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購書節a
大分流:現代世界經濟的形成,中國與歐洲為何走上不同道路?

大分流:現代世界經濟的形成,中國與歐洲為何走上不同道路?

The Great Divergence: China,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

  • 定價:650
  • 優惠價:79513
  • 優惠期限:2024年11月3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編輯選書

回溯中西歷史,深刻理解推動現代世界經濟的力量。

彭慕蘭的全球經濟史經典著作《大分流》,跳脫歐洲中心論,呈現出近代世界形成以前,全球各地多中心的經濟發展。本書以經濟史的角度反駁西方具有先天優勢的論點,翻轉傳統的理解方式。

 

OKAPI 推薦

  • 林宗弘/昨日逃離羅馬,今日逃離北京? 評《大逃離:羅馬帝國滅亡如何開啟現代經濟大分流》

    文/林宗弘2022年01月17日

    最近,歷史巨著《大逃離:羅馬帝國滅亡如何開啟現代經濟大分流》由黃煜文翻譯,衛城出版社引進台灣,造福中文世界讀者們。在過去三十年間,冷戰結束與蘇聯東歐帝國瓦解之後,西方霸權推動經濟全球化,中國在改革開放過程裡獲得驚人的經濟成就,卻能維持黨國獨裁統治,甚至推動改變全球地緣政治的「一 more
  • 比較的尺度──經濟史家彭慕蘭《大分流》看待世界的方式

    文/洪仕翰2019年07月09日

    大分流:現代世界經濟的形成,中國與歐洲為何走上不同道路? 經濟史家彭慕蘭的《大分流:現代世界經濟的形成,中國與歐洲為何走上不同道路?》是一本重量級的經典。這本出版於2001年的皇皇巨著之所以近20年來都歷久彌新,並不只是因為彭慕蘭是美國史學界唯一一位兩度榮獲費正清獎榮譽的學者,還是 more
 

內容簡介

大分流創造的現代世界經濟,即將終結?
唯一費正清獎兩屆得主 彭慕蘭 大師經典之作

  在十九世紀以前,西歐並不是世界經濟的唯一中心,中國也曾具有左右世界經濟的能力,但是──
  為何只有西歐獲得獨一無二的突破?
  為何只有西歐成為世界經濟的中心?
  為何只有西歐讓更多人口享受前所未有的高水準生活?
  為何西歐踏上資本密集之路,而中國則走進勞力密集的死胡同?

  ☆全新中譯本

  ★美國歷史學會費正清獎
  ★世界歷史學會年度獎
  ★美國圖書館學會傑出學術書籍

  十八世紀的英格蘭與中國江南比你所想的更相似:兩地老百姓的平均壽命、人口成長速度、營養與生活水平都驚人地相近,也面臨同樣的資源限制與生態困境。江南的市場經濟型態,甚至比歐洲更接近亞當.斯密的古典經濟學理想。

  那麼,工業革命為什麼出現在英格蘭,而不是中國江南?或者反過來問,英格蘭為什麼沒有成為中國的江南?為何歐洲踏上資本密集的道路,而東亞則走進了勞力密集的死胡同?為何西方崛起而中國衰弱?

  彭慕蘭的全球經濟史經典著作《大分流》,跳脫歐洲中心論,結合史學界對歐洲、中國、日本、印度各地的研究成果,呈現出近代世界形成以前,全球各地多中心的經濟發展。本書以經濟史的角度反駁西方具有先天優勢的論點,翻轉對西方崛起、東方沒落這件事的理解方式。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全球化的新局勢下,回顧十九世紀東西方「大分流」的起點,將有助於我們理解這個由「大分流」所造就的現代世界。甚至進一步思考,今天我們是否接近分流的終點,正在走向合流,甚至,還將越過合流點朝著反向大分流而去?

  ◎榮獲美國歷史學會費正清獎
  ◎榮獲世界歷史學會年度獎
  ◎入選美國圖書館學會傑出學術書籍

本書特色:

  大分流創造的現代世界經濟,即將終結?


  【大師經典之作】彭慕蘭是唯一曾兩度榮獲美國歷史學會費正清獎殊榮的漢學巨擘。原文出版後已成任何試圖回答「西方為何崛起」、「中國與東方為何衰弱」者必讀的經典,深刻影響激辯方向。

  【重探關鍵問題】中國與歐洲曾擁有相似的經濟潛力,但為何西歐勝出主宰世界?這個由「大分流」所創造出的現代世界經濟勢力,是否正在走向終結?回答這個問題,有助於今日的讀者釐清過去兩三百年來東、西方勢力消長的原因,並反思現代世界是否正走向合流。

  【改寫既有觀點】本書跳脫西方中心論,運用「交互式比較法」比較歐洲、中國、印度、日本、東南亞等地的近代歷史與經濟發展狀況,呈現出近代世界形成以前,全球各地多中心的經濟發展,反駁西方具有先天優勢的刻板印象。

  【經典鉅著.全新譯本】華文圈最新中譯本。

專業推薦

  專文導讀:
陳國棟 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

  專文解說:林明仁 台灣大學經濟系主任

  共同推薦:
  朱雲漢 中央研究院院士
  林益仁 臺北醫學大學醫文所所長
  胡川安 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陳建守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共同創辦人
  游博清 中興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劉瑞華 清華大學經濟系教授
  蔣竹山 中央大學歷史所副教授
  閻紀宇 風傳媒執行副總編輯
  顏擇雅 作家、出版人
  *按姓氏筆畫排列

  一本極發人深省的著作,將一舉改變關於資本主義起源、西方崛起與東方沒落的辯論走向。──《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

  這本書非常重要,任何認為解釋工業革命對我們理解現代世界至關重要的人,都必須認真看待。……本書豐富到幾乎每一頁都有新的見解。──《美國歷史評論》(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令人信服且有縝密研究為依據的著作。──《自然》雜誌(Nature)

  本書最重要、最具影響力且絕無僅有的貢獻,就在於讓我們對導致西方與中國出現大分流的原因和機制,有了全新的認識。…….是一次完全嶄新與新鮮的創舉。儘管彭慕蘭是在對歐洲、中國、日本、印度、東南亞等地區進行比較,但他還透過大膽且新穎的嘗試將這些比較彼此連結,足以讓幾乎所有先前的相關作品都顯得過時。──《亞洲研究期刊》(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透徹的研究與出色的論證……《大分流》無疑是近年來出版過最細緻、最重要的計量經濟史研究之一,尤其是在世界史領域。──《世界史學報》(Journal of World History)

  現代社會一個引人注目的特徵,便是收入與生活水平在國際間出現了巨大的差距:一邊是西歐與其分支,另一邊則是廣大的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彭慕蘭的著作是對既有研究文獻的重要補充,挑戰了每一種關乎歐洲崛起的主要解釋。──美國圖書館學會《選擇》月刊(Choice)

  彭慕蘭利用歐洲發明的經濟學來推翻歐洲中心論,替我們的世界樹立了一個毋庸置疑的新事實:歐洲人再也無法想像只有他們獨自站在經濟增長的門口,因為彭慕蘭和他的後漢學(new sinology)同事們已讓人重新認識了「中央之國」及其令人讚嘆的史料,並寫下一本不可或缺的書。──麥克洛斯基(Deirdre McCloskey),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經濟系教授《經濟寫作》作者

  彭慕蘭結合了制度因素與技術和地理上的好運,解釋了這場經濟與生態上的「平局」如何突然演變成西歐對中國的勝利。他結合了對全球的想像力與所需的科學細節,從而使其論點更加堅實。《大分流》值得被廣泛尊重。──彼得.林德特(Peter H. Lindert),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經濟系教授《國際經濟學》作者

  一本奠基在社會科學與歷史學領域之龐大知識、大量閱讀、以及密切與仔細分析的權威之作。──喬爾.莫基爾(Joel Mokyr),西北大學經濟系教授《富裕的槓桿》作者

  這是一本傑出的書,在豐富且紮實的證據與優雅論證的支持下,對傳統概念發起了認真仔細且極具毀滅性的進攻。──金世傑(Jack A. Goldstone),喬治梅森大學公共政策學院教授《為什麼是歐洲:世界史視角下的西方崛起》作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


  唯一兩度榮獲美國歷史學會費正清獎的重量級學者。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師從知名漢學家史景遷,曾任教於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現為芝加哥大學歷史系教授。曾以本書與另一本著作《腹地的構建》(The Making of a Hinterland: State, Society, and Economy in Inland North China, 1853-1937)獲得美國歷史學會的費正清獎。另與史蒂夫.托皮克合著有《貿易所打造的世界》(The World that Trade Created: Society, Culture and the World Economy, 1400 to the Present)一書。

譯者簡介

黃中憲


  政大外交系畢,專職筆譯,譯有《貿易打造的世界》、《維梅爾的帽子》、《帖木兒之後》、《太平天國之秋》、《帝國暮色》、《戰後歐洲六十年》、《意外的國度》、《湖南人與現代中國》、《未竟的帝國》、《成吉思汗》三部曲等。
 
 

目錄

‧導讀  漫談《大分流》/陳國棟

導論  歐洲經濟發展的比較、關聯與敘事

第一部 有著驚人相似之處的世界
第一章 歐洲領先亞洲?從人口、資本積累與技術解釋歐洲發展
第二章 歐洲與亞洲的市場經濟體

第二部 從新風氣到新經濟?消費、投資與資本主義
第二部的導論
第三章 奢侈性消費與資本主義的興起
第四章 看得見的手:歐洲與亞洲境內的商行結構、社會政治結構、「資本主義」

第三部 超越亞當.斯密與馬爾薩斯:從生態限制到持續性工業成長
第五章 共有的限制:生態不堪負荷的西歐與東亞
第六章 廢除來自土地的限制:美洲這個新一類邊陲地區

‧解說 為什麼中國沒有資本主義?《大分流》之後的反思/林明仁
 
附錄
致謝
注釋
參考書目
 
 

導讀

漫談《大分流》


  站在當下,回顧晚近數百年的歷史,儘管可以有不同詮釋,但是還是可以有一些能共同接受的認知,例如:東方與西方各自發展,十六世紀以後雙方才展開相互間的密集接觸。先是款步而行,繼而加速前進。到了上個世紀後半,由於貨櫃運輸、網際網路、跨境旅遊……等等活動的發達,不同社會彼此分享的共同點越來越多,差異性越來越少。這種歷史進程有人以一個簡單的名詞來概括:全球化(globalization)。

  往細的方面去看,在這五百年的前面階段,東、西方還是以各自發展為主,而東方(以中國為代表)在經濟表現上領先西方(以西歐為代表)。轉捩點差不多就發生在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從那個時代以後,西方的工業化、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科學文化……勃然而興、沛然莫之能禦,如火荼毒地左右了世界。

  無數的學者想要為十八世紀末啟動的「大分流」找尋一套合理的解釋。有的檢查全面性的要素,有的則指出當中的哪一、兩項才是關鍵性的作用者。彭慕蘭的《大分流:現代世界經濟的形成,中國與歐洲為何走上不同道路?》一書也想為這樣的疑問找答案,並且在方法上採用一種不尋常的比較方式,不單單只做抽離性的比較,而且也考慮被拿出來比較的指標在各自體系中的狀態;不只以被拿來比較的單方面為基準作比較,而是做出雙方都被當作比較基礎的相互式比較。作者彭慕蘭把這種方法稱為「交互式比較」(reciprocal comparison),自覺到透過這樣的處理,能做到更具兼容性、避免掉掛一漏萬的論述。

  「分流」這一用詞是說本來走同一條路,現在分開來各走各的路。這種提法,牽扯到世界上不同經濟體(國家或區域)的經濟演變進程與特定時間點上的處境。我們配合書中的內容,用簡單的經濟學的語言來加以概略描述如下:

  經濟演變進程如果長期發生進步的現象,我們就稱之為經濟成長。關於經濟成長,經濟學家通常區分出傳統成長與現代成長兩種模式。也有一些研究者,如同彭慕蘭所屬的加州學派那樣,還加上第三種,稱作「亞當‧斯密式」的經濟成長。

  簡單地說,「斯密式成長」的重點是分工創造經濟成長;至於現代成長(modern growth)的重點則是新科技、新制度創造經濟成長。在許多討論中,也不乏稱之為「熊彼得式成長」或「顧志耐式成長」者,分別得名於經濟學家熊彼得(Joseph Aloïs Schumpeter, 1883-1950)和顧志耐(Simon Kuznets, 1901-1985)。傳統經濟成長不是沒有朝科技創新、區域分工、工序分工、技術創新、制度改革……等方向走,但是這些情況的發生零零落落、斷斷續續。傳統成長曾經存在於西方,也曾存在於中國。歐美研究者一般也深信一直到十八世紀為止,中國沒有落後於西歐,甚至於還一度領先。但是現代科學帶來日新月異的密集發明與創新之後,現代經濟成長就出現了。顧志耐把現代經濟成長稱作「持續成長」(sustained growth)。「持續成長」一旦開始,西方世界就取得經濟、軍事、政治等各方面的領先,其他邦國望塵莫及,所以說是「大分流」。

  現代科學的起步肇始於西方的科學革命。科學革命這個主題,學術界既有的討論早已汗牛充棟,而且也不是本書的重點,暫且勿論。不過,現代科學不但帶來接踵而至的發明與創新,而且很早在十八世紀後半就啟動了工業革命。而帶動或者擴大工業革命的力量,包括了煤作為高效率能源被使用與歐洲人海外殖民地在原料和市場兩方面作出的貢獻。《大分流》的部分重點也就針對這兩件事來著墨。

  相對於西方在工業革命之後,在優勢經濟條件下發展出來(或者已經現身而趁機加以強化)的資本主義、帝國主義……佔居支配性位置的同時,東方的中國卻在十八世紀末以後「停滯」(stagnated)不前,並且受到西方列強的壓迫,因此為何中國不能在十八世紀以後走出一條和西方相似的道路也就是值得深入剖析的課題。

  英國學者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很早就詢問過:「雖然中國古代科技曾經對人類做出許多重要貢獻,但是為什麼在近代中國卻沒有發生科學革命和工業革命呢?」其實,二十世紀初以來,中國學者如竺可禎(1890-1974)、馮友蘭(1895-1990)……等等也都認真思考過這個「大哉問」。李約瑟早在一九三○年代開始研究中國科技史時就已經意識這個問題,而於一九六四年發表〈東西方的科學與社會〉那篇文章時詳細論述了這個問題。有趣的是一位非常特別的美國經濟學家肯尼思‧包定(Kenneth Ewert Boulding, 1910-1993)在一九七六年一篇題為〈變遷的大法則〉(The Great Laws of Change)的文章中徑直把這個問題稱作「李約瑟難題」(Needham Problem),無意間成為一個廣被接受的用法。業師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也碰過這個難題。他在回答一個讀者投書時,乾脆引用科學史學者席文(Nathan Sivin)的話說「要去解釋沒有發生的事簡直就像小說一樣嚴肅!」很多人也主張應該問為什麼歐洲先發展出來現代科學,而不是去問為什麼中國沒有發生。

  因此,我們也同意彭慕蘭使用「交互性比較」方法的意義與價值。

  比較這件事有兩個前題:一、拿來相比較的雙方都必須以一定的概念化方式整理出某些特徵;二、要對這些特徵建立起某種度量(measure)標準。做到這兩點後,產生出可以比較的數值,差異性便自然產生了。問題是一個經濟社會的特徵如何確立?不同的原因能產生相同的結果,拿結果的數據來比較,能有什麼意義?

  《大分流》一書使用比較方法來分析中國經濟落後的問題。比較的項目頗為不少,包括人口、技術、資本、土地、市場、消費模式、企業組織、社經結構……。上海社科院的杜恂誠覺得彭慕蘭所做的比較研究有缺點,因為他使用的數據大多還是靜態性的,沒有作動態性考察。杜恂誠所言不無道理,但是彭慕蘭費心建立的數據還算具體、清楚,畢竟能讓我們對十九、二十兩個世紀在不同時間點上,中國與西方的差異表現一目了然,極適合作為往深處探究的基礎。

  《大分流》原著出版兩年多之後,作者彭慕蘭為第一次翻譯的簡體中文版作序,他說:「這並不是一個可以期望任何作者作出定論的課題。在我的著作受到非常多的稱讚的同時,它也引起了相當大的爭議。」沒錯,這本書既然染指一個極大、極受注意的課題,並且受到極大的重視,當然也招引許多討論與批評。《大分流》一書的根本論點如何?它招致怎樣的批評呢?在在都值得注意。「大分流」究竟是怎樣造成的?絕對的答案肯定是沒有的,但是作者所探求的問題顯然足夠重要、足夠有趣,也就值得讀者關心與探索。

  其實不管是深入鑽研還是只有點到為止,本書所涉及的問題都十分多元。我們不可能在此抽絲剝繭地討論任何一個問題,因為沒有那麼多的篇幅,也不想先讓個人觀點喧賓奪主。不過,我們不妨還是隨意舉個例子來啟動大家的發想吧!

  例如,作者在〈導論〉提及,並且在第二章〈歐洲與亞洲的市場經濟體〉詳加討論的、所謂「內捲化經濟」(involuted economy)。帶進「內捲」這個概念,主要是為了駁斥他人的說法,以利於建立或支持自己的說法。對「中國經濟內捲化」說法的批駁,其實未能直接建構出作者的理論。然而跟隨作者的批判,讀者必能獲悉一些前此未必接觸過的有趣知識。

  「內捲」(involution)這個概念原本是人類學家紀爾茲(Clifford Geertz, 1926-2006)為研究印尼水稻文化變遷而提出來的說法,簡單化來說,他認為在長時過程中,印尼的水稻種植日益集約、社會也越來越複雜化,經濟上雖然有所成長,但是欠缺顯著的技術、政治方面的改變。美籍華人學者黃宗智(Philip Huang)在其一九八五年討論華北小農經濟的書中加以援用。不過,這樣的說法也不乏挑戰者,包括彭慕蘭。

  就中國經濟發達的區域而言,所謂的「內捲化」現象未必支配著整個歷史的動向,因為市場經濟發達與農業生產商品化的影響,明清時期的中國社會與政治也不是一灘死水。以當時的政治參與來說,商人子弟由於受教育的能力與機會大,通過科舉或者靠捐納而取得出仕資格的機會變多,對國家與政策的影響力自然增強。商人有錢,不管是出於自抬身價還是熱心公益,往往也多支持文化活動,自然也讓社會有變動性的發展。

  最後,我們不妨蛇足一下說:「大分流」隱喻著分流(divergence)分得太開了,暗示著難以再次合流(convergence)、再走同一條路的可能性。就這點來說,恐怕與事實出入很大。在《大分流》原書於的二○○○年出版時,當時的國際經濟還是西方世界(歐美以及步武歐美的經濟體)顯著領先世界其他部分的年代,但是二十年後,中國經濟及華人資本家的崛起卻已大大改變了眼前的面貌。大分流說不定正在走向一個死亡交叉――反向大分流(anti-divergence)前的合流(convergence)。

  其實,也正因為華人在科學、工業與經濟……等多方面的表現都不再落後於歐美,因此十八世紀後發生「大分流」的究竟更加惹人關心。對很多人而言,在二十世紀思索這個問題和在二十一世紀初思索同一個問題,不但是兩樣心情,顯然也可能提出不同的說法吧!

陳國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716529
  • 叢書系列:藍書系
  • 規格:平裝 / 576頁 / 17 x 23 x 3.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Part I 有著驚人相似之處的世界
 
第一章 歐洲領先亞洲?從人口、資本積累與技術解釋歐洲發展(節錄)
 
在十八世紀之前,世界許多地方已有類似蒸汽機的發明,只是它們始終被當成是奇珍異物,沒什麼實用價值。中國人老早就懂相關的基本科學原理(知道大氣壓力的存在),老早就掌握與瓦特的裝置極類似的某種雙動活塞/汽缸裝置(作為中國「鼓風爐」的一部分),以及把轉動變為直線運動,其精良程度並不遜色於二十世紀前任何一種裝置。
 
尚待改良之處,就只剩用活塞來轉動輪子,而非用輪子來推動活塞(在風箱裡,活塞運動是為了送出熱氣,而非為了驅動輪子)。一六七一年,有位耶穌會士在紫禁城展示了可運行的蒸汽渦輪驅動車和蒸汽船的縮小版模型,而這個設計似乎同時參考了西方與中國的模型。於是,從純技術的角度看,這個最重要的工業革命技術本可能在歐洲境外也發展出來。長江三角洲與英格蘭類似,都存在著需要紓解本地木頭供給吃緊情況的誘因,也存在著先進技術和高度商業化的經濟。而當我們拿兩者相比,就會發現歐洲的優勢之處,主要是在整體的技術水平與地理上的偶發事件,而非整體經濟的市場效率上有什麼優勢。
 
西歐在十八世紀領先世界的重要技術,也就是英國獨步世界的技術。採礦技術是其中之一,但像時鐘製造、槍炮製造、航海儀器等其他技術,其重要性則非一眼就能看出。
 
中國整體採礦業的歷史,特別是採煤業的歷史,有點令人費解。中國北部和西北部煤蘊藏豐富,在華北擁有中國政治、經濟、人口中心的漫長時期裡,中國發展出龐大的煤鐵複合體。事實上,根據羅伯特.哈特韋爾(Robert Hartwell)的估計,一○八○年左右中國的鐵產量大概比一七○○年俄羅斯以外歐洲的產量還要多。
 
此外,這一煤鐵複合體不只規模龐大,還十分先進:例如中國的製鐵業者似乎已懂得製造和使用焦煤(精煉煤),而其他地方還要再過數百年才會發現這東西。然而,在一一○○至一四○○年這段期間,中國北部和西北部遭遇多得令人咋舌的一連串天災人禍打擊:從外族(蒙古人等)入侵和占領、內戰、到嚴重水災(包括黃河一次大改道)與瘟疫等。

會員評鑑

2
3人評分
|
3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0.5
|
2023/02/26

本書翻譯真的令人不敢領教
鼎鼎有名的作品,透過翻譯之手,變成一串毫無意義的文字
這本書其實還有其他翻譯版本:巨流出版社,2004
相比之下可讀許多
展開
user-img
Lv.1
2.0
|
2022/08/14

這本書的中文句子之文筆並不流暢,令人閲讀起來較為吃力,建議大家如果英語水平尚可的話,可以去閱讀原著。
展開
user-img
Lv.3
2.5
|
2020/02/20

譯者是第二作者,譯文的重要性在文本以外的其他語系,其所佔的分量甚至凌駕在作者之上,譯文地流暢與真實性決定文本的流通。本書的經典地位重要所以書的頁數也不凡,不考慮價格,讀者決定買下,並決定閱讀的一刻,就是拿可貴的時間甘冒讀這一本而不讀其他的風險。

閱讀過程中開始評價作者與譯者,閱讀的終極感覺將決定是否再次閱讀作者與譯者的作品,以臺灣閱讀風氣不是太理想的氛圍下,若因譯文摧毀閱讀經典雅致,實在得不償失。
本書譯者翻譯歷史類書籍算多,但以本書而言並未展現搭配作者的品質。

經典本身築起的高牆已令讀者仰之彌高,本書譯者賣弄文字、對於譯筆過於自信欠缺校對,也未印證專業名詞,失卻本書重新再譯的意義。

但仍須感謝翻譯與出版本書,畢竟就中文讀者而言,這仍是窺視經典的重要取徑。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張忠謀親筆撰寫、獨家授權自傳,他的一生,一場不能錯過的智慧盛宴!《張忠謀自傳》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遠流領券(10/23-11/18)
  • 圓神領券折
  • 共和國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