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1
開啟戲院多角化經營的先鋒
關於林月姮女士經營戲院的理念,高雄資深戲院經營者,也是電影文化工作者許參陸(《港都跨世紀電影史》編者)也曾和林月姮女士合作過。許參陸表示,林月姮對文化相當的支持,林月姮買的片都是比較有水準的片,好像就是藝術電影,她就是喜歡這一塊,所以後來她電影公司那些片子幾乎都賠錢,沒有賺錢,林月姮她有一個優點,如果生意快不行的時候她就收,馬上就結束,而且她女兒也沒多大的興趣傳承。當時《大鼻子情聖》這部電影許參陸有幫過忙,所以他印象很深刻。
許參陸提到,林月姮在經營大舞台戲院時經營的有聲有色,那時候整個高雄市、整個台灣電影還沒有那種綜合性經營,那時候大舞台戲院有書苑,有出版社等等,包括台北業者都到高雄看林月姮經營的戲院。
整個電影公司都是林月姮女士一個人策劃的,所以像它裡面有出版社和其她的,林月姮對文化方面很有她的才能。林月姮離開大舞台後做的第一間就是「新高戲院」,在建國路那邊,以前叫做「建國戲院」,「新高戲院」本來就是做色情電影,林月姮整個租起來後,裡面都重新裝潢,為了改變「新高」的形象,那時候買進迪士尼有一系列較高級的片,還有包括默片,朝向正派的經營,把裡面戲院整理的非常漂亮,結果後來賠錢,叫好不叫座。
現在的電影套票,發明概念的創始者是林月姮女士,那種套票是她在經營「大華僑戲院」的時候,像以前那個公共汽車的月票都是用剪洞的,林月姮那時候設計的電影票也是用剪洞的,十個洞剪完,還可以免費看電影一次。真正把它設計成套票的形式就是許參陸,他在「宏總戲院」任職的時候,把用剪洞的概念做成套票。全台灣就是林月姮女士第一個發行這種剪洞的電影票。大舞台戲院的部份,還有推出優惠卷,其實它各部門都有優惠卷,包括書局、戲院都有,行銷手法很多元很高明。
雖然大舞台戲院在1953年後以經營電影院為主,但因為空間大座位多,設備先進,許多重要活動都在選擇在大舞台戲院舉辦,特別是藝文類的活動。大舞台戲院裡曾舉辦雄中雄女聯合音樂會,那是在林月姮經營的年代辦的,因為她原本是教育界,和學校有淵源,幫林月姮女士和學校穿針引線的人,就是文化中心「青年影業社」負責人韓方的太太,她們以前是專門在中正路的「高雄學苑」放映電影,韓先生跟韓太太跟林月姮的關係很好,「青年影業社」曾經在雄女放過電影,也因此促成聯合音樂會在大舞台戲院的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