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5
一起吃飯才熱鬧!
孩子可自由奔跑,朋友可開懷大笑,在這裡的生活,這是我最好的時光……
喜歡騎著單車感受陽光與微風親吻在肌膚上的感覺,那麼不如就為自己創造這樣一個生活環境吧!屋主對大地懷抱敬意、帶著對於退休生活的期待,從繁華的都市來到宜蘭,當個優游自在的新移民。
「前幾天,有野鴨子跑來我們家的池塘玩,我想也許等到明年,牠們就會願意住下來了吧!」林太太指著房子前院的那個大池塘,池塘水面映出綠色山脈的倒影。天氣正好,兩個孫子在院子裡追逐著。這是林先生與林太太所追求的生活,而夢想在房子落成的那一刻實現。
感覺對了!那就在宜蘭住下來吧!
林先生與林太太過去幾十年都為了事業與家庭打拼,這幾年漸漸將事業移轉給第二代,而他們跑遍全省,最後落腳宜蘭,在對大地懷抱虔誠的心情下,以最不打擾土地的方式,蓋了現在的房子。「我們最早的時候喜愛在戶外露營,近年則是喜歡騎腳踏車,會決定在宜蘭買地蓋房子,實在是因為太喜歡這邊的氣候與環境。」
林先生笑說,他拉著朋友跑遍全台灣,最後選擇宜蘭做為退休後的生活地點,只因為這邊的環境讓他覺得「感覺對了」。而也因為喜愛大自然,在蓋房子之前,林先生就抱著不希望破壞土地的心情,與郭文豐建築師討論蓋房子的方式。他說:「為了能將蓋房子對土地的破壞減少到最低,我還特別找了同時有建地與農地的地。」郭文豐建築師表示,正因為蓋房子是在建地上,所以才可保留農地的原貌。除此之外,從外面的入口到庭院,路面鋪設的都是石子而非水泥,「屋主希望能做到真正的環保與綠建築,因此除了盡量就地取材,建築的許多考量都是從自然環境的維護為出發點。」
綠建築設計,讓房子與自然更親近
整個區域從前中後可分為三區,前院是一個大大的生態水池,中間的區域是主要建築物,後方則是大片的農地。林先生笑說,現在他只負責種水果,菜園則是兒子負責,「所以我們的菜園算是實驗農場!」
郭文豐建築師說,環境的設計以不破壞原有的地貌為考量,房子也將日照、風向等因素納入設計重點。除了配合白天與夜晚不同的風向來考量室內的通風與開窗,頂樓更設計了雨水回收系統,讓雨水可直接進入前院的生態池塘。至於外牆的雨庇,則可有效地抵擋日曬,間接地降低了夏天的冷氣費用。
這棟與自然為友的房子,前後蓋了約兩年多,期間林先生和家人與朋友陸續來住了好幾回。「中秋節全家人來這邊烤肉!最厲害的時候,還有六十幾個人來這邊搭帳篷露營呢!」
採訪這天,林家用簡單的食材餵飽在場十幾張嘴。看著親友與小孩一同搶著桌上的湯圓和米粉,林先生露出開心而又滿足的笑容說:「吃飯就是要這樣,大家一起吃才好吃啦!」伴隨著蓋房子而來的生活,是滿屋子的幸福與歡樂,這是屋主最大的成就,也是他夢想中最完美的畫面。
屋案疑難Q&A
Q1:在建築上除了雨庇之外,還有哪些設計是以綠建築為出發點,來達到讓居住者更加舒適的目的?
A1:我在這棟房子運用了水泥空心磚,像是陽台女兒牆以及後門的隔牆,除了能以半穿透的方式顧及室內隱私,同時空心磚也可使自然風容易穿越,達到調節室溫的功能。
Q2:在維護土地的前提下,房子的設計有如何配合原有的土地條件來規劃。
A2:在開挖與整地時,從土地中挖出了許多卵石。這些卵石大量運用在駁坎、牆基與護岸。除此之外,我也利用原來梯田的高低落差規畫一個雨水貯留池,將屋面、露台、陽台的雨水,基地地面逕流水,都引入這個池中。水池以黏土鋪底,完全沒有使用混凝土。
Q3:除了房子的地基之外,戶外的地面幾乎看不到水泥地,沒有鋪設水泥的好處是什麼呢?
A3:鋪設水泥地會使得雨水無法滲透到土地,必須另做排水系統。然而這樣的做法,就等於破壞了原有的地表。因此戶外以鋪設小石子的方式,一來讓雨水可直接進入到地面,二來也方便人在上方行走。在考量使用者需求以及維護自然環境的情況下,做最有利的選擇。
共
5頁
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