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x飲食大展
素履之往

素履之往

  • 作者:木心
  • 出版日期:2012/08/06
內容連載 頁數 1/4
與爾靡之

奇蹟間的直線

依修午德發現會畫水彩畫的交通警察,梅里美遇見耽讀《巴斯卡沉思錄》的強盜,司坦尼斯拉夫斯基覓得唱起來不用換氣的鄉村歌手─世界平凡,卻處處點綴著小奇蹟,我也曾問那肉店的猶太老闆,他說他擅寫十四行詩。

像古代的天文圖,幾顆星,其間加上幾條直線,便成為某某星座。我也喜歡在小奇蹟與小奇蹟之間加添直線,冗長的人世經歷,因之有過不少星座,名稱瑰麗得於今思之反覺寒酸。

直線加膩了,聽憑它們單個單個存在吧,這樣,終究不致淪為知識上的唐喬凡尼。軀殼自頂至踵地衰朽,它與我的心靈日益異離,假苦行主義,偽享樂主義,幢幢往來的現世男女,沒有一片醜陋的雲,沒有一朵惡劣的花,誰真能宣明自然形態的優越性的原理呢,再要端坐在流蘇垂垂的幃幕下,桃花心木的圓桌邊,一盞卡謝爾式的燈,從頭試論自然形態的神乎其神,已顯得顧左右而難於措辭,只能說我們從前有過很多,現在我們什麼都沒有。

最壞的苦痛

「說出那些最壞的苦痛,也就是說出了我的苦痛。」

「最壞」是什麼性質呢,最無辜?最恥辱?最莫名其妙?最難解脫?可惜我未能面質亨利希‧海涅。

所幸我完全領會他說這話的用意之懇摯。

大戰正在以後

人腦的功能,大致分三等,一等是主呼吸心跳諸活動的部分,稱為「生命中樞」。二等是主語言舉止感覺的部分,稱為「功能區」。三等是相對地不重要的部分,稱為「靜區」。在某一區內集中著某一功能的神經細胞,而大腦的其他區域也散佈著此類細胞。

人腦總共約有一百億至一百五十億神經細胞,經常處於作用狀態的只有十幾億,百分之八九十的神經細胞可謂閒置著,或可謂休眠著……

人腦,上帝與魔鬼必爭之地,大戰正在以後。

只有三棵桑樹

路的左邊兩棵,停車場轉角一棵,如果沒見到桑葚,不知這就是桑樹。

記憶中的桑是矮而多癭的,總以灌木視之,卻屬於落葉喬木科,從未注意桑之花,據說很小的,淡黃,穗狀花序,自兒時迄今,真沒有賞及它的花。桑葚的紫,紫得有幻意,說這顆桑葚很大,指它比其他的大─者般小的果子,竟有飽滿、肥碩的喜感,如若枝條上結著很多紫葚,仰視時就全不在意桑葉,只見熱鬧的和善而有些耿介的葚子。

江南的故鄉的人們稱桑葚為桑果,Sorosin是可譯作「桑果」,複果之一種,全體為眾花簇聚所成,純屬漿質。每年春來,遍野皆是,卻不許孩童吃,難免已被黃蜂毛蟲叮過,而且桑果性熱,吃多了,早晨流鼻血。

桑葚是我童年的禁果,而今在異國摘食桑葚,禁令解除,吃至十來顆,就憶不起更多的童年情景。

他們的唯美

愛因斯坦被自然界的數學體系的簡潔優雅吸引住了。玻恩認為廣義相對論是哲學領悟、物理直覺、數學技巧精彩合成的一件瑰瑋藝術品。彭加勒的研究自然,純粹是從中取樂,如果自然不嫵媚,就不值得勞神苦思。狄拉克一再聲稱,方程式中所具有的魅力,遠比它符合實驗更為迷人。

康德的判斷:「對自然美抱有直接興趣,永遠是心地善良的標誌。」此話可以反說,凡已不復善良者,乃對自然美喪失了直接的興趣。

常人對自然美的興趣是間接興趣(假託、移情、想入非非),唯有對自然美抱有直接興趣者,才是心地善良的標誌。

泛神論二解

一解,已由叔本華道明─泛神論是客客氣氣的無神論。

二解,企圖協調神與人的比例關係,一切都指歸神,當然就「神與人同在」了。可是神解體之後,滲入無限小,擴向無限大,更與人不成比例。

萊布尼茲、牛頓是茫然而權且安於此失度的比例之中嗎?斯賓諾莎是否隱隱感到事情有些不妙。

後來,泛神的觀念愈泛愈遠,愛因斯坦、普朗克、康托爾、法拉蒂、愛丁頓、康普頓,都泛得不考慮比例,只有那幾位自殺的科學家儔裡,可能有知此「比例失度」的傷心人在,既作不了有神論,又作不了無神論,一死,了之。

什麼時期的神與人的比例關係最協調合度呢?

古希臘,古希臘人的比例觀念最強,最高明,表現在雕像上、建築上、神話上。
41 2 3 4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