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5
蝴蝶還是毛毛蟲的自衛術
毛毛蟲出生後的每個階段稱作一「齡」(instar),而毛蟲就像時空探險者一樣,從一齡前往另一齡,通常共有五個齡。這些階段,也分別稱作一齡、二齡、三齡、四齡、五齡,而五齡就是畢業班了。
毛蟲一心想著食物,簡直是一張嘴直通到胃。一般人常說牠是一個「狼吞虎嚥的嚼食機器」,在書上、文章裡,昆蟲學家一次又一次地重複這句話,口氣是充滿敬佩和嫉妒的。
進食、成長、睡眠、蛻皮、進食、成長、睡眠、蛻皮,幼蟲必須獲得所需的一切營養,才能長成一隻成熟蝴蝶。這些營養通常包括產生卵和精子所需的蛋白質。有些蛾種的體重會達到牠們剛孵化時重量的三千倍。以人類來說,就是一個十磅重的嬰兒,最後會長成一個重三萬磅的成人。
毛蟲外觀差異極大,就像是萬聖節夜晚的一場化裝舞會,包覆肚子的皮膚在不同種類的毛蟲身上,有的平滑、有的凹凸不平、有的披覆細毛或細針,長出細絲或是角。毛蟲的外形有長有短、有胖有瘦,有的毛蟲長得像蛞蝓,有的長得像棕色細枝,還有幾種毛蟲的身上長出附著物,活像是裝上氣球頭飾要去參加紐奧良嘉年華會(Mardi Gras)(#法國節日,原意為「肥美的星期二」,是四旬齋前期的結束,在美國紐奧良的慶祝活動有如嘉年華會般盛大%)一樣。
毛蟲身上的圖案可以像指畫般俗麗,或如荷蘭畫家愛薛爾的作品般細緻。
甘藍粉蝶毛蟲是個極簡主義者,藍綠色的身上是簡簡單單一條黃線。孔雀紋蛺蝶毛蟲有刺毛,黑色的身體上有兩排橘色點、兩排乳黃色點,背部是藍底,側背是橘底。美洲姬紅蛺蝶因為身上有黃綠兩色條紋、黑色帶上有紅白兩種色點而被形容為「真正美麗的毛蟲」,當牠停留,為一朵雛菊增添裝飾之後,,牠退回到自己絲織的窩,就像個小明星般緊緊關上門。
如果說毛蟲迷戀的是食物,那麼有不少動物迷戀的就是毛蟲。我們看到那些在花園裡飛舞的彩蝶,牠們了不起的地方不只是美麗,還有牠們活命的本領。幾乎牠們所有的兄弟姊妹都進了大自然的食物工廠,不是被病毒感染、就是被黃蜂寄生,再不,就淪為鳥食。
毛蟲需要運氣和策略。
當一隻毛蟲蛻皮、變化、成長,而且在捕食者眼前益加醒目時,牠會需要更多的運氣和新的策略。
北美大黃鳳蝶的一齡幼蟲很小,有斑點、毛茸茸的,在葉片上看起來就只是一個小點,和一點灰塵沒什麼不同。
二齡和三齡的幼蟲看起來像鳥糞,一堆棕底亮白色的東西,這是個滑稽的招數,因為鳥類是不吃自己糞便的。
北美大黃鳳蝶的第四齡,身體是平滑的綠色,還有橘黃色的眼紋,中央是藍色。綠色有助毛蟲融入週遭背景,眼紋則可以嚇跑小鳥。
共
5頁
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