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到貨2本75折
繼承與叛逆︰現代科學為何出現于西方

繼承與叛逆︰現代科學為何出現于西方

  • 定價:408
  • 優惠價:87355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今日人人都知道科學重要,對社會影響巨大,但大多數人對于科學是怎樣發展起來的卻知之甚少,因而難以真正了解世界大變局之根源。現代科學的本質是什麼?它和社會、文化有怎樣的關系?在過去數干年間是如何演化的?“李約瑟問題”背後的意義又何在?對于這些問題,本書為我們提供了詳細解說和嶄新視角。——劉鈍

西方科學歷經轉折,但自古迄今仍然形成一個前後接續的大傳統,它的發展動力主要來自這一傳統本身。因此,“為何中國科學發展落後于西方”的問題必須以對此傳統的了解為基礎。本書所提供的正是這樣一個基礎,即西方科學的起源、發展與蛻變,包括此傳統與哲學、宗教以及時代背景的關系。此外,本書還討論了中國與西方科學發展的分野,並總結了現代科學出現于西方文明的基本原因。

這是一部出色當行的西方科學與科學思想的發展史。作者從感受西方科學的沖擊到超越“李約瑟問題”說起,溯源自公元前600年開始的希臘文明,歷經公元2世紀亞歷山大城的阿拉伯文明、5世紀至10世紀間的歐洲黑暗時期的停滯、啟蒙時期自東向西回流,直至16世紀的日新說的發展經過,最後在中古時期科學和宗教從結合到激烈對抗最終分道揚鑣的歷史;同時考察了引領一時風騷的哲學家和宗教派別的思想精華;早期文藝復興和大學與經院神學的興起、專業科學家的出現、煉金術的發現、赫墨斯的復興、學園的重建、刻卜勒與數學神秘主義、牛頓與波義耳的煉金術等等。

陳方正,物理學博士,香港中文大學物理學系名譽教授,現任名譽高級研究員,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竺可楨科學史講席教授。學術工作包括現代化比較、科技與現代化關系以及科學哲學,近年則致力于科學史研究。著有《站在美妙新世紀的門坎上》以及《在自由與平等之外》;曾經創辦及主持《二十一世紀》雙月刊,主編“現代化沖擊下的世界”叢書,並負責“中國古代文獻電子數據庫”之建立,以及擔任“先秦兩漢古籍逐字索引”與“魏晉南北朝古籍逐字索引”兩種叢刊之共同主編。
 

目錄

余英時序
自序
前言
導論
一、本書緣起
二、中國科學落後原因的討論
三、李約瑟及其思想體系
四、李約瑟的影響與批判
五、本書基本觀念
六、整體構思與主要結論
第一章 遠古科學傳統
一、遠古文明輪廓
二、埃及數學手卷
三、陶泥板上的數學
四、巴比倫代數學
五、代數型幾何學
六、希臘文明的淵源
第二章 自然哲學傳統
一、愛琴海的世界
二、自然哲學概觀
三、米利都學派
四、愛奧尼亞哲人
五、從大希臘到雅典
六、自然哲學的成熟
第三章 永生與宇宙奧秘的追求
一、籠罩科學誕生的迷霧
二、畢達哥拉斯其人
三、從奧林匹克諸神到奧菲士
四、畢氏教派的組織與信仰
五、宇宙奧秘的探索
六、教派理念與科學傳統的建立
附錄︰費羅萊斯的音樂理論
第四章 西方科學第一場革命
一、畢氏教派的傳承
二、柏拉圖的思想歷程
三、從教派到柏拉圖學園
四、新普羅米修斯革命
五、遠古與希臘天文學
六、以數學建構宇宙模型
七、學園傳統的延續
第五章 希臘科學的巔峰
一、從雅典到亞歷山大
二、歐幾里德︰承上啟下的大師
三、阿基米德︰度量幾何學
四、阿波隆尼亞斯︰圓錐曲線
五、數理天文學的發展
六、天文學大師喜帕克斯
第六章 羅馬時代的科學與教派
一、希臘世界的破滅
二、天文學與機械學傳統的延續
三、希臘一羅馬的學術傳承
四、畢達哥拉斯教派的重生
五、柏拉圖主義的地下世界
六、新柏拉圖學派及其轉向
第七章 古代宇宙觀的完成
一、亞歷山大科學的最後光芒
二、托勒密與《大匯編》
三、天體運行理論
四、恆星的研究
五、行星理論
六、廣博的科學成就
七、傳統的回響與終結
八、大時代的沒落
附錄︰托勒密月運行模型之修訂
第八章 伊斯蘭世界的新科學
一、希臘文明的移植
二、阿拉伯翻譯運動
三、新科學前緣︰代數學
四、天文學的發揚與創新
五、實用與實驗科學
六、伊斯蘭哲學巔峰
七、安達魯斯的托勒密批判
八、異軍突起的馬拉噶學派
九、撒馬爾罕的輝煌成就
十、伊斯蘭科學為何沒有現代突破
第九章 歐洲文化復興
一、新時代的來臨
二、歐洲文化的傳承與復興
三、翻譯運動︰興起與高潮
四、希臘世界的回歸
五、大學體制的出現
六、法學傳統與專科大學
七、經院哲學與綜合大學
八、大學體制的擴散
第十章 中古科學︰實驗精神與動力學
一、從奮進到分裂的教會
二、科學與神學的沖突
三、三位教會科學家
四、實驗精神︰光學與磁學
五、中古數學與天文學
六、科學小傳統︰煉金術
七、動力學與分析學前驅
八、巴黎的響應
附錄︰布拉沃丁的速度比例理論
第十一章 文藝復興時期︰醞釀與突破
一、普世主義的幻滅
二、意大利與中歐新氣象
三、奠基的三代天文學家
四、哥白尼革命
五、科學與藝術的互動
六、柏拉圖熱潮與魔法
七、煉金術的轉向
八、數學的復興
九、代數學的突破
十、探究無限︰解析學的開始
附錄︰費羅解三次方程式途徑的猜想
第十二章 混沌中出現的科學革命
一、從第谷到開普勒
二、貫通天上與地下的科學
三、高漲的科學思潮
四、挑戰“無限”的大軍
五、動力學的困惑與進展
六、大自然的神奇之子
七、不朽巨著
八、從教授到偉人
九、牛頓與科學革命
十、科學革命的本質是什麼
總結
一、西方科學大傳統
二、希臘科學︰起源與停滯問題
三、伊斯蘭與歐洲中古科學
四、文藝復興科學的主軸
五、導致現代科學革命的因素
六、萬里外的另類科學革命
七、李約瑟問題的消解
八、西方與中國科學的比較
九、西方科學發展的特征
參考文獻
譯名對照表
索引
地圖
1 希臘與東方古代文明(公元前1600—前500年)
2 古代希臘世界(公元前1200—前400年)
3 中世紀伊斯蘭世界(公元800—1200年)
4 中古9近代歐洲(公元1200—1600年)
圖版
1 林德數學手卷中之第49-55題
2 給出ˇ▔2精確數值的陶泥板YBC 7289
3 和畢達哥拉斯定理密切相關的陶泥板Plimpton 322
4 法國夏特爾座堂“帝皇拱門”上之畢達哥拉斯雕像
5 表現阿基米德被害情境的古代瓖嵌畫
6 圖西《天文學論集》中有關“雙輪機制”之頁
7 拉斐爾在梵蒂岡使徒宮所作壁畫《雅典學院》
8 丟勒的木刻版畫《憂郁》
9 錫耶那座堂正門地板上所瓖嵌的三威赫墨斯畫像
10 汶島烏蘭尼堡的主建築正面圖和鳥瞰圖
11 伽利略《星際信使》原稿手跡及望遠鏡中所見月球表面繪像
12 牛頓在完成《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之後的畫像
 

我的老朋友陳方正兄費了多年丁夫,終于完成了這部巨著︰《繼承與叛逆——現代科學為何出現于西方》。早在撰寫期間方正便已約我為此書寫序。雖然我是一個十足的科學門外漢(ignoramus),當時卻一諾無辭,大膽地接受了這任務。這不僅僅因為我們之間存在著半個世紀的友誼,更因為本書的主旨涉及了我所關懷的中西文化異同問題。

我最初打算就本書的主題做點獨立研究,如稍有所得,則可以和方正的基本論點互相印證。這是我為友人學術著作寫序的習慣,雖然比較費力,卻也頗有切磋之樂。但不巧得很,現在開始寫序恰值病後,我的精力尚未恢復到可以發篋攤書、左有采獲的狀態,因此原有想法不得不加修正。在這篇序文中,我希望能陳述兩點,以為本書讀者之助。第一,闡釋本書的性質及其特殊的重要性;第二,本于孟子“讀其書不可不知其人”的原則,對本書作者作簡要的介紹。

首先,我必須鄭重指出,這是一部出色當行的西方科學與科學思想的發展史。作者從四五百種古今文獻中鉤玄提要,建構出一部簡明流暢的歷史敘事,真正達到了深入淺出、舉重若輕的境界。但本書的成就和價值則遠不止于此。這是因為作者的動機不僅僅在于整理出一部西方科學史,而是以此為階梯,去探索一個更重大的歷史和文化問題,即是本書副題︰“現代科學為何出現于西方?”但要澄清這一問題,科學史本身是無能為力的,至少是不足夠的;研討的範圍必須從科學史推廣到兩方思想史與文化史的整體。我相信細心的讀者不難發現︰本書在科學史敘事的後面不但襯托著一層西方哲學史,而且還隱現著一套西方文化史。

但本書的深度尚不盡于此。“現代科學為何出現于西方?”的問題其實是對于另一重大問題的答復︰“現代科學為何沒有出現于中國?”正如本書“導言”中所顯示,這兩個問題其實是“李約瑟問題”(the Need-ham question)的一體之兩面︰“何以現代科學出現于西方而非中國”。很顯然,作者筆下寫的是西方科學史,心中關懷的卻是科學與中國文化之間的關系;全書的設計和論辯方式也有意無意地針對著“李約瑟問題”而發。在《導言》與《總結》兩章中,我們清楚地看到,作者對于李約瑟的《中國科學技術史》(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以及其他相關論著,不但有深入的理解,而且評論得非常中肯。

現在讓我以簡化的方式說一說本書作者與李約瑟的分歧所在,然後再表示一點我自己的看法。問題當然要從李約瑟開始。李約瑟至遲在1943年訪華時便已堅信︰中國的“科學與技術”在16世紀以前一直是領先西方的,但此後科學在西方突飛猛進,在中國反而停滯不前了。因此他拒絕接受早期中國學人的看法,即科學是西方文化的產物。1975年,我和他在香港中文大學有過一次對談,至今記憶猶新。我提到馮友蘭早年那篇《中國為何沒有科學?》的英文文章,他立即說︰“馮的問題根本便提錯了。中國缺少的不是科學,而是現代科學。”李約瑟以畢生精力,先後糾合了多位專家,終于完成《中國科學技術史》的編寫。這當然是20世紀學術史上的不朽盛業。這部七大卷二十多分冊的巨制將中國史上科技發明的輝煌紀錄和盤托出,證實了他關于“中國有科學”的論斷。

但是,李約瑟雖然為我們提供了無數有關中國科學史的基本事實,卻亦未能對自己的問題給予令人滿意的答案︰“為何中國在科技發展上長期領先西方,而現代科學竟出現于西方而不是中國?”他在全書最後一冊以及其他相關論著中曾試圖作出種種解答,然而往往語焉不詳,以至他的傳記作者也不甚信服其說,而評之為“見樹不見林”。這里讓我順便提一下席文(Nathan Sivin)教授的看法。他最近評論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的《總結》,即第七卷第二分冊,曾對“李約瑟問題”表示過下列意見︰關于歷史上未曾發生的問題,我們恐怕很難找出其原因來,因此我們與其追究“現代科學為何未出現在中國”,不如去研究“現代科學為何出現在西方”。如果我的理解不錯,那麼本書作者與席文的看法可以說是不謀而合的。前面指出本書的最大貢獻便在于交代了“現代科學為何出現于西方”這一根本問題,而且交代得原原本本,系統分明。可見本書恰恰符合了席文的最高期待。

……
 

詳細資料

  • ISBN:9787108030474
  • 規格:平裝 / 718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中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自然科普、電腦資訊】童話裡的心理學【博客來電子書獨家-作者電子贈言簽名扉頁版】
 

購物說明

溫馨提醒您:若您訂單中有購買簡體館無庫存/預售書或庫存於海外廠商的書籍,建議與其他商品分開下單,以避免等待時間過長,謝謝。

大陸出版品書況: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書況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封面老舊、出現磨痕、凹痕等均屬常態,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請注意,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調貨時間:若您購買海外庫存之商品,於您完成訂購後,商品原則上約30個工作天內抵台(若有將延遲另行告知)。為了縮短等待的時間,建議您將簡體書與其它商品分開訂購,以利一般商品快速出貨。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滿799現折79
  • 言情新品
  • 文學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