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從自身經驗與理論思考出發
一、當代媒體的困境
媒體具有公共性與商業性的雙元特性(Picard, 1989),商業媒體無法擺脫商業力的影響,已是現下傳播界普遍認同的現象,探討此類的論文為數頗多(McManus, 1992;Underwood, 1988),都指出當代媒體的困境即是擺盪在商業與公共之間。
自1980年代起美國新聞界盛行「市場導向」或「讀者導向」新聞,使新聞的本質是否還能維持其服務公共的價值,受到質疑;學者們紛紛指出,媒體過分重視利潤使新聞已愈來愈像商品(McChesney, 2004;McManus, 1992)。臺灣的新聞界向來以美國價值為主,市場導向的新聞亦可見跡象(蘇蘅等,2000;鍾起惠,1998;張耀仁,2002);而今,臺灣媒體界更需關注的,恐怕不只是市場導向新聞的影響,而是置入性行銷入侵新聞產製的後果,它使得新聞更像是商品,可以任意買賣。
當新聞成為一種商品用以行銷給社會大眾時,古典新聞學中所強調的專業精神,是否也面臨了挑戰?Elliott(1986)指出,對社會負起責任(responsibility for society)是媒體的重要功能,因為媒體具有監督政府的責任,且有能力影響社會中個人或團體的生活。因此,媒體應告知民眾他們必須了解的資訊。當媒體屈就於市場及利潤的壓力下,凡事向錢看齊,只給消費者喜歡的資訊(例如:緋聞八卦),最後消費者可能得到了他們想得到的資訊,卻不見得是他們需要的(攸關公共利益的資訊),其結果可能導致消費者被誤導,在民主社會中也缺少了監督的機制。Hardt(2000)即批評,理想上記者在採訪新聞時,腦海中想像的應是「公共利益」、「公共福祉」及「公眾」,矛盾的是,媒體作為一個商業機構,營利是首要目標,但營利的目標與公共利益卻未必一致,新聞工作者如果無法掌握專業性的定義時,就如同新聞銷售員只將消息出售,而忽略新聞的公共價值。因此他悲觀地認為,在此前提下「公共利益」的概念正在迅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