  這些呼應了作者的說辭:「雙胞胎和領養研究證實,父母對於孩子在童年的體驗和回憶有顯著的影響。雖然這不是父母唯一持久的餽贈,但卻是最有意義的。」也符合書中引用作家茱蒂.哈里斯的觀點,她以夫妻關係為例,認為親子關係也應比照:

  「我並不預期我對待我先生的方式,會決定十年或二十年後他將變成什麼樣的人。然而,我確實預期這會影響他跟我一起生活有多快樂,以及十年或二十年後我們會不會還是好朋友。」

  我不能說,我贊同此書作者所有論點,但我相信,他的觀點很有參考價值;尤其在他與虎媽之間,我投此書作者一票。

  而今,輪到我與妻子身為父母,日日陪伴兩個兒子成長,驚異於他們經常超越一名想像力貧乏老爹的想像,享受他們在基因與生長環境的交互作用下,七彩霓虹般的不斷變換,以及一對親手足的對位差異。

  他們目前分別三歲與七歲,哥哥膽小怕高、弟弟喜歡嘗試危險動作;哥哥獨鍾藍色、弟弟酷愛紅色;哥哥食量大,狼吞虎嚥、弟弟吃得極少,一頓飯要兩小時;哥哥有漂亮的雙眼皮、弟弟是笑時迷人的隱藏內雙;哥哥慢飛,五歲才能講出完整句子、弟弟早慧,兩歲半就會背唐詩,講童話故事。

  看著他們的日常互動,他們社會初階的行為演化,看著他們手牽手走路回家,看著他們親愛相擁,弟弟甜膩喊著「哥哥,我愛你」,這一切,對於原本只想要一個小孩的我,已是「多生一個」的最大酬償。

黃哲斌(媒體工作者,兩個孩子的父親)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031168
  • 叢書系列:經濟趨勢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5 x 21 x 1.4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前言

孩子多多益善

在我的人生中,美國的家庭歷經了戲劇性的瘦身變化。比起三十年前,如今四十多歲的女人只有一個小孩(或是沒有小孩)的比例大約增加了兩倍。大家庭則幾乎絕跡了。在一九七六年,四十出頭的女性之中,約有百分之二十有五個以上的小孩,但是到了二○○六年,比例卻不到百分之四。

如果你要人們解釋,為什麼生養小孩的數量不比從前,答案可能有千百種。「人們負擔不起大家庭」,「女人現在有真正的事業」,「我們不需要小孩來幫忙農事了」,「女人想要過像男人一樣的人生」,「人們已經不再相信上天」。在雅典,希臘人則是把罪怪到空氣污染頭上。

但是,如果你把這個問題拿來問個人,答案卻是大同小異。當被問到「為什麼你不像我們以前一樣,多生幾個小孩?」男人和女人的回應都是痛苦的呻吟。據我的了解,這些哀嚎代表的意思是,「小孩很麻煩」,或「想像那些髒尿布和沒辦法好好睡的夜晚」,也或許是「你是要我的命嗎?」。

很冷酷卻很坦白的是,我們不想多生小孩,因為我們認為這其中的痛苦大於好處。當人們把多一個小孩可能帶來的快樂跟可能帶來的痛苦相比,他們的結論是,根本不值得。

你大可以說這種觀點很自私,你怎能只專注在「多一個小孩是否會令你更快樂」這一點上?那小孩本身呢?除非你的小孩很不幸,否則他絕對會為了能活著而感到快樂。我們現在說的是你的小孩。如果你必須犧牲一點快樂,而能給予一個兒子或女兒這份生命的禮物,難道你不應該去做?

多生有益

我的理論並不適用於所有人,我要表達的也絕非每人都要生很多小孩,而是平均來說,每個人都應該多生一點。那是多少?就是比原本計劃要生的再多一兩個。如果你住在狹小的都市公寓,喜歡瘋狂的外國假期,可能生一個會比不生好。如果你住在郊區的透天厝,喜歡主題公園,這可能意味生五個會比生三個好。我的目的是提供訊息,不是為了掌管你的人生。

以自私為出發點多生小孩的原因還有很多,不過以下四個主要原因是最顯而易見的:

首先,父母可以大幅提升自己的生活,卻不傷害到小孩。大多數的家族相似性是天生自然,而非來自教養,所以父母大可以安心的放自己一馬。

其次,父母通常都過於擔心小孩,事實上並不必要。雖然媒體常報導恐怖的故事,但其實今天孩子們比起以往要安全許多。

再來,孩子帶來的好處,很多是在人生後半段才會出現。教養小孩一開始需付出的成本很高,但是聰明的父母會將最初被剝奪睡眠的狀況與一輩子的回報──包括未來的孫子──兩相比較。

最後,自利與利他其實是同一回事。多生一個小孩會讓世界變得更好,所以你可以帶著清楚的良知踏上這條智慧的自私之路。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心際迷航記|最終章>>陪你穿越迷霧找到最好的路,心靈導航有聲書/線上課程6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電腦資訊展
  • 蓋亞全書系
  • 台灣設計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