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禮物書展
往高處行

往高處行

  • 作者:曾玉明
  • 出版日期:2010/01/27
內容連載 頁數 1/6
第2章
囝仔客

串門子的鄰居,見到母親為外地返家的孩子準備豐盛的菜餚,
像是款待客人一般,就跟母親說:「喔,妳請囝仔客。」
每次放假回家,母親都是如此熱情款待。

六月盛暑,鳳凰花怒放,豔紅如火,又到了畢業時候。

「青青校樹,萋萋庭草,欣霑化雨如膏,筆硯相親,晨昏歡笑,奈何離別今朝…。」六年寒暑轉眼即逝,陳定川就要畢業了。臨別在即,他在禮堂中輕輕唱著畢業歌。

驪歌唱罷,曲終人散,陳定川正式告別了小學生活,迎向人生的另一段旅程。

大哥、二哥小學畢業後,相繼出外謀生,大部分的學長也依循同樣的模式,很自然地,陳定川也不例外,知道畢業就要立刻就業,不敢奢望升學的事。

師長了解他的家庭狀況,特別疼惜這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有心幫他繼續升學。只可惜現實難抝,台灣才光復不久,貧窮的家庭多,經過多方奔走,還是無法獲得適時資助,就業才是他要走的路。

母親四處託人介紹工作,陳定川畢業後沒幾天,就有一位鄰居喜孜孜的跑來告訴母親說:

「找到頭路了!」他的朋友在台北擺小麵攤,要請助手幫忙。

「什麼時候上班啊?」母親趕忙問道。

「明天就去!」鄰居已經跟麵攤老闆大致說好。

母親雖然萬分難捨,但為環境所逼,也沒有別的辦法啊。那麼才十四歲的他真的願意去嗎?

「那就去啊!」陳定川心想:「在麵攤做事,總比撿木炭和煤炭來得輕鬆吧!」

陳定川初次離家當小童工,沒有依依不捨的情緒,也沒有面對陌生環境的畏懼感,讓家人格外安心。

第二天,帶著簡單的行囊,就跟著鄰居前往台北。

初次離家,到台北謀生
剛開始,陳定川跟麵攤老闆夫婦一同住在南昌街,每天一早,就從住處推著笨重的麵攤車,走過大街小巷到愛國西路做生意。

麵攤生意很好,勤快的他將麵攤車擺好,就做事前準備,方便老闆夫婦煮麵;客人上門之後,又忙著端麵、收拾桌子和清洗碗筷等,成了名副其實的「店小二」。

麵攤工作雖然繁重,但他做得既快又好,只是每天往返推著麵攤車,成了小小個子的他沈重的負荷。

有一天,陳定川鼓起勇氣跟老闆商量,問他麵攤車是否可以放在原處,不要推回去?老闆叮嚀只要顧好麵攤車,不要被人偷走就好。

於是,當麵攤打烊,收拾乾淨之後,他就把供客人坐的凳子並排當床,用隨身行李當枕頭,就這樣度過了無數個露宿街頭的夜晚。

盛夏的台北,天氣悶熱,蚊子特別多,陳定川用麵粉袋套住腳來防蚊,只是頭無法蒙住,往往臉上被蚊子叮的小包,多如青春痘。即使這樣,他心裡想的還是如何在社會上求生存,沒有被艱困的生活擊退。

本來就很獨立的他,出門在外自有一套自我調適的生活哲學,他認為「苦」的感受是比較出來的,只要後者比前者好,就不覺其苦。

同樣地,雖然被蚊子叮得奇癢無比,非常不舒服,他仍覺得要比往返推著笨重的麵攤車好太多了,也就沒有把它放在心上當成一回事。

每個夜晚,忙累了,倒頭就睡,直到被路上的車聲吵醒時,太陽才剛要從地平線升起。

小麵攤擺設在愛國西路、重慶南路口的轉角處,警備總部、北一女中就在附近,對面是台灣銀行的員工宿舍。早晨,拿著漱口杯,就近到台銀宿舍的盥洗室洗臉、刷牙。

從清晨到深夜,陳定川都是一身汗衫和短褲,不像台銀家眷年齡相仿的小孩們,早晨起床都是穿著睡衣悠哉的刷牙、洗臉。他剛來台北,沒錢買牙刷和牙膏,用手指充當牙刷,匆匆漱口,就趕快回到麵攤車,準備作生意。

陳定川身上沒有一分一毫,全部的家當只是衣服、鞋子、毛巾等幾樣簡單的生活用品。也許是從小功課很好,備受師長肯定的關係吧,他從來沒有因為物質缺乏、不能繼續升學而感到自卑。

陳定川內心平靜安穩,信心充滿,總是感謝上天的善待,讓他有機會替家裡賺點錢。

九月初,秋意漸濃,連續下了幾場大雨,無法睡在外頭,做完一天的生意,陳定川只好把麵攤車推回老闆的家。

有一天,麵攤打烊了,當他一如平日推車回去的時候,沒注意到前面的下坡路段,煞車不及,結果麵攤車一路下滑,情急之下,趕忙用腳阻擋,卻因此受了不小的皮肉之傷,一時無法繼續工作,只好回家休養。

這段在台北小麵攤打雜的第一份工作,就在腳傷中結束,為期將近三個月。
61 2 3 4 5 6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