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2
導 讀
肝好,人生沒煩惱
醫院一個常見的場景如下:林先生今年五十歲,在年度例行健康檢查時發現他的肝臟右葉長了一顆兩公分大小的腫瘤。雖然醫師告訴他去找專家做進一步的檢查及診斷,林先生仍感到很煩惱。他覺得自已一向很健朗,身體也沒有任何不適,不知是否可以不予理會此檢查結果?
為何肝臟會出現腫瘤?
肝臟位於腹腔右上方,重約一千兩百公克,是人體的重要器官。它負責人體內吸收、合成、代謝、解毒及儲存等功能,像一座極端複雜的化學工廠,維繫及推動人體的正常生理運作。不幸的是,這麼一個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器官,卻是許多疾病,包括:常見的多型頑強肝炎病毒感染、結石炎症、遺傳疾病等摧殘的目標。
平日若是有長期抽菸的習慣,或所攝取的食物含酒精、黃麴毒素、受到化學污染等,都會對肝臟造成傷害,走上各種肝病共同的不歸路——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甚至肝惡性腫瘤(肝癌)。
另外,由於肝臟肩負著過濾、解毒功能,使它成為體內各種癌症細胞的轉移站。據估計,約有一半的癌症病人,病程中會發生癌細胞轉移到肝臟的現象。
肝臟長了腫瘤,該怎麼辦?
肝臟內被發現的腫瘤性質仍以良性居多,其中包括較常見的血管瘤、再生性結節及較少見的腺瘤、局部結節性增生等。這些良性腫瘤,基本上不需積極治療,但為了與惡性肝癌做鑑別診斷,醫師必須根據病患病史來選擇合適的影像檢查,並藉由胎兒蛋白值測定、肝炎標記等,來判定肝腫瘤的可能本質及決定治療的方針。少數診斷上有困難的病人,醫師會建議病患接受腫瘤組織切片來判斷其性質。
由於台灣是肝癌的好發地區之一,肝臟一旦被發現長了腫瘤,雖然目前並無任何症狀,仍應接受進一步的影像及抽血檢查,若最後診斷為良性腫瘤,只需定期門診追蹤即可。
連續三年,肝癌高居台灣男性癌症死因第一位
肝臟腫瘤若經診斷確認為肝癌,相信對絕大多數人來講是難以接受的事實。肝細胞癌(簡稱肝癌)是全世界好發之癌症之一,每年全世界約有五十萬例新增病患。以往此病在東南亞地區及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較為常見,但近年來醫學研究報告顯示,西方病例也有增加的趨勢。
根據台灣衛生署二○○八年七月公佈的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肝癌在台灣男性的癌症發生率上,連續三年排名第一位。台灣男性罹患人數居前三名的癌症,依次為肝癌、結腸直腸癌及肺癌;女性前三名依次為肺癌、肝癌、及結腸直腸癌。十幾年來,肝癌一直位居全國十大癌症死亡原因的前一、二位,台灣地區每年約有八千人因肝癌去世。
罹患肝癌的高危險群包括:B型肝炎帶原者、C型肝炎感染者、有肝癌家族史、有酗酒習慣及肝硬化者。台灣罹患肝癌人數居多,主要原因是B型肝炎帶原者眾多。全台灣B型肝炎帶原者及C型肝炎感染者,估計分別是三百萬人及六十萬人。台灣肝癌病患約八十%是B型肝炎引起的,約十%至十五%是C型肝炎所引起的。根據台灣近年來罹患肝癌人數的趨勢分析顯示,肝癌患者年齡層以四十五到六十五歲居多,但近年來,四十五歲以下年輕病患的數目,也有逐漸增加的趨勢。
為什麼肝癌很難治療?
肝癌是相當惡性的癌症,治療相當困難,從有症狀出現到死亡,一般只有四到六個月之久。肝癌為什麼是很難治療的疾病呢?因為肝癌有以下特點:
第一、病因多重,可能是病毒性、也可能非病毒性所引起的。
第二、診斷上有時有困難,和其他的肝臟疾病不容易區分。
第三、生物性差異大,有些腫瘤長得慢,有的長得很快。
第四、通常合併發生肝硬化或是慢性肝炎,導致治療更加困難。
第五、雖有許多治療方法,但每種方法各有優點和缺點。
第六、影響預後的因素相當複雜,不單只是腫瘤的生物特性,還有肝功能狀況、治療方式等⋯⋯。
第七、以化學藥物和放射療法治療肝癌的效果不佳。
第八、肝癌治療後的復發率相當高,因為肝癌細胞習慣跑到肝臟血管內(包括門靜脈及肝靜脈),容易造成肝內、肝外潛伏性的轉移。潛伏性就是以為腫瘤去除乾淨了,但是事實上癌細胞仍潛伏在肝臟或體內某處;另外,治療過的肝臟本身若已有硬化現象,也有可能再產生一個新的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