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我的作文教學思考、感受與實踐
從事語文教學工作多年,常看到許多家長、老師對孩子的寫作或語文能力搖頭嘆息,一致的疑問是:今日兒童閱讀的「質」與「量」均與日俱增,為什麼寫作能力日益低落?
現在的師長對孩子教育的用心程度更勝於以往,卻苦於新舊教育觀念、方法擺盪,不知道如何適切引導孩子提升語文能力,又很怕過度介入,抹煞了孩子的學習胃口,因此產生焦慮與挫敗感。時代的快速遞變是現代人必須要面對與調適的重要課題,多元的價值觀取代了以前單一的典範式思考。曾經不只一位老師對我說,自己優異的語文能力是靠從小背誦範文培養的。然而,以往機械式的寫作訓練,雖然可以培養熟練的文字寫手,但是千篇一律的僵化作文,已經失去了書寫靈動生命的意義;在制式化的訓練中,往往也讓寫作成為一件苦差事,令學童望而生畏。因此,如何讓寫作成為靈感的湧泉,流暢表達所思所感,培養清醒篤定的思考能力,同時在內省的書寫體會中,涵養一顆溫柔、敦厚的心,這更是新時代的寫作意義,因為能夠與自己心靈對談的孩子,會主動體會學習的喜悅,語文能力與自我生命都可以因此而躍升。
然而,在豐富的資訊環境中,雖然知識取得方便,卻也因譁眾取寵的知識包裝,將人目眩神迷地架空在混亂的時空中,阻塞了感官的感受能力,思緒紛擾而找不到心靈的出口,如老子《道德經》所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重口味的環境刺激,麻痺了孩子的感官,使其失去了生命自發的內在感動;方便的資訊取得,封閉了思考的潛能,因此常看到學生閱讀之後的感覺常只是:不知道或很好笑。雖然吸收一堆的知識,卻滯困於疏懶的思考能力與貧乏的感官體會,未能透過心靈的解碼,轉化成可以隨時取用的智庫,以此反映在作文教學上,寫出的文章若是言語乏味,則是缺乏了對生活的感受能力;語句不通順則是缺乏知識統整的能力;而不知所云則是思考能力的困頓。
因此,我認為,現代的寫作教學,應該從喚醒孩子的感官能力開始,將所看、所聽、所聞、所嘗、所實踐的多元學習轉化成豐富的生命體會,才有材料可以寫;學習賞析文章,深刻體會文字敲動心靈的魅力,才能寫得生動;啟發想像力、聯想力和創造力,對人事物活化與深化思考,才能寫得深入。所以,本書以上述的觀點為出發,從感官開發,鍛鍊文字到組織文章的循序步驟設計寫作教學活動,營造作文教學的趣味情境,讓孩子體會寫作的樂趣,想寫、能寫,才能讓寫作教學發揮成效。
根據筆者從多場教師作文教學培訓的經驗裡發現,老師迫切需要的是:一、整體作文教學的架構,能提供循序漸進的作文教學方向指引,並藉此架構建立靈活設計教學活動的能力。二、作文教學現場的引導技巧,啟發孩子的寫作靈感,這也是為何目前作文書的學習單及活動琳瑯滿目,在形式上雖然提供了具體的運作模式,可是老師們在運用上的轉折與引導技巧仍覺得有困難。三、在有限的作文教學時數或甚至沒有作文課的情形之下,如何運用國語課或閱讀課融入寫作教學,提升學習成效。因此,本書特別重視作文教學的整體架構呈現,並希望提供教師清楚的作文學習步驟,藉以認知每一個教學活動的目標,並以此檢視學生的寫作能力是在哪個環節較弱,給予適切的寫作指導;並融入閱讀教學的資源,使老師可以領略閱讀指導與寫作教學兩者活用並進的妙法。每個單元提供了根據架構理念出發的教學活動設計,活動與活動之間沒有關聯,也沒有設定年齡層,因為孩子閱讀寫作能力不一,所以我並沒有特別標出哪些活動適合某年級層使用,老師可以參考每個活動標示的難易指數與學習目標,依班上學生的程度與教學進度選擇取材,靈活運用,同時穿插於書中的「教學現場」單元,提供教師了解活動操作的技巧。希望老師們體會本書的理念、架構與活動設計的動機與目標後,即可運用生活周遭的素材(例如從課文、環境中取材……)靈活設計,開發取之不盡的寫作教學活動;同時家長若也能運用本書,了解作文引導的概念與方向,在生活中也可以隨時啟發孩子源源不絕的靈感,培養寫作與閱讀的樂趣與能力。
感謝我身邊一群和我學習寫作的小朋友,他們對我課程的熱切期待與不斷滋長的寫作興趣,給我最大的鼓勵與信心;感謝天衛文化的陳衛平社長以及沙永玲執行長,因為他們對兒童的美麗期望,對成人的熱情想望,才讓我有此機會,邀約所有對寫作有興趣的大朋友與小朋友一起來,讓文字與心靈美麗相遇,演奏最動人的心靈樂章!
林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