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6
第4章 賴和的解殖民文學
4.2 拆解殖民主義的二元制
4.2.3 以理性的私用對抗被公用的理性
再者,從〈蛇先生〉這篇小說來看,賴和對蛇先生的評價,也有一定的本土主義立場。後人在詮釋〈蛇先生〉這篇小說,多是捉住「秘方」這個面向,從而引用這篇作品證明賴和的反封建意識。林瑞明在〈賴和與臺灣新文學〉中,就將這篇小說當作賴和行醫的片段紀錄,從進步主義的立場加以詮釋:
秘方也是舊社會的產物、半神話式的、不完全實證的。小說中的蛇先生因治療蛇毒而出名,他有實在的一面,但對一般大眾也不免使用一些江湖手法,「明明是極平常的事,偏要使它稀奇一點,不教他們明白,明明是極普通的物,偏要使它高貴一點,不給他們認識,到時候他們便只有驚嘆讚美,以外沒有可說了」。西醫後來終於得到了蛇先生的秘方,交給一位從事藥物研究的朋友,利用近代科學,化驗它的構成、檢定藥效以估定治療上的價值,花了一年十個月研究的結果,確定並沒有特別神奇的效力。這篇小說,賴和寫來生動有趣,是啟蒙時代破除舊社會「迷思」(myth),導引進步觀念的作品。
賴和透過這篇小說固然有勸人勿輕信秘方的意圖,但賴和並非單向思考。他筆下的蛇先生不是江湖郎中,反而靠著捉水雞的特殊本領就足以過活,醫治別人的蛇毒也從未收過別人的謝禮。林瑞明雖徵引了蛇先生的說法(引號中),但這也不是蛇先生故弄玄虛的江湖手法,只是想擋住那些請求他傳授秘方的人。
賴和於此所要「引導進步觀念」,顯然不是將現代與傳統、科學與迷信二元對立後,藉由批判蛇先生的秘方「也是舊社會的產物、半神話式的、不完全實證的」,來肯定現代與科學的進步性。賴和的思考模式顯然不是二元對立,而是更具有辯證色彩,基本上提供三種類型的「科學」:一是民族國家運用法律秩序管理的科學;二是西醫代表的近代實證科學;三是蛇先生代表的本土傳統科學。第一種科學是民族國家暴力的產物,受到蛇傷的傷患都跑去給蛇先生醫治,生意被搶走的西醫因此去告發他。蛇先生經過「因為他不是法律認定的醫生」,而難逃以科學名義合法化的制度性暴力擠壓。
共
6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