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當代新大師葛拉威爾 齊立文
近期內記憶所及,沒有一個人像葛拉威爾這樣,以如此優雅或具影響力的方式,成為商業思想的領導者。」《Fast Company》雜誌在二○○五年一月號的封面故事裡,這樣描述麥爾坎.葛拉威爾。第一本書《引爆趨勢》推出後,葛拉威爾瞬間成為商業界爭相約聘的顧問、行銷人員眼中的行銷之神。顧問公司Accenture於二○○三年進行的「五十大商業大師」調查中,葛拉威爾更是高居二十七名,排在傑克.威爾許(三十四名)與大前研一(三十九名)之前。除了被《Fast Company》譽為「二十一世紀的彼得.杜拉克」之外,網路雜誌《沙龍》(Salon)也稱他為「當代的新大師」。
葛拉威爾何許人也?葛拉威爾目前是《紐約客》雜誌的撰述委員,是少數記者出身的當代大師之一。有趣的是,葛拉威爾的父親曾經告訴他,有一行千萬不能做,那就是記者,因為賺不了錢。結果,葛拉威爾成了記者,還賺了很多錢。
別以為葛拉威爾天生叛逆,要與老爸作對。從多倫多大學歷史系畢業後,他試過要進廣告業,卻慘遭二十一家公司回絕。處處碰壁之下,終於有了機會,即保守的《美國旁觀者》(American Spectator)雜誌。不過,在得到工作之際,他根本不知道那本雜誌在做什麼。
該雜誌後來開除了葛拉威爾,根據他自己的說法,可能是因為他太常睡過頭了。葛拉威爾的下一份工作是在《華盛頓郵報》,從主跑商業線,換到科學和醫學線,直至升任該報紐約分社主任。在郵報工乍了九年後,葛拉威爾於一九九六年加入《紐約客》至今,撰寫的文章橫跨多個領域。
葛拉威爾生於英格蘭,在加拿大長大。父親是數學教授,擔任治療師的母親是牙買加人。雖然年少時就著迷於文字,但葛拉威爾從沒想過有人能靠寫作為生。孰料,他在二○○○年出版的《引爆趨勢》,光是預付版稅就高達七位數,全美銷售量迄今已逾二百萬冊。
《引爆趨勢》推出後,葛拉威爾寫文章的手上多了麥克風:寫作時間也得分攤給每年大約逾三十場的演講,每場價碼約四萬五千美元。不光是大企業熱中於應用他所提出的觀點,就連商學院也以他的書和他在《紐約客》上的文章,做為課堂上的必讀教材。葛拉威爾在二○○一年接受美國《商業週刊》專訪時表示,對於書籍的暢銷,他大感意外。他還記得,出版商和他根本沒想過那會是商業書,他們所想的是心理學或科學類。不過,葛拉威爾無比的影響力,卻是在商業界感受最強烈。星巴克創辦人舒茲(Howard Schultz)就將自己公司的成功歸因於「引爆點現象」。
葛拉威爾接受CNN新聞網站專訪時曾表示,「那種感覺很怪,選擇寫作這一行,是因為你安於匿名性。你所寫的報導,就是報導而已,跟本人無關。一切都不是我能預期的。」
§
《引爆趨勢》的核心概念是「引爆點」(tipping point),意指數量已達關鍵水準、跨越門檻、達到沸點。應用在真實世界裡,就是觀念、產品、訊息及行為的傳染散播模式,如同「病毒」一般。
葛拉威爾在書中列舉了無數精彩案例,說明流行趨勢的引爆點。以Hush Puppies軟鞋為例,一九九四年底~一九九五年初就是這個休閒鞋品牌的引爆點:從原本的乏人問津,到一九九五年狂賣四十三萬雙,到最後幾乎美國年輕男子人腳一雙。葛拉威爾想探討的是,為什麼有些觀念、趨勢及訊息能夠異軍突起、迅速竄紅,有些則否,當中的關鍵因素何在?
讓葛拉威爾興起《引爆趨勢》創作動機的關鍵,是他發表在《紐約客》一篇有關犯罪率的文章。一九七○年代起,紐約市平均每年達六十五萬件的犯罪率,到一九九二年突然驟減,是什麼原因導致治安變好?為了找尋答案,葛拉威爾轉向流行病學,利用流行病學家對於具感染性的事物是如何傳播散布的精闢見解,解釋社會上的流行風潮與現象。
不過,這並非葛拉威爾的創見。其實,早在十餘年前,美國「疾病管制中心」就已經把犯罪當成是疾病的一種類型,率先將流行病學的概念用在打擊犯罪上。葛拉威爾說,借用流行病學的概念來解釋社會趨勢,最讓他感興趣的是:揭開風潮背後的神祕性與複雜性。由於在眾多產品與訊息中,能夠脫穎而出的,通常都有「不可預測性」這個共同點,因此,《引爆趨勢》的價值便在於試圖去分析成功創造風潮背後的關鍵因素。
§
葛拉威爾在書中提出引爆點的三大原則,分別是少數原則、定著因素和環境力量。
一、少數原則:社會流行風潮的散播方式,就和流行病一樣,都是一小撮人使力的結果。葛拉威爾將他們劃分成三類,包括市場專家、連結者和銷售員。
市場專家的特性是喜歡蒐集資訊和積累知識,他們的閱讀量和訊息的胃納量,都比一般人高出許多。不過,專家的價值不僅限於他們知道什麼,更在於發揮他們的社交能力和樂於助人的天性,將汲取到的內容傳遞出去。環顧周遭,我們身邊總是會有些「資訊達人」、永遠都會知道哪家餐廳好吃、哪裡正在折扣。市場專家是既勤學,又好為人師,他們就是情報仲介。
我們常說世界很小,走到哪兒都會碰到熟人,或是彼此有共同認識的人。反過來想,有時其實是那個被共同認識的人,結識了很多人。連結者就是這類人,他們「天賦異秉,能夠結交三教九流,透過幾次轉介,就能聯繫到所有人。」換言之,連結者的人面廣,人脈存摺厚,會交朋友,也愛交朋友。
至於一名優秀的業務員或推銷員,他們用來說服別人的功力,除了三寸不爛之舌之外,更在於他們有股說不出的魅力,很容易感染他人,令人難以抗拒。
以Hush Puppies風潮為例,就是有幾位青少年先在紐約東村穿起了這款沒人要穿的鞋子、引領了一股風潮,之後又被知名時裝設計師選來搭配新款高級服飾,使得Hush Puppies鹹魚翻身。
二、定著因素:強調訊息內容必須讓接收者留意、駐足、閱讀、記住,甚而採取行動。葛拉威爾指出,仔細觀察流行觀念或訊息會發現,真正讓它們定著的部分,都是些微不足道的細節,像是一句朗朗上口的口號,一段令人難忘的情節等。由於當今消費者接收的訊息過多,注意力卻有限,因此定著因素就是要設法讓訊息深植人心。
三、環境力量:葛拉威爾認為,人們對於環境的變化非常敏感;而能夠引發風潮的環境變化,可能和我們的預期非常不同。例如房間內有一名學生癲癇發作,如果隔壁房間只有一個人,則聽到這名學生發病後,那人前往協助的機率是八五%;但如果實驗對象認為,還有四個人也聽到學生發病,他們伸出援手的機率就降為三一%。
回頭看紐約犯罪率在一九九○年代的驟降,當中一個關鍵因素,即在於一九八○年代中期以後的運輸局長及政府當局,篤信破窗理論,於是從小處著手,設法解決地鐵系統的塗鴉與逃票問題,結果竟在犯罪率的下降上,發揮了相當的功效。
§
《就是這個IDEA!》一書將管理大師歸納為商學院學者、顧問、實務經理人和記者等四種背景,其中記者出身的大師屈指可數,葛拉威爾就是其一。書中指出,大師無須參與商業與管理觀念的創建,他們主要的貢獻是將觀念具體呈現出來,賦予觀念一個好的架構,並加以組合、包裝與傳播。哥倫比亞商學院組織行為學副教授弗林(Frank Flynn)則說,「葛拉威爾的天賦在於把觀念包裝得非常具可讀性。他的角色,就像是學界與實務界的傳譯員。」
葛拉威爾認為自己既不是市場專家、連結者、銷售員,也稱不上大師或顧問。相反地,他自認是一個「隱遁的觀察者」,對於系統(或制度)的運作方式深感興趣。他喜歡談論一些稀鬆平常,甚至是「蠢得可以」的事物,如休旅車、購物中心、蕃茄醬等。
對於有人批評他筆下那些故事,未必適合套用在商業情境。葛拉威爾並不否認,他自忖只是提供「智識架構」的人,根本無法教導人們如何販售產品。他知道商業理論與觀念來來去去,他所提出見解,終究也只是用於某些時空與情境之下。他說,「我只是想激起人們的對話,他們可以覺得對話內容很有趣、很無聊、或是毫無道理。」
(本文作者為藍獅子經理人執行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