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2
第一章 日常生活中的共鳴現象:為什麼我能感覺你的感覺
通常在我們開始認真思考,為何自己會不自覺地回應他人笑容之前,我們早已回應了。有些現象比不當暴力更快突破他人防衛,而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就充斥著這種自發性的共鳴現象。為什麼微笑具有傳染力?為什麼我們打哈欠,別人也會跟著打哈欠?奇特的是,為什麼大人拿湯匙餵嬰兒吃東西時,也會自動張開自己的嘴巴?為什麼我們跟別人說話,會不自覺採取對方的坐姿?這種奇特的傾向是以什麼為基礎,讓人類這個物種可與他人情緒或身體狀態產生共鳴?
人們可以不自覺地轉變情緒或肢體姿勢的共鳴現象,這不僅對人際往來很重要中扮演一角,在政治和經濟上,也是個頗具影響力的工具;它甚至會左右職場工作者的領導行為,決定他的成功與否。儘管共鳴現象對個人經驗及共同生活的影響不容小覷,但許多人對共鳴與直覺仍存有疑慮,這跟想像、密教,甚至跟非科學現象無關嗎?隨著研究人員意外發現鏡像神經元,我們總算能從神經生物學的角度來解釋這些現象。就醫學的角度來看,反映和共鳴是最佳的治療方法;在精神治療上,它們是治療過程的根基。沒有了鏡像神經元,也就沒有直覺、同理心,人和人無法自發地理解彼此,對彼此也就無法產生所謂的信任。為什麼會有這種情形?為什麼我能感覺你的感覺?本書旨在介紹這方面的知識及其所產生的後果。
自發性反應是實驗室研究的對象
現在讓我們從微笑這個話題開始切入:這個話題不僅讓我們不自覺地發出微笑,也會讓我們心情跟著開朗起來,甚至一整天都心情愉快。當然我們不是隨時隨地都能感染到他人的快樂情緒,尤其是當我們的心情還沈浸在先前負面情緒的時候。然而,有一些人則完全無法回應他人情緒,因此也無法回以微笑,這些人有可能是心靈受到創傷(參見第三章及第九章)。令人較感興趣的是,大部分的正常人在仔細思考之前,早已回應他人的行為。
在鏡像神經元被發現之前,科學家已經針對人會不自覺、下意識與他人感同身受的現象進行科學研究,例如瑞典烏普薩拉(Uppsala)大學的研究人員渥爾夫‧狄伯格(Ulf Dimberg),他讓受試者觀看螢幕上閃現的臉部表情照片,然後要求受試者盡可能保持心平氣和,不要有任何表情。每張照片短暫閃現的時間為五百毫秒,剛好是半秒鐘,且與下一張照片的呈現時間間隔很短。受試者的身上連接上微電極,藉以偵測並記錄下臉部肌肉的活動。研究者關注的是,受試者臉上的兩條肌肉——臉頰上調節友善和微笑的肌肉與額頭上調節擔憂和生氣的肌肉——是否產生最細微的變化。
剛開始研究者放映的照片都是中性表情的臉孔,因此受試者毫不費力地遵從指示,維持中立的表情。緊接著突然出現一張微笑臉孔的照片,雖然這張照片出現的時間僅有五百毫秒,之後又是一連串中性表情的臉孔照片,但測試儀器記錄下一切經過:受試者曾短暫放鬆了臉部肌肉,微笑了一下。幾分鐘之後,這項實驗又重複了一遍,這次換成生氣的臉孔,受試者又發生同樣的情形:雖然受試者已盡力保持心平氣和,但掌管生氣的肌肉則不自禁地回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