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x飲食大展
香港工程考 II:三十一條以工程師命名的街道

香港工程考 II:三十一條以工程師命名的街道

  • 定價:670
  • 優惠價:95637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9折603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漆咸道、謝斐道、分域街、屈地街、賈炳達道…… 這些香港人耳熟能詳的街道,背後卻蘊含了一個共通點 ── 它們的名字全是以香港開埠以來近百年的工程師命名。經作者的仔細考證,香港以工程師命名的街道竟有三十一條之多,當中還未包括部分橫街小巷。被賜予命名的工程師,包括航海測量師、皇家工程師、造船工程師、煤氣工程師、鐵路工程師、水務工程師、道路工程師,以及土木工程師。

  城市發展與工程項目關係密不可分,從規劃方面的平整陡坡、興築道路、天文台及燈塔的創建、交通網絡的開拓、避風塘的設置、船塢的發展;以至與民生息息相關的水塘、街市、屠房、醫院、監獄、墳場等的興建,莫不是工程項目,及後的新建築材料及技術的開發及應用,更是香港工程發展的里程碑。

  此書為作者所撰有關香港工程的第二部專著,內容並非介紹工程師個人生平事蹟,亦非講述街道的演變歷史,而是重點闡述這批獲賜名街道的工程師們在香港所留下來的各個工程故事。書中故事是作者根據歷史檔案、書信、報刊等資料分析整理而成,資料翔實,夾敍夾議,趣味盎然。

  本書附送《以工程師命名的街道分布圖》(2014年)。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馬冠堯


  廣東台山人,香港出生,香港工程歷史愛好者。現為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客席副教授,著有《香港工程考:十一個建築工程故事 1841-1953》 (2011)。
 

目錄

4 丁序
6 自序

12 緒論 香港的街道命名

第一篇
27♦45 卑路乍與歌連臣兄弟
──海軍和陸軍測量師

第二篇
47♦53 愛秩序
──香港城市規劃之父

第三篇
55♦91 急庇利與屈地
──香港工程的開山者與首位煤氣工程師

第四篇
93♦119 衛信與睦誠
──滄桑的量地官

第五篇
121♦151 裴樂士
──在英國上班的量地官

第六篇
153♦179 布朗
──唯一在位去世及爭取工程師地位的量地官

第七篇
181♦203 谷柏
──志不在港的首位工務司

第八篇
205♦213 安庶庇
──新界規劃之父

第九篇
215♦245 漆咸
──在位最長的工務司

第十篇
247♦261 白建時
──全面的土木工程師

第十一篇
263♦292 祈禮士
──增設電機工程和踏上管理之路的工務司

第十二篇
295♦322 軒德蓀
──水務工程專家

第十三篇
325♦327 包華士和布思
──升級最快和在位最短的工務司

第十四篇
329♦353 賈炳達、謝斐和高士美
──功績彪炳的政府工程師

第十五篇
355♦378 機利士、曲嘉和戴亞
──黄埔船塢的起與落

第十六篇
381♦402 山市、分域和庇利
──不同年代傑出的中型船塢工程師

第十七篇
405♦425 基利和芬尼
──太古船塢的興起

第十八篇
427♦437 必嘉和獲嘉
──兩位戰前九廣鐵路總工程師

438 結語
448 參考資料
452 附錄
462 鳴謝
 

丁序

  習慣上,我們往往會從政治、經濟、社會等角度研究一個城市的發展,卻反而忽略了最基本的一環──工程。城市的規劃和建設,從平整陡坡、興築道路、公園、政府大樓、警署、監獄、屠房、水塘、避風塘、學校、醫院、教堂、房屋,以至鐵路、機場,都是工程的一種,與社會經濟民生息息相關。完成了某項大型工程,比方水塘,便可舒緩市民食水之需;興築了某個避風塘,可讓漁民在颱風來臨時有一避風之處;公共屋邨更可藉廣廈千萬間以大庇天下寒士;鐵道之鋪設、海港碇泊設施之改善及機場之興建更促進了港人與各地人士之往來。由此可見,每一項工程的動工與完竣都是城市發展的里程碑。

  毋庸諱言,我們對於這方面認識不足,已出版的香港史著作,如安德葛的《香港史》,在詳細論述每一任總督任內政治、經濟建樹之餘,還會提到他任內完成了那些重大工程,但只是語焉不詳,輕輕帶過。近年來,政府不同部門紛委託大學裡的歷史學者就該部門的工程作專門研究,成果陸續出版,大大填補了此一方面的空白,這是可喜的現象。

  但此類由政府委託著述的書籍也有不盡理想之處,其論述傾向平鋪直敘,不慍不火,但有關某項工程推出前的醞釀過程及工程進行中遇到的困難較少提及,筆者不是工程師出身,對工程有關細節不好掌握,畢竟隔行如隔山。這是不容易跨越的難關。

  在這方面,馬冠堯是得天獨厚的,他是土木工程師出身,對工程具有豐富經驗,本人又醉心歷史,多年來一直沉浸在檔案及舊報紙裡,兩年前已出版了《香港工程考:十一個建築工程故事1841-1953》一書,廣受好評,這次再接再厲,以歷任工務最高領導者為序,系統地縷述香港工務之發展,夾敘夾議,趣味盎然。香港幾個著名的工程,如三代的中環街市、銅鑼灣避風塘、前中央郵政局、中環填海、德機場等之興建的來龍去脈,均有詳盡論述。尤其令人驚訝的,是香港原來有逾30 條街道以工程師命名,包括政府的皇家工程師、量地官和工務司,也有大型私人機構,如黃埔船塢、太古船塢、九廣鐵路的總工程師等,委實羨煞其他行業。

  原來從1897 至1952 年街道的命名是由工務局負責的,不無私相授受之嫌。書中提到的在1918 年馬場大火後,當局就草搭看台的安全問題作廣泛諮詢,又如太古船塢1947 年的罷工、德機場的興建、汽車渡海輪服務的開始等,都是以往較少提到的,在本書中皆有詳盡的交代。

  剛步入新的一年,新年看好書,向廣大讀者誠摯的推薦這本書。

丁新豹


自序

  街名是地方座標,是一般人確立位置的最佳提示,但很少人關注他們所熟悉街道的名字,名稱因而成為符號,欠缺了背後的意義。街道的名稱由來源自殖民地政府政策,例如早期的街道大多以殖民地官員和商人命名。殖民地官員從最早登上香港島的皇家海軍(Royal Navy)軍官和皇家工程師(Royal Engineer)發展到殖民地大臣、港督和高官,不論對香港有否貢獻,大都獲命名,甚少落空;反觀商人的命名則有篩選。此慣例延至戰後,才漸漸消失。故此,若把香港以街道命名的人物列出,再寫下他們在香港的事蹟,這無疑是一部香港發展的簡史。若根據這些人留港的先後次序,再列出街道的位置,香港早期城市發展的一些輪廓亦不期然地浮現出來。

  與芸芸建築物比較,街道的轉變可說是最少,從泥、石、混凝土到柏油路是物料的變化;從步行、轎、驢、馬、木車、馬車、汽車、電車到火車是運輸工具的變遷;道路重建亦只有伸延和擴闊,街名則極少改動,所以在香港甚少聽到要求保育街道的聲音。當新建築快要取代舊物時,人們總是要緬懷一番,而一些已存在的舊物,卻甚少有人問津。

  本書事緣一位朋友問及以工程師命名的香港街道究竟有多少,因而引起筆者追尋答案的興趣。何謂工程師?在不同年代有不同看法,例如皇家工程師和皇家海軍官,他們同樣是以工程為專業,但名稱就有所不同。又如建造船隻的工程師,可以是船匠(Carpenter), 又可稱作造船者(Shipbuilder),或稱造船建築師(Navy Architect)、海洋或機械工程師(Marine or Mechanical Engineer)等。那麽未曾在香港居留過的工程師又算不算?曾經當過工程師但後來轉至政務官的又應否計算在內?筆者大膽作出以下決定,把未有在香港停留過的工程師 (如馬可利) 和曾經當過工程師但後來轉至政務官 (如彌敦)的剔除。

  本書內容非介紹工程師個人,亦非講述街道的演變,而是側重講述這批工程師在香港所留下的工程故事。在選擇工程故事時,亦以消失和未能興建的工程為主,這做法雖未能勾起大部分人的回憶,但希望可以帶給讀者新鮮感,這些「消失工程」的新一代,不少仍然活著和服務市民,藉此亦希望能引起讀者探索幾代工程的轉變和思考其原因的興趣。

  已拆卸或只有藍圖的工程往往容易被人遺忘,好像是死了一般,這是不可迴避的現實。不存在的實物,只能從文字、圖則或相片中想像,就算有實物在前,其背後的歷史仍然大部分隱藏在檔案或書籍內,要用「心」去認識和理解。敘述故事應該以輕鬆的筆法去闡述,無奈學淺,未能糾正笨筆的陋習,在此懇請讀者多多包容和忍耐。筆者祈望能夠喚起不同領域的有心人,將他們行業的歷史故事重現於世,公諸同好。

  本書故事資料全來自公開文件,筆者深知現存的舊資料仍有不少藏於私人領域,故必有舛漏之處,幸祈高人指點和讀者諒察。最後,為了在推動中國歷史方面盡一點綿力,本書所得版稅,扣除開支,將捐贈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碩士同學會。

馬冠堯


  註:講述工程故事需用大量單位,如長度、重量和貨幣等。本書忠於原材料,採用英制,但在附錄設對換表,有貨幣兌換和量度衡,分設附錄二和五;戰前人口統計在附錄一;量地處和工務局開支在附錄三;量地官和工務司的年薪在附錄四;不同年代的政府部門和職級中文譯法就在附錄六。
 

詳細資料

  • ISBN:9789620435003
  • 規格:平裝 / 463頁 / 17 x 23 x 2.3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香港
 

內容連載

緒論

香港的街道命名
Naming of Hong Kong streets


1841至1896年

香港未有街名,已有地名。英國在香港的首張地勢和水道地圖是1841年由海軍上校卑路乍1(Captain Edward Belcher, 1799-1877)所做,當中的地名來自郭士立(Karl Friedrich August Gutzlaff, also Charles Gutzlaff, 1803-1851)的翻譯,如Shekpywan(石排灣)、Heong Kong(香港,今壽臣山) 和Cheagchu (赤柱) 等,再加一些與海軍有關的名稱,如Naval Bay(海軍灣)、Possession Point(水坑口) 和Jardine Point(東角)等。

1843年初,軍部在繪製地圖時曾諮詢港督砵甸乍(Henry Pottinger,1789-1856)如何命名地名,但到年中,愛秩序(Major Edward Aldrich, 1802-1858)和歌頓 (Alexander T. Gordon)分別提交城市規劃報告書。同時,海軍上校奇力 (Captain Henry Kellet, 1806-1875)和歌連臣(Captain Richard Collinson, 1811-1883)亦提交興建海軍船塢藍圖。在未能決定去向時,砵甸乍回覆軍部暫緩命名地名一事。直至1845年3月13日,港督戴維斯(John Francis Davis, 1795-1890)在行政局通過將石排灣改名為Aberdeen(鴨巴甸),而赤柱改為Stanley,開了以英國地方或人物命名之先河。在譚馬士歌連臣2(Thomas Bernard Collinson, 1821-1902) 於1845年繪製的地圖上,見到數位海軍上校,如卑路乍、蒲福、歌連臣3 和奇力的名字,亦有皇家指揮及監督工程師愛秩序。至於街名命名的做法,則未能找到有關的資料。

1897至1952年

工務局負責命名街道

1896年12月23日,工務司寫了備忘錄給輔政司,題目是〈海旁街道命名〉。文中提及,繼審核了舊有和新填海的道路為「德輔道」及「干諾道」後,再向輔政司申請將海旁一段約1,500呎的新路命名為「遮打道」,理據是遮打(Catchick Paul Chater, 1846-1926)是海旁填海的主要發起人。當時的港督羅便(William Robinson, 1836-1912)於聖誕前夕用紅筆在文件上批准,輔政司於12月30日下發地政部、驛務司(今郵政署長)和總巡捕(今警務處長)執行命名程序。

當時的命名程序由工務司負責,經輔政司呈上港督批核,獲准後再交地政部、驛務司和總巡捕執行落實工作。但這只是用人名命名主要街道的程序,其他一般的命名工作,則未見有此程序,相信是由工務局內的官員負責。

1/見頁29
2/見頁35
3/見頁32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藝術設計】《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系列心靈勵志小說完結篇,神祕導師蘇格拉底對生命疑問的最終解答《隱藏的學校》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電腦資訊展
  • 蓋亞全書系
  • 台灣設計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