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x飲食大展
影像軌跡.策展美學:春之當代藝論2015-2016

影像軌跡.策展美學:春之當代藝論2015-2016

  • 定價:580
  • 優惠價:95551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9折52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春之文化基金會自2013年起舉辦的「春之當代夜」系列講座,探討並累積了藝術評論、藝術創作、策展實踐、藝術史研究、博物館發展、以及建築與城市等多元議題的研究資料,希望藉此建立起台灣當代藝術與文化相關的檔案庫,並橫向連結臺灣與國際交流關係的網絡。

  本書即集結了「春之當代夜」系列講座2015-2016年的發表成果,針對策展趨勢觀念與實務操作、涉及歷史或集體記憶的記錄影像討論、檔案作為創作概念與形式、當代社區與藝術生產,以及當代藝術與民間藝術等幾大當代議題,收錄龔彥、黑田雷兒(Kuroda Raiji)、徐文瑞、顧錚、龔卓軍、孫松榮、董冰峰、清水敏男(Toshio Shimizu)、郭力昕、許芳慈、趙川、李子寧、拉琥(Steve La Hood)、阮慶岳、洪子健、陳瀅如、孫華翔、李應平、陳伯義、龔卓軍、張世倫、邱坤良、蕭瓊瑞、林承緯等24位專家學者的講座內容與專文。
 
 

目錄

序|侯王淑昭
向後看向前走: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的策展試驗|龔彥  
獅子身中蟲——福岡亞洲美術館所扮演的另一個角色|黑田雷兒(Kuroda Raiji)
什麼是好展覽?:論策展意識|徐文瑞   
中國當代攝影思考記錄與記憶之關係|顧錚  
給那不曾發生的:另一種台灣影像史|龔卓軍、孫松榮   
禁止、反抗與自我組織:中國影像藝術檔案|董冰峰  
藝術驅動城市創造力|侯王淑昭、水敏男(Toshio Shimizu)   
臺灣紀錄片中的環境意識|郭力昕
開啟等候室:塔西米克《灑了香水的惡夢》與福恩德斯《玻恩托克族輓歌》之後殖民式閱讀|許芳慈
影像作為民間方式——《上海青年》:一部長達八小時半的紀錄片之立場與美學|趙川   
策展與文化賦權:當代博物館與原住民社群的合作模式|李子寧  
如何創造觀展體驗?|拉琥(Steve La Hood)  
都市甦醒:從都市現實出發的策展思考|阮慶岳   
談檔案的偏見與挪用|洪子健、陳瀅如   
社區內外的當代藝術策略|孫華翔、李應平    
環境影像的災難創作|陳伯義    
不受治理的影像:民俗影像與影像的歷史|龔卓軍     
在冷戰的旗幟下:「美國因素」在臺灣的影像敘事(或其可能的重建)|張世倫    
從祭儀到劇場:表演藝術的民間性與當代性|邱坤良
民間藝術與當代表現:民藝論與臺灣藝術史|蕭瓊瑞、林承緯

 
 



  《影像軌跡.策展美學:春之當代藝論2015-2016》一書的內容,選自2015年至2016年間舉辦的「春之當代夜」系列主題講座。「春之當代夜」是春之文化基金會自2013年起所規劃、舉辦的活動,我們邀請國內外藝文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共同參與,大家以殊異的理論視角、實踐經驗,分享其對藝術的思考,並與現場的觀眾共同探討、交流,之後,我們再以兩年為期,整理文字、精選講座內容,以《春之當代藝論》之刊名出版發行。

  為了進一步串聯在地資源、促進國際對話、引發不同面向的當代議題討論,2015年至2016年間,「春之當代夜」接續與國、內外不同藝文機構合作。我們於臺北當代藝術館推出由賴香伶、賴瑛瑛聯合策劃的「觀點策展」、由楊智富策劃的「當代社區與藝術生產」以及龔卓軍策劃的「民藝論X當代藝術」;在臺北國際藝術村則有鄭慧華策劃的「檔案熱──關於檔案的實踐與方法」系列講座;此外,我們與上海瑞象館聯合發起當代影像的交流和研究活動,先於臺北當代藝術館舉辦「記錄與記憶」論壇,邀請兩岸從事影像研究學者與藝術家,相互交流兩岸影像創作和趨勢,隨後再前往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舉辦的「影像與歷史」論壇,更進一步地探討影像與歷史的關係。我們希冀「春之當代夜」能創造一個跨文化的交流平臺,提供彼此相互了解的機會。

  本書共收錄其中的20場講座,內容包括各領域策展人對空間的思維、策劃過程的分享,讀者能從中探看他們在全球化脈絡之下,如何透過展覽實踐博物館、美術館的價值;如何思考不同地域、文化間的特殊性及差異性;如何引導觀眾接收展覽的知識與訊息,並給予愉悅的參觀經驗;如何挖掘社區的故事,以藝術、歷史文化為媒介,推動展演活動。此外,也觸及藝術工作者如何透過影像創作反思歷史、記憶與環境問題;在保存、研究、策展、出版、創作等藝術生產的過程中,如何檢視、運用檔案;並帶領讀者回返民間藝術,重新審視當代藝術與其之關係。

  期待「春之當代夜」的整理與出版,得以呈現不同時空下的藝術發展,以及相關議題思辨的軌跡,不僅可作為臺灣當代藝術研究的檔案,也希望在與典藏藝術家庭合作出版下,能促進藝術社會的交流,讓更多大眾對藝術文化產生興趣。在此,謹向所有「春之當代夜」的參與者與合作單位致上最深的謝意。

財團法人春之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侯王淑昭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615594
  • 規格:平裝 / 300頁 / 17 x 23 x 1.5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臺灣紀錄片中的環境意識
日期:2016年9月17日
主講人:郭力昕(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副教授)


關於臺灣紀錄片中的環境意識與概念,我所關切的是從哈拉維(Donna Haraway)的資本紀(Capitalocene)角度出發,她指出環境問題是一種資本主義,是關於經濟、人類往哪裡去以謀求幸福生活的問題。

當今,環境問題是區域性或全球性的一個最大且最為迫切的政治議題,人類給自己創造出來的環境危機、存續危機,我認為已經超越國族、階級、勞資等各式問題,並不是說這些問題不存在,它們也很重要,而且可能與環境問題間接扣聯,但當我們活不下去的時候,其他的問題若過度關切,就容易疏忽環境問題的結構性,以至看不清其中的政治問題。

這個政治議題與每個人切身相關,沒有人逃得掉。不論你是哪一種國族主張;不論你是資本家或是社會底層人民;不論你的性別取向;不論你的任何身分……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呼吸乾淨的空氣、喝乾淨的水、吃不受污染的農產品。否則,因為地球老化,海平面不斷升高,我們就得在陸沉於海裡的土地上討論這件事情了。

因此,關於此一基本生命權的討論,回到紀錄片裡面來看,涉及到我們的生命權為什麼無以為繼?我們的生命權被誰剝奪了?如何要回生命權?這也是紀錄片所具有的認識與行動之功能。而接下來將舉臺灣的一些紀錄片為例,看看這兩方面的一些表現。

環境議題是誰的責任?

首先,談談認識上的一些問題——環境破壞是誰的責任?在臺灣,多數人或者主流意識型態通常會將責任指涉到每一個人,即環境破壞每個人都有責任,所以要隨手做環保、隨手關燈、使用漱口杯刷牙、少用兩個塑膠袋等等,這些確實都對環境造成了破壞。但環境摧殘的主要因素,並非在個人的環保實踐上,雖然實踐是有幫助的。遂而有另一種立場指出個人非占主要因素,應該是製造重度污染的這些工廠老闆、企業資本家們的責任。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藝術設計】《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系列心靈勵志小說完結篇,神祕導師蘇格拉底對生命疑問的最終解答《隱藏的學校》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電腦資訊展
  • 蓋亞全書系
  • 台灣設計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