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禮物展_領券
孔恩vs.波普︰爭奪科學之魂

孔恩vs.波普︰爭奪科學之魂

Kuhn vs. Popper: The Struggle for the Soul of Science

  • 定價:300
  • 優惠價:9528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9折270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1965年,由拉卡托斯搭台,初出茅廬的科學史家孔恩與聲譽卓著的資深科學哲學家波普,在倫敦上演了一場戲劇性的辯論。此次交鋒使得視科學為典範轉移之過程的孔恩聲望大漲,也奠基了《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的歷史地位,而把科學與「開放社會」等民主價值聯繫在一起的波普,則成為歷史的輸家。但這樣的結果是否公允?對科學的發展又是利是弊?

  英美學界著名的狂狷之士富勒,解析兩位主角的社會背景、理念起源、學說中的宗教與政治涵義,以及他們在冷戰對峙中的處境與表現,向讀者展演了一場精彩的翻案對決。在富勒眼中,孔恩是個以「不作為」迴避社會責任的狡猾業餘哲學家,而將批判視為通往知識的唯一可靠方法的波普,才是真正堅持原則的反權威主義者。

  不論你是否同意富勒的觀點,他的提問與淋漓盡致的分析都提供了極佳的「釣竿」,可供讀者自行琢磨,甚至小試身手。而在這個科學時常成為公共爭議戰場、不同陣營往往相互指責「菁英主義」和「民粹」的時代,透過富勒之眼重新理解經孔恩對決波普而張立的不同科學觀,或許也能帶領我們重新找回科學的批判力量。

本書特色

  書末附有作者親自撰寫的詞彙表,列出48個書中常見的學術詞彙並加以說明,有助於讀者理解本書。此表對於STS、科學史及科學哲學領域的研究生來說,也是相當實用的參考資料。

作者簡介

史蒂夫.富勒(Steve Fuller)

  1959年出生於美國紐約,1985年獲匹茲堡大學科學歷史與哲學(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HPS)博士學位。研究興趣主要是科學與技術研究(STS),並創建了「社會認識論」領域。1994年移居英國,任教於華威克大學(Warwick University)社會學系,並先後獲選為英國皇家文藝學會會員與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

  富勒著作等身、獲獎無數,但在英美STS領域卻是個爭議性人物,性好挑起爭論,甚少附和領域內外的主流意見。《孔恩vs.波普:爭奪科學之魂》是他的第八本書,為《孔恩:我們這個時代的哲學史》的續篇。

譯者簡介

翁昌黎

  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隱居紐西蘭近二十載。關注項目為「意識的科學與哲學」、唯識學等,與拿旺桑結堪布成立「大乘佛教禪修研究社」。其他研究興趣為「毛澤東思想與中國革命」、「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等。

校訂者簡介

陳瑞麟

  國立中正大學講座教授,國立台灣大學哲學博士,現任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理事長。

陳信行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教授,美國壬瑟列理工學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RPI)科學與技術研究博士。

林正慧

  美國東密西根大學婦女研究碩士,現專職翻譯。

李屹

  台大社會碩畢,目前在電子書店灑掃庭除。研究興趣是概念的歷史、甜點和填充玩具。

 

目錄

導讀 「科學之魂」與我何干?∕陳信行
序逆向的反序∕傅大為
中文版序∕史蒂夫.富勒(Steve Fuller)

導論
第1章 茶壺風暴緣何起?
第2章 孔恩與波普:錯認身分的案例
第3章 波普陣營心有疑,孔恩陣營洗清白
第4章 昔日經行處:辯論前史
第5章 辯證法︰科學進步脈動的脈衝
第6章 對此誤解的回馬槍
第7章 為何科學家目無哲學家
第8章 那麼,科學哲學家為何都挺科學?
第9章 壓抑重返︰作為托利派科學史家的哲學家
第10章 辯論中的宗教無意識
第11章 是證據還是決斷讓我們相信?認識論簡史
第12章 孔恩─波普辯論中音容宛在的大學
第13章 波普與阿多諾結盟了︰為實證主義守靈的理性主義左派
第14章 波普與阿多諾分道揚鑣:歷史主義作祟的左翼理性主義
第15章 如何為理念負責──波普之道
第16章 波普式知識分子責任檢測沒過關:羅逖論海德格
第17章 湯瑪斯.孔恩是美國的海德格嗎?

延伸閱讀
詞彙表

 

導讀

「科學之魂」與我何干?∕陳信行(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教授)

  「科學之魂」?對很多生活在二十一世紀初的台灣的人來說,這恐怕是個難理解又無趣的題目。

  對於實際在大學理工醫農科系與研究機構工作、在經同儕審查的專業期刊發表研究成果的人(也就是「科學家」)來說,科學是份工作,或許還是份自己喜歡的工作,但說它有什麼「魂」,恐怕就太玄了。靈魂是宗教領域的課題吧。實際上,如果把「科學之魂」理解為科學的「本質」,二十世紀初以來,專注探索這個問題的研究者,多半在人文社會學院的科學哲學、科學史、科學與技術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STS)等領域,而非理工醫農學院。換句話說,他們不是狹義的「科學家」。

  對於不在上述群體中的人(也就是科學的「素人」、「大眾」、「外行人」)來說,科學是別人的事。你可以被動地在「科技大觀」之類的電視節目裡聽著旁白以一種永遠驚嘆的語調介紹尖端新知,也可能自己必須面對牽涉到某種科學知識的重大抉擇︰例如聽醫師對檢驗報告的判讀來決定是否要接受這種或那種治療。在像重大開發案的環境衝擊、某種食品添加物的潛在健康危害這類的公共議題上,你可能會自己積極地找資料、嘗試判斷各種紛雜資訊的可信度。現在台灣這樣的「素人專家」的確愈來愈醒目可見。但是,你也可能跟很多人一樣,被動地抱怨著「連他們專家都沒有共識,叫我們小老百姓怎麼辦?」。

  而對於許多在台灣近三十年來的政治社會變遷過程中成長的人來說,「科學之魂」或是其他相關的概念──「科學精神」、乃至「理性」甚或「科技理性」──總是讓人心生提防。雖然,從五四時代的胡適、丁文江到《自由中國》的殷海光,的確有個二十世紀的東亞知識傳統把「科學」與「民主」當成缺一不可的「現代化包裹」的關鍵成分,認為求真求實的科學精神是「官大學問大」的專斷獨裁的對立面。

  但是,現實教育我們,很多時候,「科學」論述往往是菁英官僚壓制異議的說法,而公眾事務上不容挑戰的科技權威正是威權政體的一部分︰例如據說非常安全可靠的核能電廠和大石化廠、例如老是要人民犧牲權利來成就他們制訂的經濟發展計畫的官員。他們老是把持反對意見的人,尤其是普通百姓,說成是「民粹主義」、「非理性」。也難怪許多台灣人一聞到菁英主義的氣味就反彈;我們太熟悉那種「我是專家、你們不懂啦」的跋扈姿態了。

  這種情況不僅出現在事關「科技」的事務上,戒嚴時代(也許現在還是),但凡反對政府或財團者都會被官方媒體稱為「偏激、情緒性、主觀」,而站在權勢豪強那邊的人則是「中立、理性、客觀」。這種鮮活的歷史經驗使得「民間力量」(一個含糊多義的詞彙)喜歡「民主」遠勝過「科學」,「科學」彷彿是科技官僚的專利。在這個意義上,「科學」是與「民主」相悖反的︰科學知識告訴我們的是確定而不容挑戰的「客觀事實」,民主程序體現的卻是可以爭論、可以改變、大家說了算數的集體感知。

  充滿爭議的學者史帝夫.富勒試圖以這本《孔恩vs.波普》探討的──或者,更正確地說,試圖挑逗讀者去探討的──是個充滿現實性的課題。在「科學」與「民主」糾纏不清之際,本書關注的不僅僅是關於「科學」這種知識及其社會組織,而是更大範圍的關於理性與政治、知識與公共生活之間應該是什麼關係的問題。

  富勒出生於美國,前後在哥倫比亞大學與英國劍橋大學就讀,1985年在美國匹茲堡大學獲科學歷史與哲學(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HPS)博士學位。與許多同代的HPS學者相似,富勒之後的研究興趣與學術活動轉向結合了HPS與社會學、人類學、政治學等領域的跨學科領域︰科學與技術研究(STS)。他於1994年移居英國,任教於華威克大學(Warwick University),並先後獲選為英國皇家文藝學會(Royal Society of Arts)會員與英國社會科學院(UK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院士。雖然富勒著作等身、獲獎無數,他在英美STS領域卻一直是個鬼見愁式的狂狷之士,性好挑起爭論,而甚少附和領域內外的主流意見。1990年代發生的「科學戰爭」(Science War)論戰中,STS和文化研究等學科中的後現代主義者為一端,另一端則多半是出身於自然科學領域的「理性主義者」。富勒兩邊都批評,但兩邊的論者都常認為他是對方的人馬。

  2005年迄今,富勒最具爭論性的事蹟之一是公開為「智能設計論」辯護。

  「智能設計論」是基督教基本教義派的標誌性主張──「創造論」──的晚近版本,認為既然萬物如此美好有序、必然是由智能之神所創,而非如科學家乃至哲學家所云,是非人格化的「自然規律」的結果。此論被大部分知識分子視為蒙眛之說,是極端保守派企圖否定啟蒙時代以來科學進步的愚行。富勒卻認為,雖然他自己不相信此說,但「智能創造論」在知識上也該算是一種科學主張。他的說法引起了政治光譜上從激進到保守、在關於科學的立場上從強烈社會建構論者到「科學至上」論者的各種抨擊。他為什麼會提出這種「政治不正確」到近乎討人罵的主張,從本書的論述中,我們或許可以讀出一些理路來。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525759
  • 叢書系列:STSC 科技與社會研究譯叢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6k菊 / 14.8 x 21 x 1.4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導論

我母親常掛在嘴上的一句喪氣話是「我已經不是當年想成為的那個人了」。當你想到那位後來成為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科學辯論的主角時,這句話將會縈繞你心。在他們生命的終了,當這本書開始動筆前不到十載,湯瑪斯.孔恩(Thomas Kuhn, 1922-1996)和卡爾.波普(Karl Popper, 1902-1994)早已不是他們當年想成為的那兩個人了。

今天很難想像那場辯論曾經發生過。孔恩的《科學革命的結構》──最早出版於1962年──銷售了一百萬冊,翻譯成二十多種文字,而且三十幾年來持續榮登十大最常被引用的學術作品。跟來自不同背景的人討論科學問題的捷徑就是提到孔恩。通常都會得到正面反應, 甚至充滿熱情,當然那些仍堅持以「否證性」(falsifiability)作為科學金科玉律的人除外。這些異議人士並不同意孔恩把科學描繪成受惠於「典範」(paradigms)的集體事業。他們傾聽波普。

波普相信科學頂多是人性的最佳縮影。諷刺的是,這個「最佳」不過意味著我們總能改善某些事情罷了。實際上,它意味著最好的科學家總是挑戰大多數人──甚至是他們的科學同僚──所相信的東西,無論這樣做會讓他們多麼不得人心。

即使在這簡短描述中,我們實在看不出孔恩為何會被視為是──好像他一直都是──基進的科學理論家,而波普卻被當成暴躁的獨裁者。他們當然不想要自己被塑造成這副模樣。孔恩起初是個一本正經的物理學家,喜歡大哉問,他所屬的學門因為那些問題「哲學味」太重而拒斥之。他從未試圖獲取表述這些問題的資源,當他的觀點讓他聲名狼藉、招致批評時,他變得更敝帚自珍。相反地,波普原本是個有強烈自由主義傾向的社會主義者,相信科學的批判審視有助於社會進步。然而,終其一生,波普卻未得到他自認應當享有的認可──他也不厭其煩地提醒別人這一點。他的批判理念變得愈來愈虛張聲勢、吹毛求疵。在接下來的篇幅裡,我們要追溯產生這些誤導意象的觀念和歷史脈絡。

如果說孔恩的學術眼界因他少年得志而歪曲,那波普就為遲來的聲名所苦。然而,今天公眾對科學的理解一直停留在那道充滿傷疤的空間,這主要來自孔恩或波普都無法掌控的、歷史創傷的產物︰兩次世界大戰和冷戰。雖然他們對許多事情的看法廻異,卻都同意科學在1990年的狀況比1890年更糟。誠然,他們表達不滿的方式截然不同。關於當代科學的走向,孔恩自有想法,而波普卻重砲轟擊物理學、生物學和社會科學裡幾乎所有的主流趨勢。他們的學生和模仿者有樣學樣,也遭到同樣的誤解。

兩位自成一格的科學捍衛者為諸多議題分道揚鑣,本書旨在恢復那些議題的全貌。許多議題觸及西方心靈的深處︰知識與權力的關係是什麼?科學能一統知識嗎?歷史能帶給生命意義嗎?同時,這些議題多與經濟和社會、政治和戰爭的世俗關懷相糾纏──其中多數時至今日仍與我們息息相關。在這方面,我希望本書能重燃當年被孔恩與波普首度推向公眾,卻未好好處理的主題。無疑孔恩已經贏得這場辯論, 但我立意質疑︰辯論結果真的改善了什麼嗎?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感電出版全書系 任選2本82折,打主書《鋰戰:全球儲能競賽的未來真相 (電子書)》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時報領券截止
  • 共和國領券截止
  • 天下雜誌領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