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3
12/27星期日
不能早點回家嗎?
當我一到紐西蘭,就跟每天負責行程的爸爸吵鬧:「我要去看企鵝回家。」
大約十年前,我還在銀行上班的時候,總經理秘書C小姐的辦公室就在我的隔壁,C是個心胸開闊和善大方的人,也是我在銀行工作了五年,唯一留下的朋友。記得當時她說她去了紐西蘭玩,到底是澳洲還是紐西蘭呢?我記不太清楚了,C說,有一個地方,觀光客可以坐在沙灘上,等天微暗的時候,靜靜地等待世界上最小的企鵝,成群結隊地從海裡上岸走回家……。我對這樣的想像畫面念念不忘——好像看著一群剛會走路的孩子,搖搖晃晃地往回家的路上走,多麼可愛啊!
「我要去看企鵝回家。」這句話我從旅行出發前開始說,已經說了不下五百次了。
我有一個非常愛太太的先生,對於我說過的話,他都會放在心裡,不會愛理不理。可是等到要安排行程時,卻構成了他的困擾。因為照理推斷,企鵝回家的地點一定不會太繁榮,可能也沒有旅館可住;然後如果看完企鵝回家後,我們自己要怎麼回家呢?七晚八晚地開車找路,安全嗎?
「為什麼要九點才能看?」先生一直對這個時間很感冒。
「因為牠們九點才回家啊。」你當然可以早一點去,但是企鵝還沒有要回家啊。
餐廳裡,酒足飯飽之際,爸爸又將媽媽已經聽過的冷笑話拿出來說給孩子聽:「企鵝不能早一點回家嗎?」「為什麼一定要九點。」「不能早一點嗎?」
坐在爸爸旁邊的姊姊,輕輕拍拍爸爸的手說:「企鵝九點回家,就跟你每天晚上九點才回家一樣,那——你為什麼不早點回家呢?」
最後,我們並沒有去看企鵝,因為行程不好排,旅館不好訂。而且,我也不想冒險夜晚開車。旅行,沒有什麼非看不可的東西。世界上稀奇好玩的東西太多了,隨緣吧,我不需要全部都往自己身上攬。
4/6星期一
真的放手,讓你飛
「你敢讓她去跳?」好友從電話那頭傳來好大的問句,而且語氣中頗有「這麼大的險,你怎麼敢讓孩子去冒呢」的意思。我沒有回答,只在臉上露出一抹微笑。
遠因是在七年前。有一天幼稚園大班的姊姊放學回家跟我說:「我們老師Ms. Bee,今天放了一個她跳傘的錄影帶給我們看。」這是我非常崇敬的一位老師,對學生好像對待自己的孩子,總是循循善誘、輕聲細語;她熱中各種石頭的研究,包括恐龍的化石,有回竟然不怕麻煩地將全部的收藏放了滿滿一教室,讓學生參觀。跳傘,是挑戰神經極限的一種活動。在沒人逼迫的情況下,願意嘗試的人,都需要某種程度的熱中才成。
「我以後也要去跳傘。」姊姊甜甜的童音還在媽媽的腦海裡迴盪呢。但父母永遠想像不到,孩子為什麼長大得這麼快。
「媽媽,我可以去跳傘嗎?」十二歲的姊姊,手裡握著廣告單。孩子往往擔心的不是自己夠不夠膽,而是父母夠不夠。
「多少錢?」我的思考點常常出人意料之外。
「紐幣兩百元。」孩子為了讓媽媽說YES的機率大一些,馬上補上一句,「錢我自己出。」
我一時沒給孩子答案,心裡猶豫的是另一個人——先生會不會反對呢?爸爸「這也要安,那也要穩」的個性,這麼冒險的活動,他會說好嗎?雖然平常與孩子有關的事,總是媽媽說了算,但是這次非同小可。讓孩子登上飛機,飛入雲端,拉開艙門,從飛機上一躍而下,而且,我根本沒打算要陪她一起跳;萬一,爸爸反對,我又執意讓孩子去,這往後的責任可是沒人幫我分擔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