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禮物展_領券
內容連載 頁數 1/2
尋醫記

「教育、買房和看病」被稱為中國社會的「三座大山」。「三座大山」的說法語出毛澤東,他原來的說法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猶如三座大山壓在中國人民身上,以致人們無法喘息。教育、買房和看病,分別指大學的學費高漲問題導致上學難,到大學擴張使大學生突增,因而求職困難;房價高漲,使一般人買不起房子;看病則是沒錢看不起病。一切都與錢有關,確實如此。一九八五年之前,中國醫院經費由政府全額補助,之後政府補助減少,醫院必須自謀財源。一九九七年,大學學費狂漲。一九九八年,原本社會主義特色的核心之一「福利分房」在朱鎔基任內正式取消。教育、買房和看病於是成為壓在現代中國人身上的三座大山。

過度市場化之下的醫療體驗
這三大山中,我對醫療體會特別深刻。從二○○○年在北京生活開始,十年之間總有身體病痛造訪醫院的經驗。在這幾次的尋醫記中,也累積了對中國醫療體系的觀察。第一次到醫院,是因為牙痛。兩岸的醫療資源分布有著很大的不同,在臺灣,各種醫療診所林立,從牙科、內科到外科等不一而足,不過中國並非如此,私人診所很少,看病基本上就得到醫院。

當時朋友告訴我,北京的口腔醫院最富盛名,但是去看病得提早,大概得早上五、六點就去排隊,否則掛不上號。果然如此,我大約六點到醫院排隊就已經大排長龍。從掛號排隊、等待叫號到看完牙齒,已經花了一個上午的時間,後來發現,這是在中國看病的「基本格局」。「關係」在醫院中是存在的,如果有認識的醫師,只要在約定時間前往即可,剩下的掛號程序等可以補辦。

排隊僅是尋醫記的第一關,接下來的掛號也是一門學問。在醫療市場化的趨勢之下,每位醫師的掛號價格有所不同,從五元人民幣的普通號到上百元人民幣的專家號掛號費都存在。既然排隊如此麻煩、掛號費價格差異如此之大,這也延伸出兩個現象:第一是「票販子」的出現,第二則是評價醫師網站的出現。票販子就是類似黃牛的角色,許多病患想掛專家號,不過專家每天所看的病患人數有限。這些票販子所做的就是提前排隊掛專家號,然後將這個號高價賣給掛不上號的病患。

依照二○○九年北京《法制晚報》的新聞,一個十四元的專家號掛號費可以賣超過三千元人民幣的價格。票販子已成中國醫療環境中的畸形產物。《法制晚報》所報導的狀況,或許是誇張的特例。不過,如果根據二○一○年八月中央電視臺節目〈焦點訪談〉,記者以隱藏式攝影機採訪北京最富盛名、專以兒童為診療對象的「兒童醫院」,票販子所售的價格是掛號費外加兩百元人民幣。此外,既然專家號的掛號費如此之高,許多病患也會懷疑這些專家的實際能力如何?於是諸如「好大夫在線」之類的醫師評價網站也陸續出現,這些網站裡會有病患對醫師的評價乃至醫師的聯繫方式,求診的病患甚至可以直接與醫師取得聯繫。

歷經千辛萬苦的排隊與掛號之後,接下來便是看診。這十年的看病經驗中,有幾個與臺灣經驗相當不同的地方。首先是照X光與驗血的次數增加。我曾因為發燒與咳嗽等症狀到醫院,醫師多會要求照X光與驗血,當然這些檢查另收費用。我不是醫師,不清楚我的病情是否需要照X光與驗血,只是病人對醫院的不信任態度是普遍存在的。

二○○七年一則引起廣泛討論的新聞是,浙江一位記者拿茶水代替尿液到十家醫院檢查,結果有六家醫院的檢查結果是茶水有發炎症狀,受檢者需接受醫院進一步檢查,醫院的專業與公信力於是受到質疑。類似的情形是打點滴。兩歲多的小兒曾有幾次發燒與拉肚子的症狀,我也帶著小兒到過幾家較富盛名的三甲醫院求診,有趣的是,醫師們的反應多是除了開藥之外,也應該打點滴。

市場化之下的醫師與病人關係非常弔詭,病人需要醫師的專業知識與經驗,來判斷自己所患的疾病與醫治的方法;然而,病人又擔心醫師獅子大開口,多做了一些無謂的診療。醫院的績效取決於看病的人數與掛號費、診療費等收入,對醫師來說,看最多的病人、做較多的診療、開較貴的藥成為趨勢。

事實上,這個趨勢背後的壓力來自醫院管理階層。二○一○年,中國雅虎網站製作了一個醫療專題報導,一位執業二十多年的醫師便指出了整個醫院的運作:他所在的醫院領導每年制定業績年遞增百分之十的目標,然後把這個目標層層分配到每個科室,這個目標可能細化到每人平均出院費用多少錢。這樣的作法也為求診者所知,在網路上可以看到非常多關於疾病及其診療手法的討論,特別是關於孩子生病,甚至包括外國求診的經驗比較。

其中,中國醫師喜歡開出的吊點滴治療也受到許多負面的討論,有趣的是,有些病人也習慣生病吊點滴。身邊的中國朋友曾發生這樣的故事:當他被公司指派到新加坡出差時,不幸發高燒,他一下飛機直奔醫師診所並直接要求吊點滴退燒,新加坡醫師被這個要求嚇壞了,因為點滴只有病情嚴重時才會使用。根據中國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官員的說法,二○○九年中國點滴的消耗量達一百零四億瓶,以十三億人口計算,平均每人消耗八瓶,遠遠高於國際二點五到三點三瓶的平均數量。

在北京不同等級的醫院中,醫療資源與設備有不小的差別。二○○三年SARS爆發前夕,我曾因發燒就近到住家附近的非三甲中醫院看診。儘管非三甲醫院,掛號費同樣分等級,而專家號最高達一百元人民幣。就診時,醫師先叫我照X光,等報告出來之後,邊看X光片邊問我症狀,然後寫藥方。當我詢問病情時,她只說:「沒什麼大問題。」雖然是中醫院,卻也沒有把脈看診;要看我喉嚨有無腫痛時,竟然拿出一般家用手電筒,而不是專業手電筒。更讓我驚訝的是,拿著醫師所開的藥方去繳費,才知道藥費高達一百八十多元人民幣,而且醫師所開的藥方,都是一般成藥店裡可以買得到的藥。而在領藥之際,醫務人員的電腦連線竟然中斷了。

那幾天中國媒體的報導重點之一,就是中國防止SARS的成績如何被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所肯定,但這樣的醫院品質卻無法讓人信任。
21 2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