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百大_年度作家
【賴馬創意商品】幫幫遊樂園(EQ故事互動桌遊)

【賴馬創意商品】幫幫遊樂園(EQ故事互動桌遊)

  • 定價:750
  • 優惠價:967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63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幫幫遊樂園】是一款考驗問題解決能力的桌上遊戲
說故事.玩桌遊.學EQ
培養同理心X 解放宅小孩X 提昇人際力
遊戲式學習,實戰演練,儲備受用一生的社交技巧

  幫幫遊樂園真好玩,氣球派對人很多,突發狀況更多。
  助人為快樂之本,幫助別人解決困難,就能交到好朋友。
  誰能幫助別人不哭、不氣、不怕,
  就有機會獲得微笑氣球,交到更多好友,
  搜集最多朋友卡的人,就是超級人氣王!
  獲得最多微笑氣球的人,就能贏得總冠軍!

  人際力影響孩子的所有生活,該怎麼培養呢?何不陪孩子玩桌遊!
  【幫幫遊樂園】是一款溫暖、歡樂、適合大小朋友一起享受友愛的派對桌遊,
  讓孩子從遊戲中學習關鍵人際技巧,不以自我為中心,
  懂得觀察別人,激發同理心,樂於分享,積極助人,進而相互合作,
  培養人際、專注、合作、邏輯思考等多元能力。

  遊戲簡介
  玩家一同參加氣球派對,遇到其他朋友突發各種情緒狀況,要怎麼幫助他們?
  選擇權掌握在玩家的手中,可以聆聽、關心朋友,或者動手幫助、與他們分享,
  不過,能不能幫助到朋友還是受到一點運氣的影響,要多多努力別氣餒喔。
  當然,安慰的過程當中,你的朋友還是可能會被情緒影響而大哭大鬧,
  這時候大家就要一起同心努力來幫助他了!
  每次成功的幫助朋友後,每一位幫助朋友的玩家都會得到氣球分數,
  最後一位幫助他的人可以邀請朋友到家裡作客。
  而遊戲結束時,大家都會因為自己在遊戲中的努力獲得成就獎勵,
  得到最多氣球的玩家就是總冠軍喔!

  遊戲學習目標:
  1 覺察情緒,2 釐清問題,3 解決衝突

  簡易流程:
  遊戲中,朋友卡上的動物們遇到各種情緒狀況,每張卡片的下方有兩種幫助方式,玩家選擇其一,再擲骰子幫助朋友。骰出來的關心圖示是否與卡片上相符,將是判斷玩家有沒有成功幫助到朋友的關鍵!

  【緊張時刻】:當任何一個玩家擲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傷心符號,就代表朋友已經忍不住情緒大爆發了,大家必須馬上安撫他。所有玩家必須立刻進行【緊張時刻】的搶翻牌遊戲,找出朋友卡上還沒有被滿足的需求,然後大喊:「我幫你!」最先翻出正確卡片並大喊的玩家,代表他成功安撫朋友,可以得到那張朋友卡。
  遊戲結束後,玩家依規則結算氣球分數,領取相對應的成就卡獎勵。

  【獲勝的關鍵行為】:傾聽→關心→幫助→分享

  遊戲配件:
  骰子8顆
  遊戲盤1張
  朋友卡20張
  成就卡7張
  玩家代表物(木頭大象token)5個
  緊急事件代表物 20張
  關心代表物 25張(5色,各5張)
  氣球代表物 73張
  中文遊戲說明書1本

  遊戲規格:
  遊戲類型: 派對遊戲、輔導遊戲、EQ教育遊戲
  難易度: 普通,分成暖身(5歲以下)、基本(5歲以上)、進階三種玩法
  遊戲人數: 2~5人
  遊戲時間: 20~30分鐘
  適合年齡: 5~88歲
  遊戲設計:2 Plus桌遊設計工作室
  語言版本:中文

  警告及注意事項:
  ■請遠離火源    
  ■適用年齡:5歲以上  
  ■本產品請在成人陪同下使用   
  ■內含細小物件,嚴禁放入口中以免誤食  
  ■不適合3歲以下幼兒使用

產品特色

  ★  最專業的製作團隊精心打造:【最值得信賴的親子教養品牌】親子天下×【專業桌遊設計團隊】2Plus ×【暢銷繪本作家】賴馬
  ★  最多元目標的學習類桌遊:培養專注、思考、反應、決策力。增進同儕互動、互相學習。
  ★  最生活化的人際關係實戰演練:學習區辨人格特質,練習協商與合作。
  ★  最容易操作的情緒教育遊戲:可以一個人練習,或跟多位玩家一起學習「交朋友」。
  ★  最歡樂不說教的品格力遊戲:說故事,自然培養同理心,玩遊戲,提昇人際EQ大能力。
  ★  最適齡盡興的三階段遊戲設計:暖身、基本、進階三種玩法,依孩子心理能力循序漸進最好玩。
  ★  8顆骰子搭配20個情境,誰是好朋友?情節由你來決定!
 

作者介紹

設計者簡介

遊戲設計/2Plus 桌遊設計工作室


  2 Plus (2+),兩人以上即可遊戲!

  遊戲是古老的文化、新時代的語言,遊戲永不退燒,遊戲永遠迷人。亞灣作為台灣最老牌的桌遊出版社,五十年來,旗下的大富翁遊戲成為了台灣無數人的桌遊記憶;2008年,我們新設立2Plus品牌,更是回應新時代的重要宣示。

  2Plus從台灣出發,遊戲是我們的基因,文化是我們的語言,如何讓遊戲承載更多,去到每個族群的生活,是我們努力的目標,也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不斷嘗試各種可能,透過遊戲呈現出這片土地上的千姿百態。我們著迷於遊戲世界的體驗與趣味,更相信快樂是人類存在的重要意義。遊戲不只是好玩,還有感動人的力量;我們面對遊戲的態度,一點都不遊戲!
 
繪者簡介

賴馬


  1968年生,27歲那年出版第一本書《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即獲得好評,從此成為專職的圖畫書創作者。目前一家五口在台灣台東玩耍生活著。

  在賴馬的創作裡,每個看似幽默輕鬆的故事,其實結構嚴謹,不但務求合情合理、還要符合邏輯;每幅以巧妙手法佈局的畫面細節,都歷經反覆推敲、仔細經營。除了第一眼的驚嘆,更禁得起一讀再讀。
  
  賴馬的作品幾乎得過所有台灣重要的圖畫書獎項,亦曾連續三年登上誠品書店暢銷書榜圖畫書類第一名。2007年應邀到大阪國際兒童文學館演講。每有新作都廣受喜愛,足以顯示賴馬在圖畫書世界的魅力。

  賴馬繪本館部落格 laima.pixnet.net/blog
  賴馬臉書  www.facebook.com/laima0505
  賴馬繪本館 www.facebook.com/laima0619
 

推薦序

從「我」到「我們」 人際力,影響一生的學習
作者:周育如(新竹教育大學幼教系助理教授)
文章出處:2013年7月《親子天下雜誌》 47期


  看過小小孩玩耍的人都明白,孩子一開始都自己玩,漸漸才懂得跟別人一起共玩共享,從自我到群體的過程,有人融入得很好,有人卻始終格格不入,人際力影響孩子的所有生活,該怎麼培養?

  孩子什麼時候開始知道有「自己」,至今仍是懸而未決的謎。

  儘管發展心理學家努力的探究,但對於人類的嬰兒究竟是天生就有自我感覺,還是一團混沌,仍有很多爭議。目前比較能確定的是,大約在兩到三個月之間,嬰兒好像已經知道自己和環境是不同的;而大概要到十八到二十四個月之間,嬰兒才知道鏡子中的人就是「我」,一般認為,這是自我認識的重要里程碑。

  先知道「我」是誰

  三歲左右,幼兒開始對「當前的自我」有所認識,知道自己的名字、外表和擁有物等,到了大約四到五歲左右,孩子發展出「延展自我」,知道自己過去發生過的事和現在的我是同一個我,並透過父母和重要他人的描述和評價,更知道自己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兒童和青少年時期,孩子對自己的認識從身體、行為和其他外在特質,逐漸演變為內在的持久特質,包括自己聰不聰明、個性興趣如何等心理特質的了解,透過自己的眼光、重要他人的評價和同儕的比較,孩子愈來愈多的認識自己。

  再了解「別人」是誰

  開始有人我的察覺以後,孩子很快就會發現,要適應環境,就要和他人互動。與手足和同儕互動是幫助孩子了解他人的想法和行動的重要契機。

  在家庭中,孩子學會從父母對自己和對手足的評價及對待中,更多的了解自己和手足的相同與不同。之後,當孩子進入學校,與同儕的互動成為了解他人更重要的關鍵,在與同儕互動的過程中,孩子學習區辨他人的能力和特質,也學會協商與合作。一項有趣的研究發現,幼兒園的孩子就已經很「現實」,如果要求孩子進行學業方面的競賽,他們會選擇與聰明的孩子一組,但如果要求孩子選擇遊戲玩伴,他們則會選擇社交技巧較佳的同儕。同儕的互動和遊戲也促成角色取替能力和社會技巧的成熟,例如要玩扮家家酒,孩子必須透過討論決定誰是爸爸、誰是媽媽,家裡又要有幾個小孩……在遊戲中孩子必須協商和進行必要的妥協,以使遊戲順利進行。

  另外的研究則發現,「同儕的衝突」對兒童及青少年比一般的互動更有幫助。友伴間的爭執正是孩子了解他人的絕佳時機,由於孩子對於自己的朋友更開放和誠實,也更有動機解決與朋友的衝突,因此,在孩子與同儕衝突、討論和協調的過程中,父母和老師不必急著介入,孩子在爭執的過程中其實也正在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評價他人的觀點,衝突過後的沉澱和反思,會讓孩子得到更多的社會和人際了解。

  演練第一步:從手足同儕開始

  只是認識自己與他人,並不表示自己和他人就可以有良好的相處。在家庭中,手足間的相處是人際學習重要的第一步,不同於父母努力配合孩子的需求,手足間對父母的愛和家庭資源的競爭常導致衝突,如果父母一方面能儘可能的持平對待孩子,讓孩子知道家庭是一體的,另一方面努力和每個孩子都建立良好的個別關係,則手足間比較能從競爭的關係轉化成分享和互助的關係。

  對孩子來說,手足的關係雖不可選擇,卻也不會輕易失去,但友伴關係卻是要經營和學習才能擁有的,兒童人際關係的研究發現,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是不是能交到好朋友,深切的影響了孩子的發展。好朋友可以提供支持、陪伴、和激勵,不僅幫助孩子更認識自己,更讓孩子習得重要的人際能力,甚至影響內在心理模式,使孩子在長大後更了解戀愛、婚姻及各種社會關係的實際面與心理運作。因此,要幫助孩子建立人際能力,學習「交朋友」可說是最重要的實戰演練。

  根據研究,兩歲左右的幼兒就已經會選擇互相喜歡的玩伴來互動,在三到七歲之間,孩子進入「遊戲的朋友」階段,誰和孩子一起玩,誰就是好朋友;到了八到十一歲,友誼的內涵改變了,對孩子來說,朋友的定義不再僅止於一起玩,這時的孩子開始進入「忠誠的朋友」階段,願意分享、關心彼此的需要、提供陪伴和支持,成為這時期好朋友的條件;到了青少年以後,分享想法和感受成為新的要求,這時就進入「親密的朋友」階段,這時的好朋友是指彼此相信、能夠自我揭露、分享祕密的人。一旦進入這個階段,孩子就開始體會到手帕交或哥兒們的深切友誼,好的友誼將伴隨孩子走過漫長的青春路,而這樣的關係是手足、父母或老師都不能取代的。

  研究也發現,對孩子而言,「沒有朋友」是一件頗嚴重的事,與有好朋友的同儕比較起來,在學校交不到朋友的孩子不僅學習意願較低落,學業成績較差,受到同學排斥和拒絕的經驗,也和少年犯罪、暴力行為以及憂鬱等問題有密切的關聯,而一些重大的校園案件的加害者常常是社交孤立的受害者。

  演練第二步:學會3個人際技巧

  在學習建立人際關係的過程中,孩子如果遇到困難,可以從環境的提供、同理心及社會認知的教導,以及互動技巧的學習等三個主要的方面來幫助他們。

  1. 創造能培養關係的環境

  對孩子來說,人際關係成立的重要外在條件是「機會」和「相似度」。以交朋友為例,要成為朋友,孩子必須有時間和其他的孩子一起玩或做活動。孩子在學校雖然看似和同學在一起,但學校的活動常是孤立的,不管上課也好、考試也罷,孩子們常只是「在一起各做各的事」,沒有真正的互動,學校以外的時間,孩子的時間又常被排滿各種才藝或學習,這些活動通常也是孤立而沒有真正人際互動的,長期下來,孩子根本沒有機會練習與人相處,更遑論辨識彼此的相似度。

  因此,提供孩子一點放空和留白的時間,讓孩子和別的孩子一同遊戲,或在各種學習活動中,把同儕互動就安排進課程的要求中,是讓孩子有機會建立人際關係的第一步。

  2. 培養同理和正面解讀能力

  要在人際關係中成功,一個可能的方法是讓孩子變成更好的人。研究發現,較具有同理心和展現較多利他行為的孩子,因為對他人需要較為敏銳,也比較願意分享或幫助別人,因此人際關係也比較好。但同理心和利他行為的教導並不容易,父母必須從孩子小的時候就溫暖敏銳的對待他們,提供好的身教,並經常透過實際的例子和孩子分享討論,才能培養出有內在好品格的孩子。

  另一個有效的方法,則是教導孩子正面解讀人際訊息。給一個情境題:「如果你走進教室,兩個同學一看到你,就停下原本的動作,其中一個同學靠近另一個同學的耳邊悄悄說了什麼。你覺得他們在說什麼呢?你又會如何反應呢?」

  這是一個典型的社會認知模式的測試題,研究發現,人際關係好的孩子通常會做正面解讀,他們可能會想「這兩個人可能在說祕密」或「教室太吵了,他們必須靠近才聽得到」,但人際關係不好的孩子做出的則通常是負面解讀,他們想的通常是「他們一定是在說我的壞話」。

  因此,父母可以用實例討論或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教導孩子正面解讀人際訊息。如果孩子能在人際互動中,習慣性的善意解讀別人的訊息,孩子就會更願意主動親近同學以建立友誼。即使真的有負面的事件發生,他們也能練習以「適度的遲鈍」或「對方不是故意的」來回應,則這種正面的態度可以大大降低人際相處的壓力和難度,在人際關係中也比較不會覺得受傷。

  3. 學習融入人群的互動技巧

  最後,要有好的人際關係,有一些重要技巧是值得學習的。

  在同儕中受歡迎的孩子有些特質及特別的人際模式,例如他們比較友善、願意妥協、喜歡和人相處,以及對他人的需求較為敏銳。在一項著名的系列研究中,研究者邀請受測的孩子加入一項扮演遊戲,並提供不符合受測孩子願望的建議,例如研究者問孩子:「你當寶寶,我當媽媽,好不好?」結果發現,受同學歡迎的孩子在此時比較願意接受建議加入遊戲,在加入遊戲一段時間後,才提出意見要求換角色,但不受同學歡迎的孩子卻因為角色安排不如他的意,要不就是拒絕加入遊戲,或是一開始就要求調整成自己想要的角色,結果反而沒辦法順利融入團體。

  在另一個重要的研究中,研究者發現受歡迎的孩子在加入團體時會以比較「不著痕跡」的方式加入,他們不會在別的孩子活動進行中很突兀的打斷,或學巧虎說:「我可以跟你們玩嗎?」然後就直接要求進入團體,他們的方式常是先在一旁等待並觀看活動或遊戲的進行,接著和當中的成員簡單的交談,最後就自然而然的逐漸進入了團體中。

  父母就可以用這樣的概念讓孩子練習融入團體:先等待與觀察、繼而以簡單且友善的方法加入。並提醒孩子,一開始不要太堅持己見,先進入團體一段時間後,再展開協商。此外,如果孩子的狀況不好,實際的演練就很重要。孩子每天到學校遇到的事件父母都可以和孩子討論,重新進行角色扮演的練習,必要時父母可以在孩子進行團體活動時觀察孩子的舉動,並在活動後和孩子討論他的表現。

  從認識自己、了解他人,到建立起人際關係,都是社會化的重要學習,有些孩子似乎天生就是人際高手,但有的孩子需要一再的學習才能建立起好的人際關係,但願父母的用心教導和陪伴,能讓每個孩子都順利走過這段從「我」到「我們」之路!

企劃緣起

  = 為什麼要陪孩子玩桌遊?

  《親子天下》調查發現,「一起玩」是許多人童年階段最美好的回憶,但是這樣的美好經驗,正瀕臨消失中。現代小孩跟友伴實際互動時間日漸減少,親子相處時間比以前更 少,孩子經常是一個人自處,大人甚至不知道可以陪孩子「玩什麼」。面對愈來愈冰冷的人際關係,充滿趣味互動性的桌上遊戲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動機,還能 挽救滑世代的社交力,找回人與人互動的溫度,共享一起玩的樂趣。桌遊是凝聚人際關係的最佳媒介。
 
  = 為什麼要教孩子情緒教育?

   情緒教育於2012年納入幼教新課綱,它能幫孩子儲備正向的情緒經驗,構築高EQ的成長鷹架,運用生活化的素材,互動式的遊戲方法,能引導孩子覺察判 斷、溝通調解、情緒表達,進而換位思考、同理關懷別人,從觀念到行動,一步步形塑出孩子自助助人的正向品格!學會EQ將是送給自己一生最好的禮物。
 
  所以,歡迎大家光臨【Dinineyland幫幫遊樂園】,一起交朋友,說故事,玩桌遊,學EQ ! 和身邊摯愛的親友們共渡一段歡樂的遊戲時光。
 

詳細資料

  • ISBN:4713774403514
  • 叢書系列:賴馬
  • 規格:盒裝 / 25.5 x 26.6 x 4.5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親子、童書、國中小】親子天下數位產品社方展:預備孩子的未來,全展77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OPENBOOK好書獎
  • 長鴻全書系
  • 人生哲學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