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序
習慣上,我們往往會從政治、經濟、社會等角度研究一個城市的發展,卻反而忽略了最基本的一環──工程。城市的規劃和建設,從平整陡坡、興築道路、公園、政府大樓、警署、監獄、屠房、水塘、避風塘、學校、醫院、教堂、房屋,以至鐵路、機場,都是工程的一種,與社會經濟民生息息相關。完成了某項大型工程,比方水塘,便可舒緩市民食水之需;興築了某個避風塘,可讓漁民在颱風來臨時有一避風之處;公共屋邨更可藉廣廈千萬間以大庇天下寒士;鐵道之鋪設、海港碇泊設施之改善及機場之興建更促進了港人與各地人士之往來。由此可見,每一項工程的動工與完竣都是城市發展的里程碑。
毋庸諱言,我們對於這方面認識不足,已出版的香港史著作,如安德葛的《香港史》,在詳細論述每一任總督任內政治、經濟建樹之餘,還會提到他任內完成了那些重大工程,但只是語焉不詳,輕輕帶過。近年來,政府不同部門紛委託大學裡的歷史學者就該部門的工程作專門研究,成果陸續出版,大大填補了此一方面的空白,這是可喜的現象。
但此類由政府委託著述的書籍也有不盡理想之處,其論述傾向平鋪直敘,不慍不火,但有關某項工程推出前的醞釀過程及工程進行中遇到的困難較少提及,筆者不是工程師出身,對工程有關細節不好掌握,畢竟隔行如隔山。這是不容易跨越的難關。
在這方面,馬冠堯是得天獨厚的,他是土木工程師出身,對工程具有豐富經驗,本人又醉心歷史,多年來一直沉浸在檔案及舊報紙裡,兩年前已出版了《香港工程考:十一個建築工程故事1841-1953》一書,廣受好評,這次再接再厲,以歷任工務最高領導者為序,系統地縷述香港工務之發展,夾敘夾議,趣味盎然。香港幾個著名的工程,如三代的中環街市、銅鑼灣避風塘、前中央郵政局、中環填海、德機場等之興建的來龍去脈,均有詳盡論述。尤其令人驚訝的,是香港原來有逾30 條街道以工程師命名,包括政府的皇家工程師、量地官和工務司,也有大型私人機構,如黃埔船塢、太古船塢、九廣鐵路的總工程師等,委實羨煞其他行業。
原來從1897 至1952 年街道的命名是由工務局負責的,不無私相授受之嫌。書中提到的在1918 年馬場大火後,當局就草搭看台的安全問題作廣泛諮詢,又如太古船塢1947 年的罷工、德機場的興建、汽車渡海輪服務的開始等,都是以往較少提到的,在本書中皆有詳盡的交代。
剛步入新的一年,新年看好書,向廣大讀者誠摯的推薦這本書。
丁新豹
自序
街名是地方座標,是一般人確立位置的最佳提示,但很少人關注他們所熟悉街道的名字,名稱因而成為符號,欠缺了背後的意義。街道的名稱由來源自殖民地政府政策,例如早期的街道大多以殖民地官員和商人命名。殖民地官員從最早登上香港島的皇家海軍(Royal Navy)軍官和皇家工程師(Royal Engineer)發展到殖民地大臣、港督和高官,不論對香港有否貢獻,大都獲命名,甚少落空;反觀商人的命名則有篩選。此慣例延至戰後,才漸漸消失。故此,若把香港以街道命名的人物列出,再寫下他們在香港的事蹟,這無疑是一部香港發展的簡史。若根據這些人留港的先後次序,再列出街道的位置,香港早期城市發展的一些輪廓亦不期然地浮現出來。
與芸芸建築物比較,街道的轉變可說是最少,從泥、石、混凝土到柏油路是物料的變化;從步行、轎、驢、馬、木車、馬車、汽車、電車到火車是運輸工具的變遷;道路重建亦只有伸延和擴闊,街名則極少改動,所以在香港甚少聽到要求保育街道的聲音。當新建築快要取代舊物時,人們總是要緬懷一番,而一些已存在的舊物,卻甚少有人問津。
本書事緣一位朋友問及以工程師命名的香港街道究竟有多少,因而引起筆者追尋答案的興趣。何謂工程師?在不同年代有不同看法,例如皇家工程師和皇家海軍官,他們同樣是以工程為專業,但名稱就有所不同。又如建造船隻的工程師,可以是船匠(Carpenter), 又可稱作造船者(Shipbuilder),或稱造船建築師(Navy Architect)、海洋或機械工程師(Marine or Mechanical Engineer)等。那麽未曾在香港居留過的工程師又算不算?曾經當過工程師但後來轉至政務官的又應否計算在內?筆者大膽作出以下決定,把未有在香港停留過的工程師 (如馬可利) 和曾經當過工程師但後來轉至政務官 (如彌敦)的剔除。
本書內容非介紹工程師個人,亦非講述街道的演變,而是側重講述這批工程師在香港所留下的工程故事。在選擇工程故事時,亦以消失和未能興建的工程為主,這做法雖未能勾起大部分人的回憶,但希望可以帶給讀者新鮮感,這些「消失工程」的新一代,不少仍然活著和服務市民,藉此亦希望能引起讀者探索幾代工程的轉變和思考其原因的興趣。
已拆卸或只有藍圖的工程往往容易被人遺忘,好像是死了一般,這是不可迴避的現實。不存在的實物,只能從文字、圖則或相片中想像,就算有實物在前,其背後的歷史仍然大部分隱藏在檔案或書籍內,要用「心」去認識和理解。敘述故事應該以輕鬆的筆法去闡述,無奈學淺,未能糾正笨筆的陋習,在此懇請讀者多多包容和忍耐。筆者祈望能夠喚起不同領域的有心人,將他們行業的歷史故事重現於世,公諸同好。
本書故事資料全來自公開文件,筆者深知現存的舊資料仍有不少藏於私人領域,故必有舛漏之處,幸祈高人指點和讀者諒察。最後,為了在推動中國歷史方面盡一點綿力,本書所得版稅,扣除開支,將捐贈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碩士同學會。
馬冠堯
註:講述工程故事需用大量單位,如長度、重量和貨幣等。本書忠於原材料,採用英制,但在附錄設對換表,有貨幣兌換和量度衡,分設附錄二和五;戰前人口統計在附錄一;量地處和工務局開支在附錄三;量地官和工務司的年薪在附錄四;不同年代的政府部門和職級中文譯法就在附錄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