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2
香港的政商關係與官商聯盟作者:方志恒
(節錄)
如果看香港的政商關係,我想先講一個故事給大家聽。在1983年,即是當時香港進入一個過渡時期,也是中英談判香港前途問題的一個關鍵時期。當時北京派了一個新的新華社社長許家屯來香港,處理香港過渡時期的問題。許家屯在1983年來香港之後,他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就做了一輪調查研究功夫去掌握和約見好多人,去掌握香港的政治形勢。他三個月後,回到北京述職,向當時中國的領導人,建議怎樣處理香港談判的問題。他有幾個好簡單的方針,他認為最重要就是拖住英資,穩住華資,團結台資,僑資,壯大中資和吸引外資。這個就是他當時建議給鄧小平在北京處理香港過渡問題的方針。我們會看到由80年代甚至到現在,北京對港政策的核心就是穩住資本家。在許家屯的回憶錄都寫得好清楚,北京所定義的港人治港就是要建立一個跨階屠的聯盟,而這個跨階屠的聯盟是以資產階級為核心的。
換言之,北京就整個對港政策去建構香港政治秩序是以建構一個官商聯盟為核心的,而這一樣東西事實上不是一樣新的東西。剛剛大樂都有提到,其實殖民地時代的殖民地政府和商界已經有很謹密的關係,甚至話當時已經有一個官商聯盟。北京整個對港的核心或者一個戰略可以這樣說:「它要延續或將它認為在港英時期運作得相當之成功的一個官商聯盟的一個模式是97之後繼續延續下去。」這個是它整個對香港,我甚至相信這個核心,到現在還是一個未有好大變化的一個基本判斷。這樣就帶來一個問題,為何97年之前那個官商聯盟似乎我們看得到相對的運作是比較暢順,也似乎對政府的管治有一個比較正面的作用呢?但回歸之後,似乎我們看到官商關係有好多的問題,政府和商界本身有矛盾,商界和民間也有好多的矛盾。為何會出現這些變化呢?我自己在過去幾年做博士論文的研究,主要就是想審視這個問題。
簡單來說,我的研究會看得到回歸前和回歸後政商關係和官商聯盟的變化,主要有四方面。第一方面就是回歸前,相對當時殖民地時代的商界,那一個時代,商界的壟斷性比較強,即是剛剛大樂所說,大家是分地盤的。那時英資是佔據了不同的行業,大家有一個微妙權力的平衡。而當時商界和政府的溝通是比較順暢的,原因是除了壟斷性比較強,也因為有一些代表直接坐進在行政局中,即是現在的行政會議。如果看回很多殖民地的研究,我們會看得到例如怡和或者匯豐,它們每一屆都有人進入行政局。
他們的大班是直接坐進行政局,這樣對當時政商的溝通是好有一個幫助,為什麼?在商界,當時主要談及英資,它們的壟斷性好強,而直接有一個代表坐進行政局,令到政府要出一些政策,所謂要諮詢商界,就比較容易,因為最能夠有決策權的商界代表已經坐進行政局中。我自己找的實證研究會看到,踏入70年代末,如果以恆生指數的市值來計算,幾大英資財團談及是佔了六,七成,而匯豐和怡和這兩間最大影響力的英資財團,正是它們自己所佔的恆生指數都超過四成。換言之,當時要處理商界和商界的關係,政府比較容易。